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從天目下,潮到富陽迴。


    此地扁舟去,吾生幾度來。


    林紅晚日落,江白雨雲開。


    明旦須停棹,唿兒看釣台。”


    這是明代張以寧描寫浙江的詩句。


    浙江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魚米之鄉,又被稱之為“絲綢之府”。浙江地處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浙江最有名的當數杭州西湖了。西湖,象是一首詩,又象是一幅畫,又或者象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女子,它是天下文人墨客的心中的寵兒。能與“淡妝濃抹總相宜”傾國女子西施相比的,恐怕天下唯有西湖了。


    此時,楊樂沿著西湖的樹蔭官道縱馬緩緩前行,微風拂麵,碧水藍天,十分的愜意。放眼望去,眼前湧現出一片秀麗景色:遼闊的湖麵上波光粼粼,碧綠的湖水迎著陽光,把藍天白雲、岸邊的樹木花草全部倒映在湖水裏,使西湖顯得更加的秀麗多姿。一帆帆小船在湖中暢遊蕩漾,船槳激起一道道綠色的波紋。綠水圍繞著周圍的青山,把這一方山水的淡雅清秀與雄奇壯闊融於一體,碧水遼闊,煙波浩淼,峰巒隱現,氣象萬千。


    盛夏七月的西湖,太陽當空,荷花綻開。岸邊田地裏的水稻已經成熟,緊接著馬上晚稻插秧(稱為雙搶),因此,農民伯伯們正在田間裏辛苦忙碌。


    徐光啟曾經對稻種進行改良,在南北廣泛推廣新稻種。水稻的畝產量出現了大麵積提升。而且徐大人在楊樂的提示下,在江南首次實行了生態養殖技術,在水稻田地裏養魚,用魚來吃水稻田裏的蚊蟲卵,在宋元兩朝因蚊蟲卵而產生的瘧疾曾肆虐傳染,到現在卻已不是什麽大害了。不僅如此,養的魚也是大獲豐收,可謂是一舉兩得。


    楊樂哼著歌,騎著馬,穿過林間小道,來到另一片田地。這一片田地與上一塊明顯不同,可能是由於離著湖水較遠的緣故,裏麵幹旱,水稻更是稀稀落落,一看就知道是一塊薄田。


    田裏有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和一位十七八的少女在收割稻子。看模樣和年紀,應該是爺爺和孫女。在他們兩人的不遠處,還有十幾個農夫一起耕種。


    楊樂跳下馬來,走上前去,躬身問道:“老人家,這塊地是朝廷分給你們的嗎?法令上不是說薄田不分地的嗎?”


    老人抬起頭瞧了風塵仆仆的楊樂一眼,歎了口氣說道:“是啊。法令是那麽寫的,但是,人和人,官和官是不同的,國公爺變法可是天大的好事情,但是到了我們這裏怕是行不通嘍!”


    楊樂感覺出了他話裏有話,繼續追問道:“老人家,全國法令統一,為何到了這裏就不同了?原因何在?”


    “這位遊客是外鄉來的吧?你不知道,這裏可有一王三虎,法令條文還不是他們說了算?說隻分良田,但他們還不把良田都霸占了去?會留給百姓?”


    “一王三虎?”楊樂眉頭一皺,隱隱約約感覺到這一王指福王,那三虎又是指誰呢?難道就是蘇杭的三位鎮守稅監嗎?


    那位少女見他爺爺說的多了,悄悄扯了扯老人家的衣袖,小聲說道:“爺爺,你又隨便說那些人的壞話,忘記上次他們把你關起來了。”


    “老人家,你說的一王三虎是指……?”楊樂刨根問底。


    “還能有誰?一王自然是指福王,至於三虎,便是蘇杭的鎮守稅監陳大金、閻思印、謝文舉三位大公公了。”十幾位農夫聽見楊樂盤問,唿啦啦全部湧了過來,其中有一位如此說道。


    楊樂心中一驚,果然是他們。福王和江南道三位稅監一同攜起手來抗稅一事朝中大臣知道的並不多,但楊樂已猜度到必定有人通風報信,告知這三位鎮守太監,自己已經來了江南,這一來恐怕三個在當地如同土皇上一般的大太監早已蓄勢以待。要如何對付他們才妥當,楊樂心中毫無頭緒。此時農夫談論起分地一事,讓他覺得這可能是個突破口。而且,他早就知道,江南之行比京師的朝爭更加複雜,他在這裏人生地不熟,三位大太監鎮守江南多年,必定耳目眾多、實力更是盤根錯節。所以他不敢等到自己到達,已經安排國安局在南京的分部秘密監視三大鎮守太監的行蹤了。


    所以,他需要一個導火索,要把這裏的事情鬧大,然後借此機會,一舉鏟除這些朝廷毒瘤!


    楊樂心中已經有了計較,看著麵前的這群苦哈哈的農夫,朗聲道:“鄉親們,在下有些功名在身,準備給你們討迴個公道,我問你們,請你們據實迴答,你們分的地可都是薄田和荒地?”


    他們看見楊樂雖然穿著布衣,卻是一副書生的模樣,不由得信了幾分。


    “迴大人,是啊,我們村的人差不多都是這樣。”


    “大地主富大強把良田都霸占了去。”


    “杭州知府謝來財不知收了多少好處,把這些薄田分給了我們。”


    “對,隻要是有點兒關係的,就會有好地。像我們這種,就隻能分到第九等地了!”


    “是啊,大人,您是不知道,我們這裏的地分為九等:一等沃土,二等靠水,三等靠路,四等地平,五等成方,六等不斜,七等有溝,八等靠山,九等貧瘠。”


    鄉親們你一言我一語把肚子裏的苦水吐了出來。


    楊樂心中暗恨,果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什麽歪招法子都能想的出來。分地居然也能分出個三六九等,這些人當真是可恥可恨可殺!


    跟在楊樂身後的那兩名侍衛也是滿臉怒容,其中有一位更是俏臉憋的通紅,要不是楊樂製止,怕是早就開罵了。


    “走,跟著我去縣府,我給你們討一個說法去!”楊樂大手一揮,帶領著十幾位農夫浩浩蕩蕩往杭州縣衙而去。


    “咚咚咚!”來到縣衙門口,楊樂手持木錘,擊鼓問案。


    有人來縣衙聚眾鬧事,衙役很快把消息通知到了杭州知府謝來財的耳朵裏,當然,這種事情自然也瞞不過三位稅監太監的耳目。


    分地不均,一位少年書生狀告地主富大強霸占良田、杭州知府謝來財收受賄賂的消息在杭州引起了軒然大波。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昌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夢江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夢江山並收藏昌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