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思溫還想據理力爭,但徐敬業已然聽不下去,驟然離座而去。魏思溫等人無奈之下,也隻得怏怏而退。


    眾人離場之後,鄢雲來到魏思溫在潤州城的臨時住所,對魏思溫說道:“忠言逆耳,徐將軍聽不進去,軍師難道不能想想其他的辦法麽?”


    魏思溫道:“現在能怎麽辦,也隻有依從他的命令,帶領小股部隊,去擒住幾個運糧小隊的頭兒,然後審問一下試試看,萬一問出些道兒,也說不定呢。”


    鄢雲頹然道:“軍師明知審問出來的幾率很小,又何必要說這樣的話呢。在下此來,原本想與軍師能在這件事上一起想個好法子,沒想到軍師也沒這心思了。”


    魏思溫道:“我算是看出來了,自從上次在匡複府與他發生了爭執之後,我這個軍師從此就是個虛銜而已,根本說不上話了,他薛仲璋現在才是徐敬業名副其實的軍師呢。我魏思溫,在徐將軍眼裏,又算得了什麽呢?”


    鄢雲忿然道:“從始至終,我與玉虛道長這些人都是支持魏軍師你的,本來攻打潤州,不揮師北上,在戰略上就犯了嚴重的錯誤,沒想到徐將軍一錯再錯,今天竟然說連大本營揚州也不要了,打算長留此地,等候李孝逸的大軍到來。這不是笑話麽?我看徐將軍從選擇攻打潤州之日開始,就在逃避與李孝逸正麵交鋒,這是典型的怯戰表現,是懦夫的行為。”


    魏思溫急忙製止鄢雲道:“鄢雲兄弟,你這話要是讓旁人聽去了,傳到徐將軍的耳邊,可知是什麽後果麽?以後切不可這般說了,就算是私底下也要提防隔牆有耳,上次在揚州匡複府,若不是我力保你的性命,徐敬業說將你殺了就殺了。”


    鄢雲毅然說道:“怕什麽,他就算要殺我,也忠義營的玉虛道長等人也不會答應的,憑他們的武功,要想保護我離開,還是可以做到的。”


    魏思溫道:“話雖如此說,但我想你們也不想因為一些小事,與徐敬業徹底鬧翻吧?畢竟一旦鬧僵了,便很難處理這個問題,對雙方都不利呢。”


    鄢雲聽魏思溫這麽一說,激憤的心情稍稍平複下來,遂道:“話歸正傳,若是我們忠義營願意聽從魏軍師的調遣,軍師能有辦法將正在向李孝逸軍營集結的運糧隊,盡數殲滅,破壞掉他們的糧草麽?”


    魏思溫笑道:“你一向足智多謀,有膽有識,上次在匡複府,那麽多文臣武將在場,也沒見誰支持我的戰略思想,隻有你據理力爭,而且借題發揮,說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看來你對用兵之道有極深的研究呢。”


    鄢雲笑道:“軍師過獎了,在下也不過在軍師的妙論上略加幾句錦上添花而已,與軍師胸中的深韜遠略相比,相去倍屣矣。”


    隨即說道:“依在下愚見,我們還需做兩手準備,一方麵徐敬業將軍所派的小股部隊,前去擒捕運糧隊官兵,我們還是依命而行;


    於此同時,另一方麵,我們忠義營則秘密向楚州方向而行,如果所擒拿的官兵吐露出確切地點,自然是請徐敬業將軍派兵前去圍剿運糧隊,若是問不出什麽,我們忠義營則必須化整為零,多方麵收集消息,向北打探李孝逸大軍的進程,在行進途中,則跟蹤這些運糧隊,相互聯絡,最後便可得知他們向何處集結。因為朝廷雖不可提前將大軍進程泄露,但運糧隊”行進途中一定會設法與李孝逸的大軍聯絡,從而得知集結的地點。”


    魏思溫接著道:“你的意思是忠義營全體出動,隻為探明他們具體集結的地點?”


    鄢雲道:“沒錯,我們忠義營雖然有一千多人,但化整為零之後,是無法像豫南的義匪那般將李孝逸大軍正在途中的糧草全部損毀的。我們隻有打聽清楚他們最終集結的地點,才能知道李孝逸的作戰意圖,我想他長途奔襲,最需要的是休整,因此急需拿下江南的某處城池,而揚州、楚州已在義軍手中,楚州更是他們南下平叛的絆腳石,首當其衝,很有可能就是他們首先要打下的目標。”


    魏思溫笑道:“你倒是分析分析,他們為什麽一定要拿下楚州城不可呢?”


    鄢雲笑道:“軍師既然想考考在下,那在下就說說,還請軍師評點。其一,打下楚州之後,西南可以揮軍攻打揚州,向東南又可以攻打潤州,揚、楚、潤三州,是我義軍目前的根據地,而楚州處在中央,一旦攻下,便可切斷揚州與潤州義軍的聯係。其二,楚州是第一個響應義軍的州郡,如果攻下楚州,對其他州郡想響應義軍的人無疑是個警示,對官軍南討極為有利,而對於我們義軍來說,楚州不僅僅是個根據地而已,而且是其他各州郡的榜樣與模範,若是這麵旗幟倒下,對義軍來說,無疑是個極大的損失。”


    魏思溫問道:“分析得有理有據,還有第三點麽?”


    鄢雲笑道:“這第三點嘛,那就是最為重要的一點了,因為徐敬業將軍沒有采納軍師的戰略計策,選擇親自帶著主力部隊,攻打潤州,沒想到這場攻城戰,持續這麽長時間。義軍大規模向潤州行軍,李孝逸等人不可能得不到消息,本來此刻揚州與楚州同樣是兵力不足,但相比之下,揚州兵精糧足,有眾多將領聚集,而且揚州城民上下一心,擁護義軍,在原先起義的將士心中,揚州的重要性自然比楚州大。


    李孝逸的大軍若是攻打揚州,短時間內便極難打下,而楚州守城的隻不過是李崇福等人,及尉遲昭手底下的幾個偏將而已,兵力空虛,糧草不足,大軍兵臨城下,潤州義軍無法迴援,要攻下楚州,對於這些器械精良,訓練有素的朝廷官軍而言,簡直輕而易舉。武則天用人唯才,李孝逸軍中不可能沒有人想到這些,從而選擇攻打楚州。”


    魏思溫笑道:“你這些想法若是徐將軍能夠聽得進去,該有多好呢?其實早在徐將軍率軍離開揚州,攻打潤州之時,我心中就一直有一種隱憂,來自楚州的擔憂。當初我也並非全是為了與徐將軍置氣,這才不隨軍前去攻打潤州的,其中有部分原因,是因為想到楚州有危險,我在揚州可以把控全局,率領揚州義軍前去增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女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羽客霞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羽客霞流並收藏大唐女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