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姓楊的已向王之寀打了包票,幾人縱然心中不願,也隻得硬著頭皮上了。胡教頭就在身邊,輕歎一聲,伸手把住舒雲天脈門,忽地瞪大了眼珠,奇道:“這、這……”
其他武師瞧他神情,反而暗喜,還道犯人的內功路子果然有異,才致他這般吃驚。哪知胡教頭叫道:“不可能!他、他壓根就身無內力!”其餘人聽得傻了眼,紛紛湊近舒雲天,一個換一個地替其把脈。
每個人都查過了,發現舒雲天體內果然空蕩蕩的,半點內力也無。他們本來甚為惶恐,可知這犯人並無內力,乃是一普通人,反倒都理直氣壯,向王之寀道:“這欽犯全然沒有內力,隻怕更非武林中人。”
王之寀怒道:“胡說!他在宮中殺……”話剛一處,自知失言,急忙住口不談。幾個武師搖頭道:“在下絕未欺瞞,任換了誰來查看,都是一樣。”
王之寀聽他們眾口一詞,倒也猶豫不決,問道:“他會不會是把一身內力給扔了?”幾個武師聽王之寀形容內力,竟用了個“扔”字,都暗暗好笑。
胡教頭道:“江湖上確有化去內功的法子,如那赤龍門的‘伏龍雄黃散’,本是用來驅除蛇毒,卻也能用於化功。但要起效,得按方服藥數日,可他在牢中……”
王之寀聽他所言,竟懷疑到自己頭上來了,怒道:“絕無此事!”身子往椅背一靠,暗想:“難道是劉廷元等人動了手腳?多半也不是……還是說這犯人真不會武功?”
他舉棋不定,忽見案下那老僧麵含微笑,又想起這和尚替舒雲天把過脈後,就笑容未改,忍不住道:“你這和尚是誰?”胡教頭忙道:“這位是少林寺善海大師,眼下在廣濟寺掛單,咱們得大人召集,特意請了大師來。”
他頓了一頓,補充道:“大師乃少林高僧,武功見識都遠勝咱們。”王之寀點頭道:“哦,大師微笑不語,有何見解?”善海雙掌合十道:“貧僧與諸位師傅想法一般。”王之寀甚是失望,朝他擺了擺手。
善海道:“此犯身無武功,料想沒能耐幹下什麽大案,除非……”王之寀忙問:“除非什麽?”善海微微一笑,說道:“除非是真犯另有其人,卻給偷梁換柱了。”
王之寀麵色數變,將信將疑,數度欲言又止,最後沉聲道:“押犯人迴大牢。”也不理餘人,轉身匆匆進了後堂。舒雲天被衛士拖迴死牢,上了枷鎖,扔在稻草鋪子上。
他將堂上一切都瞧在眼裏,可心中除死無他想,實是懶得多說一句話,甚至多動一下身子,隻當自己不是活物,任人為所欲為。他既迴到牢裏,倒頭便睡,但全身疼痛未消,又套著枷鎖,睡到黃昏便醒了過來。
忽聽一陣動靜,天牢外門大開,一人當先走進,正是王之寀,身後跟著兩個隨從,抬著一副擔架,擔架上有一人躺著,從頭到尾覆著青布。
王之寀命隨從打開牢門,將擔架抬進牢房,掀開青布,指著擔架上的人,問舒雲天道:“兀那命犯,你可識得此人?”舒雲天盯著牆麵,頭也沒迴,卻聽王之寀道:“很好!很好,你們放下這人,給他好好指認!”
舒雲天終於一愣,轉頭看去,隻見擔架上那人渾身帶傷,微微呻吟,似乎神誌不清。還沒迴過神來,兩個隨從已替自己解除枷鎖,背對著牢欄,把那人擱到地麵,又把自己抬起,放在了擔架上。
舒雲天就欲開口,王之寀伸出兩指,點在他喉頭,舒雲天登時無法出聲。兩個隨從手腳甚快,眨眼間將那人套好枷鎖,頭朝下推進稻草堆裏。
王之寀叫道:“混賬東西,敢戲耍本官!明日若再不招認,本官便斷你飲食!”舒雲天瞧他裝腔作勢,內心亦起波瀾,正想要細看他麵容,一張青布卻蓋在自己臉上,接著身子一輕,擔架被人抬起。
舒雲天躺在擔架上,隨王之寀出了大牢,隻聽有人道:“王大人沒日沒夜審這欽犯,真是太辛苦了,可得注意貴體啊。”王之寀道:“咱們當官的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王某若查不出這犯人底細,豈非要辜負聖上的信任?”
先前那人笑道:“王大人說得是,下官祝您早日破案,得報皇恩。”王之寀笑道:“多謝多謝,告辭了。”先前那人也道:“恕下官不能相送。”
此後再無人對話,走了半個時辰,忽聽王之寀低聲言語,跟著有人叫道:“是刑部王大人,放行!”舒雲天身上青布被揭,又有人將他扶上一座馬車。車外一聲吆喝,車輪滾滾向前,馬蹄錯落,出發不知去往何地。
也不知過了多久,四下喧聲漸無,偶聞蟲鳥清鳴,料來已出了京城。隻聽車外一陣哈哈大笑,馬車簾子掀開,舒雲天抬眼一看,見王之寀滿麵笑容地盯著自己,出口道:“你不是王大人。”
“王之寀”笑道:“武鳳雛好眼力。”伸手在臉上一抹,笑道:“你瞧我是誰?”他一抹之間,不僅麵容全改,成了另一張蒼老的臉龐,連聲音也變了許多,前後便如兩人說話。
舒雲天奇道:“善海和尚?”那人大笑不止,顧左右問道:“你們說說看,這世上有沒有善海這個人?”有人答道:“迴師尊的話,世上並無善海此僧。”
舒雲天在刑部大堂見過善海和尚,可也不知少林寺善字輩僧人中,是否真有法號作“善海”的,聞言不由一怔,更覺這迴答之人的聲音有些熟悉。
那人抬手在頂上一抹,摘掉假發,露出一個光頭來,笑道:“本座這點名頭,雖不足武鳳雛一哂,可也不至於去中原少林寺做個善字輩弟子!”舒雲天道:“你就是西海老祖?”
那人微笑不答,車前又湊過來兩人,都為王家隨從的打扮,但麵龐已換,頭頂光溜溜的。兩人向舒雲天合掌道:“武鳳雛,當日小僧師兄弟對你不敬,還請寬恕則個。”卻是西海五賢中的桑陀和劄巴。
原來假扮王之寀和他隨從的,正是西海老祖與其兩個徒弟。西海老祖與“毒門四使”的師父結盟後,近日受托趕往京城,假稱少林寺善海和尚,查探周鎮、秦虹兩個壇主的動靜,暗中得知了舒雲天的下落。
西海五賢數月前稟告師父,說與一名武藝奇高的乞丐動手,得虧毒靈子的黑隼,才將那乞丐毒倒。西海老祖知那黑隼雖毒,難傷頂尖高手,又聽徒弟們說被那人打中,身上卻沒受傷,更是大覺詫異。
京城中探知武鳳雛內功盡失,西海老祖方明他便是徒弟們碰見的乞丐,心想這舒雲天名氣極大,武功極高,若能趁他喪失內功,掌控在自己西海宗手裏,豈非大居奇貨,今後借此要挾秦嶺派甚至中原武林?
何況這舒雲天知曉槍王後人的下落,抓住了他,更有望謀取許明燈的遺物,實是一舉兩得。西海老祖想到今後找到槍王的那些秘笈,再向武鳳雛逼問秦嶺派絕學,自己登時身兼兩大神功,無論中原西藏,都再無人是自己對手了。
隻是他難敵周鎮、秦虹聯手,不敢硬搶,舒雲天梃擊東宮事發後,得知刺客關押在天牢,才動起了心思。王之寀召集武學好手協審,正中他下懷,以善海之名入刑部,先行將舒雲天形貌記在胸中。
離開刑部大堂後,西海老祖立即捉迴一人,將其下藥打傷,化妝成舒雲天,自己與徒弟易容為王之寀及王家隨從,當夜行了那偷梁換柱之事。
西海老祖的易容化妝之術,從中原習得,並不算高明,但西海宗屬密宗一流,論迷幻之術,實與天山派並為當世之最。有易容術為根,迷幻術為輔,他扮成王之寀,刑部諸官員卻也絲毫瞧不出異樣。
西海老祖瞧舒雲天麵無表情,問道:“武鳳雛,你可知那替你之人是誰?”舒雲天搖了搖頭,西海老祖笑道:“哈哈,說出來你一定痛快,那人正是福王府的侍衛統領張差!姓張的卑鄙無恥,向周鎮、秦虹獻計,讓你替他們兩個膽小鬼去行刺太子。本座便抓了張差去替你受死,算是為你報仇了。”
舒雲天沉默半晌,忽問:“你想怎麽樣?”西海老祖笑道:“本座替武鳳雛做了這點小事,也不敢居功,隻想請你到咱們西海宗做做客,研討研討武學。”
他雖想立刻逼問槍王後人的下落,可又擔心挾持這麽一個要緊人物,留在中原夜長夢多,打算先迴西藏,將舒雲天關押在自己地盤,以後問得消息,再迴中原尋找不遲。
舒雲天因西海老祖免死,卻並無求生之欲,且知這藏僧並非正派,看似問詢自己,其實也不過幾句虛偽的場麵話。他長歎一聲,暗想:“死在牢裏還是死在藏邊,又有什麽分別呢?”
驀地想起自己這番遭遇後,當日應諾不免落空,莫忘竹從此孤零零守在京城裏,無人相伴。西藏老祖瞧他神色,笑道:“武鳳雛,還有什麽心願未了麽?”舒雲天暗自搖頭:“我這一死,莫說是她,連如妹也再見不到了。”
他心中一痛,忽牽動周身傷痛發作,一時難以禁受,蜷縮在車座上,麵容扭曲,身子更不住地抽搐著。他越是淒慘,西海老祖盯著,卻越覺快意,仰首哈哈大笑。許久笑罷,放下車簾,馬車就此緩緩西行,消失在了夜幕當中。
那一日,莫忘竹被舒雲天責備,迴屋後趴在床上,忍不住哭了一場,心想:“我什麽武功都沒練過,自然比花姑娘差遠了,舒大哥瞧不起我,我、我又有什麽法子?”
隻覺心灰意懶,又想道:“我隻是濁世中的過客,再留戀外界,遲早也得迴家鄉去。何必為這些本不該有的事發愁?”雖然這麽想,愁緒滿腹,實是難以平息,輾轉良久,忽地打定了主意:“明日就托人,將口信帶給叔叔!”
她這些時日常去宮門,每見有人出宮,就上前問詢,久而久之,也與幾個采購太監、皇宮侍衛熟絡了。莫忘竹本可托他們向叔父告知一聲,但想同叔父相會後,不久就得與舒雲天分離,頗有些不舍,因此一直未行此法。
但此刻她心中淒涼至極,倒盼著早與叔父會麵,有個親人可以聽自己傾述煩惱。她於兒女情事上既感失望,突然覺得親情彌足珍貴,迴想家鄉的父母親朋,漸漸安睡入眠。
次日趁著天還未亮,莫忘竹就出門去了東華門,想托人帶個口信,不料出來幾個太監清掃門庭,竟是不讓逗留,隻好轉去承天門外。承天門雖與東華門不遠,然則進出人物,非官即貴,多有家仆成隊迎送,根本無法靠近。
她見遞信無望,又怕迴去得太早,撞著了舒雲天,兩人難免尷尬。於是走進一家茶樓,點了壺清茶,坐在桌邊發呆。一直坐到下午,她才離座欲歸,從茶樓走出,懷著心事,垂首緩步而行。
穿過一條舊巷,正待邁到街上,忽聽前麵腳步聲急,抬頭望去。豈知這一望,“哎呀”一聲驚叫出口,原來有不遠處兩個勁裝漢子,一左一右,各執一根長麻繩的端頭,把那中間的部分朝自己頂上套來。
莫忘竹暗生恐懼,轉頭便跑,隻聽那兩人大叫:“別逃!別逃!”追得愈發緊迫,片刻奔到她背後。莫忘竹一隻腳剛踏出巷子,那兩人卻已近三尺之內,將手中麻繩拋出,套中了她的脖頸。
其他武師瞧他神情,反而暗喜,還道犯人的內功路子果然有異,才致他這般吃驚。哪知胡教頭叫道:“不可能!他、他壓根就身無內力!”其餘人聽得傻了眼,紛紛湊近舒雲天,一個換一個地替其把脈。
每個人都查過了,發現舒雲天體內果然空蕩蕩的,半點內力也無。他們本來甚為惶恐,可知這犯人並無內力,乃是一普通人,反倒都理直氣壯,向王之寀道:“這欽犯全然沒有內力,隻怕更非武林中人。”
王之寀怒道:“胡說!他在宮中殺……”話剛一處,自知失言,急忙住口不談。幾個武師搖頭道:“在下絕未欺瞞,任換了誰來查看,都是一樣。”
王之寀聽他們眾口一詞,倒也猶豫不決,問道:“他會不會是把一身內力給扔了?”幾個武師聽王之寀形容內力,竟用了個“扔”字,都暗暗好笑。
胡教頭道:“江湖上確有化去內功的法子,如那赤龍門的‘伏龍雄黃散’,本是用來驅除蛇毒,卻也能用於化功。但要起效,得按方服藥數日,可他在牢中……”
王之寀聽他所言,竟懷疑到自己頭上來了,怒道:“絕無此事!”身子往椅背一靠,暗想:“難道是劉廷元等人動了手腳?多半也不是……還是說這犯人真不會武功?”
他舉棋不定,忽見案下那老僧麵含微笑,又想起這和尚替舒雲天把過脈後,就笑容未改,忍不住道:“你這和尚是誰?”胡教頭忙道:“這位是少林寺善海大師,眼下在廣濟寺掛單,咱們得大人召集,特意請了大師來。”
他頓了一頓,補充道:“大師乃少林高僧,武功見識都遠勝咱們。”王之寀點頭道:“哦,大師微笑不語,有何見解?”善海雙掌合十道:“貧僧與諸位師傅想法一般。”王之寀甚是失望,朝他擺了擺手。
善海道:“此犯身無武功,料想沒能耐幹下什麽大案,除非……”王之寀忙問:“除非什麽?”善海微微一笑,說道:“除非是真犯另有其人,卻給偷梁換柱了。”
王之寀麵色數變,將信將疑,數度欲言又止,最後沉聲道:“押犯人迴大牢。”也不理餘人,轉身匆匆進了後堂。舒雲天被衛士拖迴死牢,上了枷鎖,扔在稻草鋪子上。
他將堂上一切都瞧在眼裏,可心中除死無他想,實是懶得多說一句話,甚至多動一下身子,隻當自己不是活物,任人為所欲為。他既迴到牢裏,倒頭便睡,但全身疼痛未消,又套著枷鎖,睡到黃昏便醒了過來。
忽聽一陣動靜,天牢外門大開,一人當先走進,正是王之寀,身後跟著兩個隨從,抬著一副擔架,擔架上有一人躺著,從頭到尾覆著青布。
王之寀命隨從打開牢門,將擔架抬進牢房,掀開青布,指著擔架上的人,問舒雲天道:“兀那命犯,你可識得此人?”舒雲天盯著牆麵,頭也沒迴,卻聽王之寀道:“很好!很好,你們放下這人,給他好好指認!”
舒雲天終於一愣,轉頭看去,隻見擔架上那人渾身帶傷,微微呻吟,似乎神誌不清。還沒迴過神來,兩個隨從已替自己解除枷鎖,背對著牢欄,把那人擱到地麵,又把自己抬起,放在了擔架上。
舒雲天就欲開口,王之寀伸出兩指,點在他喉頭,舒雲天登時無法出聲。兩個隨從手腳甚快,眨眼間將那人套好枷鎖,頭朝下推進稻草堆裏。
王之寀叫道:“混賬東西,敢戲耍本官!明日若再不招認,本官便斷你飲食!”舒雲天瞧他裝腔作勢,內心亦起波瀾,正想要細看他麵容,一張青布卻蓋在自己臉上,接著身子一輕,擔架被人抬起。
舒雲天躺在擔架上,隨王之寀出了大牢,隻聽有人道:“王大人沒日沒夜審這欽犯,真是太辛苦了,可得注意貴體啊。”王之寀道:“咱們當官的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王某若查不出這犯人底細,豈非要辜負聖上的信任?”
先前那人笑道:“王大人說得是,下官祝您早日破案,得報皇恩。”王之寀笑道:“多謝多謝,告辭了。”先前那人也道:“恕下官不能相送。”
此後再無人對話,走了半個時辰,忽聽王之寀低聲言語,跟著有人叫道:“是刑部王大人,放行!”舒雲天身上青布被揭,又有人將他扶上一座馬車。車外一聲吆喝,車輪滾滾向前,馬蹄錯落,出發不知去往何地。
也不知過了多久,四下喧聲漸無,偶聞蟲鳥清鳴,料來已出了京城。隻聽車外一陣哈哈大笑,馬車簾子掀開,舒雲天抬眼一看,見王之寀滿麵笑容地盯著自己,出口道:“你不是王大人。”
“王之寀”笑道:“武鳳雛好眼力。”伸手在臉上一抹,笑道:“你瞧我是誰?”他一抹之間,不僅麵容全改,成了另一張蒼老的臉龐,連聲音也變了許多,前後便如兩人說話。
舒雲天奇道:“善海和尚?”那人大笑不止,顧左右問道:“你們說說看,這世上有沒有善海這個人?”有人答道:“迴師尊的話,世上並無善海此僧。”
舒雲天在刑部大堂見過善海和尚,可也不知少林寺善字輩僧人中,是否真有法號作“善海”的,聞言不由一怔,更覺這迴答之人的聲音有些熟悉。
那人抬手在頂上一抹,摘掉假發,露出一個光頭來,笑道:“本座這點名頭,雖不足武鳳雛一哂,可也不至於去中原少林寺做個善字輩弟子!”舒雲天道:“你就是西海老祖?”
那人微笑不答,車前又湊過來兩人,都為王家隨從的打扮,但麵龐已換,頭頂光溜溜的。兩人向舒雲天合掌道:“武鳳雛,當日小僧師兄弟對你不敬,還請寬恕則個。”卻是西海五賢中的桑陀和劄巴。
原來假扮王之寀和他隨從的,正是西海老祖與其兩個徒弟。西海老祖與“毒門四使”的師父結盟後,近日受托趕往京城,假稱少林寺善海和尚,查探周鎮、秦虹兩個壇主的動靜,暗中得知了舒雲天的下落。
西海五賢數月前稟告師父,說與一名武藝奇高的乞丐動手,得虧毒靈子的黑隼,才將那乞丐毒倒。西海老祖知那黑隼雖毒,難傷頂尖高手,又聽徒弟們說被那人打中,身上卻沒受傷,更是大覺詫異。
京城中探知武鳳雛內功盡失,西海老祖方明他便是徒弟們碰見的乞丐,心想這舒雲天名氣極大,武功極高,若能趁他喪失內功,掌控在自己西海宗手裏,豈非大居奇貨,今後借此要挾秦嶺派甚至中原武林?
何況這舒雲天知曉槍王後人的下落,抓住了他,更有望謀取許明燈的遺物,實是一舉兩得。西海老祖想到今後找到槍王的那些秘笈,再向武鳳雛逼問秦嶺派絕學,自己登時身兼兩大神功,無論中原西藏,都再無人是自己對手了。
隻是他難敵周鎮、秦虹聯手,不敢硬搶,舒雲天梃擊東宮事發後,得知刺客關押在天牢,才動起了心思。王之寀召集武學好手協審,正中他下懷,以善海之名入刑部,先行將舒雲天形貌記在胸中。
離開刑部大堂後,西海老祖立即捉迴一人,將其下藥打傷,化妝成舒雲天,自己與徒弟易容為王之寀及王家隨從,當夜行了那偷梁換柱之事。
西海老祖的易容化妝之術,從中原習得,並不算高明,但西海宗屬密宗一流,論迷幻之術,實與天山派並為當世之最。有易容術為根,迷幻術為輔,他扮成王之寀,刑部諸官員卻也絲毫瞧不出異樣。
西海老祖瞧舒雲天麵無表情,問道:“武鳳雛,你可知那替你之人是誰?”舒雲天搖了搖頭,西海老祖笑道:“哈哈,說出來你一定痛快,那人正是福王府的侍衛統領張差!姓張的卑鄙無恥,向周鎮、秦虹獻計,讓你替他們兩個膽小鬼去行刺太子。本座便抓了張差去替你受死,算是為你報仇了。”
舒雲天沉默半晌,忽問:“你想怎麽樣?”西海老祖笑道:“本座替武鳳雛做了這點小事,也不敢居功,隻想請你到咱們西海宗做做客,研討研討武學。”
他雖想立刻逼問槍王後人的下落,可又擔心挾持這麽一個要緊人物,留在中原夜長夢多,打算先迴西藏,將舒雲天關押在自己地盤,以後問得消息,再迴中原尋找不遲。
舒雲天因西海老祖免死,卻並無求生之欲,且知這藏僧並非正派,看似問詢自己,其實也不過幾句虛偽的場麵話。他長歎一聲,暗想:“死在牢裏還是死在藏邊,又有什麽分別呢?”
驀地想起自己這番遭遇後,當日應諾不免落空,莫忘竹從此孤零零守在京城裏,無人相伴。西藏老祖瞧他神色,笑道:“武鳳雛,還有什麽心願未了麽?”舒雲天暗自搖頭:“我這一死,莫說是她,連如妹也再見不到了。”
他心中一痛,忽牽動周身傷痛發作,一時難以禁受,蜷縮在車座上,麵容扭曲,身子更不住地抽搐著。他越是淒慘,西海老祖盯著,卻越覺快意,仰首哈哈大笑。許久笑罷,放下車簾,馬車就此緩緩西行,消失在了夜幕當中。
那一日,莫忘竹被舒雲天責備,迴屋後趴在床上,忍不住哭了一場,心想:“我什麽武功都沒練過,自然比花姑娘差遠了,舒大哥瞧不起我,我、我又有什麽法子?”
隻覺心灰意懶,又想道:“我隻是濁世中的過客,再留戀外界,遲早也得迴家鄉去。何必為這些本不該有的事發愁?”雖然這麽想,愁緒滿腹,實是難以平息,輾轉良久,忽地打定了主意:“明日就托人,將口信帶給叔叔!”
她這些時日常去宮門,每見有人出宮,就上前問詢,久而久之,也與幾個采購太監、皇宮侍衛熟絡了。莫忘竹本可托他們向叔父告知一聲,但想同叔父相會後,不久就得與舒雲天分離,頗有些不舍,因此一直未行此法。
但此刻她心中淒涼至極,倒盼著早與叔父會麵,有個親人可以聽自己傾述煩惱。她於兒女情事上既感失望,突然覺得親情彌足珍貴,迴想家鄉的父母親朋,漸漸安睡入眠。
次日趁著天還未亮,莫忘竹就出門去了東華門,想托人帶個口信,不料出來幾個太監清掃門庭,竟是不讓逗留,隻好轉去承天門外。承天門雖與東華門不遠,然則進出人物,非官即貴,多有家仆成隊迎送,根本無法靠近。
她見遞信無望,又怕迴去得太早,撞著了舒雲天,兩人難免尷尬。於是走進一家茶樓,點了壺清茶,坐在桌邊發呆。一直坐到下午,她才離座欲歸,從茶樓走出,懷著心事,垂首緩步而行。
穿過一條舊巷,正待邁到街上,忽聽前麵腳步聲急,抬頭望去。豈知這一望,“哎呀”一聲驚叫出口,原來有不遠處兩個勁裝漢子,一左一右,各執一根長麻繩的端頭,把那中間的部分朝自己頂上套來。
莫忘竹暗生恐懼,轉頭便跑,隻聽那兩人大叫:“別逃!別逃!”追得愈發緊迫,片刻奔到她背後。莫忘竹一隻腳剛踏出巷子,那兩人卻已近三尺之內,將手中麻繩拋出,套中了她的脖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