走過紅星7隊,經過另一個小隊的時候,好像聽到人聲嘈雜,陳同誌就帶著關興往那裏走。走到跟前才發現,嘈雜聲是一個農戶家裏傳出來的。
本來像這樣的家長裏短在農村是經常有的,但是當關興上去打問,才知道是因為家裏婆媳之間鬧矛盾,兒子又不敢給自己的姆媽說句公道話,婆婆想不開就喝了農藥。
在農村越是農忙的時候越會出現這樣的事情,三言兩語不對,家裏人就會互相埋怨,互相指責,最後就可能互相對罵,甚至打架。關興向站在邊上的陳同誌說了打問的情況,陳同誌聽了就說:“那個喝農藥的婆婆不會有事吧?隻要不出人命,他們小隊的幹部應該會來調解的。”
正準備離開往大隊部走,忽然聽到從屋裏麵傳出大聲嚎哭:“我的姆媽,你哪門(怎麽的意思)就想不開,走上了絕路啊——,爺娘老子呃——”
這時從外麵就跑來幾個男女向屋裏衝進去,門前有人就抱著這幾個人,不讓他們衝進去,原來是這家出嫁的女娃和女婿。如果這個時候讓他們衝進去的話,肯定就是火上澆油,事情會越鬧越大的。
隻見從裏麵抬出了喝了農藥的婆婆,人沒有什麽動靜,抬著的人,分開人群一刻不停地說要送到公社衛生院去。
婆婆的女娃和女婿就跟著抬人的擔架擁去了,誰也攔不住。有人就說,這是她的姆媽,讓她們去吧,是死是活還不是要讓她們守在旁邊的。
等那些抬人去醫院的走遠了,大家也就自然地散去了。在路上關興和陳同誌就聽到大家的議論:說是婆婆的女娃出嫁在隔壁的生產隊,因為那邊的老人生病了,一時間就沒有人幫助看小娃兒,就來請娘家的姆媽去照看了幾天小娃。恰巧婆婆的媳婦剛從自己的娘家迴來,聽說自家的婆婆大忙季節,又到姑妹子家裏去幫忙看小娃了,心裏就很不樂意。剛好這個時候,媳婦在雙搶的農田裏來了紅,動了胎氣。媳婦晚上就把氣撒在了她的男人身上,指桑罵槐說老的小的都是鬼,都是和她有冤孽。
兒子受不了氣,就連夜去把他的姆媽從妹妹家叫迴來了。婆婆迴來才知道這其中的緣由,聽說媳婦在田裏雙搶時動了紅,就息事寧人給她煮了雞蛋端去給她吃,結果媳婦不但不吃雞蛋,還當著婆婆的麵連說帶罵他的男人。男人一句話也不敢說,婆婆就有些氣不平,一時想不通,就喝了農藥。
陳同誌和關興聽到了這些閑言碎語,也不好直接去了解,就隻在心裏希望婆婆能夠得救。
等到了大隊部,大隊的幹部一個人也沒有。找旁邊的老人打問,才知道大隊的副支書今天過生,大家都去那裏吃酒去了。陳同誌也不想再停在這裏等著,就帶著關興往迴走了。
沿路看到紅星大隊其他幾個隊,栽種的早稻麵積不多,基本都是中稻,就忽然想起了以前在朱家鋪,聽長鎖他們說,新來的矮稈早稻種子不夠,是找別的生產隊用中稻種子換的。那麽,公社給這裏的生產隊下發的矮稈早稻種子怎麽沒有栽種呢?到哪裏去了,是不是像長鎖他們說的,被別人換走了?可是紅星大隊上報栽種的早稻麵積又是按照要求報的,這其中就可能有問題的。
陳同誌想到這裏,就加快了腳步,帶著關興往公社走去。迴到公社,陳同誌就要通訊員打電話,通知紅星大隊的支書到公社來一趟。再就是安排關興整理這段時間,各個大隊送來的有關雙搶情況的匯報。
關興邊看各大隊送來的雙搶工作的匯報邊做摘錄,頭腦中不由得就出現了各大小隊的現實情景,心裏就想到做個公社幹部、特別是像陳光明同誌這樣的主要負責的幹部不容易,在一般社員群眾的心裏認為:幹部就是當官的,就是在群眾麵前很有權威的那種人。其實,關興這一段時間的身臨其境,就感受到了陳同誌他們不容易。
如果不深入到下麵去,就不會了解到各大隊和小隊的真實情況,要深入下去的話,又不一定有充足的時間。再就是下去以後,如果方法不當,隻是走馬觀花,聽聽大隊幹部的匯報,看看樣子,在大隊部坐坐,也可能等於沒有下去一樣,還是什麽情況都沒有弄清楚。
到下晚的時候,紅星大隊的支書才到公社來,陳同誌就要求他把紅星大隊雙搶的工作說說。
大隊支書姓李,就從隨身的口袋裏掏出個卷了角的小本子,按照本子上麵寫的數字,向陳同誌匯報他們大隊雙搶的麵積、栽種晚稻的田畝數,還重點說了各小隊的典型。
這時,陳同誌就重點要李支書說說紅星7隊隔壁的幾個生產隊的雙搶情況。
李支書一邊翻著小本子一邊想,那幾個小隊的數字,就好像藏起來了一樣,從頭翻到尾怎麽也找不著。
這時太陽已經偏西了,辦公室內也不是那麽熱了,可是李支書卻渾身是汗,關興連忙給李支書遞了一把小扇子。
陳同誌就說:“是不是把本子帶錯了?要不就不說具體的數字了,講講他們這幾個小隊今年合理密植,試種矮稈水稻的情況。”
李支書還是支支吾吾,隻是說:“今年自從參加朱家鋪現場會後,各小隊就行動起來了,按照公社要求的試種麵積都落實了。”
陳同誌就說:“我今天從你們那幾個小隊走過的時候,好像沒有看到大片的試種插秧的水稻田啊?”
聽陳同誌的話,李支書心裏就明白了:這個虛報的試種矮稈水稻的田畝數是瞞不下去了,就隻有硬著頭皮向陳同誌認錯:“我們在這個問題上有些右傾,當時沒有過重的強調,以為各小隊都會按照公社的要求試種的。”
陳同誌追問說:“你們是什麽時候發現,有些小隊沒有按照要求試種呢?”
“到了早稻插秧完了,公社要求上報試種麵積的時候,我們才知道。”
關興聽到這裏,不由得替李支書捏了一把汗。心想:到了收割的時候,怎麽收場呢!
本來像這樣的家長裏短在農村是經常有的,但是當關興上去打問,才知道是因為家裏婆媳之間鬧矛盾,兒子又不敢給自己的姆媽說句公道話,婆婆想不開就喝了農藥。
在農村越是農忙的時候越會出現這樣的事情,三言兩語不對,家裏人就會互相埋怨,互相指責,最後就可能互相對罵,甚至打架。關興向站在邊上的陳同誌說了打問的情況,陳同誌聽了就說:“那個喝農藥的婆婆不會有事吧?隻要不出人命,他們小隊的幹部應該會來調解的。”
正準備離開往大隊部走,忽然聽到從屋裏麵傳出大聲嚎哭:“我的姆媽,你哪門(怎麽的意思)就想不開,走上了絕路啊——,爺娘老子呃——”
這時從外麵就跑來幾個男女向屋裏衝進去,門前有人就抱著這幾個人,不讓他們衝進去,原來是這家出嫁的女娃和女婿。如果這個時候讓他們衝進去的話,肯定就是火上澆油,事情會越鬧越大的。
隻見從裏麵抬出了喝了農藥的婆婆,人沒有什麽動靜,抬著的人,分開人群一刻不停地說要送到公社衛生院去。
婆婆的女娃和女婿就跟著抬人的擔架擁去了,誰也攔不住。有人就說,這是她的姆媽,讓她們去吧,是死是活還不是要讓她們守在旁邊的。
等那些抬人去醫院的走遠了,大家也就自然地散去了。在路上關興和陳同誌就聽到大家的議論:說是婆婆的女娃出嫁在隔壁的生產隊,因為那邊的老人生病了,一時間就沒有人幫助看小娃兒,就來請娘家的姆媽去照看了幾天小娃。恰巧婆婆的媳婦剛從自己的娘家迴來,聽說自家的婆婆大忙季節,又到姑妹子家裏去幫忙看小娃了,心裏就很不樂意。剛好這個時候,媳婦在雙搶的農田裏來了紅,動了胎氣。媳婦晚上就把氣撒在了她的男人身上,指桑罵槐說老的小的都是鬼,都是和她有冤孽。
兒子受不了氣,就連夜去把他的姆媽從妹妹家叫迴來了。婆婆迴來才知道這其中的緣由,聽說媳婦在田裏雙搶時動了紅,就息事寧人給她煮了雞蛋端去給她吃,結果媳婦不但不吃雞蛋,還當著婆婆的麵連說帶罵他的男人。男人一句話也不敢說,婆婆就有些氣不平,一時想不通,就喝了農藥。
陳同誌和關興聽到了這些閑言碎語,也不好直接去了解,就隻在心裏希望婆婆能夠得救。
等到了大隊部,大隊的幹部一個人也沒有。找旁邊的老人打問,才知道大隊的副支書今天過生,大家都去那裏吃酒去了。陳同誌也不想再停在這裏等著,就帶著關興往迴走了。
沿路看到紅星大隊其他幾個隊,栽種的早稻麵積不多,基本都是中稻,就忽然想起了以前在朱家鋪,聽長鎖他們說,新來的矮稈早稻種子不夠,是找別的生產隊用中稻種子換的。那麽,公社給這裏的生產隊下發的矮稈早稻種子怎麽沒有栽種呢?到哪裏去了,是不是像長鎖他們說的,被別人換走了?可是紅星大隊上報栽種的早稻麵積又是按照要求報的,這其中就可能有問題的。
陳同誌想到這裏,就加快了腳步,帶著關興往公社走去。迴到公社,陳同誌就要通訊員打電話,通知紅星大隊的支書到公社來一趟。再就是安排關興整理這段時間,各個大隊送來的有關雙搶情況的匯報。
關興邊看各大隊送來的雙搶工作的匯報邊做摘錄,頭腦中不由得就出現了各大小隊的現實情景,心裏就想到做個公社幹部、特別是像陳光明同誌這樣的主要負責的幹部不容易,在一般社員群眾的心裏認為:幹部就是當官的,就是在群眾麵前很有權威的那種人。其實,關興這一段時間的身臨其境,就感受到了陳同誌他們不容易。
如果不深入到下麵去,就不會了解到各大隊和小隊的真實情況,要深入下去的話,又不一定有充足的時間。再就是下去以後,如果方法不當,隻是走馬觀花,聽聽大隊幹部的匯報,看看樣子,在大隊部坐坐,也可能等於沒有下去一樣,還是什麽情況都沒有弄清楚。
到下晚的時候,紅星大隊的支書才到公社來,陳同誌就要求他把紅星大隊雙搶的工作說說。
大隊支書姓李,就從隨身的口袋裏掏出個卷了角的小本子,按照本子上麵寫的數字,向陳同誌匯報他們大隊雙搶的麵積、栽種晚稻的田畝數,還重點說了各小隊的典型。
這時,陳同誌就重點要李支書說說紅星7隊隔壁的幾個生產隊的雙搶情況。
李支書一邊翻著小本子一邊想,那幾個小隊的數字,就好像藏起來了一樣,從頭翻到尾怎麽也找不著。
這時太陽已經偏西了,辦公室內也不是那麽熱了,可是李支書卻渾身是汗,關興連忙給李支書遞了一把小扇子。
陳同誌就說:“是不是把本子帶錯了?要不就不說具體的數字了,講講他們這幾個小隊今年合理密植,試種矮稈水稻的情況。”
李支書還是支支吾吾,隻是說:“今年自從參加朱家鋪現場會後,各小隊就行動起來了,按照公社要求的試種麵積都落實了。”
陳同誌就說:“我今天從你們那幾個小隊走過的時候,好像沒有看到大片的試種插秧的水稻田啊?”
聽陳同誌的話,李支書心裏就明白了:這個虛報的試種矮稈水稻的田畝數是瞞不下去了,就隻有硬著頭皮向陳同誌認錯:“我們在這個問題上有些右傾,當時沒有過重的強調,以為各小隊都會按照公社的要求試種的。”
陳同誌追問說:“你們是什麽時候發現,有些小隊沒有按照要求試種呢?”
“到了早稻插秧完了,公社要求上報試種麵積的時候,我們才知道。”
關興聽到這裏,不由得替李支書捏了一把汗。心想:到了收割的時候,怎麽收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