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興帶著陳光明同誌來到正在搶割搶收的水稻田邊,誰也沒有注意到他們。
隻聽見有人低頭一邊割穀一邊說:“今年是我們朱家鋪帶運(荊州說“帶運”就是碰上了好運氣的意思),剛一種上矮稈早稻就豐收了。”另一個迴應說:“你以為這是帶運,其實是寡母子肚子大,空喜一場,多產糧食,就要多交愛國糧,我們社員還不是隻能分到那麽多。”陳光明同誌聽了沒有接話,但是在心裏說:“你朱家鋪打的糧食不是存在朱家鋪的倉庫裏嗎?按月分糧是計劃,手裏有糧,心裏不慌呐。”
關興看到長鎖用衝擔挑著一擔草頭(荊州把割下的稻穀穗捆起來叫“草頭”,把像扁擔一樣的硬木兩頭包上鐵製“矛尖”叫做“衝擔”。因為衝擔挑稻捆、柴禾、麥捆等時候需要“衝刺”進禾捆裏麵去,所以就叫衝擔)走過來,就大聲對長鎖說:“隊長,陳光明同誌來了,你快把草頭放下吧。”
長鎖聽到關興的叫聲,轉過身來才看到陳同誌,就放下肩上的擔子說:“陳同誌,您怎麽沒有說一聲就來了,我們在田裏幹活,很怠慢您了。”
陳光明同誌說:“如果你不是在田裏幹活的話,我還要批評你的,這大忙季節哪有閑著的人啦!”陳光明同誌看了看熱火朝天的雙搶情景,心裏特別高興,接著說,“你找塊比較小一點的田塊,我要和你們一起收割,看一畝早稻究竟能打多少斤。”
長鎖心裏明白了,這肯定是昨天農技員來估產,迴去向陳光明同誌匯報了。當時農技員說一畝早稻就能“跨長江”,長鎖就沒有搭話,因為以前一畝中稻都隻能打500多斤,現在一畝早稻怎麽就能“跨長江”呢?長鎖是朱家鋪的當家人,知道牛皮吹大了,朱家鋪的人就會餓肚子的。這下好了,陳光明同誌不放心,要來親自參與收割,實打實的,有一得一。這是好事,免得到時候說不清白。
長鎖就叫關興去找文迎隊長,自己就直接把陳光明同誌領到了一塊接近畝把子(一畝左右)的田邊,找個稻草把子給陳光明同誌坐。
不一會文迎就帶著翠英她們幾個女將來收割了,翠英見陳光明同誌和長鎖坐在田埂上,就很熱情地與陳光明同誌打招唿。陳光明同誌就說:“你們好,我是來幫你們搞雙搶的。”
長鎖就站起來對大家說:“陳光明同誌今天是一個人來的,目的就是要找塊小田單收單打,把我們今年試種矮稈早稻的產量搞實在。我們這些人今天就不幹別的,專收專打這塊田裏的水稻。”
隻見陳光明同誌從翠英手裏拿過一把備用的鐮刀,下到田裏和大家一起割穀。長鎖和文迎就同關興他們幾個男的,用草腰子(荊州這裏用稻草扭成的捆草頭的毛繩子一樣的東西)把割的禾稈捆起來,有人就用衝擔挑到到場上去。文迎反複交代說:“這塊田的草頭要單獨鋪曬、脫粒、過稱。”
等到快吃中午飯的時候,這塊稻子就收完了。長鎖就對翠英說:“你迴去做飯吧,做好了把飯菜送到倉庫會議室來,我和文迎隊長陪陳光明同誌就在那裏吃飯。”
長鎖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要讓陳光明同誌看到一塊早稻,從割到收到打的全過程,免得以後說不清。
下晚的時候,那塊單收單打的早稻過稱了,產量是560斤,這就很是喜人了。以前一畝中稻也就隻能打500斤左右,現在一畝早稻就能打500多斤,那麽如果晚稻能打300斤的話,那不就輕輕鬆鬆地跨長江了。
這一天陳光明同誌是很高興的,結束的時候陳同誌就對長鎖說:“你找人寫個像總結的小文章,送給我看看,我再讓公社廣播站把它廣播給全公社的人聽。”
長鎖夜晚就召開了個隊委會,把今天陳光明同誌來全程參加早稻產量驗收的事說了,並且再一次交代說:“我們隊裏算是帶運,第一年試種矮稈早稻就成功了。但是我們要按照實際的產量對外人說,對上麵匯報。如果我們把產量稍微誇大一點,到時候吃虧的還是我們朱家鋪的人。大話好說,餓肚子難受。”
文迎也反複強調:“如果像農技員說的一季早稻就跨長江,那我們最後實際算起來就要虧空上萬斤的糧食,那就要餓死人的!”
兩個隊長這樣一強調,大家最終明白了,為什麽陳光明同誌今天要專門來監督驗收的了。
會議結束的時候,長鎖就要關興明天按照陳光明同誌的安排寫稿子。強調說:“陳光明同誌說了,就是一個小總結,就是把我們朱家鋪試種矮稈早稻的過程寫出來,其他的不要上綱上線。”
關興聽了還有些不明白,就說:“我們朱家鋪的矮稈早稻試種成功了,這是一個成績,為什麽隻說過程,不講成績呢?”
長鎖就說:“成績不是我們講得好的,人家相信你才是對的,領導表揚你才是好的。不然的話,你自己講成績,人家說你浮誇虛報,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呢!”
文迎在旁邊插話說:“關興,你們沒有經過大躍進,沒有這方麵的教訓。那個時候很多生產隊浮誇虛報,說一畝田打一萬斤糧食,結果社員餓肚子,上麵的領導不相信,問他們:你打了那麽多糧食到哪裏去了,怎麽社員還會餓肚子呢?”
關興聽了總算明白了,陳光明同誌為什麽要像寫總結那樣寫,而且小總結,就是既要對上麵負責,也要對下麵負責。現在我們這樣寫就是對自己負責,對朱家鋪的社員負責。
第二天關興關在家裏寫了大半天,交給長鎖看。長鎖就把關興寫的什麽“在縣委三級擴幹會的鼓舞下”、“在公社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等內容劃了,說:“隻寫我們是怎麽樣試種矮稈早稻的,就行了。你迴去再仔細地修改一遍,謄正了直接交到陳光明同誌手上吧。”
關興就答應著去完成了。
隻聽見有人低頭一邊割穀一邊說:“今年是我們朱家鋪帶運(荊州說“帶運”就是碰上了好運氣的意思),剛一種上矮稈早稻就豐收了。”另一個迴應說:“你以為這是帶運,其實是寡母子肚子大,空喜一場,多產糧食,就要多交愛國糧,我們社員還不是隻能分到那麽多。”陳光明同誌聽了沒有接話,但是在心裏說:“你朱家鋪打的糧食不是存在朱家鋪的倉庫裏嗎?按月分糧是計劃,手裏有糧,心裏不慌呐。”
關興看到長鎖用衝擔挑著一擔草頭(荊州把割下的稻穀穗捆起來叫“草頭”,把像扁擔一樣的硬木兩頭包上鐵製“矛尖”叫做“衝擔”。因為衝擔挑稻捆、柴禾、麥捆等時候需要“衝刺”進禾捆裏麵去,所以就叫衝擔)走過來,就大聲對長鎖說:“隊長,陳光明同誌來了,你快把草頭放下吧。”
長鎖聽到關興的叫聲,轉過身來才看到陳同誌,就放下肩上的擔子說:“陳同誌,您怎麽沒有說一聲就來了,我們在田裏幹活,很怠慢您了。”
陳光明同誌說:“如果你不是在田裏幹活的話,我還要批評你的,這大忙季節哪有閑著的人啦!”陳光明同誌看了看熱火朝天的雙搶情景,心裏特別高興,接著說,“你找塊比較小一點的田塊,我要和你們一起收割,看一畝早稻究竟能打多少斤。”
長鎖心裏明白了,這肯定是昨天農技員來估產,迴去向陳光明同誌匯報了。當時農技員說一畝早稻就能“跨長江”,長鎖就沒有搭話,因為以前一畝中稻都隻能打500多斤,現在一畝早稻怎麽就能“跨長江”呢?長鎖是朱家鋪的當家人,知道牛皮吹大了,朱家鋪的人就會餓肚子的。這下好了,陳光明同誌不放心,要來親自參與收割,實打實的,有一得一。這是好事,免得到時候說不清白。
長鎖就叫關興去找文迎隊長,自己就直接把陳光明同誌領到了一塊接近畝把子(一畝左右)的田邊,找個稻草把子給陳光明同誌坐。
不一會文迎就帶著翠英她們幾個女將來收割了,翠英見陳光明同誌和長鎖坐在田埂上,就很熱情地與陳光明同誌打招唿。陳光明同誌就說:“你們好,我是來幫你們搞雙搶的。”
長鎖就站起來對大家說:“陳光明同誌今天是一個人來的,目的就是要找塊小田單收單打,把我們今年試種矮稈早稻的產量搞實在。我們這些人今天就不幹別的,專收專打這塊田裏的水稻。”
隻見陳光明同誌從翠英手裏拿過一把備用的鐮刀,下到田裏和大家一起割穀。長鎖和文迎就同關興他們幾個男的,用草腰子(荊州這裏用稻草扭成的捆草頭的毛繩子一樣的東西)把割的禾稈捆起來,有人就用衝擔挑到到場上去。文迎反複交代說:“這塊田的草頭要單獨鋪曬、脫粒、過稱。”
等到快吃中午飯的時候,這塊稻子就收完了。長鎖就對翠英說:“你迴去做飯吧,做好了把飯菜送到倉庫會議室來,我和文迎隊長陪陳光明同誌就在那裏吃飯。”
長鎖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要讓陳光明同誌看到一塊早稻,從割到收到打的全過程,免得以後說不清。
下晚的時候,那塊單收單打的早稻過稱了,產量是560斤,這就很是喜人了。以前一畝中稻也就隻能打500斤左右,現在一畝早稻就能打500多斤,那麽如果晚稻能打300斤的話,那不就輕輕鬆鬆地跨長江了。
這一天陳光明同誌是很高興的,結束的時候陳同誌就對長鎖說:“你找人寫個像總結的小文章,送給我看看,我再讓公社廣播站把它廣播給全公社的人聽。”
長鎖夜晚就召開了個隊委會,把今天陳光明同誌來全程參加早稻產量驗收的事說了,並且再一次交代說:“我們隊裏算是帶運,第一年試種矮稈早稻就成功了。但是我們要按照實際的產量對外人說,對上麵匯報。如果我們把產量稍微誇大一點,到時候吃虧的還是我們朱家鋪的人。大話好說,餓肚子難受。”
文迎也反複強調:“如果像農技員說的一季早稻就跨長江,那我們最後實際算起來就要虧空上萬斤的糧食,那就要餓死人的!”
兩個隊長這樣一強調,大家最終明白了,為什麽陳光明同誌今天要專門來監督驗收的了。
會議結束的時候,長鎖就要關興明天按照陳光明同誌的安排寫稿子。強調說:“陳光明同誌說了,就是一個小總結,就是把我們朱家鋪試種矮稈早稻的過程寫出來,其他的不要上綱上線。”
關興聽了還有些不明白,就說:“我們朱家鋪的矮稈早稻試種成功了,這是一個成績,為什麽隻說過程,不講成績呢?”
長鎖就說:“成績不是我們講得好的,人家相信你才是對的,領導表揚你才是好的。不然的話,你自己講成績,人家說你浮誇虛報,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呢!”
文迎在旁邊插話說:“關興,你們沒有經過大躍進,沒有這方麵的教訓。那個時候很多生產隊浮誇虛報,說一畝田打一萬斤糧食,結果社員餓肚子,上麵的領導不相信,問他們:你打了那麽多糧食到哪裏去了,怎麽社員還會餓肚子呢?”
關興聽了總算明白了,陳光明同誌為什麽要像寫總結那樣寫,而且小總結,就是既要對上麵負責,也要對下麵負責。現在我們這樣寫就是對自己負責,對朱家鋪的社員負責。
第二天關興關在家裏寫了大半天,交給長鎖看。長鎖就把關興寫的什麽“在縣委三級擴幹會的鼓舞下”、“在公社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等內容劃了,說:“隻寫我們是怎麽樣試種矮稈早稻的,就行了。你迴去再仔細地修改一遍,謄正了直接交到陳光明同誌手上吧。”
關興就答應著去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