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擔心,你衝動得不顧一切。”郝少伯道,“跟嶽不拘那個小人死磕沒什麽好處啊。”
“郝伯伯放心,我有我的打算,絕對不會衝動的。”李白道,“再說了,我還有一對兒女,怎麽能隨意衝動呢?”
“嗯。”郝少伯道,“你那兩個兒女,都多大了?”
“大的七歲了,小的也四歲了。”李白道。
“俊彥這小子還算可以,給我生了兩個大胖孫子。”郝少伯道,“不過大的才三歲,小的才一歲不到。不然,倒是和你能結個親家。”
“年歲也不是問題。”郝俊彥道,“女子大上幾歲也沒什麽。”
“那你可來晚了。”李白笑道,“平陽已經和元家的元演那小子有了婚約了。”
“太原的元家?”郝少伯道,“那倒是不錯,元家畢竟和許家有些關係的。”
“嗯。”李白起身道,“事情商定了,白兆山那邊還有許多需要打理的,太白就先告辭了。”
“這麽著急做什麽?”郝少伯道,“飯還沒吃完呢。”
“還有不少事情要忙,等事情弄得差不多了再說吧。”李白再次行禮道,“告辭。”
“俊彥,去送送太白。”郝少伯道。
李白接上平陽和伯琴,離開了郝家。
李白走到許家的大門前,大門上還貼著官府的封條,許家的宅院已經荒廢了。
“父親,這裏是哪兒?”平陽道,“我怎麽覺得這麽熟悉?”
“這裏是我們的另一個家。”李白道,“走吧。”
“父親,我們還能迴來嗎?”平陽臉上露出一絲痛楚。
“能。”李白道,“很快。”
“父親,這麽大的宅院是我們家的嗎?”伯琴問道。
“是。”李白道。
“好大啊。”伯琴張起小嘴驚訝道。
李白摸摸他頭,拉著兩個孩子一起走了。
白兆山,李白趁著開春,重新開墾出菜園和一小塊稻田。這些日子,李白上午就盯著伯琴練劍,然後做飯,去開墾荒地,到了下午,就去許家的地產那邊逛一逛。
以前租種許家的地產的那些佃戶,經常圍在一起痛罵官府,說他們收的賦稅太重。
李白和一個地裏的老農聊天,問道:“老翁,為何這裏的佃戶這麽痛恨官府?”
“還不是因為那個混蛋縣尉!”老農小心翼翼的彎腰插著秧苗,看了一眼李白道,“以前我們都是為許家交租的,自從許家出事之後,官府接管了我們這裏,要我們交的賦稅,是以前的三倍多!這不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嗎?”
“你們沒有向上麵反映過此事嗎?”李白問道。
“不敢啊!”老農道,“我們這些佃農,都是給人家交租為生的。哪裏敢招惹官府?再說了,這些官都是官官相護,告到刺史那裏又有什麽用?”
“那如果再讓你們重新給許家交租,不給官府賦稅如何?”李白問道。
“那自然是好。”老農道,“我們都寧願迴到以前的日子,現在的日子太苦了。”
李白道:“那到時候,老農幫我一個忙如何?”
“什麽忙?”老農直起身子歇了歇問道。
“不著急。”李白擼起袖子,挽起褲腿走到稻田裏幫著插秧,跟老農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李白觀察了這麽多天,知道這個老農是這群佃戶裏最德高望重之人。
李白和老農交代了一番,老農思量片刻道:“以前許家待我們不薄,我會盡力勸說他們。”
“那就多謝了。”李白躬身道。
嶽不拘那邊,也已經得知了李白迴來的消息,一得知消息後馬上就前往刺史府去找韓都督商議。
“李白迴來了!”嶽不拘神色有些慌亂。
“我知道了。”韓都督愁眉不展,道,“嶽縣尉不要慌張。”
“我也想坦然一些。”嶽不拘道,“隻是這李白,實在是屢屢做出令人意外之事。一件比一件令人心驚。就連王尚書都被他弄下台了。”
“王處策被殺一事,還尚未清楚。”韓都督道,“永王曾說,此事複雜重重,李太白隻是在其中一些事有些影子在,並不是他一手促成,說白了,王處策是犧牲在了忠王手中。”
“你說,李太白是不是已經投靠了忠王?”嶽不拘問道。
“有可能。”韓都督道,“我認為有八成的可能。”
“可是他為何放著在長安大展宏圖的機會不要,迴到安州這彈丸之地呢?”嶽不拘問道,“是不是就是來找我報仇的?”
“嶽縣尉不要自亂陣腳。”韓都督道,“事情還尚未可知,不過,我聽聞近日你一直聯手張家去打壓郝家,以前郝許兩家幾位親密,李太白未必不會幫他們。”
“以前安州流行著貴如郝許之類的屁話,現在許家已經被滅門,郝家本來就獨木難支。”嶽不拘道,“張家有意要做安陸城最大的家族,張家的人很識趣,我也願意扶持他們。”
“是他給了你不少好處吧?”韓都督問道,“嶽縣尉,你知道當初為何王處策不帶著你一起去長安嗎?”
“為何?”
“因為你眼光太短淺!”韓都督毫不客氣地道,“你隻盯著安陸這小小的地方,卻不能把眼光放長遠。你自以為扶持起張家,你就能在安陸有守望相助之人,在安陸的地位穩如泰山,卻不能把眼光,放到更高處,你就從來沒有想過,不再是個小小縣尉,而是要當一州刺史,乃至一方節度使嗎?”
嶽不拘被看穿了心思,麵色羞赧,道:“我確實沒有想這麽多。”
“張家給了你多少好處?”韓都督問道。
“郝家的所有田產。”嶽不拘低頭道。
“你貪念不小。”韓都督道,“郝許兩家的田產現在都在你的名下吧?”
“是。”
“我聽聞你把許家的田產收歸官有後,要求繳納了不少的賦稅,這些年你在安陸做的這個縣尉,撈的油水比我還多吧?”韓都督問道。
“是下官疏忽了此事,應該孝敬韓都督的。”嶽不拘道。
“我不是這個意思。”韓都督道,“我隻是擔心,你這事是不是做得太過火,引起民憤怎麽辦?”
“隻是一群佃戶而已。”嶽不拘道,“他們沒有這個膽量的。”
“也罷。”韓都督道,“你自己看著辦吧,至於李太白,他若是有什麽動作,你可以來信給我,我會給你一些幫助。”
“多謝韓都督,有韓都督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嶽不拘大喜道。
“你也別太高興。”韓都督道,“我奉勸你在這個時候不要再給自己招惹更多的敵人,郝家那邊,你暫且收收手,不急在那一時半會,你一定別再給人留下破綻,到時候,誰也幫不了你。”
“是。”
“郝伯伯放心,我有我的打算,絕對不會衝動的。”李白道,“再說了,我還有一對兒女,怎麽能隨意衝動呢?”
“嗯。”郝少伯道,“你那兩個兒女,都多大了?”
“大的七歲了,小的也四歲了。”李白道。
“俊彥這小子還算可以,給我生了兩個大胖孫子。”郝少伯道,“不過大的才三歲,小的才一歲不到。不然,倒是和你能結個親家。”
“年歲也不是問題。”郝俊彥道,“女子大上幾歲也沒什麽。”
“那你可來晚了。”李白笑道,“平陽已經和元家的元演那小子有了婚約了。”
“太原的元家?”郝少伯道,“那倒是不錯,元家畢竟和許家有些關係的。”
“嗯。”李白起身道,“事情商定了,白兆山那邊還有許多需要打理的,太白就先告辭了。”
“這麽著急做什麽?”郝少伯道,“飯還沒吃完呢。”
“還有不少事情要忙,等事情弄得差不多了再說吧。”李白再次行禮道,“告辭。”
“俊彥,去送送太白。”郝少伯道。
李白接上平陽和伯琴,離開了郝家。
李白走到許家的大門前,大門上還貼著官府的封條,許家的宅院已經荒廢了。
“父親,這裏是哪兒?”平陽道,“我怎麽覺得這麽熟悉?”
“這裏是我們的另一個家。”李白道,“走吧。”
“父親,我們還能迴來嗎?”平陽臉上露出一絲痛楚。
“能。”李白道,“很快。”
“父親,這麽大的宅院是我們家的嗎?”伯琴問道。
“是。”李白道。
“好大啊。”伯琴張起小嘴驚訝道。
李白摸摸他頭,拉著兩個孩子一起走了。
白兆山,李白趁著開春,重新開墾出菜園和一小塊稻田。這些日子,李白上午就盯著伯琴練劍,然後做飯,去開墾荒地,到了下午,就去許家的地產那邊逛一逛。
以前租種許家的地產的那些佃戶,經常圍在一起痛罵官府,說他們收的賦稅太重。
李白和一個地裏的老農聊天,問道:“老翁,為何這裏的佃戶這麽痛恨官府?”
“還不是因為那個混蛋縣尉!”老農小心翼翼的彎腰插著秧苗,看了一眼李白道,“以前我們都是為許家交租的,自從許家出事之後,官府接管了我們這裏,要我們交的賦稅,是以前的三倍多!這不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嗎?”
“你們沒有向上麵反映過此事嗎?”李白問道。
“不敢啊!”老農道,“我們這些佃農,都是給人家交租為生的。哪裏敢招惹官府?再說了,這些官都是官官相護,告到刺史那裏又有什麽用?”
“那如果再讓你們重新給許家交租,不給官府賦稅如何?”李白問道。
“那自然是好。”老農道,“我們都寧願迴到以前的日子,現在的日子太苦了。”
李白道:“那到時候,老農幫我一個忙如何?”
“什麽忙?”老農直起身子歇了歇問道。
“不著急。”李白擼起袖子,挽起褲腿走到稻田裏幫著插秧,跟老農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李白觀察了這麽多天,知道這個老農是這群佃戶裏最德高望重之人。
李白和老農交代了一番,老農思量片刻道:“以前許家待我們不薄,我會盡力勸說他們。”
“那就多謝了。”李白躬身道。
嶽不拘那邊,也已經得知了李白迴來的消息,一得知消息後馬上就前往刺史府去找韓都督商議。
“李白迴來了!”嶽不拘神色有些慌亂。
“我知道了。”韓都督愁眉不展,道,“嶽縣尉不要慌張。”
“我也想坦然一些。”嶽不拘道,“隻是這李白,實在是屢屢做出令人意外之事。一件比一件令人心驚。就連王尚書都被他弄下台了。”
“王處策被殺一事,還尚未清楚。”韓都督道,“永王曾說,此事複雜重重,李太白隻是在其中一些事有些影子在,並不是他一手促成,說白了,王處策是犧牲在了忠王手中。”
“你說,李太白是不是已經投靠了忠王?”嶽不拘問道。
“有可能。”韓都督道,“我認為有八成的可能。”
“可是他為何放著在長安大展宏圖的機會不要,迴到安州這彈丸之地呢?”嶽不拘問道,“是不是就是來找我報仇的?”
“嶽縣尉不要自亂陣腳。”韓都督道,“事情還尚未可知,不過,我聽聞近日你一直聯手張家去打壓郝家,以前郝許兩家幾位親密,李太白未必不會幫他們。”
“以前安州流行著貴如郝許之類的屁話,現在許家已經被滅門,郝家本來就獨木難支。”嶽不拘道,“張家有意要做安陸城最大的家族,張家的人很識趣,我也願意扶持他們。”
“是他給了你不少好處吧?”韓都督問道,“嶽縣尉,你知道當初為何王處策不帶著你一起去長安嗎?”
“為何?”
“因為你眼光太短淺!”韓都督毫不客氣地道,“你隻盯著安陸這小小的地方,卻不能把眼光放長遠。你自以為扶持起張家,你就能在安陸有守望相助之人,在安陸的地位穩如泰山,卻不能把眼光,放到更高處,你就從來沒有想過,不再是個小小縣尉,而是要當一州刺史,乃至一方節度使嗎?”
嶽不拘被看穿了心思,麵色羞赧,道:“我確實沒有想這麽多。”
“張家給了你多少好處?”韓都督問道。
“郝家的所有田產。”嶽不拘低頭道。
“你貪念不小。”韓都督道,“郝許兩家的田產現在都在你的名下吧?”
“是。”
“我聽聞你把許家的田產收歸官有後,要求繳納了不少的賦稅,這些年你在安陸做的這個縣尉,撈的油水比我還多吧?”韓都督問道。
“是下官疏忽了此事,應該孝敬韓都督的。”嶽不拘道。
“我不是這個意思。”韓都督道,“我隻是擔心,你這事是不是做得太過火,引起民憤怎麽辦?”
“隻是一群佃戶而已。”嶽不拘道,“他們沒有這個膽量的。”
“也罷。”韓都督道,“你自己看著辦吧,至於李太白,他若是有什麽動作,你可以來信給我,我會給你一些幫助。”
“多謝韓都督,有韓都督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嶽不拘大喜道。
“你也別太高興。”韓都督道,“我奉勸你在這個時候不要再給自己招惹更多的敵人,郝家那邊,你暫且收收手,不急在那一時半會,你一定別再給人留下破綻,到時候,誰也幫不了你。”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