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樂心中意誌堅定,推門走進了崇禎的住所。
崇禎這次親自剿滅了倭寇,大大的過了一把炮癮,直到現在還是眉開眼笑,見楊樂進來,立即拉著他的手,讓他入座。
“皇上宵衣旰食,跟著臣南巡,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還蹲過牢房,皇上您確實受累了!”楊樂不是拍馬屁,而是有感而發,此時,崇禎比出京之前黑瘦多了。
“受累不是應該的嗎?朕每一天都盼望著大明崛起,這次一舉剿滅海盜,讓朕看到了希望!”
崇禎笑著挽起袖口,漏出黑黝黝的胳膊,“看,這肌肉,多結實!”
他笑著放下衣袖,坐在王承恩搬來的椅子上,感慨道:“此次南巡,看到江南各地的田地都有了豐收,朕委實高興。這江南安穩,乃是大明之萬幸啊。楊愛卿,朕不得不說,這正是變法的威力啊!”
“皇上,第一輪的變法差不多已經完成,如果進行第二輪變法,大明將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楊樂伸手入懷,拿出早就寫好的第二次變法的條目,遞給崇禎。
崇禎接過去,問道:“都準備好了?”
楊樂笑道:“皇上明知故問,這是第二批法令,就等皇上定奪頒行。”
崇禎點頭道:“若無不妥,即行頒發便是。快先跟朕詳細說說,如何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楊樂信口說道:“第一次變法,為大明崛起劃出了一個總框架,解決的是田製、激賞軍功、奪取軍權等當務之急。第二次變法,就是要理順民生國計、權力範圍、民風民俗等錯綜複雜的關聯,這就好比第一次變法是築起了大樹的枝幹,現在再來添枝加葉。第二次變法的目標有五個:其一,大明的陝西等地都遭受旱災,幾年隻之內不能好轉,不如鼓勵農民離開家鄉到南方、山東去開拓致富。特別困難的,國家可以進行扶持,此乃激賞移民之法令,有助於緩和陝西的農民起義。同時,流寇願意跟從朝廷的,朝廷可以既往不咎,分給他們田地。”
“好!朕剛剛收到密報,闖賊的人數已經達到二十萬,朕這幾日正為他們鬧心呢。此法令一出,必然能夠緩解。”
“其二,大明無統一治理全國的官署體製,封地自治、部族自治與國府直轄之郡縣同時並存,導致民治混亂,國力分散。本次變法,要建立國府統一治理國家每一寸土地的權力範式。具體而言,就是建立郡縣製,將國家權力分為國、郡、縣、鄉、鎮、村六級。取締一切部族自治與封地自治。如此大明上下統屬,如臂使指,國力當大有增強。如今兵權大多已經被自己人掌握,再實行此法必能成功。”
“好!此乃天下一大創舉也。很好!”
“其三,移風易俗,使民眾文明出行。與其他國家進行商業貿易,通商合作,外國人也可入駐大明,使戶口增加,迫使稅源擴充。”
崇禎沉吟道:“這件事較為麻煩……外國人好多都是為傳教而來,然則,還是要做。自從開放海禁一來,貿易大大增加,銀子流入流出較多,也是個好事。”
王承恩笑道:“這個法令,湯若望大人知道了肯定高興。他那個大鼻子肯定要笑歪了!”
崇禎與楊樂同聲大笑起來。
“說吧,其四呢?”崇禎急迫問道。
“統一貨幣,可以發行紙幣,並且杜絕商人欺詐與官吏傷農,並為吸引他國工商大量進入大明。官府鑄造法定的鬥、尺、秤,公開懸於各縣府,供工商民眾校準。丈量土地以六尺為步,百步一畝,步過六尺者罰。如此可使農工商百業,公平競爭,百業興旺。”
“好!其五呢?”
“建立新軍製,軍隊全部由皇上統一調遣。藩王的部族軍兵和少數世族的私兵,一律取締遣散。舊式軍隊製度全部淘汰,新建的這支神速快捷的機動部隊,軍隊的主力,則是以鐵甲騎兵和野戰步卒為主的新軍。有三萬真正精良的鐵騎,兩萬勇猛善戰的火器步兵,到時候,大明則足以縱橫天下!”
崇禎不禁大笑,“好,拿酒來!”
王承恩高喊:“上酒!”
仆人立刻捧來三爵一尊。崇禎上前,親自掌尊,斟酒入爵,雙手捧起第一爵遞到楊樂手中。王承恩迅速將第二爵捧給皇上,自己也端起一爵。
崇禎慷慨舉爵,“來,為大明第二次變法,幹!”
“叮當”一聲,三爵相碰,三人一飲而盡。
……
楊國公要在南京處決六百名倭寇俘虜的消息不脛而走,沿海的百姓們奔走相告,而盤踞在海島之上的倭寇們則是驚起一身冷汗。他們終於明白,這位“楊屠夫”,真要拿他們開刀了!
陳大金、閻思印、謝文舉三位公公得到消息,再一次聚在一起商議。
謝文舉哭喪著臉,他最害怕的是王猛把他給咬了出來。那樣的話,勾結倭寇的罪名就徹底扣在了他的頭上,一輩子翻不了身。
閻思印沉著臉不說話,他心中明白,這一次勾結海盜,肯定觸怒了皇上,加上先前的抗稅,這死罪恐怕在劫難逃了!
陳大金的臉色還算鎮定,冷聲說道:“兩位公公不要亂了陣腳,現在為今之計,隻能叛逃了!”
閻思印帶著哭音道:“往那裏逃?剛來的孫傳庭也太狠了,一把把軍權奪了過去,誰要反抗,格殺勿論,支持福王的將軍都被控製住了,府裏府外都是國安局和錦衣衛的密探,咱們的一舉一動楊國公都知道,還怎麽逃?”
陳大金麵色一寒,冷喝道:“哭什麽!這種情況,我早就想過,大不了一死,不過,咱們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既然大明不容我們,自然有其他容我們的地方。”
謝文舉明白陳大金話裏的意思,問道:“公公想投靠哪個?是闖王還是後金?”
陳大金撇了他一眼,笑眯眯地道:“闖賊那是一群草寇,成不了什麽氣候,而我聽說皇太極雄才大略,願意接納大明叛逃的臣子,範文程,你們聽說過嗎?他就是我們的榜樣!”
閻思印點頭道:“那個範文程,我知道,在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後金八旗軍攻下撫順時,範文程與其兄範文寀主動求見努爾哈赤,成為後金的內秘書院大學士之一。”
“沒錯,我早已經給皇太極寫信,他迴信說,願意接納我們,不過,要想出逃,必須讓楊國公應接不暇,顧不上咱們,才能有機會逃脫追捕。”陳大金意有所指的說道。
謝文舉聽著陳大金話裏的意思,琢磨著既然陳大金想到了這一點,必然有應對之策,賠笑道:“陳公公,你是我們的掌舵人,你去哪裏我和思印都跟著您,你說吧,我們現在該怎麽做?”
閻思印也連聲說是。
陳大金對兩位的表現十分滿意,笑道:“天無絕人之路,闖賊首領王嘉胤被叛徒殺害,陝晉各路闖軍結成三十六營,高迎祥為領袖之一,被推稱“闖王”。是時,李自成及侄李過、張獻忠等部亦東渡與會,軍眾約有20萬。你們說,高迎祥與先皇有殺妻之仇,如果他知道皇上在這裏,會怎麽樣呢?”
謝文舉眼睛一亮,拍手道:“陳公公的意思,我明白了,闖王一定會不要命的進攻,到時候,皇上和楊國公應接不暇,就顧不得我們了,這樣,我們就能逃脫了!”
“沒錯,這件事情,我看還是由謝公公你寫信派人送給高迎祥。”閻思印說道。
陳大金看了謝文舉一眼,道:“怎麽,謝公公,你不樂意嗎?”
謝文舉自然不太樂意,每次這種有風險的事情都讓他去做,不過,看到陳大金冰冷的眼神,謝文舉渾身打了一個一個冷戰,賠笑道:“為陳公公效勞,自然願意。”
……
崇禎這次親自剿滅了倭寇,大大的過了一把炮癮,直到現在還是眉開眼笑,見楊樂進來,立即拉著他的手,讓他入座。
“皇上宵衣旰食,跟著臣南巡,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還蹲過牢房,皇上您確實受累了!”楊樂不是拍馬屁,而是有感而發,此時,崇禎比出京之前黑瘦多了。
“受累不是應該的嗎?朕每一天都盼望著大明崛起,這次一舉剿滅海盜,讓朕看到了希望!”
崇禎笑著挽起袖口,漏出黑黝黝的胳膊,“看,這肌肉,多結實!”
他笑著放下衣袖,坐在王承恩搬來的椅子上,感慨道:“此次南巡,看到江南各地的田地都有了豐收,朕委實高興。這江南安穩,乃是大明之萬幸啊。楊愛卿,朕不得不說,這正是變法的威力啊!”
“皇上,第一輪的變法差不多已經完成,如果進行第二輪變法,大明將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楊樂伸手入懷,拿出早就寫好的第二次變法的條目,遞給崇禎。
崇禎接過去,問道:“都準備好了?”
楊樂笑道:“皇上明知故問,這是第二批法令,就等皇上定奪頒行。”
崇禎點頭道:“若無不妥,即行頒發便是。快先跟朕詳細說說,如何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楊樂信口說道:“第一次變法,為大明崛起劃出了一個總框架,解決的是田製、激賞軍功、奪取軍權等當務之急。第二次變法,就是要理順民生國計、權力範圍、民風民俗等錯綜複雜的關聯,這就好比第一次變法是築起了大樹的枝幹,現在再來添枝加葉。第二次變法的目標有五個:其一,大明的陝西等地都遭受旱災,幾年隻之內不能好轉,不如鼓勵農民離開家鄉到南方、山東去開拓致富。特別困難的,國家可以進行扶持,此乃激賞移民之法令,有助於緩和陝西的農民起義。同時,流寇願意跟從朝廷的,朝廷可以既往不咎,分給他們田地。”
“好!朕剛剛收到密報,闖賊的人數已經達到二十萬,朕這幾日正為他們鬧心呢。此法令一出,必然能夠緩解。”
“其二,大明無統一治理全國的官署體製,封地自治、部族自治與國府直轄之郡縣同時並存,導致民治混亂,國力分散。本次變法,要建立國府統一治理國家每一寸土地的權力範式。具體而言,就是建立郡縣製,將國家權力分為國、郡、縣、鄉、鎮、村六級。取締一切部族自治與封地自治。如此大明上下統屬,如臂使指,國力當大有增強。如今兵權大多已經被自己人掌握,再實行此法必能成功。”
“好!此乃天下一大創舉也。很好!”
“其三,移風易俗,使民眾文明出行。與其他國家進行商業貿易,通商合作,外國人也可入駐大明,使戶口增加,迫使稅源擴充。”
崇禎沉吟道:“這件事較為麻煩……外國人好多都是為傳教而來,然則,還是要做。自從開放海禁一來,貿易大大增加,銀子流入流出較多,也是個好事。”
王承恩笑道:“這個法令,湯若望大人知道了肯定高興。他那個大鼻子肯定要笑歪了!”
崇禎與楊樂同聲大笑起來。
“說吧,其四呢?”崇禎急迫問道。
“統一貨幣,可以發行紙幣,並且杜絕商人欺詐與官吏傷農,並為吸引他國工商大量進入大明。官府鑄造法定的鬥、尺、秤,公開懸於各縣府,供工商民眾校準。丈量土地以六尺為步,百步一畝,步過六尺者罰。如此可使農工商百業,公平競爭,百業興旺。”
“好!其五呢?”
“建立新軍製,軍隊全部由皇上統一調遣。藩王的部族軍兵和少數世族的私兵,一律取締遣散。舊式軍隊製度全部淘汰,新建的這支神速快捷的機動部隊,軍隊的主力,則是以鐵甲騎兵和野戰步卒為主的新軍。有三萬真正精良的鐵騎,兩萬勇猛善戰的火器步兵,到時候,大明則足以縱橫天下!”
崇禎不禁大笑,“好,拿酒來!”
王承恩高喊:“上酒!”
仆人立刻捧來三爵一尊。崇禎上前,親自掌尊,斟酒入爵,雙手捧起第一爵遞到楊樂手中。王承恩迅速將第二爵捧給皇上,自己也端起一爵。
崇禎慷慨舉爵,“來,為大明第二次變法,幹!”
“叮當”一聲,三爵相碰,三人一飲而盡。
……
楊國公要在南京處決六百名倭寇俘虜的消息不脛而走,沿海的百姓們奔走相告,而盤踞在海島之上的倭寇們則是驚起一身冷汗。他們終於明白,這位“楊屠夫”,真要拿他們開刀了!
陳大金、閻思印、謝文舉三位公公得到消息,再一次聚在一起商議。
謝文舉哭喪著臉,他最害怕的是王猛把他給咬了出來。那樣的話,勾結倭寇的罪名就徹底扣在了他的頭上,一輩子翻不了身。
閻思印沉著臉不說話,他心中明白,這一次勾結海盜,肯定觸怒了皇上,加上先前的抗稅,這死罪恐怕在劫難逃了!
陳大金的臉色還算鎮定,冷聲說道:“兩位公公不要亂了陣腳,現在為今之計,隻能叛逃了!”
閻思印帶著哭音道:“往那裏逃?剛來的孫傳庭也太狠了,一把把軍權奪了過去,誰要反抗,格殺勿論,支持福王的將軍都被控製住了,府裏府外都是國安局和錦衣衛的密探,咱們的一舉一動楊國公都知道,還怎麽逃?”
陳大金麵色一寒,冷喝道:“哭什麽!這種情況,我早就想過,大不了一死,不過,咱們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既然大明不容我們,自然有其他容我們的地方。”
謝文舉明白陳大金話裏的意思,問道:“公公想投靠哪個?是闖王還是後金?”
陳大金撇了他一眼,笑眯眯地道:“闖賊那是一群草寇,成不了什麽氣候,而我聽說皇太極雄才大略,願意接納大明叛逃的臣子,範文程,你們聽說過嗎?他就是我們的榜樣!”
閻思印點頭道:“那個範文程,我知道,在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後金八旗軍攻下撫順時,範文程與其兄範文寀主動求見努爾哈赤,成為後金的內秘書院大學士之一。”
“沒錯,我早已經給皇太極寫信,他迴信說,願意接納我們,不過,要想出逃,必須讓楊國公應接不暇,顧不上咱們,才能有機會逃脫追捕。”陳大金意有所指的說道。
謝文舉聽著陳大金話裏的意思,琢磨著既然陳大金想到了這一點,必然有應對之策,賠笑道:“陳公公,你是我們的掌舵人,你去哪裏我和思印都跟著您,你說吧,我們現在該怎麽做?”
閻思印也連聲說是。
陳大金對兩位的表現十分滿意,笑道:“天無絕人之路,闖賊首領王嘉胤被叛徒殺害,陝晉各路闖軍結成三十六營,高迎祥為領袖之一,被推稱“闖王”。是時,李自成及侄李過、張獻忠等部亦東渡與會,軍眾約有20萬。你們說,高迎祥與先皇有殺妻之仇,如果他知道皇上在這裏,會怎麽樣呢?”
謝文舉眼睛一亮,拍手道:“陳公公的意思,我明白了,闖王一定會不要命的進攻,到時候,皇上和楊國公應接不暇,就顧不得我們了,這樣,我們就能逃脫了!”
“沒錯,這件事情,我看還是由謝公公你寫信派人送給高迎祥。”閻思印說道。
陳大金看了謝文舉一眼,道:“怎麽,謝公公,你不樂意嗎?”
謝文舉自然不太樂意,每次這種有風險的事情都讓他去做,不過,看到陳大金冰冷的眼神,謝文舉渾身打了一個一個冷戰,賠笑道:“為陳公公效勞,自然願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