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的時間,楊樂陪著崇禎走遍了江南許多個縣,還跑了許多零散的農耕區。這江南地區雖然土地遼闊,但有的地方卻是荒涼偏遠。
楊樂最想知道的就是,江南這個鞭長莫及的地區變法成效如何?能不能在變法之後成為他堅固的糧草大後方?一番巡視下來,尚算滿意。
楊樂的每道法令都及時的送到了郡署,由國安局幾位頭領擔任的郡守也還算忠實的執行了變法法令,耕地也都分給了農人。今年各地的府庫都充實了許多,願意從軍的青壯年也大大增加。
八月流火,楊樂終於來到了明朝的留都――南京。
明代中葉,南京城的人口就已經高達一百二十多萬,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首都。萬曆年間,西方傳教士利瑪竇遊曆中國後,在《利瑪竇評傳》中寫到:“目睹南京這座大城,未免眼花繚亂,明代的南京城極其雄偉壯觀,堪與十九世紀的歐洲任何最大的首都相比擬。本朝開國皇帝洪武把它造成奇跡,東方所能見到的一切都無法望其項背。”
這是外國傳教士對南京都城的評價,終明一朝,南京一直是南方乃至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麵對這座六朝古都,麵對猶如城樓一般的宏大的應天府,楊樂心生感慨。
明朝初年,直屬京師南京的地區為直隸,洪武初年建都應天府,以應天府、蘇州府、鳳陽府等14個府級單位為直隸。(注:明朝時期的直隸州與府平級,有別於低一級的散州)。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後,消北平布政使司,將北平布政使司所轄府和州直隸州也直隸中央六部,遂稱北直隸,簡稱北直,區域大致相當於今北京、天津、河北等市省;京師改稱為南京,原京師地區改稱南直隸,原轄區基本不變,以區別於北直隸。
南直隸經濟繁榮,賦稅居全國之冠;文化昌盛,崇文重教,半數以上官員皆出自江南貢院。而三位稅監大公公就分別在南直隸的應天府、蘇州府、鳳陽府當差。
楊樂和崇禎來到南京後,暫時就在應天府住下,同時把這裏作為了第二次變法的辦公衙門。
江南的夏天總是宜人的,除了正午前後炎熱兩三個時辰外,早晚的河風涼爽幹燥,沒有一點兒悶熱難當的感覺。
楊樂陪著崇禎在書房裏整理第二批法令的實施條文,直到太陽西斜,還沒有顧上吃擺在偏案上的晌午飯。王承恩幾次推門進來,都是不忍心打擾,又輕輕的拉上門走了出去,在廊下連連感歎,希望有人來打斷一下,借機好讓皇上和楊國公吃上一頓飯。
突然,一陣急驟的馬蹄聲傳來,一個人跌跌撞撞滿身泥土的跑了進來,“皇上,楊國公,大事不好了!”
王承恩急忙搶步上前,將來人扶起,卻是盧象升。如今的盧象升被崇禎器重,升任右副都禦史,總理河北、河南、山東、湖廣、四川軍務,兼湖廣巡撫。
楊樂和崇禎已經聞聲而起來到廊下,楊樂問道:“盧大人,何事如此驚慌?”
“皇上,楊國公,大事不好了!闖……闖……闖賊已經打到了鳳陽!”盧象升眼珠子幾乎都瞪圓了,驚駭地說道。
“王公公,給盧將軍一碗水,讓他靜靜神,慢慢說。”楊樂異常鎮靜。
盧象升大喝幾口,喘息一陣,說道:“這幾年,西北災害嚴重,流寇迅速增多。李自成、張獻忠等部東渡黃河,與高迎祥部下匯合,軍眾已經高達二十多萬,他們分道四擊,相繼攻克了湖南的寧鄉,山西的石樓、稷山、聞喜,以及河北的河間等諸州縣,然後從河南穿插而來,直奔鳳陽縣城!”
鳳陽縣,位於安徽省的東北部,淮河中遊的南岸,是明朝的中都,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鄉,離南京並不算很遠,也就二百多裏地。聽到這個消息,楊樂心頭一沉,問道:“二十萬闖軍現在已經到了何處?”
“鳳陽恐怕已經守不住了,城破之後,若是闖賊知道皇上在此處,肯定往南京來……”孫傳庭猶自喘息。
楊樂心念一閃,高聲叫道:“備馬,快!我要立刻去鳳陽!”
崇禎愣了片刻,顫聲道:“祖廟被破了嗎?”
盧象升不敢抬頭看皇上的臉色,隻能低著頭沉聲迴答道:“皇上,暫時還沒有,不過,卑職不敢撒謊,守城的將士不足一萬,祖廟恐怕不保……因為高迎祥曾經立下誓言:我們殺了他的妻兒,他必挖大明祖墳以雪恨!”
崇禎呆呆地望著鳳陽的方向,身體發抖。王承恩慌忙向前扶住了他的身子。
楊樂安慰說道:“皇上莫急,我這就去鳳陽,會一會高闖王!”
盧象升大驚失色,道:“楊國公,你這是要……單刀赴會?”
“該來的總是要來,躲不過去的。我希望這次能夠招安高迎祥,如果成功,大明境內的流寇再也不成問題。”楊樂把自己的建議說了出來。對於曾經救過他一命的高迎祥,他一直十分矛盾,他心裏隻想著如果高迎祥能夠接受朝廷的招安,歸順朝廷,則是皆大歡喜的好事。
楊樂剛剛走出門口,就在此時,王洋從外麵匆匆跑過來,小聲在他耳旁稟報道:“國公爺,三位稅監公公帶著細軟金銀逃跑了!”
楊樂皺眉道:“不是派人暗中監視嗎?為何讓他們跑掉了?”
王洋知道是自己大意了,沒有推卸責任,立刻單膝跪地說道:“我隻派了幾名暗樁監視他們,沒想到軍營裏有一支小隊士兵協助他們出逃,我們人少,沒能攔住,請大人責罰!”
楊樂知道此時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問道:“他們要去哪裏?跟蹤了嗎?”
“他們是乘船離開的,估計是走水路,目的大概是去往後金,我已經派人跟上了。”
“派巨船去,一定把他們抓迴來,如果真抓不迴來,可以用大炮擊殺!另外,立即搜集他們違法的證據,這一次,絕不能讓他們再逍遙法外了!”楊樂冷哼說道。
“是!”王洋躬身告退。
吩咐完畢,楊樂也匆匆往外走去,他知道,一旦高迎祥挖了大明王朝的祖墳,這梁子就結大了,再也沒有迴旋的餘地,這一次,他無兵可用,也不能用兵,隻能單刀赴會!
崇禎知道楊樂如此做,定然有一定的把握,所以沒有製止。倒是盧象升大驚失色,在他身後追了出來,高聲叫道:“楊國公,賊寇殘忍,萬萬不可去啊!”
楊樂沒有停下腳步,邊上馬便說道:“盧大人,皇上的安慰就交給你了!我去去就迴!”
……
楊樂最想知道的就是,江南這個鞭長莫及的地區變法成效如何?能不能在變法之後成為他堅固的糧草大後方?一番巡視下來,尚算滿意。
楊樂的每道法令都及時的送到了郡署,由國安局幾位頭領擔任的郡守也還算忠實的執行了變法法令,耕地也都分給了農人。今年各地的府庫都充實了許多,願意從軍的青壯年也大大增加。
八月流火,楊樂終於來到了明朝的留都――南京。
明代中葉,南京城的人口就已經高達一百二十多萬,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首都。萬曆年間,西方傳教士利瑪竇遊曆中國後,在《利瑪竇評傳》中寫到:“目睹南京這座大城,未免眼花繚亂,明代的南京城極其雄偉壯觀,堪與十九世紀的歐洲任何最大的首都相比擬。本朝開國皇帝洪武把它造成奇跡,東方所能見到的一切都無法望其項背。”
這是外國傳教士對南京都城的評價,終明一朝,南京一直是南方乃至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麵對這座六朝古都,麵對猶如城樓一般的宏大的應天府,楊樂心生感慨。
明朝初年,直屬京師南京的地區為直隸,洪武初年建都應天府,以應天府、蘇州府、鳳陽府等14個府級單位為直隸。(注:明朝時期的直隸州與府平級,有別於低一級的散州)。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後,消北平布政使司,將北平布政使司所轄府和州直隸州也直隸中央六部,遂稱北直隸,簡稱北直,區域大致相當於今北京、天津、河北等市省;京師改稱為南京,原京師地區改稱南直隸,原轄區基本不變,以區別於北直隸。
南直隸經濟繁榮,賦稅居全國之冠;文化昌盛,崇文重教,半數以上官員皆出自江南貢院。而三位稅監大公公就分別在南直隸的應天府、蘇州府、鳳陽府當差。
楊樂和崇禎來到南京後,暫時就在應天府住下,同時把這裏作為了第二次變法的辦公衙門。
江南的夏天總是宜人的,除了正午前後炎熱兩三個時辰外,早晚的河風涼爽幹燥,沒有一點兒悶熱難當的感覺。
楊樂陪著崇禎在書房裏整理第二批法令的實施條文,直到太陽西斜,還沒有顧上吃擺在偏案上的晌午飯。王承恩幾次推門進來,都是不忍心打擾,又輕輕的拉上門走了出去,在廊下連連感歎,希望有人來打斷一下,借機好讓皇上和楊國公吃上一頓飯。
突然,一陣急驟的馬蹄聲傳來,一個人跌跌撞撞滿身泥土的跑了進來,“皇上,楊國公,大事不好了!”
王承恩急忙搶步上前,將來人扶起,卻是盧象升。如今的盧象升被崇禎器重,升任右副都禦史,總理河北、河南、山東、湖廣、四川軍務,兼湖廣巡撫。
楊樂和崇禎已經聞聲而起來到廊下,楊樂問道:“盧大人,何事如此驚慌?”
“皇上,楊國公,大事不好了!闖……闖……闖賊已經打到了鳳陽!”盧象升眼珠子幾乎都瞪圓了,驚駭地說道。
“王公公,給盧將軍一碗水,讓他靜靜神,慢慢說。”楊樂異常鎮靜。
盧象升大喝幾口,喘息一陣,說道:“這幾年,西北災害嚴重,流寇迅速增多。李自成、張獻忠等部東渡黃河,與高迎祥部下匯合,軍眾已經高達二十多萬,他們分道四擊,相繼攻克了湖南的寧鄉,山西的石樓、稷山、聞喜,以及河北的河間等諸州縣,然後從河南穿插而來,直奔鳳陽縣城!”
鳳陽縣,位於安徽省的東北部,淮河中遊的南岸,是明朝的中都,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鄉,離南京並不算很遠,也就二百多裏地。聽到這個消息,楊樂心頭一沉,問道:“二十萬闖軍現在已經到了何處?”
“鳳陽恐怕已經守不住了,城破之後,若是闖賊知道皇上在此處,肯定往南京來……”孫傳庭猶自喘息。
楊樂心念一閃,高聲叫道:“備馬,快!我要立刻去鳳陽!”
崇禎愣了片刻,顫聲道:“祖廟被破了嗎?”
盧象升不敢抬頭看皇上的臉色,隻能低著頭沉聲迴答道:“皇上,暫時還沒有,不過,卑職不敢撒謊,守城的將士不足一萬,祖廟恐怕不保……因為高迎祥曾經立下誓言:我們殺了他的妻兒,他必挖大明祖墳以雪恨!”
崇禎呆呆地望著鳳陽的方向,身體發抖。王承恩慌忙向前扶住了他的身子。
楊樂安慰說道:“皇上莫急,我這就去鳳陽,會一會高闖王!”
盧象升大驚失色,道:“楊國公,你這是要……單刀赴會?”
“該來的總是要來,躲不過去的。我希望這次能夠招安高迎祥,如果成功,大明境內的流寇再也不成問題。”楊樂把自己的建議說了出來。對於曾經救過他一命的高迎祥,他一直十分矛盾,他心裏隻想著如果高迎祥能夠接受朝廷的招安,歸順朝廷,則是皆大歡喜的好事。
楊樂剛剛走出門口,就在此時,王洋從外麵匆匆跑過來,小聲在他耳旁稟報道:“國公爺,三位稅監公公帶著細軟金銀逃跑了!”
楊樂皺眉道:“不是派人暗中監視嗎?為何讓他們跑掉了?”
王洋知道是自己大意了,沒有推卸責任,立刻單膝跪地說道:“我隻派了幾名暗樁監視他們,沒想到軍營裏有一支小隊士兵協助他們出逃,我們人少,沒能攔住,請大人責罰!”
楊樂知道此時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問道:“他們要去哪裏?跟蹤了嗎?”
“他們是乘船離開的,估計是走水路,目的大概是去往後金,我已經派人跟上了。”
“派巨船去,一定把他們抓迴來,如果真抓不迴來,可以用大炮擊殺!另外,立即搜集他們違法的證據,這一次,絕不能讓他們再逍遙法外了!”楊樂冷哼說道。
“是!”王洋躬身告退。
吩咐完畢,楊樂也匆匆往外走去,他知道,一旦高迎祥挖了大明王朝的祖墳,這梁子就結大了,再也沒有迴旋的餘地,這一次,他無兵可用,也不能用兵,隻能單刀赴會!
崇禎知道楊樂如此做,定然有一定的把握,所以沒有製止。倒是盧象升大驚失色,在他身後追了出來,高聲叫道:“楊國公,賊寇殘忍,萬萬不可去啊!”
楊樂沒有停下腳步,邊上馬便說道:“盧大人,皇上的安慰就交給你了!我去去就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