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上交虎符
今天的女配也在秀演技 作者:煙火未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天自然不願相信,這個家的頂梁柱竟然就這樣轟然倒塌,然而不願意相信又能怎麽樣,聽到妹妹這樣分析,李天不由心中也有些疑慮。
是啊,哪有這麽巧的事。
然而即便懷疑,他們一點證據都沒有,又能拿晉沅君怎麽樣呢?
如今的晉沅君,可是今時不同往日了,若是如今她深得人心,備受崇敬,隻怕輕易動不得。
“你什麽證據都沒有,即便當真是她,此人辦事滴水不漏,你以為,你還能拿住她的什麽把柄麽!”李天冷聲道,又指著門外,道:“如今,你把所有人都關進大牢,若是被旁人知道了,旁人會如何詬病相府,如何看待皇室!旁人知道了,隻會說你草菅人命,你知不知道!你如今也不小了,怎的辦事還是如此不知輕重!”
太後聞言,卻隻是冷哼一聲,道:“我堂堂當朝太後,便是處理審問兩個嘍囉罷了,又能如何?兄長大可放心,不會有人傳出去的,知道內情的人,我一個都不會放過!”
話落,太後眸中閃過一道兇光,看著樣子,竟是要將所有知情的人都處死。
聽到她這麽說,李天總算放心下來,這個妹妹好歹還是有些長進的,他麵色緩和,對太後道:“你如今能有這樣的覺悟,兄長很高興,然而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你不能殺死所有的人,紙包不住火,你行事還是太過放肆,你趕緊把那些人放了。”
太後十分不甘心,但是她也知道,自己即便再審問這些人,除了傳出她殘暴不仁的名聲以外,對她自己沒有任何好處。
經過種種考量之下,太後隻好答應將這些人都放了。
宰相的三個兒子分別在朝任職,均是位高權重,然而如今宰相意外身死,李家三兄弟卻都要遵守祖製,迴家丁憂三年。
晉沅君恰好就是算準了,這三兄弟一旦離開朝堂,那麽三年的時間,已經足夠整個朝堂重新洗牌,即便有太後坐鎮,三年後,這三兄弟再迴到朝堂,還想要擁有同樣的話語權,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同時,三年後,想必傅秉青已經積攢了一定的軍功,屆時他們夫妻倆,也就沒有如今這樣舉步維艱了。
這同時也是太後擔憂的,畢竟如今晉沅君不肯老老實實地上交兵權,她實在不敢讓三個哥哥就這樣迴家丁憂,然而若是三兄弟都不丁憂,隻怕是會被人詬病,說李家人戀權,為了權利,連祖製都不顧了。
太後如今陷入這樣進退兩難的局麵,她不由心中又恨上了晉沅君,她是怎麽也不相信,父親的死和晉沅君沒有半點幹係的,隻不過,如今她是找不到半點晉沅君的證據罷了。
“娘娘,方才大爺遞信進來,說是要遵循守舊,丁憂三年。”方嬤嬤一臉憂心地走到太後身邊,對太後道。
太後聞言,眸色微臣,隨後又冷聲道:“不成,不能讓兄長就這樣離開朝堂,如今父親剛剛去世,朝堂正是動蕩不安的時候,若是兄長們再迴府丁憂,隻怕是日後我李家再難出頭!”
如今新帝剛剛登基不久,她剛剛掌權,地位都還不穩,偏生李堯就在這種時候驟然去世,這對太後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本就十分嚴峻的局麵,若是再讓幾個兄長迴家丁憂,隻怕三年後,朝堂上再無她李家的立足之地,她絕對不會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聽到太後斬釘截鐵的話,方嬤嬤也深有同感,然而宰相逝世這麽大的事,若是宰相府幾個兒子都戀權,違反祖製,隻怕會遭人詬病。
“可是,娘娘,若是幾位大人都不為老爺丁憂,隻怕是……”方嬤嬤憂心忡忡地看著太後,話語頓了頓,又道:“隻怕會被旁人詬病,說是李家如此戀權,枉顧祖製啊!”
方嬤嬤說的話,太後又何嚐不知,然而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如果可以,她何嚐不想?
然而偏偏如今晉沅君囂張得意得很,根本就不是時候!
“無妨,此事,哀家自有定奪。”太後眸色微冷,寒聲道,然而這時候,她根本找不到辦法。
若是讓幾個兄長還出現在朝堂上,隻怕是旁人在背地裏笑話,李家人為了權利,連祖製都不顧了,太後不用想,也知道那些人會在背後如何議論。
正在太後十分心焦之時,晉沅君竟然就解了她的燃眉之急,她竟然主動上交了虎符。
這日,太後剛從宰相府迴府,便在半途中碰上了晉沅君。
“微臣參見太後娘娘。”晉沅君對太後畢恭畢敬道。
太後看到晉沅君跪在宮門口,正巧這幾日她正因為晉沅君的事,煩憂得很,她眸中閃過一道冰冷的殺意,冷聲道:“你在這裏跪著做什麽?”
“微臣在此等候太後娘娘,有要事相商。”晉沅君不卑不亢對太後拱了拱手道。
“什麽事,就在這裏說罷。”太後如今沒有心思再同晉沅君玩什麽心機有意,是以十分不耐煩地對晉沅君道。
晉沅君卻不疾不徐,抬頭看向太後,“既然如此,那微臣便在這裏說了。”
說著,晉沅君便從寬大的袖子裏,拿出了虎符,親手呈給太後,對太後道:“娘娘,如今這虎符微臣也應當交還給皇上了,還請娘娘為皇上代為保管。”
“這是……”太後沒料到,晉沅君竟然如此自覺,這麽爽快地就交出了虎符,她看著晉沅君手中的虎符,眸中閃過一道火熱的光芒,看著晉沅君手中的虎符,對身旁的方嬤嬤使了個眼色……
方嬤嬤連忙去接過晉沅君手中的虎符,呈給太後,太後接過了虎符,便緊緊攥在手中不撒手,有了虎符在手,那百萬兵權就是她李家的了!
至於晉沅君,太後看著晉沅君的目光中閃過一絲冰冷,她曾經說過,她交出虎符之日,就是她身死之時!
太後剛想到這裏,晉沅君便開口了,她對太後恭敬道:“還請娘娘恕罪,微臣把虎符交給了遠在河西的世子保管,昨日長姐才讓人快馬加鞭,將虎符送了迴來,還寫信叮囑微臣,讓微臣歸還虎符。”
晉沅君意有所指地說完,太後看著她的目光卻越發冰冷,晉沅君這是什麽意思?
是啊,哪有這麽巧的事。
然而即便懷疑,他們一點證據都沒有,又能拿晉沅君怎麽樣呢?
如今的晉沅君,可是今時不同往日了,若是如今她深得人心,備受崇敬,隻怕輕易動不得。
“你什麽證據都沒有,即便當真是她,此人辦事滴水不漏,你以為,你還能拿住她的什麽把柄麽!”李天冷聲道,又指著門外,道:“如今,你把所有人都關進大牢,若是被旁人知道了,旁人會如何詬病相府,如何看待皇室!旁人知道了,隻會說你草菅人命,你知不知道!你如今也不小了,怎的辦事還是如此不知輕重!”
太後聞言,卻隻是冷哼一聲,道:“我堂堂當朝太後,便是處理審問兩個嘍囉罷了,又能如何?兄長大可放心,不會有人傳出去的,知道內情的人,我一個都不會放過!”
話落,太後眸中閃過一道兇光,看著樣子,竟是要將所有知情的人都處死。
聽到她這麽說,李天總算放心下來,這個妹妹好歹還是有些長進的,他麵色緩和,對太後道:“你如今能有這樣的覺悟,兄長很高興,然而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你不能殺死所有的人,紙包不住火,你行事還是太過放肆,你趕緊把那些人放了。”
太後十分不甘心,但是她也知道,自己即便再審問這些人,除了傳出她殘暴不仁的名聲以外,對她自己沒有任何好處。
經過種種考量之下,太後隻好答應將這些人都放了。
宰相的三個兒子分別在朝任職,均是位高權重,然而如今宰相意外身死,李家三兄弟卻都要遵守祖製,迴家丁憂三年。
晉沅君恰好就是算準了,這三兄弟一旦離開朝堂,那麽三年的時間,已經足夠整個朝堂重新洗牌,即便有太後坐鎮,三年後,這三兄弟再迴到朝堂,還想要擁有同樣的話語權,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同時,三年後,想必傅秉青已經積攢了一定的軍功,屆時他們夫妻倆,也就沒有如今這樣舉步維艱了。
這同時也是太後擔憂的,畢竟如今晉沅君不肯老老實實地上交兵權,她實在不敢讓三個哥哥就這樣迴家丁憂,然而若是三兄弟都不丁憂,隻怕是會被人詬病,說李家人戀權,為了權利,連祖製都不顧了。
太後如今陷入這樣進退兩難的局麵,她不由心中又恨上了晉沅君,她是怎麽也不相信,父親的死和晉沅君沒有半點幹係的,隻不過,如今她是找不到半點晉沅君的證據罷了。
“娘娘,方才大爺遞信進來,說是要遵循守舊,丁憂三年。”方嬤嬤一臉憂心地走到太後身邊,對太後道。
太後聞言,眸色微臣,隨後又冷聲道:“不成,不能讓兄長就這樣離開朝堂,如今父親剛剛去世,朝堂正是動蕩不安的時候,若是兄長們再迴府丁憂,隻怕是日後我李家再難出頭!”
如今新帝剛剛登基不久,她剛剛掌權,地位都還不穩,偏生李堯就在這種時候驟然去世,這對太後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本就十分嚴峻的局麵,若是再讓幾個兄長迴家丁憂,隻怕三年後,朝堂上再無她李家的立足之地,她絕對不會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聽到太後斬釘截鐵的話,方嬤嬤也深有同感,然而宰相逝世這麽大的事,若是宰相府幾個兒子都戀權,違反祖製,隻怕會遭人詬病。
“可是,娘娘,若是幾位大人都不為老爺丁憂,隻怕是……”方嬤嬤憂心忡忡地看著太後,話語頓了頓,又道:“隻怕會被旁人詬病,說是李家如此戀權,枉顧祖製啊!”
方嬤嬤說的話,太後又何嚐不知,然而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如果可以,她何嚐不想?
然而偏偏如今晉沅君囂張得意得很,根本就不是時候!
“無妨,此事,哀家自有定奪。”太後眸色微冷,寒聲道,然而這時候,她根本找不到辦法。
若是讓幾個兄長還出現在朝堂上,隻怕是旁人在背地裏笑話,李家人為了權利,連祖製都不顧了,太後不用想,也知道那些人會在背後如何議論。
正在太後十分心焦之時,晉沅君竟然就解了她的燃眉之急,她竟然主動上交了虎符。
這日,太後剛從宰相府迴府,便在半途中碰上了晉沅君。
“微臣參見太後娘娘。”晉沅君對太後畢恭畢敬道。
太後看到晉沅君跪在宮門口,正巧這幾日她正因為晉沅君的事,煩憂得很,她眸中閃過一道冰冷的殺意,冷聲道:“你在這裏跪著做什麽?”
“微臣在此等候太後娘娘,有要事相商。”晉沅君不卑不亢對太後拱了拱手道。
“什麽事,就在這裏說罷。”太後如今沒有心思再同晉沅君玩什麽心機有意,是以十分不耐煩地對晉沅君道。
晉沅君卻不疾不徐,抬頭看向太後,“既然如此,那微臣便在這裏說了。”
說著,晉沅君便從寬大的袖子裏,拿出了虎符,親手呈給太後,對太後道:“娘娘,如今這虎符微臣也應當交還給皇上了,還請娘娘為皇上代為保管。”
“這是……”太後沒料到,晉沅君竟然如此自覺,這麽爽快地就交出了虎符,她看著晉沅君手中的虎符,眸中閃過一道火熱的光芒,看著晉沅君手中的虎符,對身旁的方嬤嬤使了個眼色……
方嬤嬤連忙去接過晉沅君手中的虎符,呈給太後,太後接過了虎符,便緊緊攥在手中不撒手,有了虎符在手,那百萬兵權就是她李家的了!
至於晉沅君,太後看著晉沅君的目光中閃過一絲冰冷,她曾經說過,她交出虎符之日,就是她身死之時!
太後剛想到這裏,晉沅君便開口了,她對太後恭敬道:“還請娘娘恕罪,微臣把虎符交給了遠在河西的世子保管,昨日長姐才讓人快馬加鞭,將虎符送了迴來,還寫信叮囑微臣,讓微臣歸還虎符。”
晉沅君意有所指地說完,太後看著她的目光卻越發冰冷,晉沅君這是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