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母親每天都要在望樓看著遠處等待父親的時候,都要哭上一場。”吳念道,“每次迴來的時候眼圈都是紅的。”‘
“你怪不怪你母親離你而去?”李白問道。
“怎麽能不怪呢。”吳念低下頭道,“從小我都是自己一個人,看著和我年紀一般大的孩子人家都有父母,而我卻沒有。因為這個,沒有一個願意和我在一起玩。我也想和其他的孩子一樣,有父親母親陪著在身邊,哪怕隻有母親。”
“我做夢都在夢到母親。”吳念道,“母親的音顰笑容,我都曆曆在目。”
“念兒,你怎麽不跟祖母說?”吳老夫人心疼道。
“這種傷心事說出來,還是要惹祖母傷心。”吳念擠出笑容道,“說這些做什麽呢?我有祖母也很知足了。”
“孩子,苦了你。”吳老夫人道。
李白臉色黯然,吳老夫人對他道:“就讓念兒帶你去拜祭一下他母親和良人吧。”
李白行禮:“多謝老夫人了。”
“跟我來。”吳念道,“祖父和母親,都安葬了老家的祖地。離這不遠,走過去吧。”
李白點點頭,跟著吳念一起去了琰姑娘和吳刺史的墓地,而齊嶽則留下來,陪著吳老夫人。
一路上,兩人都沒有說話,就這麽沉默著,低著頭往前走。
穿越了一片一片的田地,終於到了一處偌大的空地,放眼過去,都是些矮小的土包,那便是吳家的祖地了。
李白兩人經過了一個個墳墓,到了一個看上去和其他墳墓差不多的墳墓前。吳念道:“這是祖父的墳墓。”
李白看著墳墓前的墓碑,上麵的墓誌銘,詳細記錄著吳刺史的一生。
“吳刺史,晚輩來看您了。”李白行禮道,“但願您和指南兄夫婦,已在天上團聚。”
吳念聽了,身子一抖,沒有說什麽。
“琰姐姐的呢?”李白問道。
“在那邊。”吳念指了指道,帶著李白走了過去。
李白看見了一座孤零零的墳,右邊留了一片空地,似乎是等待著別人安葬。
“祖父說,把母親的墳墓邊空著。”吳念道,“可是父親迴不來了。”
“琰姐姐。”李白一瞬淚目了,他還記得那個醉春閣的頭牌女子,才情和美貌都無雙的女子,帶著一絲的西域血統,高高的鼻梁充滿異域風情,卻是忠貞到骨子裏。
六歲時自己第一次和她對詩,把自己當成親弟弟來看待,李白和琰姑娘有一種相互的欣賞,卻永遠不可能升華到愛情的地步,相反的,化成了沒有血緣關係的親情一般。
李白淚如雨下,在這一刻,李白似乎看到了琰姐姐在墳墓的上空,對著自己微笑揮手。李白忽然心有所感,他快要走了。
似乎是這個時代,要和李白遠去了。李白有一種強烈的感受,自己似乎要迴去了。
然而李白卻也有一種未曾圓滿的感覺,似乎還有許多事尚未完成。
吳念看著李白淚崩的模樣,也不禁落下淚來。
兩人哭了好久,李白道:“要把你父親的屍骨,遷迴來安葬嗎?”
吳念思索了一陣,問道:“會不會太過驚擾,若是父親在,會樂意和母親在一起吧?”
“會。”李白不假思索道。
“那便把父親的墓遷迴來母親身邊吧。”吳念道。
“好,等我處理了這裏的事,我便帶你去。”李白道。
吳念點點頭。
“迴去吧。”李白眼淚已經被風吹幹淨,似乎是從來沒有哭過的模樣,但是臉上還有淡淡的淚痕。
“你在準備科舉?”李白問道。
“是。”吳念道。
“鄉試過了?”
“過了,要參加朝廷省試了。”吳念道。
“打算今年十月去嗎?”李白問道。
“不,我想再準備一年,明年去。”吳念道。
“好。”李白點點頭。
兩人迴到了院子,李白和吳老夫人聊了許久,不顧吳老夫人的阻攔,留下了百兩金子。
“這是我虧錢指南兄和琰姐姐的。”李白誠懇地道,“老夫人,請您收下吧,這樣讓我心安。念兒進京趕考,也需要錢財。”
吳老夫人麵露難色,聽了李白這般說,也隻好道:“好。”
“那就告辭了。”李白道,“等我帶著兒女拜祭了雙親,便迴來接上念兒,把指南兄的屍骨遷迴來。”
“好。”吳老夫人問道,“白小子,以後你還迴蜀中嗎?”
“看看吧。”李白微怔道,“或許等老了,會迴來。”
“保重。”吳老夫人道。
李白點點頭,和齊嶽一起走了。
齊嶽和李白縱馬趕迴綿州城,李白一路上沒說話,齊嶽能感受到李白身上的壓抑,也不便開口相擾。
兩人迴到齊府,李白接了平陽和伯禽,跟齊家人告別。
“這幾日留在貴府叨擾了。”李白道,“我還要帶著兒女去拜祭雙親,之後便走了。”
“不再多呆幾日?”齊長史問道。
“不了,安陸的家業舍了,我也不放心。”李白道,“就告辭了。”
“保重,告辭。”齊家人迴禮道。
李白帶著兒女,迴旅舍駕了馬車,李白問道:“這些時日一直趕路了,怪不怪父親沒有留下你們在你們叔父的莊園裏?”
“怎麽會呢。”平陽道,“出來跟著父親見了這麽多的親人好友,不是應該的嗎?”
李白微笑道:“迴去再好好補償你們。”
“父親我們這是去哪裏?”平陽道,“怎麽感覺城村越來越少了?”
“塞外。”李白道,“你們應該去拜祭一下你們的祖父母的。”
“祖父母怎麽會埋葬在了塞外?”伯禽問道。
“因為你們祖母是西域人啊。”李白微笑道,“你們祖父想和祖母永遠在一起,所以就一起到了塞外。”
兩個小家夥點點頭。
“等我走了。”李白道,“你們便讓我和你母親埋葬在一起吧。”
“呸呸!”平陽道,“父親,你怎麽說這種不吉利的話,您還要活很長很長時間呢!永遠和我們在一起。”
“是。”李白迴頭看了一眼生氣的平陽笑道。
李白駕著馬車,來到了塞外苦寒之地,所幸正值夏天,周圍有不少的枝繁葉茂的楊樹。兩個孩子第一次來到塞外的戈壁,好奇地看著外麵的風景。終於來到了落月泊。
“你怪不怪你母親離你而去?”李白問道。
“怎麽能不怪呢。”吳念低下頭道,“從小我都是自己一個人,看著和我年紀一般大的孩子人家都有父母,而我卻沒有。因為這個,沒有一個願意和我在一起玩。我也想和其他的孩子一樣,有父親母親陪著在身邊,哪怕隻有母親。”
“我做夢都在夢到母親。”吳念道,“母親的音顰笑容,我都曆曆在目。”
“念兒,你怎麽不跟祖母說?”吳老夫人心疼道。
“這種傷心事說出來,還是要惹祖母傷心。”吳念擠出笑容道,“說這些做什麽呢?我有祖母也很知足了。”
“孩子,苦了你。”吳老夫人道。
李白臉色黯然,吳老夫人對他道:“就讓念兒帶你去拜祭一下他母親和良人吧。”
李白行禮:“多謝老夫人了。”
“跟我來。”吳念道,“祖父和母親,都安葬了老家的祖地。離這不遠,走過去吧。”
李白點點頭,跟著吳念一起去了琰姑娘和吳刺史的墓地,而齊嶽則留下來,陪著吳老夫人。
一路上,兩人都沒有說話,就這麽沉默著,低著頭往前走。
穿越了一片一片的田地,終於到了一處偌大的空地,放眼過去,都是些矮小的土包,那便是吳家的祖地了。
李白兩人經過了一個個墳墓,到了一個看上去和其他墳墓差不多的墳墓前。吳念道:“這是祖父的墳墓。”
李白看著墳墓前的墓碑,上麵的墓誌銘,詳細記錄著吳刺史的一生。
“吳刺史,晚輩來看您了。”李白行禮道,“但願您和指南兄夫婦,已在天上團聚。”
吳念聽了,身子一抖,沒有說什麽。
“琰姐姐的呢?”李白問道。
“在那邊。”吳念指了指道,帶著李白走了過去。
李白看見了一座孤零零的墳,右邊留了一片空地,似乎是等待著別人安葬。
“祖父說,把母親的墳墓邊空著。”吳念道,“可是父親迴不來了。”
“琰姐姐。”李白一瞬淚目了,他還記得那個醉春閣的頭牌女子,才情和美貌都無雙的女子,帶著一絲的西域血統,高高的鼻梁充滿異域風情,卻是忠貞到骨子裏。
六歲時自己第一次和她對詩,把自己當成親弟弟來看待,李白和琰姑娘有一種相互的欣賞,卻永遠不可能升華到愛情的地步,相反的,化成了沒有血緣關係的親情一般。
李白淚如雨下,在這一刻,李白似乎看到了琰姐姐在墳墓的上空,對著自己微笑揮手。李白忽然心有所感,他快要走了。
似乎是這個時代,要和李白遠去了。李白有一種強烈的感受,自己似乎要迴去了。
然而李白卻也有一種未曾圓滿的感覺,似乎還有許多事尚未完成。
吳念看著李白淚崩的模樣,也不禁落下淚來。
兩人哭了好久,李白道:“要把你父親的屍骨,遷迴來安葬嗎?”
吳念思索了一陣,問道:“會不會太過驚擾,若是父親在,會樂意和母親在一起吧?”
“會。”李白不假思索道。
“那便把父親的墓遷迴來母親身邊吧。”吳念道。
“好,等我處理了這裏的事,我便帶你去。”李白道。
吳念點點頭。
“迴去吧。”李白眼淚已經被風吹幹淨,似乎是從來沒有哭過的模樣,但是臉上還有淡淡的淚痕。
“你在準備科舉?”李白問道。
“是。”吳念道。
“鄉試過了?”
“過了,要參加朝廷省試了。”吳念道。
“打算今年十月去嗎?”李白問道。
“不,我想再準備一年,明年去。”吳念道。
“好。”李白點點頭。
兩人迴到了院子,李白和吳老夫人聊了許久,不顧吳老夫人的阻攔,留下了百兩金子。
“這是我虧錢指南兄和琰姐姐的。”李白誠懇地道,“老夫人,請您收下吧,這樣讓我心安。念兒進京趕考,也需要錢財。”
吳老夫人麵露難色,聽了李白這般說,也隻好道:“好。”
“那就告辭了。”李白道,“等我帶著兒女拜祭了雙親,便迴來接上念兒,把指南兄的屍骨遷迴來。”
“好。”吳老夫人問道,“白小子,以後你還迴蜀中嗎?”
“看看吧。”李白微怔道,“或許等老了,會迴來。”
“保重。”吳老夫人道。
李白點點頭,和齊嶽一起走了。
齊嶽和李白縱馬趕迴綿州城,李白一路上沒說話,齊嶽能感受到李白身上的壓抑,也不便開口相擾。
兩人迴到齊府,李白接了平陽和伯禽,跟齊家人告別。
“這幾日留在貴府叨擾了。”李白道,“我還要帶著兒女去拜祭雙親,之後便走了。”
“不再多呆幾日?”齊長史問道。
“不了,安陸的家業舍了,我也不放心。”李白道,“就告辭了。”
“保重,告辭。”齊家人迴禮道。
李白帶著兒女,迴旅舍駕了馬車,李白問道:“這些時日一直趕路了,怪不怪父親沒有留下你們在你們叔父的莊園裏?”
“怎麽會呢。”平陽道,“出來跟著父親見了這麽多的親人好友,不是應該的嗎?”
李白微笑道:“迴去再好好補償你們。”
“父親我們這是去哪裏?”平陽道,“怎麽感覺城村越來越少了?”
“塞外。”李白道,“你們應該去拜祭一下你們的祖父母的。”
“祖父母怎麽會埋葬在了塞外?”伯禽問道。
“因為你們祖母是西域人啊。”李白微笑道,“你們祖父想和祖母永遠在一起,所以就一起到了塞外。”
兩個小家夥點點頭。
“等我走了。”李白道,“你們便讓我和你母親埋葬在一起吧。”
“呸呸!”平陽道,“父親,你怎麽說這種不吉利的話,您還要活很長很長時間呢!永遠和我們在一起。”
“是。”李白迴頭看了一眼生氣的平陽笑道。
李白駕著馬車,來到了塞外苦寒之地,所幸正值夏天,周圍有不少的枝繁葉茂的楊樹。兩個孩子第一次來到塞外的戈壁,好奇地看著外麵的風景。終於來到了落月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