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先生擊鼓一樣的手指停頓了片刻,這才道:“皇上何出此言呢?”
順治道:“朕隻是不明白,顧先生文韜武略,乃當今不世之才,為何要背叛祖宗幫我大清做事,這個問題已經困擾了朕很多年了。”
顧先生輕聲道:“我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至於原因......我不想說,誰問都是一樣!”他這麽說,無疑正麵迴絕了順治的質問,或者說根本不把順治的質問放在心上。
房內的氣氛一下子冰冷到了極點,兩個血旗衛目光森冷的盯著顧先生,釋放著毫不掩飾的殺意,隻等順治一聲令下,把顧先生擊殺當場。
多尼見局麵劍拔弩張,本待出來調停,可見顧先生手指不停的跳動,終於還是止住了這個念頭。他認識顧先生多年,知道顧先生的習慣,這時候的顧先生,不能被打斷。
順治眼簾低垂,臉上看不出喜怒,過了許久,他突然放聲笑道:“顧先生,朕剛才唐突了,還請您不要放在心上,在解決那個人前,我們之間希望還能像過去那樣信任融洽,隻不過......”他揮了下手,有個血旗衛捧了個錦盒放在桌上。
那錦盒樣式再尋常不過,可顧先生見了,臉色倏變,似乎有了不安之意。
順治緩緩道:“這盒子顧先生應該熟悉......”他緩緩啟開了錦盒,盒內有柔和的光線透出,五彩斑斕,交織在一起,給錦盒罩了層輕浮的暈光。
那裏麵裝著四個瓷瓶,四個顏色各異的瓷瓶。
紅像海棠、紫若玫瑰、青似梅子、白如凝乳。
瓷瓶上流彩不定,那上麵的顏色竟隨光線而變,交織在一起,端如雲霞般絢爛。
順治收斂了笑容,臉上湧現出一絲驚疑之色,良久才道:“朕素來向往中原文化,草原上課造不出這種瓷瓶。朕聽說……這瓷器本是著名製陶工匠何大家所製,叫做梅子青,一窯出來不過十數個,一年也就出窯一次。所以這種重量的一個瓷瓶,比三倍重的金子還貴重。在中原達官貴人中,若有人得到這樣的一個瓷瓶,必定視若珍品,不知朕說的對不對?”
顧先生聽順治詢問,半晌才道:“皇上說得對。”
順治放下了梅子青,手若撫弦,從其餘三個瓷瓶上摸過去,當碰到那海棠紅的瓷瓶時,手指停住道:“聽說這個瓷瓶每逢夜晚,就會褪色變淡,到了清晨,又豔紅如血,有如花開花落,所以有個雅名,叫做花自落。”
李國英和多尼聽了臉上都有詫異之色,不明白順治在把氣氛弄得十分緊張的時候,為何又說起了風花雪月。而聽順治的見解,竟對這些東西也了如指掌。
順治又指著那紫若玫瑰的瓷瓶道:“這瓷瓶叫做紫羅輕,看似沒有奇異之處,但都說它比鐵還堅固,比羅緞還要輕,也是個異物。而這白色的瓷瓶,叫做冰火天,在夏天的時候,冷酷若冰,可到了寒冬,卻又溫暖如春……”
李國英和多尼聽到順治的介紹,雖不解順治的用意,但眼中都露出豔羨之色。
順治長歎一聲,幽幽道:“這四個瓷瓶加起來,價值千金呀,甚至……千金都買不到了!”說著,他突然做了一件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情,衣袖一拂,已將錦盒拂在地上。
青瓷碎響,如玉器哀鳴。
那四件價值千金的瓷器,轉瞬變成了一堆碎片,不值一文。
房間裏的人無不驚愕,驚愕之後是無法抑製的惋惜,若非毀去寶物的人是順治,他們早就已經出聲嗬斥。
順治不望一地碎片,隻望著房內眾人,一字字道:“英雄之生,當稱王稱霸,何必衣錦著綺!又何必要此俗物誤我雄心!”
李國英心頭一震,目光轉到順治身上,猛然發現他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這位大清皇帝,一直以來,順治在朝中眾臣的眼中隻是皇權爭奪妥協下的產物,很少有人認為順治能有多大的才能。可就在剛才,順治展示了他高絕的武技。現在,他又抒發了傲視天下般的雄心壯誌。
而順治話裏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大明君臣貪戀奢華,靡靡不振,他順治絕不會重蹈覆轍!
房內沉冷寧靜,眾人望著那堆碎片各有所思。
順治緩步走到那碎瓷旁,屈膝蹲了下來。眾人目露疑惑,有的甚至覺得順治也有些心疼那些瓷瓶被打破了。
那麽完美的東西,本應該欣賞,又怎能隻聽聲碎響?
順治起身,纖細的手指已從碎瓷中夾了一物,望向一直冷眼旁觀的顧先生,問道:“顧先生,不知你能否告訴朕,這是什麽?”
顧先生輕輕吸了口氣,臉色似乎又有變化,他已經看到,順治手上竟有粒蠟丸。蠟丸中,當然會藏著東西。
不等顧先生迴答,多尼已忍不住驚訝道:“這麽精致的瓷器裏怎麽會有蠟丸?”
順治淡淡道:“或許就是因為瓷器精美,所以沒有人舍得打破它,自然也就想不到其中還藏著個不能說的秘密。或許……顧先生,你能告訴朕這是什麽秘密?”
顧先生眼眸輕閃,答非所問道:“皇上剛才和我談論過,大明當前算個人物的,除了兵強馬壯的李定國,秦風,四川的文安之外,還有一個蓄勢已久,隨時會揮軍北上的鄭成功。”他突然岔開話題,讓眾人又有些摸不到頭腦。
順治卻並不意外,隻是迴道:“沒錯。”
顧先生道:“李定國,秦風,文安之現在都效忠於永曆,至少表麵上是這樣的,可鄭成功一直是唐王的支持者,自從隆武帝死後,他並沒有明確的效忠目標。”
順治冷漠道:“他們無論是效忠永曆,還是隆武,無不以救天下為誌向,可惜他們錯了,永曆和隆武代表不了天下,大明皇室也不看重天下,他們隻在乎自身的王權,而能救天下的,隻有大清!隻有朕!”
一語落地,比起四個瓷瓶摔碎還要震撼人心。
多尼一臉的驕傲,為有這樣的皇帝而驕傲!
李國英心中不知何種滋味,也不明白順治到底是自大還是自戀,或者是自信?可在大明王朝,試問又有有哪個皇帝具備這樣的自信?
順治道:“朕隻是不明白,顧先生文韜武略,乃當今不世之才,為何要背叛祖宗幫我大清做事,這個問題已經困擾了朕很多年了。”
顧先生輕聲道:“我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至於原因......我不想說,誰問都是一樣!”他這麽說,無疑正麵迴絕了順治的質問,或者說根本不把順治的質問放在心上。
房內的氣氛一下子冰冷到了極點,兩個血旗衛目光森冷的盯著顧先生,釋放著毫不掩飾的殺意,隻等順治一聲令下,把顧先生擊殺當場。
多尼見局麵劍拔弩張,本待出來調停,可見顧先生手指不停的跳動,終於還是止住了這個念頭。他認識顧先生多年,知道顧先生的習慣,這時候的顧先生,不能被打斷。
順治眼簾低垂,臉上看不出喜怒,過了許久,他突然放聲笑道:“顧先生,朕剛才唐突了,還請您不要放在心上,在解決那個人前,我們之間希望還能像過去那樣信任融洽,隻不過......”他揮了下手,有個血旗衛捧了個錦盒放在桌上。
那錦盒樣式再尋常不過,可顧先生見了,臉色倏變,似乎有了不安之意。
順治緩緩道:“這盒子顧先生應該熟悉......”他緩緩啟開了錦盒,盒內有柔和的光線透出,五彩斑斕,交織在一起,給錦盒罩了層輕浮的暈光。
那裏麵裝著四個瓷瓶,四個顏色各異的瓷瓶。
紅像海棠、紫若玫瑰、青似梅子、白如凝乳。
瓷瓶上流彩不定,那上麵的顏色竟隨光線而變,交織在一起,端如雲霞般絢爛。
順治收斂了笑容,臉上湧現出一絲驚疑之色,良久才道:“朕素來向往中原文化,草原上課造不出這種瓷瓶。朕聽說……這瓷器本是著名製陶工匠何大家所製,叫做梅子青,一窯出來不過十數個,一年也就出窯一次。所以這種重量的一個瓷瓶,比三倍重的金子還貴重。在中原達官貴人中,若有人得到這樣的一個瓷瓶,必定視若珍品,不知朕說的對不對?”
顧先生聽順治詢問,半晌才道:“皇上說得對。”
順治放下了梅子青,手若撫弦,從其餘三個瓷瓶上摸過去,當碰到那海棠紅的瓷瓶時,手指停住道:“聽說這個瓷瓶每逢夜晚,就會褪色變淡,到了清晨,又豔紅如血,有如花開花落,所以有個雅名,叫做花自落。”
李國英和多尼聽了臉上都有詫異之色,不明白順治在把氣氛弄得十分緊張的時候,為何又說起了風花雪月。而聽順治的見解,竟對這些東西也了如指掌。
順治又指著那紫若玫瑰的瓷瓶道:“這瓷瓶叫做紫羅輕,看似沒有奇異之處,但都說它比鐵還堅固,比羅緞還要輕,也是個異物。而這白色的瓷瓶,叫做冰火天,在夏天的時候,冷酷若冰,可到了寒冬,卻又溫暖如春……”
李國英和多尼聽到順治的介紹,雖不解順治的用意,但眼中都露出豔羨之色。
順治長歎一聲,幽幽道:“這四個瓷瓶加起來,價值千金呀,甚至……千金都買不到了!”說著,他突然做了一件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情,衣袖一拂,已將錦盒拂在地上。
青瓷碎響,如玉器哀鳴。
那四件價值千金的瓷器,轉瞬變成了一堆碎片,不值一文。
房間裏的人無不驚愕,驚愕之後是無法抑製的惋惜,若非毀去寶物的人是順治,他們早就已經出聲嗬斥。
順治不望一地碎片,隻望著房內眾人,一字字道:“英雄之生,當稱王稱霸,何必衣錦著綺!又何必要此俗物誤我雄心!”
李國英心頭一震,目光轉到順治身上,猛然發現他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這位大清皇帝,一直以來,順治在朝中眾臣的眼中隻是皇權爭奪妥協下的產物,很少有人認為順治能有多大的才能。可就在剛才,順治展示了他高絕的武技。現在,他又抒發了傲視天下般的雄心壯誌。
而順治話裏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大明君臣貪戀奢華,靡靡不振,他順治絕不會重蹈覆轍!
房內沉冷寧靜,眾人望著那堆碎片各有所思。
順治緩步走到那碎瓷旁,屈膝蹲了下來。眾人目露疑惑,有的甚至覺得順治也有些心疼那些瓷瓶被打破了。
那麽完美的東西,本應該欣賞,又怎能隻聽聲碎響?
順治起身,纖細的手指已從碎瓷中夾了一物,望向一直冷眼旁觀的顧先生,問道:“顧先生,不知你能否告訴朕,這是什麽?”
顧先生輕輕吸了口氣,臉色似乎又有變化,他已經看到,順治手上竟有粒蠟丸。蠟丸中,當然會藏著東西。
不等顧先生迴答,多尼已忍不住驚訝道:“這麽精致的瓷器裏怎麽會有蠟丸?”
順治淡淡道:“或許就是因為瓷器精美,所以沒有人舍得打破它,自然也就想不到其中還藏著個不能說的秘密。或許……顧先生,你能告訴朕這是什麽秘密?”
顧先生眼眸輕閃,答非所問道:“皇上剛才和我談論過,大明當前算個人物的,除了兵強馬壯的李定國,秦風,四川的文安之外,還有一個蓄勢已久,隨時會揮軍北上的鄭成功。”他突然岔開話題,讓眾人又有些摸不到頭腦。
順治卻並不意外,隻是迴道:“沒錯。”
顧先生道:“李定國,秦風,文安之現在都效忠於永曆,至少表麵上是這樣的,可鄭成功一直是唐王的支持者,自從隆武帝死後,他並沒有明確的效忠目標。”
順治冷漠道:“他們無論是效忠永曆,還是隆武,無不以救天下為誌向,可惜他們錯了,永曆和隆武代表不了天下,大明皇室也不看重天下,他們隻在乎自身的王權,而能救天下的,隻有大清!隻有朕!”
一語落地,比起四個瓷瓶摔碎還要震撼人心。
多尼一臉的驕傲,為有這樣的皇帝而驕傲!
李國英心中不知何種滋味,也不明白順治到底是自大還是自戀,或者是自信?可在大明王朝,試問又有有哪個皇帝具備這樣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