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清濁不料在這偏僻之地,給人認出身份,亦是震驚,忙問:“您是哪一位?您認得先父麽?”那女將軍麵容有些苦澀,點頭道:“先父,先父......傳言果然不假,他、他真的......”
她臉上的鬱色一現即沒,忽地正容道:“許公子,我想請你到敝府一敘,不知你是否賞臉?”許清濁已知她是父親的故人,忙點頭道:“您客氣了,敢問您貴姓?”
那女將軍道:“我姓秦。”轉頭道:“麟兒,我先迴府裏,你陪許公子慢來,切記好生招待他。”說罷,勒馬往校場外馳去。許清濁見她背影輕顫,知她心神不寧,愈發好奇她和父親是何關係。
忽聽那少年將軍道:“秦福,取兩套幹淨衣裳來。”那親隨剛才守在一邊,見少主子卸甲酣戰,客人亦是全身大汗,早已備好了更換的衣物,聞言跑到馬前,分別將兩套藍衫遞給二人。
許清濁不欲在這麽多人圍觀中更衣,抱著衣衫,踟躕不定。那少年將軍早已穿好,笑罵道:“羞你個頭呀!莫非你還長了胸,怕人看不成?”許清濁惱道:“誰說的!”把汗濕的青衫一掀,甩開脫掉,換上了藍衫。
那少年將軍也不下馬,手一平伸,道:“許兄,這邊請!”許清濁拱手道:“有勞馬兄!”那少年將軍騎馬在前,客氣不到片刻,迴首問道:“喂,你爹是誰呀?怎似我媽認得他?”
許清濁搖頭道:“我爹叫做許明燈,我也不知道他們認不認識。”那少年將軍一愣,喃喃道:“許明燈,明燈照玉......玉,啊!原來如此!”
許清濁奇道:“你知道什麽了?”那少年將軍道:“咱們剛才最後一招,藏著你爹和我媽的名字。”許清濁自習得這招“明燈照玉”後,就曾十分好奇,為何招名中嵌入了父親的名字,聞言恍然。
他心想:“那位女將軍說,這招是她和人合創的,想來便是爹爹了。多半他們創出此招後,瞧僅是一招,不足以自成槍法,於是加進了俞家槍裏,後來分別傳給了我和這姓馬的少年。因此普天之下,隻有我和他家會使這招。”
許清濁問道:“你母親名字裏,定是有個‘玉’了,她叫什麽?”那少年將軍道:“呸!你懂不懂禮?怎敢打聽長輩名諱?”許清濁忿忿不平,惱道:“你剛問我,我可說了!”
那少年將軍笑道:“我隻問你爹是誰,又沒打聽他叫什麽。你自己說的,怪我麽?”許清濁惱道:“反正我都說了,你也得告訴我,不過是你娘的名字而已,有什麽了不起?”
那少年將軍罵道:“男主外,女主內,男女能一樣麽?”轉念一想:“媽可是當代女豪傑,素以秦將軍自居,從來沒聽人喊過她馬夫人。既然如此,也沒那麽多規矩,告之無妨。”於是道:“我媽姓秦,名良玉。”
許清濁點頭道:“哦,明燈照玉,怪不得。”想起一事,又問:“對了,我還沒問你叫什麽呢?”那少年將軍笑道:“你先報上名來!”許清濁道:“我叫許清濁。”那少年將軍笑道:“好得很,我叫馬祥麟。”
兩人槍法相若,雖然氣質各別,然而已有些意氣相投,得知對方姓名,都是牢牢記住。言語間,已從校場來到府外,門前兩座石獅分立,匾額上書著“石砫將軍府”五字。
馬祥麟下馬道:“許兄,請!”領著許清濁入了府內,轉到正廳,以禮相待。許清濁在花苑當了數年少爺,大戶人家待客之禮,爛熟於胸,言謝入座,毫不露怯。馬祥麟見他落落大方,知他頗有教養,也十分歡喜。
兩人坐了一陣,馬祥麟笑問:“許兄,你家裏是做什麽的?”許清濁道:“先父也是朝廷委任的將軍。”馬祥麟道:“哦?敢問他老人家官至何職?”許清濁臉上一紅,支吾道:“先父曾是遊擊將軍。”
馬祥麟聞言有些失望,啊了一聲,道:“原來隻是個遊擊。”許清濁惱道:“先父長年在關外征戰,最後戰死異鄉,功勞不達朝廷,是以從未升遷。自然比不得你家裏一方土豪,作威作福!”
他與毒靈子突襲五毒聚會前,有過多次商議,其中一次,就聽毒靈子提到了土司的來曆。與花如何一同到石砫後,察言觀色,早知當地正是由土司統掌。
經曆了一場鬧劇,也發覺此處的鄉親百姓,對秦良玉和馬祥麟母子倆異常尊敬,稍稍一想,就已明白他馬家正是土司之家,隻不過自稱將軍,統兵治民,地方上的職權,幾乎等同皇帝了。
馬祥麟也不生氣,笑道:“你怎知我家作威作福了?我媽愛民如子,領軍有道,人人都瞧得清清楚楚。”不過聽他說許明燈是關外的將領,倒也肅然起敬,接著道:“關外苦寒,莫說是駐防將官了,就是尋常士兵,也值得我輩欽佩。”
許清濁轉怒為喜,笑道:“這話在理,實不相瞞,我從小就在關外長大,吃了不少苦頭。”馬祥麟撲哧一笑,道:“你少騙我了!瞧你細皮嫩肉的,跟姑娘家差不多,哪是在關外磨礪過的樣子?”
許清濁起身怒喝:“走,咱們再去鬥三百迴合!”馬祥麟笑嘻嘻地道:“好啊,好啊!”話雖如此,人依舊安坐不動。許清濁甚是無奈,一屁股坐迴椅子裏,道:“罷了,最近幾年我確實在關內生活,沒什麽辛勞。”
他自己也想到:“我從小體弱多病,軍營裏又苦,練‘陰符槍’這種霸道內功,隻怕就算練成,人也半死不活了。多虧這幾年住在花苑,師父教我練‘藏花訣’,還拿各種靈丹妙藥給我服用,我身子這才漸轉康健。”
想了一會兒,忽覺失禮,問道:“馬兄,你父親呢?他也在府上麽?若是在,我去給伯父磕頭見禮。”馬祥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搖頭道:“我爹同你爹一樣,已經離世了。”
許清濁啊了一聲,忙道:“恕我失言。”馬祥麟道:“無妨,隻不過你爹是戰死的英雄,死得其所!我爹卻是給小人誣蔑,下獄病逝,死得甚是憋屈。”他愈說愈是咬牙切齒,麵露兇光。許清濁瞧在眼裏,不敢多問。
原來他父親叫做馬千乘,乃東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後,世襲石砫宣慰使,是當地的土司。十幾年前,馬千乘夫婦曾率三千白杆軍,助朝廷平定播州楊應龍叛亂。他夫婦大勝叛軍,明軍得以平叛,此役即後世所稱的“萬曆三大征”之一。
馬千乘英雄半生,不料竟因為太監邱乘雲來訪,招待不周,就被後者誣告下獄,最終病死於雲陽的監獄裏。事後朝廷亦覺他冤屈,不奪其世襲之職,隻是馬祥麟尚且年幼,於是由其母秦良玉代為石砫宣慰使。
許清濁岔開話頭,笑道:“馬兄,你的槍法著實了得,那兩個狂徒的武功不算弱了,卻遠非你敵手。”馬祥麟笑道:“兩個賊人固然不弱,幸虧許兄不是他們一夥,不然這會兒我已給‘外地三鼠’打得大敗虧輸了。”
許清濁大笑,搖頭道:“你這是誇人還是罵人呢?”忽地想起一事,問道:“馬兄,你們這裏常有江湖上的武人出沒嗎?”馬祥麟道:“不,出入川蜀的鏢隊或是獨行的會家子,一般不從我家這偏地方借道,那兩個賊人實屬罕例。”
許清濁心道:“多半與丹教法會有關,若能扣下那兩人,打聽到些消息就好了。”歎了一口氣,道:“他們行蹤詭秘,必有所圖,其實該將那姓胡的押迴交秦將軍問訊處置,放了太便宜。”
馬祥麟哈哈一笑,道:“這你就不懂了,把姓胡的押迴來,才是真正便宜了他。我是故意抬出我媽,嚇他一嚇,這人果然中計。”許清濁正喝了一口茶,聞言急忙咽下,問道:“此話怎講?願聞其詳!”
馬祥麟笑道:“你不知道,我媽平日隻關心練兵,別人待她不敬,她總是不在乎。我要真把姓胡的押迴府裏,交給我媽發落,她多半當場直接放了。倒不如我先將這狗殺才折辱夠了,出口惡氣再說。”
許清濁恍然大悟,笑道:“真有你的!”忽聽一人笑道:“誰說人家待我不敬,我總不在乎了?”許清濁轉頭一瞧,秦良玉從後屋走出,依舊穿著將甲,忙起身請安,口中道:“秦將軍。”秦良玉微笑點頭,示意他坐下。
馬祥麟嘻嘻笑道:“我說得不對麽?前年有個勞什子參將,騎馬打家門口路過,指著咱家的牌匾說:‘好端端的家業,要給娘......娘們兒敗了!’媽,我隻是複述這狗官的話,沒對您不敬啊。我當時可就綁了這家夥,讓他跪在堂前懺悔,結果媽一來,親自替他解綁,還好言安慰,把他放了不說,更贈了他一盤金銀。所以兒子打那以後,碰見有人敢辱您的,先教訓一頓再說,免得您又好心發作,白給人占了便宜。”
秦良玉往主座坐下,搖頭道:“那人是朝廷命官,福王提拔起來的心腹,何必得罪他了?你爹英雄了得,最後卻死在太監嘴下,你還沒長記心麽?世道汙濁,要想幹出一番事業,造福萬民,有時也得委曲求全的。”
馬祥麟不忿道:“咱家是世襲土司,就是朱皇帝親自刁難,不理他又怎地?敢派兵來,叫他們葬身巫峽前,進不得川蜀!咱們守好自家這片基業,護好同胞鄉親們,也就足夠了!何必非向萬曆老兒稱臣,尋他討要什麽差事做?”
他一時激憤,把話說完,怒氣略消,忙向秦良玉道:“媽,我激動過頭了,你、你別發惱。”秦良玉歎道:“你一向沉不住氣。”轉頭向許清濁道:“犬子大言不慚,許公子見笑了。”
許清濁忙道:“不敢。”心中卻想:“他說的可沒錯呀!”秦良玉道:“麟兒,我豈不知當今皇帝是個為了立幼,與百官對著幹,幾十年不上朝的荒唐之主?誰愛聽他的聖旨了?我和你爹相助平叛,全是出於自願。”
馬祥麟嚷道:“便是這‘自願’二字最想不通,楊應龍作亂,讓朝廷自己收拾豈不甚好?”秦良玉道:“你也知咱們石砫的鄉親父老都是骨肉,該保護好他們。可天下黎民未遇明主,難道就該遭罪了?”
她瞧馬祥麟沉默不語,緩緩地道:“大丈夫立於天地間,須心懷蒼生,不可狹隘。為一方父母官者,若隻知政績官聲,從來難逃偏私之名。我說一事與你知曉,當年大鬧饑荒,我與你爹四地購糧,遊遍中原。有的地方清官做主,肯發糧賑災;有的地方貪官紮堆,民不聊生,都往外地逃難。可就是好官坐鎮的州縣,也往往攔住別處饑民,不放他們入界。為的什麽?若放他們進去了,一來糧食不夠,二來死了人算在他們頭上,好心賑災,結果仍死了人,豈非要被批為無能,敗了名聲?因此,他們就任別處百姓活活在界外餓死,這樣餓殍遍地的場景,我和你爹見了好幾次,你說他們做得對麽?還能稱為好官麽?”
馬祥麟道:“我、我......”秦良玉道:“道理是一樣的,咱們因祖上之德受封土司,可眼界若隻局限當地,樂於當個土豪,豈不負了聖人教誨?為將為官者,當先忠於民,再忠於國,最後忠於君。我們一家都是將軍,學不來張居正、海瑞、趙邦清這些賢臣,卻也能揮兵出擊,掃蕩亂寇,還百姓安樂。這還需要皇帝派給你做,你才知道去做嗎?”
馬祥麟低下頭去,滿臉慚色,道:“母親教訓得是,兒子牢記在心。”秦良玉道:“盼你真記得了。這石砫宣慰使之位,遲早落在你頭上,但我現在還不放心。你迴自己屋裏,好好想清楚了。”
馬祥麟起身點頭,道:“是。”轉頭向許清濁一躬,道:“許兄,我失陪了!”許清濁慌忙迴禮,見馬祥麟離去,不知該留座還是告辭,隻聽秦良玉道:“許公子,我有話同你講。”
她臉上的鬱色一現即沒,忽地正容道:“許公子,我想請你到敝府一敘,不知你是否賞臉?”許清濁已知她是父親的故人,忙點頭道:“您客氣了,敢問您貴姓?”
那女將軍道:“我姓秦。”轉頭道:“麟兒,我先迴府裏,你陪許公子慢來,切記好生招待他。”說罷,勒馬往校場外馳去。許清濁見她背影輕顫,知她心神不寧,愈發好奇她和父親是何關係。
忽聽那少年將軍道:“秦福,取兩套幹淨衣裳來。”那親隨剛才守在一邊,見少主子卸甲酣戰,客人亦是全身大汗,早已備好了更換的衣物,聞言跑到馬前,分別將兩套藍衫遞給二人。
許清濁不欲在這麽多人圍觀中更衣,抱著衣衫,踟躕不定。那少年將軍早已穿好,笑罵道:“羞你個頭呀!莫非你還長了胸,怕人看不成?”許清濁惱道:“誰說的!”把汗濕的青衫一掀,甩開脫掉,換上了藍衫。
那少年將軍也不下馬,手一平伸,道:“許兄,這邊請!”許清濁拱手道:“有勞馬兄!”那少年將軍騎馬在前,客氣不到片刻,迴首問道:“喂,你爹是誰呀?怎似我媽認得他?”
許清濁搖頭道:“我爹叫做許明燈,我也不知道他們認不認識。”那少年將軍一愣,喃喃道:“許明燈,明燈照玉......玉,啊!原來如此!”
許清濁奇道:“你知道什麽了?”那少年將軍道:“咱們剛才最後一招,藏著你爹和我媽的名字。”許清濁自習得這招“明燈照玉”後,就曾十分好奇,為何招名中嵌入了父親的名字,聞言恍然。
他心想:“那位女將軍說,這招是她和人合創的,想來便是爹爹了。多半他們創出此招後,瞧僅是一招,不足以自成槍法,於是加進了俞家槍裏,後來分別傳給了我和這姓馬的少年。因此普天之下,隻有我和他家會使這招。”
許清濁問道:“你母親名字裏,定是有個‘玉’了,她叫什麽?”那少年將軍道:“呸!你懂不懂禮?怎敢打聽長輩名諱?”許清濁忿忿不平,惱道:“你剛問我,我可說了!”
那少年將軍笑道:“我隻問你爹是誰,又沒打聽他叫什麽。你自己說的,怪我麽?”許清濁惱道:“反正我都說了,你也得告訴我,不過是你娘的名字而已,有什麽了不起?”
那少年將軍罵道:“男主外,女主內,男女能一樣麽?”轉念一想:“媽可是當代女豪傑,素以秦將軍自居,從來沒聽人喊過她馬夫人。既然如此,也沒那麽多規矩,告之無妨。”於是道:“我媽姓秦,名良玉。”
許清濁點頭道:“哦,明燈照玉,怪不得。”想起一事,又問:“對了,我還沒問你叫什麽呢?”那少年將軍笑道:“你先報上名來!”許清濁道:“我叫許清濁。”那少年將軍笑道:“好得很,我叫馬祥麟。”
兩人槍法相若,雖然氣質各別,然而已有些意氣相投,得知對方姓名,都是牢牢記住。言語間,已從校場來到府外,門前兩座石獅分立,匾額上書著“石砫將軍府”五字。
馬祥麟下馬道:“許兄,請!”領著許清濁入了府內,轉到正廳,以禮相待。許清濁在花苑當了數年少爺,大戶人家待客之禮,爛熟於胸,言謝入座,毫不露怯。馬祥麟見他落落大方,知他頗有教養,也十分歡喜。
兩人坐了一陣,馬祥麟笑問:“許兄,你家裏是做什麽的?”許清濁道:“先父也是朝廷委任的將軍。”馬祥麟道:“哦?敢問他老人家官至何職?”許清濁臉上一紅,支吾道:“先父曾是遊擊將軍。”
馬祥麟聞言有些失望,啊了一聲,道:“原來隻是個遊擊。”許清濁惱道:“先父長年在關外征戰,最後戰死異鄉,功勞不達朝廷,是以從未升遷。自然比不得你家裏一方土豪,作威作福!”
他與毒靈子突襲五毒聚會前,有過多次商議,其中一次,就聽毒靈子提到了土司的來曆。與花如何一同到石砫後,察言觀色,早知當地正是由土司統掌。
經曆了一場鬧劇,也發覺此處的鄉親百姓,對秦良玉和馬祥麟母子倆異常尊敬,稍稍一想,就已明白他馬家正是土司之家,隻不過自稱將軍,統兵治民,地方上的職權,幾乎等同皇帝了。
馬祥麟也不生氣,笑道:“你怎知我家作威作福了?我媽愛民如子,領軍有道,人人都瞧得清清楚楚。”不過聽他說許明燈是關外的將領,倒也肅然起敬,接著道:“關外苦寒,莫說是駐防將官了,就是尋常士兵,也值得我輩欽佩。”
許清濁轉怒為喜,笑道:“這話在理,實不相瞞,我從小就在關外長大,吃了不少苦頭。”馬祥麟撲哧一笑,道:“你少騙我了!瞧你細皮嫩肉的,跟姑娘家差不多,哪是在關外磨礪過的樣子?”
許清濁起身怒喝:“走,咱們再去鬥三百迴合!”馬祥麟笑嘻嘻地道:“好啊,好啊!”話雖如此,人依舊安坐不動。許清濁甚是無奈,一屁股坐迴椅子裏,道:“罷了,最近幾年我確實在關內生活,沒什麽辛勞。”
他自己也想到:“我從小體弱多病,軍營裏又苦,練‘陰符槍’這種霸道內功,隻怕就算練成,人也半死不活了。多虧這幾年住在花苑,師父教我練‘藏花訣’,還拿各種靈丹妙藥給我服用,我身子這才漸轉康健。”
想了一會兒,忽覺失禮,問道:“馬兄,你父親呢?他也在府上麽?若是在,我去給伯父磕頭見禮。”馬祥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搖頭道:“我爹同你爹一樣,已經離世了。”
許清濁啊了一聲,忙道:“恕我失言。”馬祥麟道:“無妨,隻不過你爹是戰死的英雄,死得其所!我爹卻是給小人誣蔑,下獄病逝,死得甚是憋屈。”他愈說愈是咬牙切齒,麵露兇光。許清濁瞧在眼裏,不敢多問。
原來他父親叫做馬千乘,乃東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後,世襲石砫宣慰使,是當地的土司。十幾年前,馬千乘夫婦曾率三千白杆軍,助朝廷平定播州楊應龍叛亂。他夫婦大勝叛軍,明軍得以平叛,此役即後世所稱的“萬曆三大征”之一。
馬千乘英雄半生,不料竟因為太監邱乘雲來訪,招待不周,就被後者誣告下獄,最終病死於雲陽的監獄裏。事後朝廷亦覺他冤屈,不奪其世襲之職,隻是馬祥麟尚且年幼,於是由其母秦良玉代為石砫宣慰使。
許清濁岔開話頭,笑道:“馬兄,你的槍法著實了得,那兩個狂徒的武功不算弱了,卻遠非你敵手。”馬祥麟笑道:“兩個賊人固然不弱,幸虧許兄不是他們一夥,不然這會兒我已給‘外地三鼠’打得大敗虧輸了。”
許清濁大笑,搖頭道:“你這是誇人還是罵人呢?”忽地想起一事,問道:“馬兄,你們這裏常有江湖上的武人出沒嗎?”馬祥麟道:“不,出入川蜀的鏢隊或是獨行的會家子,一般不從我家這偏地方借道,那兩個賊人實屬罕例。”
許清濁心道:“多半與丹教法會有關,若能扣下那兩人,打聽到些消息就好了。”歎了一口氣,道:“他們行蹤詭秘,必有所圖,其實該將那姓胡的押迴交秦將軍問訊處置,放了太便宜。”
馬祥麟哈哈一笑,道:“這你就不懂了,把姓胡的押迴來,才是真正便宜了他。我是故意抬出我媽,嚇他一嚇,這人果然中計。”許清濁正喝了一口茶,聞言急忙咽下,問道:“此話怎講?願聞其詳!”
馬祥麟笑道:“你不知道,我媽平日隻關心練兵,別人待她不敬,她總是不在乎。我要真把姓胡的押迴府裏,交給我媽發落,她多半當場直接放了。倒不如我先將這狗殺才折辱夠了,出口惡氣再說。”
許清濁恍然大悟,笑道:“真有你的!”忽聽一人笑道:“誰說人家待我不敬,我總不在乎了?”許清濁轉頭一瞧,秦良玉從後屋走出,依舊穿著將甲,忙起身請安,口中道:“秦將軍。”秦良玉微笑點頭,示意他坐下。
馬祥麟嘻嘻笑道:“我說得不對麽?前年有個勞什子參將,騎馬打家門口路過,指著咱家的牌匾說:‘好端端的家業,要給娘......娘們兒敗了!’媽,我隻是複述這狗官的話,沒對您不敬啊。我當時可就綁了這家夥,讓他跪在堂前懺悔,結果媽一來,親自替他解綁,還好言安慰,把他放了不說,更贈了他一盤金銀。所以兒子打那以後,碰見有人敢辱您的,先教訓一頓再說,免得您又好心發作,白給人占了便宜。”
秦良玉往主座坐下,搖頭道:“那人是朝廷命官,福王提拔起來的心腹,何必得罪他了?你爹英雄了得,最後卻死在太監嘴下,你還沒長記心麽?世道汙濁,要想幹出一番事業,造福萬民,有時也得委曲求全的。”
馬祥麟不忿道:“咱家是世襲土司,就是朱皇帝親自刁難,不理他又怎地?敢派兵來,叫他們葬身巫峽前,進不得川蜀!咱們守好自家這片基業,護好同胞鄉親們,也就足夠了!何必非向萬曆老兒稱臣,尋他討要什麽差事做?”
他一時激憤,把話說完,怒氣略消,忙向秦良玉道:“媽,我激動過頭了,你、你別發惱。”秦良玉歎道:“你一向沉不住氣。”轉頭向許清濁道:“犬子大言不慚,許公子見笑了。”
許清濁忙道:“不敢。”心中卻想:“他說的可沒錯呀!”秦良玉道:“麟兒,我豈不知當今皇帝是個為了立幼,與百官對著幹,幾十年不上朝的荒唐之主?誰愛聽他的聖旨了?我和你爹相助平叛,全是出於自願。”
馬祥麟嚷道:“便是這‘自願’二字最想不通,楊應龍作亂,讓朝廷自己收拾豈不甚好?”秦良玉道:“你也知咱們石砫的鄉親父老都是骨肉,該保護好他們。可天下黎民未遇明主,難道就該遭罪了?”
她瞧馬祥麟沉默不語,緩緩地道:“大丈夫立於天地間,須心懷蒼生,不可狹隘。為一方父母官者,若隻知政績官聲,從來難逃偏私之名。我說一事與你知曉,當年大鬧饑荒,我與你爹四地購糧,遊遍中原。有的地方清官做主,肯發糧賑災;有的地方貪官紮堆,民不聊生,都往外地逃難。可就是好官坐鎮的州縣,也往往攔住別處饑民,不放他們入界。為的什麽?若放他們進去了,一來糧食不夠,二來死了人算在他們頭上,好心賑災,結果仍死了人,豈非要被批為無能,敗了名聲?因此,他們就任別處百姓活活在界外餓死,這樣餓殍遍地的場景,我和你爹見了好幾次,你說他們做得對麽?還能稱為好官麽?”
馬祥麟道:“我、我......”秦良玉道:“道理是一樣的,咱們因祖上之德受封土司,可眼界若隻局限當地,樂於當個土豪,豈不負了聖人教誨?為將為官者,當先忠於民,再忠於國,最後忠於君。我們一家都是將軍,學不來張居正、海瑞、趙邦清這些賢臣,卻也能揮兵出擊,掃蕩亂寇,還百姓安樂。這還需要皇帝派給你做,你才知道去做嗎?”
馬祥麟低下頭去,滿臉慚色,道:“母親教訓得是,兒子牢記在心。”秦良玉道:“盼你真記得了。這石砫宣慰使之位,遲早落在你頭上,但我現在還不放心。你迴自己屋裏,好好想清楚了。”
馬祥麟起身點頭,道:“是。”轉頭向許清濁一躬,道:“許兄,我失陪了!”許清濁慌忙迴禮,見馬祥麟離去,不知該留座還是告辭,隻聽秦良玉道:“許公子,我有話同你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