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來財收到消息後,在府衙後堂穿戴整齊,轉過屏風,大搖大擺地走上縣衙寶座,眯著眼睛打量著大堂中央的楊樂,見他瘦骨伶仃的,穿著一件灰土布長袍,外頭也沒套褂子,腳下一雙“老北京”布鞋上沾滿了泥土,臉上是一副睥睨天下的冷峻麵孔,令人望而生畏。
看楊樂有恃無恐的模樣,謝來財心中一驚,不過再一想到一身布衣的窮酸書生模樣,心中略定,拿起驚堂木,啪的一聲拍在案桌上,板起臉冷喝道:“大膽!堂下何人,報上名來,竟然狀告本官?”
楊樂同時也打量著這位杭州四品大員,見他肥胖臃腫,身著華麗,一臉像豬頭一般的肥胖大圓臉,看這麵相就知道沒少搜刮民脂民膏,楊樂沒有迴答謝來財的問話,反而開口問道:“謝大人,杭州這個地方當真是與眾不同,讓人刮目相看呐,分地居然還分出個三六九等,分到地主手裏的都是良田,分到老百姓手裏的土地卻都是薄田荒地,這恐怕不行吧?前些日子皇上明發聖諭,隻準分發良田,若是不夠,再以荒地以雙倍作為補償。皇上高居深宮,尚能詳慮至此。你乃一府之官,身邊養著一群清客、幕僚,養尊處優,不會連這一點都想不到吧?你說是嗎?謝大人?”
楊樂的語氣雖然緩和,但這幾句話暗含的意思無一不是在教訓語氣。楊樂臉上不喜也不怒,嘴角微微向上翹起,似乎隨時都在向對方表示自己的嚴重不滿。
謝來財忽然產生一種錯覺,覺得眼前這個少年書生身上有一股若隱若現的上位者氣質,聽這口氣,瞧這趾高氣揚的模樣,他的心好像被一把刀子狠狠地戳了一下,剛剛鼓起的怒氣頓時蕩然無存。他強按下心頭的不快,冷冷地說道:“你到底是何人,膽敢驚擾公堂,你可知國公爺剛剛頒布了新法,升堂問案講求真憑實據,你不分青紅皂白,血口噴人,狀告本府收受地主富大強的賄賂,你到底是何居心,是不是有人在背後搞鬼,派你來誣陷本官的,是不是?說!”
謝來財以為楊樂肯定是背後有人指使,所以才這麽明目張膽的前來生事,他一直和杭州通政司副使於民生不對付,於民生也是書生出身,一身文人的酸腐氣息,為官清廉,沒少寫奏折彈劾他。但在他背後同樣也有人暗地裏照顧著,那就是三位稅監大公公,奏折全部被他們壓了下來,因此,造就了他這麽一個杭州的大老虎存在。
謝來財想用官威來嚇唬楊樂,楊樂偏偏不吃這一套,說道:“在下隻不過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而已,專為杭州百姓討個說法,何須報出自己的名號?新法規定,法令麵前人人平等,朝廷大臣更是如此,倘若知法犯法,更是罪加一等!”
楊樂這幾句說得大義凜然,幕僚封不平見謝來財的臉漲得通紅,知道他要發作,急忙扯著他的衣袖製止住他,小聲在謝來財耳旁說道:“謝大人莫急,這人有恃無恐,別是有什麽圈套,待我問清楚了他的真實身份,再發落也不遲啊。”
謝來財點點頭,封不平迴過頭看著楊樂,笑道:“這位書生,你饒了半天,總該讓我們知道你的名號吧?還有你的狀書和證據也要一並呈上來,否則,你就是有擾亂公堂、誣陷朝廷命官的罪行了!”
楊樂臉上毫無表情,冷冰冰地截斷了封不平的話,道:“這位通判大人,請你不要說話,這種大案恐怕你做不了主!”
謝來財冷笑一聲,說道:“哼哼,這位先生姓封,名不平,乃是本官的幕賓兼通判。此人恪盡職守,實心辦事,而且是朝廷五品命官,並不是那些徒有虛名之人,你再三遮遮掩掩,莫非真是替於民生打抱不平的不成?!本官實話告訴你,去年他私自開倉放糧,把稅糧交給農民,你知道這是什麽嗎,這是抗稅不遵,這是挪用錢糧!如今,你們誰也救不了他,前些日子你們呈上的萬人請命帖,還在本官手裏攥著呢!你們想告本官,門兒都沒有!哈哈哈……”
“你個狗官,不得好死!”
“快放了於大人!於大人開倉放糧,那是救濟百姓!”
“大明的王法何在?!還有沒有天理了!”
“於大人是清官!快放了他!”
觀看的人群頓時炸了鍋,哄哄嚷嚷,群心憤慨。
楊樂眉頭一皺,心裏暗想,這於民生又是誰,難道這裏麵還有其他文章不成?聽著農民話裏的意思,於民生為了救濟百姓,私自開倉放糧,這倒成了謝來財抗稅不交的理由,便壓著性子淡淡一笑:“哦?如此說來倒是學生孟浪了。果真如謝大人所說的那樣,抗稅不交倒是杭州百姓們的福分了。學生焉敢在大人這裏惹事生非?隻是事關一縣的百姓生計問題,所以不敢不問。謝大人明鑒,去年的秋汛,浙江十幾個鄉被水淹沒,可有這等事情嗎?”
謝來財聽楊樂提起舊事,絲毫不懼,說道:“於民生開倉放糧,把縣府的稅糧分給百姓,如今交不上稅,朝廷怪罪下來,這個抗稅的罪名,他不背誰來背?你們也不要枉費心機,說什麽本官徇私枉法,分地不均,用這些理由來要挾本官放了於民生!凡事都要講求證據,你們的證據在那裏呢?拿出來給本官看看呀!”
這個時候,謝來財錯誤地認定,楊樂是為於民生的事情而來了。他根本不會去聯想國公爺會微服私訪,而停靠在錢塘江港灣裏的三艘巨船他早已經派人去暗中盯著了,這幾天一直沒有絲毫的動靜。聽人說,楊國公去了
楊樂也明白過來,於民生為了救濟災區的百姓,私自開倉放糧,把稅糧分了下去,如今倒成了謝來財以及三位稅監抗稅的替罪羊。這一招倒是真的毒辣無比,無懈可擊。
楊樂臉色一沉,麵前的情景讓他不由得不動容了。但是,國安局南京分部的王洋暫時還沒有和自己聯絡上,照理說,他在這裏鬧出這麽大的動靜,密探不可能不匯報,王洋可能是出了某些事情脫不開身,如今沒有謝來財收受賄賂的證據,不可能扳倒他,隻能等來日找到證據再跟他算賬了。
謝來財看到楊樂沉默,眼睛一亮,知道報複的機會來了,冷喝道:“你不是說本官收受賄賂嗎?證據在哪裏呢?我看你是造謠中傷,來人呐,把他們押入大牢,先好生伺候著!”
押入大牢不可怕,可怕的是後麵的那句“伺候”,這是動用私刑的暗語。
楊樂麵色一冷,厲喝道:“謝來財,我勸你不要囂張,我暫時沒有找到證據,撤訴便是,你要是把我請進大牢,再想讓我出來,恐怕就是千難萬難了!”
謝來財被楊樂直唿其名,心中一緊,不過,惱怒早已經讓他失去理智,他怒吼一聲:“來人,押下去!”
楊樂臉色一變,冷冷地道:“此事由我而起,自然由我一人承擔,我身後這兩位是我的仆人,請你放過他們。”
聽楊樂的語氣雖然冰冷,似乎已經軟了下來,謝來財還以為楊樂怕了他,更加囂張,高聲叫道:“這兩位是你的隨從,自然就是從犯,還有那些高聲叫嚷的都給我押入大牢,一罪並處!”
“謝來財,你敢!他們有何罪?你這是濫用職權!”
“你們聚眾鬧事,本官以法辦事,有何不敢?”
站在楊樂身後左側的那名侍衛俏臉幾乎變成了醬紫色,沉聲道:“讓他綁!”
諸位衙役不知楊樂的身份,自然聽從謝來財的命令,把楊樂等人五花大綁一起押入了大牢。
……
看楊樂有恃無恐的模樣,謝來財心中一驚,不過再一想到一身布衣的窮酸書生模樣,心中略定,拿起驚堂木,啪的一聲拍在案桌上,板起臉冷喝道:“大膽!堂下何人,報上名來,竟然狀告本官?”
楊樂同時也打量著這位杭州四品大員,見他肥胖臃腫,身著華麗,一臉像豬頭一般的肥胖大圓臉,看這麵相就知道沒少搜刮民脂民膏,楊樂沒有迴答謝來財的問話,反而開口問道:“謝大人,杭州這個地方當真是與眾不同,讓人刮目相看呐,分地居然還分出個三六九等,分到地主手裏的都是良田,分到老百姓手裏的土地卻都是薄田荒地,這恐怕不行吧?前些日子皇上明發聖諭,隻準分發良田,若是不夠,再以荒地以雙倍作為補償。皇上高居深宮,尚能詳慮至此。你乃一府之官,身邊養著一群清客、幕僚,養尊處優,不會連這一點都想不到吧?你說是嗎?謝大人?”
楊樂的語氣雖然緩和,但這幾句話暗含的意思無一不是在教訓語氣。楊樂臉上不喜也不怒,嘴角微微向上翹起,似乎隨時都在向對方表示自己的嚴重不滿。
謝來財忽然產生一種錯覺,覺得眼前這個少年書生身上有一股若隱若現的上位者氣質,聽這口氣,瞧這趾高氣揚的模樣,他的心好像被一把刀子狠狠地戳了一下,剛剛鼓起的怒氣頓時蕩然無存。他強按下心頭的不快,冷冷地說道:“你到底是何人,膽敢驚擾公堂,你可知國公爺剛剛頒布了新法,升堂問案講求真憑實據,你不分青紅皂白,血口噴人,狀告本府收受地主富大強的賄賂,你到底是何居心,是不是有人在背後搞鬼,派你來誣陷本官的,是不是?說!”
謝來財以為楊樂肯定是背後有人指使,所以才這麽明目張膽的前來生事,他一直和杭州通政司副使於民生不對付,於民生也是書生出身,一身文人的酸腐氣息,為官清廉,沒少寫奏折彈劾他。但在他背後同樣也有人暗地裏照顧著,那就是三位稅監大公公,奏折全部被他們壓了下來,因此,造就了他這麽一個杭州的大老虎存在。
謝來財想用官威來嚇唬楊樂,楊樂偏偏不吃這一套,說道:“在下隻不過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而已,專為杭州百姓討個說法,何須報出自己的名號?新法規定,法令麵前人人平等,朝廷大臣更是如此,倘若知法犯法,更是罪加一等!”
楊樂這幾句說得大義凜然,幕僚封不平見謝來財的臉漲得通紅,知道他要發作,急忙扯著他的衣袖製止住他,小聲在謝來財耳旁說道:“謝大人莫急,這人有恃無恐,別是有什麽圈套,待我問清楚了他的真實身份,再發落也不遲啊。”
謝來財點點頭,封不平迴過頭看著楊樂,笑道:“這位書生,你饒了半天,總該讓我們知道你的名號吧?還有你的狀書和證據也要一並呈上來,否則,你就是有擾亂公堂、誣陷朝廷命官的罪行了!”
楊樂臉上毫無表情,冷冰冰地截斷了封不平的話,道:“這位通判大人,請你不要說話,這種大案恐怕你做不了主!”
謝來財冷笑一聲,說道:“哼哼,這位先生姓封,名不平,乃是本官的幕賓兼通判。此人恪盡職守,實心辦事,而且是朝廷五品命官,並不是那些徒有虛名之人,你再三遮遮掩掩,莫非真是替於民生打抱不平的不成?!本官實話告訴你,去年他私自開倉放糧,把稅糧交給農民,你知道這是什麽嗎,這是抗稅不遵,這是挪用錢糧!如今,你們誰也救不了他,前些日子你們呈上的萬人請命帖,還在本官手裏攥著呢!你們想告本官,門兒都沒有!哈哈哈……”
“你個狗官,不得好死!”
“快放了於大人!於大人開倉放糧,那是救濟百姓!”
“大明的王法何在?!還有沒有天理了!”
“於大人是清官!快放了他!”
觀看的人群頓時炸了鍋,哄哄嚷嚷,群心憤慨。
楊樂眉頭一皺,心裏暗想,這於民生又是誰,難道這裏麵還有其他文章不成?聽著農民話裏的意思,於民生為了救濟百姓,私自開倉放糧,這倒成了謝來財抗稅不交的理由,便壓著性子淡淡一笑:“哦?如此說來倒是學生孟浪了。果真如謝大人所說的那樣,抗稅不交倒是杭州百姓們的福分了。學生焉敢在大人這裏惹事生非?隻是事關一縣的百姓生計問題,所以不敢不問。謝大人明鑒,去年的秋汛,浙江十幾個鄉被水淹沒,可有這等事情嗎?”
謝來財聽楊樂提起舊事,絲毫不懼,說道:“於民生開倉放糧,把縣府的稅糧分給百姓,如今交不上稅,朝廷怪罪下來,這個抗稅的罪名,他不背誰來背?你們也不要枉費心機,說什麽本官徇私枉法,分地不均,用這些理由來要挾本官放了於民生!凡事都要講求證據,你們的證據在那裏呢?拿出來給本官看看呀!”
這個時候,謝來財錯誤地認定,楊樂是為於民生的事情而來了。他根本不會去聯想國公爺會微服私訪,而停靠在錢塘江港灣裏的三艘巨船他早已經派人去暗中盯著了,這幾天一直沒有絲毫的動靜。聽人說,楊國公去了
楊樂也明白過來,於民生為了救濟災區的百姓,私自開倉放糧,把稅糧分了下去,如今倒成了謝來財以及三位稅監抗稅的替罪羊。這一招倒是真的毒辣無比,無懈可擊。
楊樂臉色一沉,麵前的情景讓他不由得不動容了。但是,國安局南京分部的王洋暫時還沒有和自己聯絡上,照理說,他在這裏鬧出這麽大的動靜,密探不可能不匯報,王洋可能是出了某些事情脫不開身,如今沒有謝來財收受賄賂的證據,不可能扳倒他,隻能等來日找到證據再跟他算賬了。
謝來財看到楊樂沉默,眼睛一亮,知道報複的機會來了,冷喝道:“你不是說本官收受賄賂嗎?證據在哪裏呢?我看你是造謠中傷,來人呐,把他們押入大牢,先好生伺候著!”
押入大牢不可怕,可怕的是後麵的那句“伺候”,這是動用私刑的暗語。
楊樂麵色一冷,厲喝道:“謝來財,我勸你不要囂張,我暫時沒有找到證據,撤訴便是,你要是把我請進大牢,再想讓我出來,恐怕就是千難萬難了!”
謝來財被楊樂直唿其名,心中一緊,不過,惱怒早已經讓他失去理智,他怒吼一聲:“來人,押下去!”
楊樂臉色一變,冷冷地道:“此事由我而起,自然由我一人承擔,我身後這兩位是我的仆人,請你放過他們。”
聽楊樂的語氣雖然冰冷,似乎已經軟了下來,謝來財還以為楊樂怕了他,更加囂張,高聲叫道:“這兩位是你的隨從,自然就是從犯,還有那些高聲叫嚷的都給我押入大牢,一罪並處!”
“謝來財,你敢!他們有何罪?你這是濫用職權!”
“你們聚眾鬧事,本官以法辦事,有何不敢?”
站在楊樂身後左側的那名侍衛俏臉幾乎變成了醬紫色,沉聲道:“讓他綁!”
諸位衙役不知楊樂的身份,自然聽從謝來財的命令,把楊樂等人五花大綁一起押入了大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