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這就是記載了神醫聞人氏的卷宗。”吏員領著薑贇,來到了一片密密麻麻的書櫃旁,準確的找到了薑贇想要找的東西,恭敬的道:“共有上下兩卷,殿下您慢慢看,屬下這就去給您煮茶。”
“多謝。”薑贇抽出了那兩份卷軸,找了張凳子,用袖子將凳上的灰塵撲掉,然後坐在上麵看了起來。
上下兩卷看起來還真是要不少時間,期間那個吏員來送了六次茶,薑贇專注於翻閱卷軸,沒有察覺。
直到他來送飯的時候,薑贇才驚覺道:“現在幾時了?”
“迴稟殿下,已經是快申時了。”
薑贇連忙起身,心說怎麽都這個時候了?天都要黑了,自己可得趕緊去找到聞人妙才行。
否則的話,自己漏了一天上藥,也不知道會不會出現什麽意外情況。
“殿下,您不用膳嗎?是不合口味嗎?”吏員見薑贇抬腿要走,便急忙問道。
“不是。”薑贇搖了搖頭:“我得去救人,不然的話,我可能會出問題。”
“……”
薑贇這話說的像謎語,吏員愣了一下,不知該如何作答。
等他迴過神來,薑贇已經離開了。
匆匆走出了後院,路上看到秦若素正在很敷衍的給奄奄一息的謝山河上藥,一旁是麵色不善的天監丞劉法背著手看著,想來這也是劉法強迫秦若素做的。
沒有多理會,簡單跟劉法打了個招唿,薑贇就出了都水院。
見薑贇匆匆上馬,白守貞也跟著上了馬。但薑贇一言不發,白守貞就有些莫名奇妙。忍不住問道:“殿下,咱們這是要去哪兒?”
“迴藥院。”薑贇微微一笑:“我要找的人,現在就在藥院裏麵。”
“……”
白守貞心頭覺得奇怪,也沒多問,隻有跟在後麵。
聞人氏,從二百年前,忽然嶄露頭角的一個醫生家族。
據說他們秦朝一直延續到現在,隻不過以前沒什麽名氣,而且大部分時間都在民間,還是老家行醫,所以外人很少有聽說過他們。
倒是鎮江的那邊,提到聞人都是耳熟能詳。
讓聞人家族嶄露頭角的原因,是當時的一位從聞人家族裏出來的年輕大夫,行醫至太安府,在不知其身份的情況下,治好了最受皇帝寵愛的公主所患的頑疾。
公主芳心暗許,皇帝也願意成全這門婚事,但是那個大夫卻拒絕了。
本來這件事應該是就這麽算了,但是那個大夫離開之後,公主卻茶飯不思,日漸消瘦,終於再度臥榻病床,不久之後,便一命嗚唿。
其實薑贇看到這裏的時候,就覺得非常奇怪。天下真有這麽莫名奇妙的病?人在能治好,人走了就要活活把自己餓死。與其說這是生理上的疾病,倒不如說這是心理上的變態啊。
而且更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無論是傳聞,還是前朝的宮廷記錄,上麵對於這位公主所患的疾病皆是語焉不詳。
倒是有幾條關於這位公主美貌的記錄,說什麽當時京城裏的紈絝為了爭奪誰能做這位病美人的駙馬,一度攪得整個太安府雞犬不寧。
言歸正傳——這件事發生之後,皇帝自然憤怒無比。
他認為,那個大夫能夠治好自己女兒的病,是用了巫術。等他一走,巫術就失效了,自己的女兒就又病死了。
於是他發布通緝令,捉拿那位大夫。
那位大夫已經從太安府走到了應天府,被抓迴來的時候一臉的茫然。
後來皇帝質問,他自稱無辜。於是皇帝惱羞成怒之下,將其推上刑場。
時值六月,到了聞人大夫人頭落地之時,天空忽然從晴轉陰,鵝毛大雪紛紛飄落。
見狀如此,百姓齊齊跪地喊冤。
而這位聞人大夫此前在太安府逗留之時,不分貧富貴賤,出手治好了不少人的病。
此前迫於皇帝的淫威,眾人不敢言語。
這一次,倒叫他們抓住了機會。
百姓推舉出一位代表入宮請願,不求別的,隻求皇帝能夠昭告天下,說聞人大夫是受到了冤屈。
然而皇帝肯定是要麵子的,之前他不顧旁人勸阻,執意斬了聞人大夫。現在又要昭告天下,說聞人大夫是被冤枉的,那豈不是在天下人的麵前,打自己的臉麽?
於是他說什麽都不同意。
本來這也就是一個民間的傳聞罷了,真正讓這件事被載入史冊的原因,是因為聞人大夫的死,正是之後不久,一場政變的導火索。
當時的宰相李安,心存野望。他勾結宮中的宦官,蒙騙皇帝,結黨營私,排除異己,欲圖獨掌朝政。
等到他實現了這個目標,連皇帝都差不多成了他的傀儡時,他又對此感到不滿,想要自己做皇帝。
於是,他就拿這件事來做文章。
說六月飛雪,此乃天大的冤屈。陛下知之卻不為,實乃天子之失職。蒼天震怒,則我等凡人受罪。還望天子罪己以示蒼天,告天下。
聽到沒,這是要皇帝下罪己詔。
本身皇帝就是個要臉的人,那老百姓推出來一個代表讓他說一句聞人大夫是被冤枉的他都不幹,還下罪己詔?這不是開玩笑麽?他說什麽都不幹。
於是李安謊報災情,說江南大澇,河北大旱,除開太安府,天下就沒一塊好地方了。
皇帝知道他說的是假的,叱責了他一番之後,也就沒當迴事。
但是李安臉上又掛不住了,某一天朝會,他跳出來指著皇帝說你殘暴不仁,造成如此之大的冤屈還沒有絲毫悔改之意,你不配當皇帝。
文武百官紛紛附和,已經被李安買通的侍衛們殺入大殿,眼看就要把皇帝當場殺死了。
這時,之前跟李安勾結的那個太監反水了。
他之前被分享了李安欲圖謀反的計劃,所以特地請來大內侍衛中武功最高的高手來假扮宦官,貼身侍衛皇帝。
其他侍衛們衝進來欲圖殺死皇帝的時候,他就護著皇帝拖延。直至同樣埋伏好的永安衛突然殺出,將在場參與政變的人盡數緝拿。
後續如何處理,並非是重要的事情。
重要的是,正是因為這件事,聞人家族才被注意到。
在這之後,皇帝依舊沒有道歉。不過他倒是召聞人家族的家主入京,之後聞人家族舉家搬遷至太安府,聞人家族成為了宮廷裏的太醫。
還被皇帝賜予天下所有的醫生都求之若渴的金匣藥方。
要說聞人家族的崛起,是因為陸家的皇帝。
那麽聞人家族墜落深淵,也要拜陸家的皇帝所賜。
前朝末帝陸庸,屠殺士族期間曾大病一場。當時太醫院的院監聞人霆沒能治好陸庸,便被陸庸下令滿門抄斬。
而宮中有人提前通風報信,使聞人家族中的一小部分人得以逃離。
在逃走的這些人當中,他們還帶走了金匣藥方,陸庸曾派人搜找,但一無所獲,為此,陸庸一怒之下又殺了不少人。
此前薑贇對這些並不知情,前朝那場政變,並不算是什麽重要的事件,古往今來同樣的事情多了去了,做的比李安巧妙更是數不勝數,所以就算要學習借鑒以提高警惕,也輪不到這件事。
至於薑贇為什麽會認為人就在藥院裏,理由也很簡單。
天監府的記載中表示,知道聞人家族有人出逃這件事的人,屈指可數。
當時大部分的聞人家族成員都選擇了犧牲自己,以營造出他們並不知情的情況。
所以在大多數人的眼裏,聞人家族在那一天就已經被殺光了。
而知曉聞人家族有人出逃,並且還攜帶了金匣藥方的人,毫無疑問,就是協助聞人家族成員逃跑的人,也就是那個給他們通風報信的人。
當時就職於太醫院的一名太醫,嚴複生。
“多謝。”薑贇抽出了那兩份卷軸,找了張凳子,用袖子將凳上的灰塵撲掉,然後坐在上麵看了起來。
上下兩卷看起來還真是要不少時間,期間那個吏員來送了六次茶,薑贇專注於翻閱卷軸,沒有察覺。
直到他來送飯的時候,薑贇才驚覺道:“現在幾時了?”
“迴稟殿下,已經是快申時了。”
薑贇連忙起身,心說怎麽都這個時候了?天都要黑了,自己可得趕緊去找到聞人妙才行。
否則的話,自己漏了一天上藥,也不知道會不會出現什麽意外情況。
“殿下,您不用膳嗎?是不合口味嗎?”吏員見薑贇抬腿要走,便急忙問道。
“不是。”薑贇搖了搖頭:“我得去救人,不然的話,我可能會出問題。”
“……”
薑贇這話說的像謎語,吏員愣了一下,不知該如何作答。
等他迴過神來,薑贇已經離開了。
匆匆走出了後院,路上看到秦若素正在很敷衍的給奄奄一息的謝山河上藥,一旁是麵色不善的天監丞劉法背著手看著,想來這也是劉法強迫秦若素做的。
沒有多理會,簡單跟劉法打了個招唿,薑贇就出了都水院。
見薑贇匆匆上馬,白守貞也跟著上了馬。但薑贇一言不發,白守貞就有些莫名奇妙。忍不住問道:“殿下,咱們這是要去哪兒?”
“迴藥院。”薑贇微微一笑:“我要找的人,現在就在藥院裏麵。”
“……”
白守貞心頭覺得奇怪,也沒多問,隻有跟在後麵。
聞人氏,從二百年前,忽然嶄露頭角的一個醫生家族。
據說他們秦朝一直延續到現在,隻不過以前沒什麽名氣,而且大部分時間都在民間,還是老家行醫,所以外人很少有聽說過他們。
倒是鎮江的那邊,提到聞人都是耳熟能詳。
讓聞人家族嶄露頭角的原因,是當時的一位從聞人家族裏出來的年輕大夫,行醫至太安府,在不知其身份的情況下,治好了最受皇帝寵愛的公主所患的頑疾。
公主芳心暗許,皇帝也願意成全這門婚事,但是那個大夫卻拒絕了。
本來這件事應該是就這麽算了,但是那個大夫離開之後,公主卻茶飯不思,日漸消瘦,終於再度臥榻病床,不久之後,便一命嗚唿。
其實薑贇看到這裏的時候,就覺得非常奇怪。天下真有這麽莫名奇妙的病?人在能治好,人走了就要活活把自己餓死。與其說這是生理上的疾病,倒不如說這是心理上的變態啊。
而且更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無論是傳聞,還是前朝的宮廷記錄,上麵對於這位公主所患的疾病皆是語焉不詳。
倒是有幾條關於這位公主美貌的記錄,說什麽當時京城裏的紈絝為了爭奪誰能做這位病美人的駙馬,一度攪得整個太安府雞犬不寧。
言歸正傳——這件事發生之後,皇帝自然憤怒無比。
他認為,那個大夫能夠治好自己女兒的病,是用了巫術。等他一走,巫術就失效了,自己的女兒就又病死了。
於是他發布通緝令,捉拿那位大夫。
那位大夫已經從太安府走到了應天府,被抓迴來的時候一臉的茫然。
後來皇帝質問,他自稱無辜。於是皇帝惱羞成怒之下,將其推上刑場。
時值六月,到了聞人大夫人頭落地之時,天空忽然從晴轉陰,鵝毛大雪紛紛飄落。
見狀如此,百姓齊齊跪地喊冤。
而這位聞人大夫此前在太安府逗留之時,不分貧富貴賤,出手治好了不少人的病。
此前迫於皇帝的淫威,眾人不敢言語。
這一次,倒叫他們抓住了機會。
百姓推舉出一位代表入宮請願,不求別的,隻求皇帝能夠昭告天下,說聞人大夫是受到了冤屈。
然而皇帝肯定是要麵子的,之前他不顧旁人勸阻,執意斬了聞人大夫。現在又要昭告天下,說聞人大夫是被冤枉的,那豈不是在天下人的麵前,打自己的臉麽?
於是他說什麽都不同意。
本來這也就是一個民間的傳聞罷了,真正讓這件事被載入史冊的原因,是因為聞人大夫的死,正是之後不久,一場政變的導火索。
當時的宰相李安,心存野望。他勾結宮中的宦官,蒙騙皇帝,結黨營私,排除異己,欲圖獨掌朝政。
等到他實現了這個目標,連皇帝都差不多成了他的傀儡時,他又對此感到不滿,想要自己做皇帝。
於是,他就拿這件事來做文章。
說六月飛雪,此乃天大的冤屈。陛下知之卻不為,實乃天子之失職。蒼天震怒,則我等凡人受罪。還望天子罪己以示蒼天,告天下。
聽到沒,這是要皇帝下罪己詔。
本身皇帝就是個要臉的人,那老百姓推出來一個代表讓他說一句聞人大夫是被冤枉的他都不幹,還下罪己詔?這不是開玩笑麽?他說什麽都不幹。
於是李安謊報災情,說江南大澇,河北大旱,除開太安府,天下就沒一塊好地方了。
皇帝知道他說的是假的,叱責了他一番之後,也就沒當迴事。
但是李安臉上又掛不住了,某一天朝會,他跳出來指著皇帝說你殘暴不仁,造成如此之大的冤屈還沒有絲毫悔改之意,你不配當皇帝。
文武百官紛紛附和,已經被李安買通的侍衛們殺入大殿,眼看就要把皇帝當場殺死了。
這時,之前跟李安勾結的那個太監反水了。
他之前被分享了李安欲圖謀反的計劃,所以特地請來大內侍衛中武功最高的高手來假扮宦官,貼身侍衛皇帝。
其他侍衛們衝進來欲圖殺死皇帝的時候,他就護著皇帝拖延。直至同樣埋伏好的永安衛突然殺出,將在場參與政變的人盡數緝拿。
後續如何處理,並非是重要的事情。
重要的是,正是因為這件事,聞人家族才被注意到。
在這之後,皇帝依舊沒有道歉。不過他倒是召聞人家族的家主入京,之後聞人家族舉家搬遷至太安府,聞人家族成為了宮廷裏的太醫。
還被皇帝賜予天下所有的醫生都求之若渴的金匣藥方。
要說聞人家族的崛起,是因為陸家的皇帝。
那麽聞人家族墜落深淵,也要拜陸家的皇帝所賜。
前朝末帝陸庸,屠殺士族期間曾大病一場。當時太醫院的院監聞人霆沒能治好陸庸,便被陸庸下令滿門抄斬。
而宮中有人提前通風報信,使聞人家族中的一小部分人得以逃離。
在逃走的這些人當中,他們還帶走了金匣藥方,陸庸曾派人搜找,但一無所獲,為此,陸庸一怒之下又殺了不少人。
此前薑贇對這些並不知情,前朝那場政變,並不算是什麽重要的事件,古往今來同樣的事情多了去了,做的比李安巧妙更是數不勝數,所以就算要學習借鑒以提高警惕,也輪不到這件事。
至於薑贇為什麽會認為人就在藥院裏,理由也很簡單。
天監府的記載中表示,知道聞人家族有人出逃這件事的人,屈指可數。
當時大部分的聞人家族成員都選擇了犧牲自己,以營造出他們並不知情的情況。
所以在大多數人的眼裏,聞人家族在那一天就已經被殺光了。
而知曉聞人家族有人出逃,並且還攜帶了金匣藥方的人,毫無疑問,就是協助聞人家族成員逃跑的人,也就是那個給他們通風報信的人。
當時就職於太醫院的一名太醫,嚴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