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放寒假的時候,關興迴來了,關和也不要上學了,有一天關興就提議說,一家人晚上去鎮上看修橋的工地。翠英心裏想:這個有什麽看頭呢?還不是像水利工地一樣,有人挑土,有人打石硪。但是翠英明裏不願打擊娃兒們的興趣,就說現在冬天,外麵都打霜了,很冷的。


    關興就說:“我迴來的時候,在船上看到橋墩都出水了,晚上還有電燈亮著,很新鮮的。”其實,關興在縣城讀書,電燈他是熟悉的,隻不過想讓關和、姆媽去看看,讓她們也見識一下。


    關和很願意去,就對姆媽說:“您怕冷就不去吧,我和哥哥一起去。”翠英就說:“你們要去的話,看隔壁的旺生和巧玲在家沒有,如果在家裏,就約他們一起去吧,晚上迴來也有個伴。”關興哥倆很同意,就出去喊旺生和巧玲去了。


    四個娃兒一起往鎮上去看修橋的工地,走在路上,都覺得很有意思:因為都是十大幾歲,而且不是鎮上買東西,也不是去上學,而且還沒有大人在一起,很有一種獨立去做一件事的心情。關興口裏哼了一句新上映的電影《柳堡的故事》中的一句歌——九九那個豔陽天,旺生是知道這句歌詞的,但是在農中沒有看過電影,就附和著關興哼唱起來。巧玲和關和畢竟是鎮上上小學,老師也沒有教這樣的歌,鎮上也沒有聽人唱過,就感到聽起來很好聽。雖然她們兩人跟著兩個哥哥的後麵,但是就好像兩個哥哥,就是她們久已向往的中學在前麵的展現一樣。心裏充滿著無比激情,不覺兩人就把手牽著,互相在手心裏摩挲。


    走在鎮上的街道上,看到各家各戶的店麵都上了門板,有的大門雖然敞開著,但是街上也沒有多少人來往。關興就覺得鎮上還是沒有縣城好玩,如果是星期天學校不上晚課,和同學到縣城的街道上走過,這個時候就會有很多買小吃的攤點,沿街擺著,五分錢、一毛錢、兩毛錢都可以買到自己想吃的小零食。而且你想沒什麽東西,就到那條街去買,很有意思的。


    旺生他們到沒有覺得,隻是認為與他們村子裏不同就是了。村子裏走幾步就隻能聽到爹媽叫喚娃兒的聲音,再就是雞鳴狗叫的聲音。在鎮上夜晚雖然沒有白天熱鬧,但是也沒有村子裏那種雜亂。


    四個人來到梅廠河邊,順著船碼頭就走到了修橋的地方。隻見河麵迎著點點的燈光,浮起了一層很薄的煙霧,剛出水的橋墩被薄煙包圍著。兩邊的橋垛在往河中間延伸,新澆築的橋垛上還伸著很多鋼筋,好像伸出的很多隻手,在向對岸的夥伴招手,叫它們趕快伸過來,大家一起遊戲玩了一樣。


    最有意思的是:兩邊的橋垛上還有人戴著紅色、藍色的盔式帽,在一點一點、閃閃爍爍地燒電焊。好像要給這個老街上搞點新花樣似的,但是又沒有誰來觀賞,又像一個在寒氣中穿著棉布裙子的大姑娘,被人冷落了一樣。好在有關興他們幾個小青年在觀看,而且在不停地議論、探問——修成後的大橋可能有多長,有多寬?能不能跑汽車?修成後會不會安裝路燈?從這道橋往南走,向哪裏去了?往北走是不是要到縣城?以後鎮上去縣城是不是可以坐汽車去?


    雖然沒有誰能得到一個確信的答案,但是一點也不影響他們不斷發揮想象的熱情。因為關興就在縣城讀書,關和、巧玲就要向外界靠攏,旺生雖然讀的是農中,但畢竟以後會接觸到這些問題中的事情,所以他們覺得必須要關心這些,探討這些。


    這時,好像有人從橋垛上下來了,向河岸邊走來。關興他們也沒有當迴事,估計上麵的人是要下來休息一會兒,也或是要找個茅坑方便一下。當看到那個人向他們走來的時候,才引起了他們的注意。旺生說:“是不是要我們離開這裏,怕影響他們的工作?”


    關興想了想說:“應該不會吧,我們離他們遠遠的,而且電焊的火花也沒有落到我們這邊來。”


    正說著,那個下來的人已經離他們不遠了。隻聽來的人大聲說:“你們是哪個村來的?是朱家鋪的嗎?”


    旺生一聽心裏說,好像是星兒的聲音。就迎上去,說:“我們是朱家鋪的,你是哪個?怎麽猜出來的?”


    來人說:“我是星兒,我在上麵隱約聽到了你們說話。”哦,大家心裏都明白了,原來是文軍伯伯的星兒。旺生就說:“長星,你在這裏做事嗎?你不是在鎮上學瓦工的嗎?”


    長星走近他們身邊,說:“我起先是在鎮上跟師父學瓦工,今年上半年,縣裏要在梅廠河上修橋,就要在我們這裏找幾個青工,我的師父就推薦了我,我就被選上了。”


    “你是在哪裏學習培訓了,才做電焊工的?”旺生很有興趣地問。


    “我們選上的人,先在縣裏的修造廠跟師傅學了些基本的手藝,後來又把我們送到武漢大橋工地去見習了半個月,這才迴來參加修梅廠河大橋。”長星迴答說。


    關興在旁邊沒有說話,長星就對關興說:“關興,聽說你在縣城中學讀書,我在那裏學習,有幾次想去你們學校找你,但是因為時間很緊,就沒有去成。”


    關興說:“你在要是去縣裏的話,就到我們學校去找我吧。我們星期天不上課,我也可以出來找你,那個修造廠離我們不遠。”


    巧玲和關和聽著他們說話,自己就好像成了小孩子,或者也就像自己的爹爹、姆媽他們一樣,從來沒有出門的鄉下人了。


    她們兩個一直拉著的手,都已經出了一把細微的汗了。既對哥哥們說的話感興趣,又不覺得他們說的話離自己很遠很遠。巧玲在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像關興一樣讀中學,還不能像自己的哥哥旺生那樣讀農中!


    長星雖然沒有讀多少書,但是他畢竟是朱家鋪乃至梅廠鎮,去過武漢的人,所以,長星覺得才能和旺生、關興他們站在一起說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民公社三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伍仁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伍仁義並收藏人民公社三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