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興和旺生就把剛才心中的疑問,揀重要的提出來問長星。長星就向他們介紹說:“梅廠河橋跨度是850米,連兩頭的引橋算上,總長是2100米。橋寬80米,可以對開兩輛汽車。這座橋是連接湖南、湖北的,以後估計國家公路也要從這裏經過,地理位置很重要的。”
關興聽了說:“以後在外麵介紹我們梅廠鎮、朱家鋪,也就有了一個讓人聽來很醒目的標誌——梅廠河大橋。”幾個年青人聽了都很讚同的大笑起來。
旺生說:“你在這裏施工,每月多少錢?有時間迴朱家鋪家裏去嗎?”
長星說:“每月也就18塊,青工的工資呐。隻要有事做,比跟著師傅做泥工還是高級一點吧。我也很少迴朱家鋪家裏去,因為每天都是輪班倒,我就在鎮上找了一間房子臨時住了。”
為了不耽誤長星做事,幾個小年青告別後就分開了。關興他們準備往迴走,再看大橋施工的現場,燈光依然是那樣的明亮,隻是薄霧已經籠住了燈泡,好像一個細心的人用紗罩把燈泡圍起來,免得被深夜的寒氣把它凍壞了。長星他們就在那看起來朦朦朧朧的燈光中,上上下下、蹦蹦跳跳地弄出些歡快的火花,讓河邊的關興他們產生無限的遐想。
迴到家裏關和就把見到的情景,一五一十地告訴姆媽,翠英當然是聽說過一些的。隻不過為了不打擊娃兒的興致,還是很感興趣地聽著。關興就問姆媽:“星兒好像說了對象,現在怎麽樣了?”
翠英迴答說:“是小林子的,起先我和紅芬嬸去給他提親的時候,女方家裏好像還覺得星兒家裏很差,現在星兒學了焊工,整天在大橋上做事,也是很露臉的。”
“那就不錯,不然的話,星兒就很慘了。看起來男娃還是要有本事才行!”關興說。
關和看看姆媽,又看看哥哥,覺得她們都是有本事的。自己也要學習本事,要不然就會找不到喜歡的女娃。
馬上就是小年了,大人都忙得腳不點地,小娃兒們卻沒事,就聚在一起玩小遊戲。關興要學著幫姆媽做過年的食物,關和就同巧玲在一起玩。巧玲的姆媽要帶小弟弟和她到鎮山去買東西,巧玲不願意去,她的姆媽罵了她幾句,就自個兒背著小娃去了。
走到裁縫徐師傅的店麵前,紅芬朝裏麵看了看,徐師傅正在裁衣料。看見紅芬和背上的根生,急忙放下剪刀,幾大步就跨出來,心裏高興地小聲說:“我的根生來了。”便從紅芬的背上抱出娃兒,根生已經有十個多月了,在徐師傅懷裏向著他笑。徐師傅越發地感到親近,不覺用手摸摸根生的臉蛋。
紅芬見前後沒有人,就隨著徐師傅走進了裁縫店。徐師傅一直把紅芬母子讓進了後麵的屋裏,一邊忙著給根生找吃的,一邊與紅芬說話。紅芬好像進了自家門一樣,小聲地說:“你家女娃去哪了?”
徐師傅說:“她從放假迴來,除了夜晚在家裏睡覺,其他時間都在外麵和同學野,像個男娃。”
“這都是因為沒有姆媽管教的,女娃像這樣,你就不怕出什麽事嗎?”紅芬提醒說。
“有事我會知道的,女娃遲早是要出嫁的,隻要她不亂來。”徐師傅很有把握的說。
說著話徐師傅就走近紅芬的身邊,就親熱起來了。
紅芬迴家時候,除了背上的根生,手裏還多了置辦的年貨。
過完年就是農村春耕準備的時節了,雖然還隻有農曆正月十二,隊上就要開會,商量一年的種植安排。
隊委會正在隊裏倉庫的屋子裏開會,突然外麵嘈雜起來。坐在門前的人出去一看,連忙跑迴來報告說:“不好了,兩頭牯牛打起來了。”
大家為了弄明白是怎麽迴事,急忙從屋子裏擠出來。原來是喂養耕牛的長銀,把牛棚的裏牛牽出來,係在牛樁上,準備給它們喂生雞蛋、菜油等食物,這是每年春耕前必須要做的。就是給耕牛催膘,好讓這些耕牛在春耕時有力氣耕田。
因為一個冬天,牛都在屋子裏圈著,一出來就撒歡兒。其中有兩頭牯牛都是嫩口,年歲不大。以前為了一頭沙牛(母牛)就發生過打鬥,今天頭一次牽出來,仇家相見,分外眼紅,所以就扯斷繩子,打了起來。
在農村,誰都知道蠻牛打架是很兇險的。長銀一個人沒有辦法,隻能用手裏打掃牛圈的竹掃帚,在中間攔一下,根本沒有什麽實質的作用。當竹掃帚戳到了牛的臉上時,更加刺激了它們的鬥誌。隻見其中的一頭,瞪著朱紅的大眼睛,“嗯啊嗯啊”,揚起前腿,向另一頭牛撲來。
另一頭牛呢早有準備,隻見它把兩支牛角壓得低低的,這一高一低的架勢,誰見了都隻有向後退的想法。隊委會的人一見,一時也有些無辦法。隻聽文迎大聲喊道:“快找粗纜繩來,分成兩組把兩頭牛的角套上,一齊往後拉。”
聽了文迎的話,大家明白了:就是用粗纜繩套住牛角,強製地把打架的牯牛分開。
牯牛已經格鬥一個迴合,隻聽到牛蹄子與牛角相撞的哢哢哢聲,特別的讓人恐嚇,那是像刀刃割肉的難受。
文迎急中生智,撿起手邊的一把竹掃帚,用洋火點燃,就向兩頭牛的中間戳去。牯牛見了火不敢再向前,一時就有些懵了。忽然有頭牛把朱紅的眼珠轉而瞪向文迎,大聲嗯啊著,好像在說:你要堵住我報仇的路啊,看我先滅了你再說!就把血紅的牛眼狠狠地瞪著,把那兩隻牛角低低地壓著,迅猛地向文迎抵來。文迎腳下一絆,就被牛角抵在了地上。身邊的人趕忙伸手去拉文迎,牯牛把頭一擺,一下把拉文迎的人用牛角挑出了七八米遠。隻聽文迎悶哼一聲,牛角已經把文迎的肋骨抵斷了幾根。文迎忍著疼朝旁邊一滾,後麵的兩組人也用纜繩套住了兩頭牛的角,拚命地往後拉。
正待把牛控製的時候,忽然一頭牛把頭一低,擺了兩擺,纜繩又從牛角裏麵冒出來了。這次擺脫纜繩的更加發了狠,向對麵被套著的牯牛撲去。拿著纜繩的人又一次把牛角套住了,一齊用力向後拉。隻見牯牛的前蹄高高地懸著,與人比著耐力。牯牛的蠻力上來了,用力一蹬,把拉繩的掀冒了,牯牛的前蹄也順勢落了下來,剛好重重地踏在了文迎的大腿窩上,隻聽文迎大叫一聲就暈過去了。
關興聽了說:“以後在外麵介紹我們梅廠鎮、朱家鋪,也就有了一個讓人聽來很醒目的標誌——梅廠河大橋。”幾個年青人聽了都很讚同的大笑起來。
旺生說:“你在這裏施工,每月多少錢?有時間迴朱家鋪家裏去嗎?”
長星說:“每月也就18塊,青工的工資呐。隻要有事做,比跟著師傅做泥工還是高級一點吧。我也很少迴朱家鋪家裏去,因為每天都是輪班倒,我就在鎮上找了一間房子臨時住了。”
為了不耽誤長星做事,幾個小年青告別後就分開了。關興他們準備往迴走,再看大橋施工的現場,燈光依然是那樣的明亮,隻是薄霧已經籠住了燈泡,好像一個細心的人用紗罩把燈泡圍起來,免得被深夜的寒氣把它凍壞了。長星他們就在那看起來朦朦朧朧的燈光中,上上下下、蹦蹦跳跳地弄出些歡快的火花,讓河邊的關興他們產生無限的遐想。
迴到家裏關和就把見到的情景,一五一十地告訴姆媽,翠英當然是聽說過一些的。隻不過為了不打擊娃兒的興致,還是很感興趣地聽著。關興就問姆媽:“星兒好像說了對象,現在怎麽樣了?”
翠英迴答說:“是小林子的,起先我和紅芬嬸去給他提親的時候,女方家裏好像還覺得星兒家裏很差,現在星兒學了焊工,整天在大橋上做事,也是很露臉的。”
“那就不錯,不然的話,星兒就很慘了。看起來男娃還是要有本事才行!”關興說。
關和看看姆媽,又看看哥哥,覺得她們都是有本事的。自己也要學習本事,要不然就會找不到喜歡的女娃。
馬上就是小年了,大人都忙得腳不點地,小娃兒們卻沒事,就聚在一起玩小遊戲。關興要學著幫姆媽做過年的食物,關和就同巧玲在一起玩。巧玲的姆媽要帶小弟弟和她到鎮山去買東西,巧玲不願意去,她的姆媽罵了她幾句,就自個兒背著小娃去了。
走到裁縫徐師傅的店麵前,紅芬朝裏麵看了看,徐師傅正在裁衣料。看見紅芬和背上的根生,急忙放下剪刀,幾大步就跨出來,心裏高興地小聲說:“我的根生來了。”便從紅芬的背上抱出娃兒,根生已經有十個多月了,在徐師傅懷裏向著他笑。徐師傅越發地感到親近,不覺用手摸摸根生的臉蛋。
紅芬見前後沒有人,就隨著徐師傅走進了裁縫店。徐師傅一直把紅芬母子讓進了後麵的屋裏,一邊忙著給根生找吃的,一邊與紅芬說話。紅芬好像進了自家門一樣,小聲地說:“你家女娃去哪了?”
徐師傅說:“她從放假迴來,除了夜晚在家裏睡覺,其他時間都在外麵和同學野,像個男娃。”
“這都是因為沒有姆媽管教的,女娃像這樣,你就不怕出什麽事嗎?”紅芬提醒說。
“有事我會知道的,女娃遲早是要出嫁的,隻要她不亂來。”徐師傅很有把握的說。
說著話徐師傅就走近紅芬的身邊,就親熱起來了。
紅芬迴家時候,除了背上的根生,手裏還多了置辦的年貨。
過完年就是農村春耕準備的時節了,雖然還隻有農曆正月十二,隊上就要開會,商量一年的種植安排。
隊委會正在隊裏倉庫的屋子裏開會,突然外麵嘈雜起來。坐在門前的人出去一看,連忙跑迴來報告說:“不好了,兩頭牯牛打起來了。”
大家為了弄明白是怎麽迴事,急忙從屋子裏擠出來。原來是喂養耕牛的長銀,把牛棚的裏牛牽出來,係在牛樁上,準備給它們喂生雞蛋、菜油等食物,這是每年春耕前必須要做的。就是給耕牛催膘,好讓這些耕牛在春耕時有力氣耕田。
因為一個冬天,牛都在屋子裏圈著,一出來就撒歡兒。其中有兩頭牯牛都是嫩口,年歲不大。以前為了一頭沙牛(母牛)就發生過打鬥,今天頭一次牽出來,仇家相見,分外眼紅,所以就扯斷繩子,打了起來。
在農村,誰都知道蠻牛打架是很兇險的。長銀一個人沒有辦法,隻能用手裏打掃牛圈的竹掃帚,在中間攔一下,根本沒有什麽實質的作用。當竹掃帚戳到了牛的臉上時,更加刺激了它們的鬥誌。隻見其中的一頭,瞪著朱紅的大眼睛,“嗯啊嗯啊”,揚起前腿,向另一頭牛撲來。
另一頭牛呢早有準備,隻見它把兩支牛角壓得低低的,這一高一低的架勢,誰見了都隻有向後退的想法。隊委會的人一見,一時也有些無辦法。隻聽文迎大聲喊道:“快找粗纜繩來,分成兩組把兩頭牛的角套上,一齊往後拉。”
聽了文迎的話,大家明白了:就是用粗纜繩套住牛角,強製地把打架的牯牛分開。
牯牛已經格鬥一個迴合,隻聽到牛蹄子與牛角相撞的哢哢哢聲,特別的讓人恐嚇,那是像刀刃割肉的難受。
文迎急中生智,撿起手邊的一把竹掃帚,用洋火點燃,就向兩頭牛的中間戳去。牯牛見了火不敢再向前,一時就有些懵了。忽然有頭牛把朱紅的眼珠轉而瞪向文迎,大聲嗯啊著,好像在說:你要堵住我報仇的路啊,看我先滅了你再說!就把血紅的牛眼狠狠地瞪著,把那兩隻牛角低低地壓著,迅猛地向文迎抵來。文迎腳下一絆,就被牛角抵在了地上。身邊的人趕忙伸手去拉文迎,牯牛把頭一擺,一下把拉文迎的人用牛角挑出了七八米遠。隻聽文迎悶哼一聲,牛角已經把文迎的肋骨抵斷了幾根。文迎忍著疼朝旁邊一滾,後麵的兩組人也用纜繩套住了兩頭牛的角,拚命地往後拉。
正待把牛控製的時候,忽然一頭牛把頭一低,擺了兩擺,纜繩又從牛角裏麵冒出來了。這次擺脫纜繩的更加發了狠,向對麵被套著的牯牛撲去。拿著纜繩的人又一次把牛角套住了,一齊用力向後拉。隻見牯牛的前蹄高高地懸著,與人比著耐力。牯牛的蠻力上來了,用力一蹬,把拉繩的掀冒了,牯牛的前蹄也順勢落了下來,剛好重重地踏在了文迎的大腿窩上,隻聽文迎大叫一聲就暈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