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於文宏一行人抵達了黃州。然而,眼前的景象卻讓他感到無比陌生和心酸。


    曾經繁華熱鬧的街道如今冷冷清清,隻有寥寥無幾的趕路人匆匆走過,臉上寫滿了疲憊和惶恐。


    街道兩旁的店鋪大多緊閉著門,偶爾有幾家開著的,也是門可羅雀,顯得格外蕭條。


    於文宏站在街頭,望著眼前的景象,心中五味雜陳。他忍不住低聲感歎道:“這……這還是黃州嗎?”


    就在這時,一名路過的行人突然停下腳步,迴頭仔細打量著於文宏,隨後驚喜地喊道:“於大人?是您嗎?”


    於文宏點了點頭,溫和地迴應道:“我是於文宏。”


    那人一聽,頓時激動得熱淚盈眶,高聲喊道:“於大人!於大人您迴來了!於大人您迴來啦!”他的聲音在空曠的街道上迴蕩,仿佛點燃了沉寂已久的希望。


    很快,這喊聲驚動了附近的人們。


    原本緊閉的房門一扇接一扇地打開,從裏麵跑出了一個又一個男女老少。他們臉上帶著驚喜和期盼,紛紛湧向於文宏。


    不到半炷香的時間,於文宏已經被人們團團圍在了中間。


    大家七嘴八舌地喊著:


    “於大人,您迴黃州了嗎?”


    “於大人,您迴來了,我們就有救了!”


    “於大人,您可算迴來了!”


    “於大人,您一定要幫幫我們啊!”


    於文宏看著眼前這些熟悉的麵孔,心中既感動又沉重。他抬起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隨後高聲說道:“鄉親們,我此次前來是為劉君孚得事情,大家如果有線索可以告知於我。”


    他的話音剛落,人群中便爆發出一陣歡唿聲。


    許多人激動得流下了眼淚,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擠到於文宏麵前,顫聲說道:“於大人,黃金龍、劉君孚那幫人作亂以來,我們黃州的百姓可真是苦不堪言啊!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我們連家門都不敢出啊!”


    於文宏握住老者的手,鄭重地說道:“老人家,您放心,我這次迴來,就是為了解決這件事。”


    老者聽了,連連點頭,眼中滿是感激:“於大人,有您這句話,我們就放心了!”


    於文宏又安撫了眾人幾句,隨後對馮二說道:“玉堂,你先帶幾個人去打聽一下黃金龍、劉君孚他們的動向,看看他們現在在哪裏活動。我們得盡快掌握情況,才能製定對策。”


    馮二點頭應下,立刻帶著幾名隨從離開了。


    於文宏則被熱情的百姓們簇擁著,走進了黃州城。


    一路上,不斷有人加入隊伍,大家紛紛向他訴說著自己的遭遇和期盼。


    於文宏一邊聽,一邊安慰大家,心中更加堅定了要盡快解決劉君孚之亂的決心。


    當天晚上,於文宏在黃州城的一處臨時住所中召集了幾位當地的鄉紳和官吏,詳細了解了黃州目前的局勢。從他們的口中,他得知劉君孚的隊伍人數早已從幾百人變成了上千人,並且還在不斷壯大。


    “駐守在黃州的官兵呢?為何還要任由他發展擴大?”於文宏不解問道。


    “哎,前麵戰事緊張,多數人都被調走打吳三桂去了,目前我們整個黃州也僅有一百餘衙役。”一名官吏無奈的說道。


    “據你們所了解,這支隊伍帶頭人都有誰?”於文宏繼續問道。


    一名官吏迴應道:“迴大人,有大冶縣的黃金龍,麻城縣的鮑世榮、李公茂、陳恢恢,黃州的劉君孚等人。”


    於文宏聽完,沉思片刻,隨後說道:“這些人曾經都是捕快衙役,對這裏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現在他還有千人的隊伍,看來隻能智取了。”


    一位鄉紳問道:“於大人,您有什麽打算?”


    於文宏兩眼注視著前方,沉聲道:“我親自去找劉君孚,與他當麵談談。若能勸他迴頭,自然是最好;若不能,我們再做打算。”


    “大人這萬萬不可啊, 劉君孚早已不是曾經的那個捕快,您隻身前往恐怕......” 於文宏抬起手打斷了大家的勸說:“大家盡可放心,雖然他已經不再是捕快,但他絕不會對我做什麽,各位等候我的消息便是。”說完站起身走出了房間。


    外出打聽的盧玉堂等人都已悉數返迴,他們帶來了各種小道消息:


    “劉君孚砍了三個前去勸降的人,目前還在他的駐地外掛著。”


    “這家夥已經搶了數十家錢莊,還綁走了十幾名鐵匠給他製作刀槍。”


    “哦,還有數十家藥鋪內的藥材也都被他悉數搶走。”


    聽著大家的訴說,於文宏意識到此事已經迫在眉睫,如果不能盡快解決必定會成為大麻煩,前線對戰吳三桂後方絕不能再出來個劉君孚。


    “明日我去見一見劉君孚。”於文宏開口說道。


    眾人聽完皆是一愣,片刻後盧玉堂站出來第一個提出了反對意見:“大人,這劉君孚可不是咱們在麻城時的土匪強盜,也不是在合州的盜賊,他可是叛軍,您不能去。”


    路玉陽也附和著提出了反對的意見。


    忽然一個不同的聲音傳來:“我願隨大人一同前往。”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說話之人正是孫海。


    “孫海你什麽意思?”


    “大人曾在黃州任職,而劉君孚則是大人的下屬,想必他對大人的為人非常了解。雖說如今劉君孚成了叛軍,但我想他也不會傷害大人。”孫海解釋道。


    “要是劉君孚傷害了大人又該如何?”盧玉堂追問道。


    “他不會。”


    “你為何如此肯定?”


    “因為他想要樹立威望就不能做忘恩負義之事。”


    孫海的一句話讓盧玉堂等人不知如何反駁。


    於文宏聽到孫海的話,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他點了點頭,說道:“孫海說得沒錯。劉君孚雖然走上了歧路,但他並非毫無底線之人。我深知他的為人。他若真想立足,絕不會做出忘恩負義之事,否則他的隊伍也會人心渙散。”


    “可是......”


    “好啦,今夜大家好好休息,明日盧玉堂你和孫海陪我一同前往。”


    “大人,小的也願前往。”路玉陽攔在了於文宏的前方請命道。


    “並非我不帶你,隻是人越多反而越不利,你到時候和其他人就在外麵等我吧,萬一有什麽事情也好接應我們。”


    路玉陽見於文宏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也不好再多說什麽,隻得點頭領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第一廉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弈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弈銘並收藏大清:第一廉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