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整個現場徹底地沸騰了。


    上河村的村民們個個喜笑顏開。


    原本,他們還滿心發愁呢。


    畢竟村子裏的田地就那麽多,可卻湧入了大量災民。


    當初那兩千多災民,上河村作為最富裕的村莊,一下子接收了八百名災民。


    這數量差不多是上河村原住民的八倍了。


    雖說村子裏辦的各種廠子都生意火爆,可老人們還是憂心忡忡。


    他們害怕遇上荒年,到時候哪怕有錢也買不到糧食。


    在老人們心裏,糧食可比金錢重要多了,有糧食才讓人心裏踏實、安心。


    雖然現在同樣也是荒年,災年,但是今年能夠用錢私下買得到糧食 ,並不代表以後用錢同樣也能夠買到糧食。


    其實,他們不知道 ,如果不是因為李有福的存在,上河村 、下河村想要用錢去買大量的糧食 ,想都別想, 而且價格也絕對不會是他們買的那個價格。


    前來觀看上河村收割的其他村村民,一個個眼睛都直了,緊緊盯著籮筐裏的稻子。


    那眼神,仿佛筐裏裝的根本不是稻子,而是一顆顆閃閃發光的金子。


    這稻種實在是太好了!


    和以前的稻子相比,增產了好幾倍。


    而且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增產,村民們可是親眼看著一株株稻子被割下來的。


    和報紙上吹噓的畝產一萬斤、十萬斤完全不一樣。


    這些村民雖然很多不識字,但他們心裏明白,一畝地稻穀畝產一萬斤、十萬斤,那根本就是天方夜譚,他們打心底裏就不信。


    上河村的蘇學文走到王海遠身邊,輕輕扯了扯他的衣袖,輕聲說道:“海遠,這稻子,賣一些給我們下河村吧。”


    沿河大隊其他三個村的隊長也在這兒。


    三人快步上前,來到王海遠身邊說道:“海遠,你們的稻子可一定要賣一些給我們,我們明年拿去做種。”


    附近其他村子裏的人也紛紛圍上來,說道:“王隊長,把你們生產隊的稻子賣一些給我們,我們也拿去做種。”


    王海遠看著一雙雙緊緊盯著他的眼睛,趕緊大聲說道:“大家先安靜一下,聽我說!咱們村今年得的這些稻種,種了我們村一半的麵積。今年我們村算是豐收了,但是明年繼續用這個稻種會不會豐收,這個我可不敢保證啊!”


    “王隊長,沒事!我們買種子迴去,就算增長不了四五倍,增長兩三倍我們也很滿意了。”


    “王隊長,你放心,不管收成如何,我們絕對不會怪你的。”


    大家七嘴八舌地向王海遠保證,就算把這些稻種買迴去收成不好,也絕不讓他擔責任。


    有些生產隊的村民,他們的隊長沒來,於是趕緊偷偷先溜迴去,要讓自己的隊長來上河村買稻種。


    看這架勢,要是來晚了,估計稻種就被搶光了。


    王海遠看著周圍的村民,說道:“大家先別著急,等我們村稻子收割完之後,我們首先要把我們村自己明年的稻種留下來,剩下的有多少,到時候我們村都會賣給大家的,大家放心好了。”


    好說歹說,總算是把大家勸走了。


    不過大家都打定主意,估算著等上河村的水稻收得差不多了,就趕緊前來購買稻種。


    同時,大家也對上河村的那些玉米垂涎三尺。


    瞧瞧人家地裏種的玉米,一株株玉米杆粗壯得很,最少的也掛著兩個玉米棒子,多的甚至有三個玉米棒子。


    這些玉米棒子普遍比自家種植的玉米長了三分之一,還粗大了許多。


    看樣子,這玉米比起自家地裏的玉米,畝產量起碼也增加了好幾倍。


    特別是購買了上河村紅薯秧苗,已經嚐到甜頭的沿河大隊其他三個生產隊,更是鐵了心要把水稻還有玉米種子早早搶到手裏。


    見到自家生產隊田裏種植的水稻這麽搶手、這麽受歡迎,村民們都樂開了花。


    要知道在農村換種子,有個約定俗成的規矩,那就是最少也得二換一。


    這樣一換算,自己生產隊種植的水稻本來就豐收了,再來個一換二,那豈不是增產更多了。


    整個上河村的村民們就像過年一樣,個個興高采烈。


    特別是後來加入進來的那八百災民,他們心裏更是高興,也徹底安心了。


    雖然現在他們住著嶄新的、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高檔新房子,而且在廠子裏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但他們之前一直有個擔憂,就怕上河村的糧食不夠吃,要是那樣可就麻煩了。


    在上河村開始收割的第二天,不但長河公社的趙建國書記來了,縣裏的肖縣長也來了,還有一群記者一同來到了上河村。


    肖縣長和趙建國書記他們,不僅參觀了上河村豐收的水稻,還參觀了他們的玉米地和紅薯地。


    記者們對著這些莊稼一頓猛拍,拍了好多照片。


    那些玉米,一株株植株粗壯,玉米棒子又粗又長,還結得多。


    有些記者甚至懷疑是假的,抓住那第三個玉米棒子使勁掰了掰,想試試它是不是真的長在玉米杆上。


    還有些記者跑到紅薯地裏,刨開紅薯下麵的泥土,看看這些紅薯是不是真的長在藤蔓上。


    有個記者接連刨了好幾株紅薯,發現每株紅薯下麵的紅薯都又大又多。


    肖縣長一邊和趙建國書記到處走走看看,一邊交談著。


    “上河村啊,去年就豐收了,可今年他們的產量相比去年提高了好多啊。”肖縣長說道。


    “是啊,他們今年有一半稻田種的是新品種水稻,據說是農科大的高材生、神童李有福培育出的優良良種。同時,這玉米也是他培育出來的,你看這玉米棒子,真的是又長又大呀。”


    時間在農民們繁忙的收割中緩緩流逝。


    10月16日,一個震撼人心的消息傳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這一消息,如同劃破長空的閃電,刹那間照亮了中華大地。


    對中國而言,這是從屈辱曆史中奮力崛起的偉大宣告,是挺直民族脊梁的關鍵一步。


    過去,列強憑借堅船利炮肆意侵略中國,中國因國防力量薄弱,受盡欺淩。


    被迫簽訂了諸多不平等條約,國土被瓜分,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如今,原子彈的成功爆炸,為中國鑄就了堅不可摧的國防盾牌,成為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它讓其他國家不敢輕易對中國發動戰爭,讓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終於擁有了舉足輕重的話語權。


    在國際政治格局上,它更是徹底重塑了中國的地位。


    此前,中國在國際事務中常常因為國力不強而受到諸多限製。


    原子彈爆炸成功後,世界各國紛紛重新審視中國。


    中國開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能夠更有力地參與國際規則的製定,為維護世界和平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一偉大成果,極大地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與凝聚力。


    上河村的村民們聽到這個消息,瞬間再度沸騰起來。


    田間勞作的人們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臉上洋溢著滿滿的驕傲與喜悅。


    老人們激動得熱淚盈眶,年輕人歡唿雀躍,孩子們雖然不完全理解這意味著什麽,但也被大人們的興奮情緒深深感染。


    大家都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緊密相連,隻有國家強大了,生活才有希望。


    一股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的決心,在每個人的心中悄然湧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饑荒年代:我重生有掛我怕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丐四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丐四爺並收藏重生饑荒年代:我重生有掛我怕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