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逸問道:“那該派多少兵馬前去呢?”本來這些行軍部署,調兵遣將之事,對於李孝逸來說,完全是小菜一碟,但這時被魏元忠的這些話嚇得亂了方寸,加之上次派遣薛克構前去剿匪失敗後,更是對敵人有些忌憚,是以這才事事問魏元忠。


    魏元忠道:“派遣前去接收軍糧的人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我看五千兵馬足矣。龍吟穀畢竟在盱眙城與都梁山之間,雖然地點極為隱秘,但所派遣的兵馬如果過多,則動靜就會更大,而且行軍速度也會減慢,故而很有可能被人發現,過少的話,隻怕遇到突發事件,就很難保全軍糧了。因此不多不少,五千兵馬足矣。”


    李孝逸有些遲疑,說道:“五千人隻怕太少了吧,上次就是派遣薛克構率領五千兵馬前去剿匪,結果一去不歸,定然是失敗之後潰逃了。這次不會重蹈覆轍吧?”


    魏元忠笑道:“這次是去接收糧草,並非前去剿匪,會不會遇到敵人,尚且很難說。就算遇到了敵人,馬敬臣將軍統兵有方,又豈是薛克構能比的,隻要及時將這五千人帶到龍吟穀中,馬上與運糧隊接洽,將軍糧運迴,絕不會另生枝節的。”


    李孝逸道:“那就依魏監軍所言,我即刻讓馬敬臣將軍率領五千兵馬前去接收軍糧。但這龍吟穀隻有監軍去過,那麽請問,馬敬臣將軍此去,如果順利的話,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趕到龍吟穀,又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將糧食運迴軍營呢?”


    魏元忠笑道:“不出意外的便可朝發夕至,若是接收到軍糧之後,隨即返迴的話,隻需要一晝夜的時間,就能返旆迴營了。”


    “但願如監軍所言吧。”說著便讓部下去將馬敬臣將軍請到自己的營帳來,馬敬臣聽說李孝逸有請,連忙趕來,隻聽李孝逸道:“本將軍適才與魏監軍商量過了,決定派馬將軍你率領五千兵馬前去接收軍糧,馬將軍覺得如何?”


    馬敬臣道:“三千足矣,根本不需要五千人。我非薛克構這般庸碌無能的將領,接收軍糧這事,對我來說簡直是小事一樁,人少了反而不會引起敵人的注意,而且行軍速度又相對較快,要是帶著五千人前去的話,隻怕要慢好幾個時辰呢。”


    李孝逸笑道:“我們適才也談論到這個問題,魏監軍還對你讚賞有加呢。我們自然知道你與薛克構有天淵之別,不過這縱然是這樣,也不可疏忽大意,五千兵馬最為穩妥。切記,一旦接收到軍糧,便需立即返迴,周圍都是敵人的據點,若是有所遷延的話,就很容易惹上不必要的麻煩。”


    馬敬臣道:“末將領命!”說著便走出營帳,到達中軍大營,調兵遣將,五千精銳兵馬在片刻之間便已集結完畢。在馬敬臣的一聲令下,騎兵躍馬,步兵就緒,軍容整飭,步調一致地走出中軍大營,向龍吟穀方向急速奔去。


    於此同時,玉虛道長等人率領的分隊既然得知了龍吟穀的具體所在,也在向龍吟穀方向趕去,獨孤一方等忠義營的分隊,也接到了玉虛道長派出的武當弟子傳報的消息,放棄跟蹤運糧隊,趕在運糧隊的前頭,向龍吟穀急速靠攏。


    忠義營的這些人都是騎著快馬,而且在距離上,與馬敬臣等人相比,距離龍吟穀更近些,加之馬敬臣等人是朝廷的軍隊,盱眙附近都是義軍,他們即便急速行軍,也要設法繞開盱眙城,故而這樣一來,就更要走許多多餘的路。忠義營的人都是江湖人裝束,故而可以直線進軍龍吟穀,不需繞過盱眙城,就算途中遇到義軍,也不必理會。


    這樣一來,自然會趕在馬敬臣之前到達龍吟穀,玉虛道長等人所在的分隊則更不用說,早已在盱眙境內,距離龍吟穀隻有三十幾裏的路程,他們的快馬行動極快,故而用不了兩個時辰,便已到達了龍吟穀。


    到了龍吟穀之後,隻見這龍吟穀的地形極為奇特,隻聽鄢雲說道:“上次我們進攻都梁山,經過這裏,還沒有仔細留意這裏的地形,原來這裏實在稱得上是巧奪天工呀。兩岸山峰突出,如兩柄利劍,崖壁之間,兩條如銀龍般的瀑布筆直垂下,迸珠濺玉,滴滴清涼,要是夏日,則水流更大,這山穀之中便如傾灑甘露一般,自是最佳的避暑之地,加之潭水清澈見底,兩條溪流順著山勢向南流去,讓人心曠神怡,堪稱人間仙境呢。若是這些運糧隊在夏季在此集結,我們隻怕很難燒毀糧草呢?”


    韓英女笑道:“我看是冬天是夏天,根本沒什麽區別,我們已經提前到達了這裏,也沒有發現有官軍到來,隻要那些運糧隊一到,我們便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不是能成功燒毀糧草了麽?”


    鄢雲笑道:“你沒看見這兩山之間有兩條大瀑布麽?要是夏天的話,水勢勢必更大,到時候便會如大雨傾盆一般,隻要運糧隊到達這裏,片刻間糧食就全都濕透了,我們就算點火,又如何能夠燒得了軍糧呢?到時候他們便有足夠的時間來準備,援兵一到,我們就相當危險了。”


    韓英女笑道:“那也未必盡然吧。若是這樣的話,我們便可以提前準備好火油,或者在龍吟穀南邊的山道上埋伏,將他們的糧草燒掉,不是同樣可以完成任務麽?再者說來,他們若是發現龍吟穀這裏有大瀑布,水珠會將糧食打濕,他們還會將糧食運到穀中麽?肯定是停留在半道上了。”


    鄢雲笑道:“你的想法過於簡單了,他們這些人是接受了死命令的,不敢不將糧食運到穀中,因為停留在半道上,遲早要經過龍吟穀,才能將軍糧送達,不同樣會被瀑布之水打濕麽?至於提前準備火油更是孩子話,就算有火油,我們如何運到這裏?等我們將火油運到這裏,隻怕他們早就與官軍接上頭了。另外若是在半道上埋伏,四麵沒有這樣的地形阻攔,憑我們這點人,又怎會將他們圍住,到時候他們分散突圍,我們就會疲於奔命,即便燒掉一些糧草,也是無濟於事。”


    韓英女見無法辯駁下去,於是笑道:“隻可惜現在是在冬季,雖有瀑布,但水勢還沒有覆蓋山穀地帶,不會將糧食弄濕。我們也不用準備火油了,但即便是這樣,這裏的地形也不適合埋伏呢,兩邊崖壁之上,光禿禿的,根本立不住腳,無法藏身,中間又這麽寬敞,南北道路極為暢通,我們即便攻擊運糧隊,也不是同樣會讓他們逃掉麽?”


    鄢雲笑道:“這就不用擔心了,隻要他們進入山穀之中,我們便能讓他們想進也進不得,想退也無路可退。”


    韓英女笑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是說我們忠義營分成兩撥人馬,在山穀南北兩頭設伏,等他們進入龍吟穀之後,同時衝將出來,借助地形山勢,便能對他們進行合圍,讓他們進退兩難?”


    鄢雲笑道:“與你說的大同小異。我的想法是,忠義營雖然分成兩撥人馬,但側重點須有不同,這山穀的地形北高南低,而且運糧隊若是與李孝逸派出的兵馬接頭的話,必然會向北而去,而我們若在北邊投入太多人馬的話,則他們會調轉過來,向南突圍。而且李孝逸的人不久也會由龍吟穀北邊而來,所以我們不能平均分配人馬,必須集中兵力,將他們的退路堵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女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羽客霞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羽客霞流並收藏大唐女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