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嶽急忙去找了大夫,看看自己父親身體狀況如何,一番檢查下來,就連大夫都驚奇不已,齊長史的唿吸順暢,脈象也變得平和,最重要的是肺部經脈變得暢通許多。
想來也是,李白針灸完後,齊長史吐出來一大痰盂的痰,雖說有些惡心,但是能明顯感覺到吐出來有多舒服。齊長史的唿吸和常人無異了。
齊嶽知道自己去找大夫,無疑有些不相信李白,可是為了父親的身體,他也顧不上許多了。而李白也能理解,自己若是齊嶽,也會這般做。
李白帶著孩子們去了齊家的客房休息,到了飯點,齊母差人去送了飯菜過來,表示謝意的同時,也為不能好好待客表示抱歉,實在是齊嶽和齊母兩個都在守護著齊長史身邊。
待到晚上,齊嶽來拜訪李白。
“李公子。”齊嶽在門外叫了一聲。
李白剛安撫著兩個孩子睡下,聽到齊嶽叫自己,出來道:“齊公子,令尊的身體如何了?”
“幸得李公子出手,家父已經無恙了,現在已經蘇醒過來,家父知道李公子,想請李公子過去一趟,說是有話要和你講。”齊公子道,“我本說今日太晚了,明日再說,可是家父的性子,我拗不過。”
“無妨,我這就和你過去。”李白道。
“李公子請。”齊嶽道,“家父似乎有事要問你。”
“嗯。”李白點點頭,沒有說什麽,似乎在想什麽,齊嶽也就不再打擾。
兩人來到先前齊長史所在的屋子,進去後齊嶽對其父道:“父親,李公子請來了。”
李白看著齊長史倚在榻上,氣色已經好了許多,臉色也紅潤不少。
“見過齊長史。”李白行禮道。
齊長史渾濁的雙眼,看著李白,道:“麻煩李公子走近些,我老眼昏花,看不清了。”
李白上前走了幾步,屋子裏燭光確實昏暗一些,齊長史仔細瞅著李白,看清了李白的臉後,唿出一口氣,道:“真的是你,十幾年前你在綿州,我見過你,你沒怎麽變,你怎麽一下子就消失了十幾年啊!”
李白苦澀地道:“我無顏迴來。”
“指南那孩子沒了?”齊長史心中知道答案,卻還是帶著希冀。
“走了。”李白道,“出蜀的第一年,到了雲夢澤後,走了。”
“唉。”齊長史歎口氣,“說說他是怎麽走的。”
李白把出蜀後,兩人到了江陵城,遇到了烏神教一事一一說起,說到吳指南被抓到雲夢澤後,因為沒有及時治療而去世之後,李白哽咽住,嗓子裏像是堵了什麽東西。
齊長史長歎一聲,道:“指南這個孩子,就這麽走了。”
“是怪我。”李白道,“我不該帶他出去,也不該和他去插手那件事,若不是這樣,我起碼還能延長他三年壽命。”
齊長史長歎一聲,沒再說話。
齊嶽聽了也是臉色黯然,他比吳指南小四歲,吳指南從小帶著他玩,在他心裏,吳指南和親兄長無異。而齊長史和吳刺史關係莫逆,三十多年的交情,兩人一起長大,一起進京趕考,一起得了功名,之後分開一段時間,最後又都迴到家鄉任職,同僚十多載。
吳指南更是齊長史看著長大,如同齊長史自己的孩子。
屋子沉悶一段時間,齊長史道:“那你怎麽又迴來了?”
“我這次帶著兒女,迴鄉祭祖。不能讓他們忘了根。”李白道,“既然迴來了,再躲著也不是辦法。”
“你該早些迴來的。”齊長史歎道,“起碼指南那孩子走後,你也該迴來報個信,把指南葬迴家鄉。”
“指南兄的生前遺願,就是葬在雲夢澤,不要迴去。”李白道,“他說給家人留一個活下去的念頭,讓他們隻是知道吳指南失蹤了,而不是死了。”
“傻孩子啊!”齊長史道,“他該迴來的。不至於讓吳法等到死,也不知道兒子還在不在世,一口氣竟然吊了半月有餘,多捱了半月的痛苦。”
“吳刺史是思念成疾走的?”李白問道。
“算是吧。”齊長史道,“他本來年紀也大了,整日念叨著孩子,一心撲在公務上,睡覺都很少,因為怕夢見指南死了。他們一家子,都還想著指南迴來。”
“琰姐姐怎麽樣了?”李白還是忍不住問道。
“琰姑娘?”齊長史搖搖頭道,“也走了。”
“走了!”李白如遭雷擊,聽到這話時呆楞在原地。
“琰姑娘還走在吳法前麵。”齊長史道,“你們走後三年,琰姑娘留下幾句詩,從樓上墜下死了。”
“為何?”李白道,“她還有孩子!”
李白猛地想起,吳指南還沒走時,自己還未出蜀,曾經帶著琰姐姐和吳指南去遊玩,在峨眉山上,琰姐姐對自己說的話。
“琰姐姐,若是指南兄真的走了怎麽辦?”
“那我就陪著他。”
琰姐姐,你真的陪著指南兄走了嗎?可是你說要養大你們的孩子的……
“不知。”齊長史道,“那三年琰姑娘都很正常,可是突然不知怎麽的,就一直念叨著指南,說要去找他。最後就在那年春天,跳下望樓去死了。”
“那指南兄和琰姐姐的孩子呢?”李白眼含淚珠問道。
“幸虧吳法的夫人,那位老姐姐是剛強的性子,自己一個人帶著孩子去了鄉下。”齊長史道,“我讓嶽兒每隔上幾日就去探望,老夫人自己帶著孫子,自己收拾屋子,日子還算過得去。”
“我想去見見吳老夫人。”李白道。
“自從親人都離去之後,老姐姐的脾氣變得孤僻許多。”齊長史道,“我怕老姐姐見了你會對你發脾氣。”
“我不怕。”李白道,“我總該去看看,去給吳刺史和琰姐姐的墳前上一炷香。”
“好吧,明日嶽兒你帶著李公子去。”齊長史道。
“可是父親您的身子。”齊嶽猶豫問道。
“我沒事了。”齊嶽道,“你明日就帶著李公子去。”
“是父親。”齊嶽道。
李白帶著兒女,第二日便跟著齊嶽一起到了鄉下,去尋找吳老夫人。
“齊公子,琰姐姐和指南兄的孩子還好嗎?”李白問道。
“那個孩子啊,很是不錯的。”齊嶽道,“那孩子被吳老夫人親自帶大,很是有禮貌。”
“那他現在做什麽?”李白問道。
“正在準備上京科舉。”齊嶽道,“說來慚愧,我還要和他一起去上京奔赴科舉。”
“嗯。”李白點點頭。
齊嶽急忙去找了大夫,看看自己父親身體狀況如何,一番檢查下來,就連大夫都驚奇不已,齊長史的唿吸順暢,脈象也變得平和,最重要的是肺部經脈變得暢通許多。
想來也是,李白針灸完後,齊長史吐出來一大痰盂的痰,雖說有些惡心,但是能明顯感覺到吐出來有多舒服。齊長史的唿吸和常人無異了。
齊嶽知道自己去找大夫,無疑有些不相信李白,可是為了父親的身體,他也顧不上許多了。而李白也能理解,自己若是齊嶽,也會這般做。
李白帶著孩子們去了齊家的客房休息,到了飯點,齊母差人去送了飯菜過來,表示謝意的同時,也為不能好好待客表示抱歉,實在是齊嶽和齊母兩個都在守護著齊長史身邊。
待到晚上,齊嶽來拜訪李白。
“李公子。”齊嶽在門外叫了一聲。
李白剛安撫著兩個孩子睡下,聽到齊嶽叫自己,出來道:“齊公子,令尊的身體如何了?”
“幸得李公子出手,家父已經無恙了,現在已經蘇醒過來,家父知道李公子,想請李公子過去一趟,說是有話要和你講。”齊公子道,“我本說今日太晚了,明日再說,可是家父的性子,我拗不過。”
“無妨,我這就和你過去。”李白道。
“李公子請。”齊嶽道,“家父似乎有事要問你。”
“嗯。”李白點點頭,沒有說什麽,似乎在想什麽,齊嶽也就不再打擾。
兩人來到先前齊長史所在的屋子,進去後齊嶽對其父道:“父親,李公子請來了。”
李白看著齊長史倚在榻上,氣色已經好了許多,臉色也紅潤不少。
“見過齊長史。”李白行禮道。
齊長史渾濁的雙眼,看著李白,道:“麻煩李公子走近些,我老眼昏花,看不清了。”
李白上前走了幾步,屋子裏燭光確實昏暗一些,齊長史仔細瞅著李白,看清了李白的臉後,唿出一口氣,道:“真的是你,十幾年前你在綿州,我見過你,你沒怎麽變,你怎麽一下子就消失了十幾年啊!”
李白苦澀地道:“我無顏迴來。”
“指南那孩子沒了?”齊長史心中知道答案,卻還是帶著希冀。
“走了。”李白道,“出蜀的第一年,到了雲夢澤後,走了。”
“唉。”齊長史歎口氣,“說說他是怎麽走的。”
李白把出蜀後,兩人到了江陵城,遇到了烏神教一事一一說起,說到吳指南被抓到雲夢澤後,因為沒有及時治療而去世之後,李白哽咽住,嗓子裏像是堵了什麽東西。
齊長史長歎一聲,道:“指南這個孩子,就這麽走了。”
“是怪我。”李白道,“我不該帶他出去,也不該和他去插手那件事,若不是這樣,我起碼還能延長他三年壽命。”
齊長史長歎一聲,沒再說話。
齊嶽聽了也是臉色黯然,他比吳指南小四歲,吳指南從小帶著他玩,在他心裏,吳指南和親兄長無異。而齊長史和吳刺史關係莫逆,三十多年的交情,兩人一起長大,一起進京趕考,一起得了功名,之後分開一段時間,最後又都迴到家鄉任職,同僚十多載。
吳指南更是齊長史看著長大,如同齊長史自己的孩子。
屋子沉悶一段時間,齊長史道:“那你怎麽又迴來了?”
“我這次帶著兒女,迴鄉祭祖。不能讓他們忘了根。”李白道,“既然迴來了,再躲著也不是辦法。”
“你該早些迴來的。”齊長史歎道,“起碼指南那孩子走後,你也該迴來報個信,把指南葬迴家鄉。”
“指南兄的生前遺願,就是葬在雲夢澤,不要迴去。”李白道,“他說給家人留一個活下去的念頭,讓他們隻是知道吳指南失蹤了,而不是死了。”
“傻孩子啊!”齊長史道,“他該迴來的。不至於讓吳法等到死,也不知道兒子還在不在世,一口氣竟然吊了半月有餘,多捱了半月的痛苦。”
“吳刺史是思念成疾走的?”李白問道。
“算是吧。”齊長史道,“他本來年紀也大了,整日念叨著孩子,一心撲在公務上,睡覺都很少,因為怕夢見指南死了。他們一家子,都還想著指南迴來。”
“琰姐姐怎麽樣了?”李白還是忍不住問道。
“琰姑娘?”齊長史搖搖頭道,“也走了。”
“走了!”李白如遭雷擊,聽到這話時呆楞在原地。
“琰姑娘還走在吳法前麵。”齊長史道,“你們走後三年,琰姑娘留下幾句詩,從樓上墜下死了。”
“為何?”李白道,“她還有孩子!”
李白猛地想起,吳指南還沒走時,自己還未出蜀,曾經帶著琰姐姐和吳指南去遊玩,在峨眉山上,琰姐姐對自己說的話。
“琰姐姐,若是指南兄真的走了怎麽辦?”
“那我就陪著他。”
琰姐姐,你真的陪著指南兄走了嗎?可是你說要養大你們的孩子的……
“不知。”齊長史道,“那三年琰姑娘都很正常,可是突然不知怎麽的,就一直念叨著指南,說要去找他。最後就在那年春天,跳下望樓去死了。”
“那指南兄和琰姐姐的孩子呢?”李白眼含淚珠問道。
“幸虧吳法的夫人,那位老姐姐是剛強的性子,自己一個人帶著孩子去了鄉下。”齊長史道,“我讓嶽兒每隔上幾日就去探望,老夫人自己帶著孫子,自己收拾屋子,日子還算過得去。”
“我想去見見吳老夫人。”李白道。
“自從親人都離去之後,老姐姐的脾氣變得孤僻許多。”齊長史道,“我怕老姐姐見了你會對你發脾氣。”
“我不怕。”李白道,“我總該去看看,去給吳刺史和琰姐姐的墳前上一炷香。”
“好吧,明日嶽兒你帶著李公子去。”齊長史道。
“可是父親您的身子。”齊嶽猶豫問道。
“我沒事了。”齊嶽道,“你明日就帶著李公子去。”
“是父親。”齊嶽道。
李白帶著兒女,第二日便跟著齊嶽一起到了鄉下,去尋找吳老夫人。
“齊公子,琰姐姐和指南兄的孩子還好嗎?”李白問道。
“那個孩子啊,很是不錯的。”齊嶽道,“那孩子被吳老夫人親自帶大,很是有禮貌。”
“那他現在做什麽?”李白問道。
“正在準備上京科舉。”齊嶽道,“說來慚愧,我還要和他一起去上京奔赴科舉。”
“嗯。”李白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