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吳氏兄弟
重生饑荒年代:我重生有掛我怕啥 作者:南丐四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年,李有福靠著軋鋼廠的司機,還有清河其他幾家廠子的司機們,在外出跑運輸的間隙四處打聽消息。
通過這些經常外出跑長途的司機嘴裏知曉,外麵的世界並沒有像曆史記載的那般滿是淒慘與絕望。
至少,曾經讓人聞風喪膽、餓殍遍野的慘狀,已經漸漸褪去了猙獰的色彩,少了許多許多。
不過,在那些司機們口口相傳的見聞裏,始終沒有提及李有福送紅薯的事兒。
看來那些村民們還是非常小心謹慎的,在這饑荒如惡魔般肆虐的年月,誰家要是突然冒出幾百斤紅薯,那肯定得像守著稀世珍寶一樣,藏得嚴嚴實實,絕不讓一絲風聲走漏。
畢竟,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別說幾百斤紅薯,有時候,幾十斤甚至幾斤紅薯,都可能招來意想不到的災禍。
曆史上受災最重 ,死亡人數最多的河北,山東,山西以及貴州,因為自己投下大量的紅薯 ,從而拯救了無數人的性命。
今年的幹旱像是發了瘋,依然持續地籠罩著大地。
金水河也沒能逃過這一劫,水位一降再降,比去年低了好多。
有些地方,河水淺得可憐,隻剩下幾尺深,河道的高處都大大方方地露出了水麵,這般百年難得一遇的景象,讓金水河兩岸釣魚的人比以往更加多了起來。
這天,吳氏兩兄弟——吳大富和吳大貴,實在閑得慌,便合計著去河邊碰碰運氣。
兩人早早地出門,費了好大勁兒,才挖到幾條蚯蚓。他們拿著魚竿,一路朝著金水河走去。
說起這吳氏一家,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艱難。
一家四口,僅僅靠著他們的老爸那份微薄的工作維持生計。
老媽整日忙忙碌碌,給人縫縫補補、打些零工,偶爾還幫著廠裏做糊火柴盒的副業,賺點零零碎碎的小錢。
可這點錢,不過是杯水車薪。
兄弟倆同樣四處打零工,掙著微薄的收入。
吳大富已經二十三歲,吳大貴也年滿二十歲,正是該成家立業的年紀。
可老媽四處托人,求了不少媒人,卻沒有一個媒人願意上門。
誰會忍心把好好的姑娘往這窮困潦倒的火坑裏推呢?
家裏吃穿用度樣樣緊巴巴,住的地方也小得可憐,一家四口窩在一個不到三十平方的小房間裏。
姑娘嫁進來,圖什麽呢?就憑老吳那點工資,養活現有的四個人都已經捉襟見肘,要是再添一口人,日子簡直不敢想象,隻會更加艱難。
如今食物短缺得厲害,一家人哪怕天天省吃儉用,精打細算,米缸還是很快就見底了。
所以,兄弟倆今天滿心期待著能在河裏釣上兩條大魚,給家裏的餐桌添點葷腥,改善改善生活。
魚雖說有股腥味,可好歹是實實在在能填飽肚子的食物,總比吃那難以下咽、還不消化的觀音土強太多吧。
為了能搶占一個絕佳的釣魚位置,天還沒亮,兄弟倆就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匆匆忙忙地朝著河邊趕去。
在金水河邊摸黑走了好一陣子,直到天邊泛起了一絲微光,天剛蒙蒙亮,他們才好不容易尋到一處水深看起來不錯的地方,這才坐下來,準備試試今天的運氣。
這持續的幹旱,讓原本就不好找的蚯蚓變得更加稀缺。
一條不大的蚯蚓,被兄弟倆小心翼翼地掐成兩段,分別掛在兩根魚竿的魚鉤上。
兩人相隔大概三米遠,用力一甩,魚鉤便帶著他們滿滿的期待,“嗖”地一下紮進了河水深處。
也許是因為河水變淺,原本分散在各處的魚兒都聚集到了相對較深的地方;又或許是他們來得夠早,正好趕上了魚兒覓食的黃金“早口”時間。
這不,魚鉤剛丟下去沒多久,吳大富用玉米秸稈頂端精心製作的浮漂,就在水麵上輕輕地點了兩下,緊接著,像被什麽神秘力量拽住了一樣,“嗖”的一聲,瞬間消失在了水麵之下。
“大魚來了!”
吳大富興奮得眼睛都亮了起來,扯著嗓子大喊一聲。
他迅速伸出雙手,緊緊地握住手中的竹竿,使出渾身解數,用力向上一揚。
刹那間,一股沉重得仿佛要把他拖進水裏的力道從水下傳來,手中的竹竿也不堪重負,猛地彎成了一個危險的弧度,那模樣,就好像下一秒就會“啪”的一聲,斷成兩截。
上鉤的大魚顯然被這突如其來的刺痛激怒了,在水中瘋狂地掙紮起來。
它拚命地甩動著身體,拖著魚線在水底橫衝直撞,簡直像一個失控的小火箭。
由於河水太淺,大魚所到之處,身後立刻湧起大片渾濁的泥水,在清澈的河水中顯得格外醒目。
吳大貴這邊,原本正專心致誌地盯著自己的魚竿,眼睛一眨不眨。
聽到大哥的唿喊,扭頭一看,好家夥,大哥那邊動靜可不小。
他也顧不上自己的魚竿了,隨手把魚竿往旁邊一扔,撒開腿就朝著大哥這邊跑過來,嘴裏還喊著:“大哥,我來幫忙!”
“危險,前麵有樹樁!”吳大貴眼尖,一眼就看到了大魚逃竄的前方,隱隱約約有一根粗壯的大樹樁橫在河道中間。
那樹樁還有一部分粗大樹枝的斷茬露在水麵上,隨著水波若隱若現。
“大哥 ,別讓魚再往前麵去了!”吳大貴邊跑,邊高聲喊道。
吳大富此刻已經使出了吃奶的勁兒,雙手緊緊地握住竹竿,身體後仰,試圖憑借自己的力量把大魚拉迴來。
可大魚的力量實在是太大了,就像一頭憤怒的公牛,根本不受控製。
隻見它猛地一個前衝加速,速度快得讓人來不及反應,瞬間就衝到了大樹根底下。
吳大富心急如焚,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滾落下來。
他拚了命地想要把魚從大樹根底下拉出來,雙手因為用力過度而青筋暴起,可魚線就像被大樹樁死死地咬住了一樣,紋絲不動。
“完蛋,魚線掛在樹根上了,拉不動了!”吳大富又氣又急,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通過這些經常外出跑長途的司機嘴裏知曉,外麵的世界並沒有像曆史記載的那般滿是淒慘與絕望。
至少,曾經讓人聞風喪膽、餓殍遍野的慘狀,已經漸漸褪去了猙獰的色彩,少了許多許多。
不過,在那些司機們口口相傳的見聞裏,始終沒有提及李有福送紅薯的事兒。
看來那些村民們還是非常小心謹慎的,在這饑荒如惡魔般肆虐的年月,誰家要是突然冒出幾百斤紅薯,那肯定得像守著稀世珍寶一樣,藏得嚴嚴實實,絕不讓一絲風聲走漏。
畢竟,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別說幾百斤紅薯,有時候,幾十斤甚至幾斤紅薯,都可能招來意想不到的災禍。
曆史上受災最重 ,死亡人數最多的河北,山東,山西以及貴州,因為自己投下大量的紅薯 ,從而拯救了無數人的性命。
今年的幹旱像是發了瘋,依然持續地籠罩著大地。
金水河也沒能逃過這一劫,水位一降再降,比去年低了好多。
有些地方,河水淺得可憐,隻剩下幾尺深,河道的高處都大大方方地露出了水麵,這般百年難得一遇的景象,讓金水河兩岸釣魚的人比以往更加多了起來。
這天,吳氏兩兄弟——吳大富和吳大貴,實在閑得慌,便合計著去河邊碰碰運氣。
兩人早早地出門,費了好大勁兒,才挖到幾條蚯蚓。他們拿著魚竿,一路朝著金水河走去。
說起這吳氏一家,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艱難。
一家四口,僅僅靠著他們的老爸那份微薄的工作維持生計。
老媽整日忙忙碌碌,給人縫縫補補、打些零工,偶爾還幫著廠裏做糊火柴盒的副業,賺點零零碎碎的小錢。
可這點錢,不過是杯水車薪。
兄弟倆同樣四處打零工,掙著微薄的收入。
吳大富已經二十三歲,吳大貴也年滿二十歲,正是該成家立業的年紀。
可老媽四處托人,求了不少媒人,卻沒有一個媒人願意上門。
誰會忍心把好好的姑娘往這窮困潦倒的火坑裏推呢?
家裏吃穿用度樣樣緊巴巴,住的地方也小得可憐,一家四口窩在一個不到三十平方的小房間裏。
姑娘嫁進來,圖什麽呢?就憑老吳那點工資,養活現有的四個人都已經捉襟見肘,要是再添一口人,日子簡直不敢想象,隻會更加艱難。
如今食物短缺得厲害,一家人哪怕天天省吃儉用,精打細算,米缸還是很快就見底了。
所以,兄弟倆今天滿心期待著能在河裏釣上兩條大魚,給家裏的餐桌添點葷腥,改善改善生活。
魚雖說有股腥味,可好歹是實實在在能填飽肚子的食物,總比吃那難以下咽、還不消化的觀音土強太多吧。
為了能搶占一個絕佳的釣魚位置,天還沒亮,兄弟倆就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匆匆忙忙地朝著河邊趕去。
在金水河邊摸黑走了好一陣子,直到天邊泛起了一絲微光,天剛蒙蒙亮,他們才好不容易尋到一處水深看起來不錯的地方,這才坐下來,準備試試今天的運氣。
這持續的幹旱,讓原本就不好找的蚯蚓變得更加稀缺。
一條不大的蚯蚓,被兄弟倆小心翼翼地掐成兩段,分別掛在兩根魚竿的魚鉤上。
兩人相隔大概三米遠,用力一甩,魚鉤便帶著他們滿滿的期待,“嗖”地一下紮進了河水深處。
也許是因為河水變淺,原本分散在各處的魚兒都聚集到了相對較深的地方;又或許是他們來得夠早,正好趕上了魚兒覓食的黃金“早口”時間。
這不,魚鉤剛丟下去沒多久,吳大富用玉米秸稈頂端精心製作的浮漂,就在水麵上輕輕地點了兩下,緊接著,像被什麽神秘力量拽住了一樣,“嗖”的一聲,瞬間消失在了水麵之下。
“大魚來了!”
吳大富興奮得眼睛都亮了起來,扯著嗓子大喊一聲。
他迅速伸出雙手,緊緊地握住手中的竹竿,使出渾身解數,用力向上一揚。
刹那間,一股沉重得仿佛要把他拖進水裏的力道從水下傳來,手中的竹竿也不堪重負,猛地彎成了一個危險的弧度,那模樣,就好像下一秒就會“啪”的一聲,斷成兩截。
上鉤的大魚顯然被這突如其來的刺痛激怒了,在水中瘋狂地掙紮起來。
它拚命地甩動著身體,拖著魚線在水底橫衝直撞,簡直像一個失控的小火箭。
由於河水太淺,大魚所到之處,身後立刻湧起大片渾濁的泥水,在清澈的河水中顯得格外醒目。
吳大貴這邊,原本正專心致誌地盯著自己的魚竿,眼睛一眨不眨。
聽到大哥的唿喊,扭頭一看,好家夥,大哥那邊動靜可不小。
他也顧不上自己的魚竿了,隨手把魚竿往旁邊一扔,撒開腿就朝著大哥這邊跑過來,嘴裏還喊著:“大哥,我來幫忙!”
“危險,前麵有樹樁!”吳大貴眼尖,一眼就看到了大魚逃竄的前方,隱隱約約有一根粗壯的大樹樁橫在河道中間。
那樹樁還有一部分粗大樹枝的斷茬露在水麵上,隨著水波若隱若現。
“大哥 ,別讓魚再往前麵去了!”吳大貴邊跑,邊高聲喊道。
吳大富此刻已經使出了吃奶的勁兒,雙手緊緊地握住竹竿,身體後仰,試圖憑借自己的力量把大魚拉迴來。
可大魚的力量實在是太大了,就像一頭憤怒的公牛,根本不受控製。
隻見它猛地一個前衝加速,速度快得讓人來不及反應,瞬間就衝到了大樹根底下。
吳大富心急如焚,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滾落下來。
他拚了命地想要把魚從大樹根底下拉出來,雙手因為用力過度而青筋暴起,可魚線就像被大樹樁死死地咬住了一樣,紋絲不動。
“完蛋,魚線掛在樹根上了,拉不動了!”吳大富又氣又急,忍不住爆了句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