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舒誠自那日與楚瞳攤牌後,行事更為精算。
對楚瞳倒是沒有了什麽無端的恨意,一切都是為了最終能夠戰勝對方。
剛剛說到最後明顯暗有所指,卻與楚瞳無關,而是對一眾朝臣所說,更是針對花青鸞。
花青鸞為人衝動,行事全憑喜好。
當年趙舒誠臨陣換帥,就曾在朝堂之上當眾質問,絲毫沒有將其放在眼中。
雖然,沒有完全猜出個中因由,但趙舒誠還是看出了花青鸞的不臣之心。
恐怕,對方心中的揚州皇應該另有其人。
如此,在與楚瞳的這場對弈之中,掌握了揚州兵馬命脈的花青鸞,也就成了一個大大的隱患。
眼下,這個隱患又跟隨楚瞳立下了天大的功勞,今後會不會更加放肆,趙舒誠實在不敢保證。
既然楚瞳給他起了個好頭兒,他自然要借機敲打一番,盡管他不知道前者又是否有什麽算計。
但是,對於趙舒誠來說,麵對楚瞳的謀算,遠比麵對一個瘋子的亂來要好很多。
隻可惜,花青鸞的腦子裏根本想不到這些彎彎繞,對於趙舒誠的暗中所指,她根本就沒聽出來。
滿腦子都是不滿瞳弟對趙舒誠的恭敬。
要知道,瞳弟各種手段高深莫測,為人更是謙卑有禮,心懷萬民。
他趙舒誠一個弑弟逼父的小人,如何擔得起瞳弟對他的尊重。
敲打了一句過後,趙舒誠又一次開口說道
“盲候與花元帥早已是我揚州百官之首,此次雖立大功,本皇卻不知如何獎賞。
畢竟,無論是財富還是權勢,二位早已不是本皇能夠滿足的了,看來隻有把這揚州江山分給二位了,哈哈”
“陛下,不可”
此話一出掀起驚濤駭浪,眾臣皆是惶恐,不知君皇所言是否當真,紛紛出言阻止。
“陛下言重了,為國攻城略地乃是臣之本分,又何需獎賞”
楚瞳平淡開口,他知道趙舒誠絕對不會把江山相讓,這麽說一定還有後話。
果然,趙舒誠見眾臣如此反應,突然大笑起來
“哈哈,瞧把你們緊張的,本皇有心給,那也得盲候願意要才是。
也就你們把權勢當個寶,盲候貴為仙人,又是千年難出的蓋世人傑,揚洲一片凡土,又如何能夠將其留住呢?”
頓了一下,趙舒誠又看向花青鸞,弄得後者有些不明所以
“還有花元帥,就更不會留在揚洲了,否則如何看得住天候那樣的未婚夫啊?”
本來還一副無所謂態度的花青鸞,聽完這話,心中頓時一驚。
腦海裏立刻出現了一個藍發女子,隨後不留痕跡的瞪了一眼趙舒誠,便在一旁沉默起來,心中卻是遲遲不能平靜。
楚瞳的確是故意幫助趙舒誠震懾群臣,包括這個小大嫂。
但他還真沒想到對方下手這麽狠,直接就將人都趕了出去。
看來小大嫂的性格著實讓趙舒誠有些忌憚了。
暗中笑了笑,楚瞳也不以為意。
相處了這麽久,小大嫂的天資他看在眼裏,絕非凡俗。
若是去蓬萊洲走上一遭,他日成就當然要比在揚洲好了太多。
“既然,江山送不出去,那就送兩位二十萬大軍吧”
“這……”
江山不讓送,軍隊更不能送了,群臣還想出言,卻被趙舒誠打斷。
“當年,趙國乃是揚洲最弱的國家,是花元帥調教出鎮南軍,才讓趙國在軍事上與其他諸國有了一較高下的底氣。
如今我揚州囊括三國之境,僅憑鎮南軍已經無法守衛疆土。
而本皇一統揚洲的心思,想必早已人盡皆知,此時隻缺一支可以令人聞風喪膽的軍隊。
盲候與花元帥此次大勝而歸,震驚諸國。若以二位為首建立一支軍隊,必然令諸國膽寒。
所以,說是賞賜,其實是借了二位的威名,二位不會介意吧?”
這番話下來,群臣也不再開口。
畢竟,他們可不是帶兵打仗的料。
“陛下吩咐就是”
“好,那本皇就將這支軍隊命名為目林,盲候為目林軍主帥,花青鸞為副帥。
再封花青鸞為湯周王,日後剿滅楊國,湯周城便是花王的封地,城內的一切都任憑花王處置”
趙舒誠的話算是提醒了花青鸞,瞳弟與自己的夫君不可能留在揚洲,那揚洲的江山歸誰又與自己何關。
而自己夫君的那個師姐,跟個狐狸精似的,自己若是繼續在揚洲等著,那等來的沒準就是一紙休書了。
“不行,必須想辦法去蓬萊洲”
花青鸞心中才這般想著,就聽見趙舒誠給自己封王,將湯周城賞給自己作封地,深知其內有什麽的她,突然覺得趙舒誠也不是那麽討厭了。
反正,等自己離去,對方的為人和自己又有什麽關係呢?
想罷,花青鸞便行禮謝恩,一副欣喜的表情盡在臉上。
“謝陛下”
之後,揚州君臣又於昭揚殿商討了一些國之大事,以及建立目林軍的細節。
最後決定,將北征軍九萬餘眾以及鎮南軍全部並入目林,剩下的便由花青鸞自行從揚州各地軍營抽取精英。
目林軍組建後,由花青鸞管理,楚鏡練兵,一切都是按照楚瞳訓練北征軍的方式進行。
楚瞳則親自教導原鎮南軍的那二十名先天。
而身為一國之君,趙舒誠也是勵精圖治,善政頻出。
不僅使得揚州百姓對其更加尊崇,就連北淩百姓也漸漸地對這位君皇極為認可。
在一些人的暗中推動下,趙舒誠於北淩的威望也大有超過盲候之勢。
看見揚州國日漸強盛,餘下諸國愈感不安。
尤其聽聞花青鸞被封湯周王的楊皇,更是驚怒不已,大罵趙舒誠欺人太甚。
可自從楚歌重傷,於湯周城離開揚洲,中洲楚家就沒了消息。
僅憑楊國太上皇一個築基後期,是根本沒有勇氣對陣楚瞳的。
所以,楊皇也隻能罵上兩句發泄發泄而已。
其實,身為頂級世家,又怎麽會輕易地忍氣吞聲。
兩次去往揚洲,楚家皆以失敗告終。此次,更是死了四個築基,其中還有一個重要支脈的子弟。
自命不凡的楚家各脈,早已怒不可遏,隻是有道宗震懾,誰都不想當那隻出頭鳥罷了。
那神秘的道宗身在揚洲,便能導致整個九洲同一時間地動山搖,江河倒流,眾生瀕危,實在已經將他們嚇破了膽。
即便,很多人對此事都有所懷疑,甚至認為是楚雲瑛為了自己的兩個晚輩,所編的謊言。
可懷疑始終都隻是懷疑,沒有人會親自去驗證事情的真假。
要去那也得是別人去。自己萬萬不會去當炮灰的。
但事已至此,就算是為了顏麵,也絕對不可以不了了之。
何況,各脈背後的那群老家夥,是絕對不會放棄四象合合的。
他們可不知道這套功法的缺陷,他們隻知道這套功法是那個可以飛升的仙人所創,在他們心中隻要修得這套功法,那就很有可能飛升成仙。
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得到,於揚洲之事也必須有個了結。
這日,中洲楚家議事大殿,各脈齊聚一堂,卻一直無人開口。
當代家主楚躍天掃了眾人一眼,知道各脈是即想得到好處,還不想當這個出頭鳥,不由得暗罵一聲。
在他心裏,一直都是以楚家的未來為己任。
早在當年,對於楚雲瑛,他便不讚成用強硬的手段。
可各脈又怎會將一個揚洲凡土的家族旁係,放在眼中呢。
更不會允許,憑空多出一個天才將自己等人踩在腳下,當然會盡力阻攔。
畢竟不是什麽光彩的事,那些老鬼又怎麽會把真相告訴給後代。
楚家各脈自然也就不知道,這個他們看不起的凡土旁係,血脈竟會比他們還純正。
楚躍天當年雖然有心幫助楚雲瑛,卻終究還是孤掌難鳴。
最後也沒能阻止悲劇的發生,使楚雲瑛與三位哥哥分別幾十年,甚至沒能見上二哥最後一麵。
而楚躍天這些年,也一直頗為後悔自己沒有堅持。
當年他可是思索再三,才決定給楚家各脈一個麵子,到頭來眾人卻依舊沒能得償所願。
要是早知道楚雲瑛能夠獲得一個老祖的青睞,他也就不會有所忌憚,也不至於今日,又出現這許多的麻煩。
不過今非昔比,楚雲瑛在楚家雖然依舊勢微,但也不像當年那般任由欺淩,不僅有著大乘期老祖的支持,也是自成派係,有著關係不錯且實力不弱的盟友。
楚躍天又一次選擇暗中幫助楚雲瑛。
畢竟,楚天,楚瞳這兄弟二人的天賦。恐怕要比家族的當代第一人還要高出一大截。
如此天才進入楚家,必然使得楚家未來更為輝煌。作為家主,楚躍天當然希望如此。
楚家各脈的掌權人,此時均是目光遊離,相互觀察。
楚躍天在家主的位子上,將眾人的神色盡收眼底,自然也知道各脈掌權人心中所想。
既然都不想率先出頭,那就由自己來添一把火吧,看你們還能忍多久。
“對於發兒在揚洲被殺,諸位就沒什麽要說的嗎?”
對楚瞳倒是沒有了什麽無端的恨意,一切都是為了最終能夠戰勝對方。
剛剛說到最後明顯暗有所指,卻與楚瞳無關,而是對一眾朝臣所說,更是針對花青鸞。
花青鸞為人衝動,行事全憑喜好。
當年趙舒誠臨陣換帥,就曾在朝堂之上當眾質問,絲毫沒有將其放在眼中。
雖然,沒有完全猜出個中因由,但趙舒誠還是看出了花青鸞的不臣之心。
恐怕,對方心中的揚州皇應該另有其人。
如此,在與楚瞳的這場對弈之中,掌握了揚州兵馬命脈的花青鸞,也就成了一個大大的隱患。
眼下,這個隱患又跟隨楚瞳立下了天大的功勞,今後會不會更加放肆,趙舒誠實在不敢保證。
既然楚瞳給他起了個好頭兒,他自然要借機敲打一番,盡管他不知道前者又是否有什麽算計。
但是,對於趙舒誠來說,麵對楚瞳的謀算,遠比麵對一個瘋子的亂來要好很多。
隻可惜,花青鸞的腦子裏根本想不到這些彎彎繞,對於趙舒誠的暗中所指,她根本就沒聽出來。
滿腦子都是不滿瞳弟對趙舒誠的恭敬。
要知道,瞳弟各種手段高深莫測,為人更是謙卑有禮,心懷萬民。
他趙舒誠一個弑弟逼父的小人,如何擔得起瞳弟對他的尊重。
敲打了一句過後,趙舒誠又一次開口說道
“盲候與花元帥早已是我揚州百官之首,此次雖立大功,本皇卻不知如何獎賞。
畢竟,無論是財富還是權勢,二位早已不是本皇能夠滿足的了,看來隻有把這揚州江山分給二位了,哈哈”
“陛下,不可”
此話一出掀起驚濤駭浪,眾臣皆是惶恐,不知君皇所言是否當真,紛紛出言阻止。
“陛下言重了,為國攻城略地乃是臣之本分,又何需獎賞”
楚瞳平淡開口,他知道趙舒誠絕對不會把江山相讓,這麽說一定還有後話。
果然,趙舒誠見眾臣如此反應,突然大笑起來
“哈哈,瞧把你們緊張的,本皇有心給,那也得盲候願意要才是。
也就你們把權勢當個寶,盲候貴為仙人,又是千年難出的蓋世人傑,揚洲一片凡土,又如何能夠將其留住呢?”
頓了一下,趙舒誠又看向花青鸞,弄得後者有些不明所以
“還有花元帥,就更不會留在揚洲了,否則如何看得住天候那樣的未婚夫啊?”
本來還一副無所謂態度的花青鸞,聽完這話,心中頓時一驚。
腦海裏立刻出現了一個藍發女子,隨後不留痕跡的瞪了一眼趙舒誠,便在一旁沉默起來,心中卻是遲遲不能平靜。
楚瞳的確是故意幫助趙舒誠震懾群臣,包括這個小大嫂。
但他還真沒想到對方下手這麽狠,直接就將人都趕了出去。
看來小大嫂的性格著實讓趙舒誠有些忌憚了。
暗中笑了笑,楚瞳也不以為意。
相處了這麽久,小大嫂的天資他看在眼裏,絕非凡俗。
若是去蓬萊洲走上一遭,他日成就當然要比在揚洲好了太多。
“既然,江山送不出去,那就送兩位二十萬大軍吧”
“這……”
江山不讓送,軍隊更不能送了,群臣還想出言,卻被趙舒誠打斷。
“當年,趙國乃是揚洲最弱的國家,是花元帥調教出鎮南軍,才讓趙國在軍事上與其他諸國有了一較高下的底氣。
如今我揚州囊括三國之境,僅憑鎮南軍已經無法守衛疆土。
而本皇一統揚洲的心思,想必早已人盡皆知,此時隻缺一支可以令人聞風喪膽的軍隊。
盲候與花元帥此次大勝而歸,震驚諸國。若以二位為首建立一支軍隊,必然令諸國膽寒。
所以,說是賞賜,其實是借了二位的威名,二位不會介意吧?”
這番話下來,群臣也不再開口。
畢竟,他們可不是帶兵打仗的料。
“陛下吩咐就是”
“好,那本皇就將這支軍隊命名為目林,盲候為目林軍主帥,花青鸞為副帥。
再封花青鸞為湯周王,日後剿滅楊國,湯周城便是花王的封地,城內的一切都任憑花王處置”
趙舒誠的話算是提醒了花青鸞,瞳弟與自己的夫君不可能留在揚洲,那揚洲的江山歸誰又與自己何關。
而自己夫君的那個師姐,跟個狐狸精似的,自己若是繼續在揚洲等著,那等來的沒準就是一紙休書了。
“不行,必須想辦法去蓬萊洲”
花青鸞心中才這般想著,就聽見趙舒誠給自己封王,將湯周城賞給自己作封地,深知其內有什麽的她,突然覺得趙舒誠也不是那麽討厭了。
反正,等自己離去,對方的為人和自己又有什麽關係呢?
想罷,花青鸞便行禮謝恩,一副欣喜的表情盡在臉上。
“謝陛下”
之後,揚州君臣又於昭揚殿商討了一些國之大事,以及建立目林軍的細節。
最後決定,將北征軍九萬餘眾以及鎮南軍全部並入目林,剩下的便由花青鸞自行從揚州各地軍營抽取精英。
目林軍組建後,由花青鸞管理,楚鏡練兵,一切都是按照楚瞳訓練北征軍的方式進行。
楚瞳則親自教導原鎮南軍的那二十名先天。
而身為一國之君,趙舒誠也是勵精圖治,善政頻出。
不僅使得揚州百姓對其更加尊崇,就連北淩百姓也漸漸地對這位君皇極為認可。
在一些人的暗中推動下,趙舒誠於北淩的威望也大有超過盲候之勢。
看見揚州國日漸強盛,餘下諸國愈感不安。
尤其聽聞花青鸞被封湯周王的楊皇,更是驚怒不已,大罵趙舒誠欺人太甚。
可自從楚歌重傷,於湯周城離開揚洲,中洲楚家就沒了消息。
僅憑楊國太上皇一個築基後期,是根本沒有勇氣對陣楚瞳的。
所以,楊皇也隻能罵上兩句發泄發泄而已。
其實,身為頂級世家,又怎麽會輕易地忍氣吞聲。
兩次去往揚洲,楚家皆以失敗告終。此次,更是死了四個築基,其中還有一個重要支脈的子弟。
自命不凡的楚家各脈,早已怒不可遏,隻是有道宗震懾,誰都不想當那隻出頭鳥罷了。
那神秘的道宗身在揚洲,便能導致整個九洲同一時間地動山搖,江河倒流,眾生瀕危,實在已經將他們嚇破了膽。
即便,很多人對此事都有所懷疑,甚至認為是楚雲瑛為了自己的兩個晚輩,所編的謊言。
可懷疑始終都隻是懷疑,沒有人會親自去驗證事情的真假。
要去那也得是別人去。自己萬萬不會去當炮灰的。
但事已至此,就算是為了顏麵,也絕對不可以不了了之。
何況,各脈背後的那群老家夥,是絕對不會放棄四象合合的。
他們可不知道這套功法的缺陷,他們隻知道這套功法是那個可以飛升的仙人所創,在他們心中隻要修得這套功法,那就很有可能飛升成仙。
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得到,於揚洲之事也必須有個了結。
這日,中洲楚家議事大殿,各脈齊聚一堂,卻一直無人開口。
當代家主楚躍天掃了眾人一眼,知道各脈是即想得到好處,還不想當這個出頭鳥,不由得暗罵一聲。
在他心裏,一直都是以楚家的未來為己任。
早在當年,對於楚雲瑛,他便不讚成用強硬的手段。
可各脈又怎會將一個揚洲凡土的家族旁係,放在眼中呢。
更不會允許,憑空多出一個天才將自己等人踩在腳下,當然會盡力阻攔。
畢竟不是什麽光彩的事,那些老鬼又怎麽會把真相告訴給後代。
楚家各脈自然也就不知道,這個他們看不起的凡土旁係,血脈竟會比他們還純正。
楚躍天當年雖然有心幫助楚雲瑛,卻終究還是孤掌難鳴。
最後也沒能阻止悲劇的發生,使楚雲瑛與三位哥哥分別幾十年,甚至沒能見上二哥最後一麵。
而楚躍天這些年,也一直頗為後悔自己沒有堅持。
當年他可是思索再三,才決定給楚家各脈一個麵子,到頭來眾人卻依舊沒能得償所願。
要是早知道楚雲瑛能夠獲得一個老祖的青睞,他也就不會有所忌憚,也不至於今日,又出現這許多的麻煩。
不過今非昔比,楚雲瑛在楚家雖然依舊勢微,但也不像當年那般任由欺淩,不僅有著大乘期老祖的支持,也是自成派係,有著關係不錯且實力不弱的盟友。
楚躍天又一次選擇暗中幫助楚雲瑛。
畢竟,楚天,楚瞳這兄弟二人的天賦。恐怕要比家族的當代第一人還要高出一大截。
如此天才進入楚家,必然使得楚家未來更為輝煌。作為家主,楚躍天當然希望如此。
楚家各脈的掌權人,此時均是目光遊離,相互觀察。
楚躍天在家主的位子上,將眾人的神色盡收眼底,自然也知道各脈掌權人心中所想。
既然都不想率先出頭,那就由自己來添一把火吧,看你們還能忍多久。
“對於發兒在揚洲被殺,諸位就沒什麽要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