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人跟蹤李嚴做甚?”
那輛黑色馬車越來越近,陸安平往三位拜火教麻葛靠了靠,虛掩身軀,眉心也即皺起。
朱雀街上符籙靈性已失,他不認為銅甲兵能發現自己,且這行色匆匆的勁頭與方向,目標地應該很明確。
大興善寺!
作為乾帝心腹,李嚴一定知曉全盤計劃,而且鬼神圖成時僧道司便有人混入、加上金翅鳥造成動靜,往大興善寺也不奇怪。
隻是羅浮派水玉兒、霍桐派朱子琳出現在馬車後,著實有些意外。
“兩派遺世獨立,難道也與李嚴有仇不成,或者維護人間帝王不得修道的天規,想對乾帝不利?”
他不禁生出幾分敬意,隻是以她兩人修為,大概是遠遠不夠的。
出乎意料的是,那輛黑色馬車突然減速,隻聽“籲籲”兩聲,身著道袍的銅甲兵輕扯韁,四匹駿馬竟生生止住,濺起好大灰塵。
這變故來得突然,陸安平本想避開,無奈四下裏寂靜,難免為銅甲兵覺察,隻好虛掩在桑白身後。
“李司丞安好?”
不等簾子挑開,桑白便拈著胡帽,欠身道,似乎與李嚴頗為熟絡。
“是了…拜火教傳教,應該也在僧道司管轄內,起碼名義上如此!”
陸安平深吸口氣,凝望著厚重黑簾挑開的人影。
李嚴!
在中陰光明境中,乾帝自始至終沒有現出,唯獨李嚴露出到背影。
那是一副頎長背影,杏黃道派大袖飄飄,發髻梳得一絲不亂,透著十足的威壓與刻薄。
他還聽過李嚴的聲音——驚愕、繼而是冷冷的號令。那是在朱雀街上的血戰,身為王屋派弟子的李嚴,為書生所持的一截軒轅劍而震驚。
此刻的李嚴,卻是一身儒裝,中年模樣、麵孔深沉、顎下胡須翕動著,精光從雙目放出,打量著眾人。
咚!
咚!
陸安平心房有如擂鼓,眼前再無其他,直欲抽出那截軒轅劍、或震澤劍,揮向李嚴。
這是他幻想無數次的場景,甚至連無名劍訣的施放也推演許久,輔以太陽真火,出其不意地擊殺李嚴。
“籌備水陸法會,真是有勞僧道司了!”
桑白仍操著蹩腳的口音,不動聲色地往左側身,將他擋在身後。另兩名麻葛心領神會,也上前幾步。
胡人高大,又戴著圓尖帽,將陸安平遮掩得掩飾。
“生生不息……”
李嚴眼中疑惑一閃即逝,隨即雙手交叉,比了個頗怪異的手勢,繼續道:“桑白王子在長安可習慣?”
王子?
李嚴知曉拜火教偈語並不奇怪,接下來的稱謂卻令陸安平頗吃驚,沒想到桑白,還是火羅國的王子。
“長安繁花錦簇的……”桑白頓了頓,碧眼一挑,望著街巷一簇簇黃菊,笑道:“感謝胡天的旨意,將我帶到長安!”
他將目光收迴,瞥了眼奇怪的駕車道人,兩手拇指交錯、手心向上,做出同樣的手勢。
“生生不息!”
另兩位麻葛如法炮製,口中跟著念道。
“如此……便不打擾了;”
李嚴向後瞥了眼,隨即笑著道,“桑白皇子請自便,隻是近日長安魚龍混雜,可千萬要小心!”
“有胡天的庇佑,還有李司丞的僧道司,長安城可比西域安全得多……”
桑白打了個哈哈,目送李嚴登上車廂,繼而走遠,才轉過身,問道:“忘記請教閣下名諱……哦不,應該叫道號?”
“陸壓!”
望著馬車留下的煙塵,陸安平心不在焉地迴了句,果然,那朱子琳與水玉兒消失不見了。
“陸壓…很有趣的名號!”
桑白碧眼骨碌轉著,小心問道:“閣下和李嚴有仇嗎?”
“西域見慣了血勇仇恨,閣下剛才眼中怒火固然隱秘,卻被我覺察到了……你要懂得在仇人麵前隱藏意圖,胡天的眷者!”
陸安平道了聲謝,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隻是淡淡地道:“我還有事!失陪了……”
“生生不息!”
桑白三人一齊作出手勢,並沒有阻攔,望著陸安平身影走遠,臉上露出一絲混雜著驚奇與神往的複雜神色。
……
……
告別桑白許久,走在暖陽高照的坊道中,陸安平隱隱覺得發寒。
剛才麵對李嚴時,除山河社稷圖無所不在的威壓後,何嚐不曾感到銅甲兵的寒意、以及李嚴身上氣勢。
從他感應來看,李嚴修為起碼是暉陽境——考慮到其忙於俗務,這修為著實不弱。若非桑白阻攔,隻怕要打草驚蛇。
而且,興許李嚴早已覺察朱子琳、水玉兒意圖,自家也或看在眼中,隻是火羅國王子在側,不好發作罷了。
想到那位火羅國王子、拜火教麻葛,陸安平又隱隱覺得不安。
倒不是所謂胡天的眷者這類……而是長安眼下龍蛇混雜,各方勢力雲集,隻怕都盯著乾帝這遭水路法會。
其實僧道司、或者背後的乾帝又何嚐不知,隻是並不在乎。一旦煉化正一祖師,成就飛仙、乃至天仙境界,繼而入主造化天宮,隻怕唯有當年的穀玄牝才可比擬。
正一祖師事極隱秘,隻怕僅正一觀、興善寺、李嚴知曉,或許還有那清微派…….
而火羅,乃至月輪顯然有所覺察,才有派遣王子打探,還牽扯那位胡天尊神。
“不知天蠶仙娘是否會派人來?”
他突然想到之前那姚化龍,如今整個中土,隻怕都明裏暗裏關注著,南方的三苗氏、北方的柔然……
不知該如何收場?
還有九幽陰煞,天上道標,歸墟裏的穀玄牝……
無論乾帝羅天大醮能否順利,這場大劫似乎難免——無論是素和尚所說壞劫中的三災,還是水鏡真人所說天地大劫。
甚至火羅國那位胡天尊神——按桑白的意思,隻怕世間又要淪為灰燼,又從灰燼中重生了。
“生生不息……”
他默念了聲拜火教偈語,此刻越發明白,為何道生一路散播彌勒信仰,竟是如此有效!
道門超然物外,方外與世俗涇渭分明,即便奔波唿號,也是水鏡真人那樣神龍見首不見尾,哪裏如佛家大開方便之門,連未來佛主彌勒也降世拯救……
“可惜我不是彌勒!”
“不過…我也不想當這彌勒——”
陸安平呢喃著,腳步卻是不慢,從赭紅坊牆間穿過,遙遙往靖善坊走去。
他自小奢望的,無非是身體康健、讀書明理而已;跨入方外後,所想的還是平平安安活下去;當然,經張天師搜魂通幽知曉往事後,多了為父母報仇的念頭。
後來便遇上水鏡真人,素和尚……
那些度厄解困、化解災劫的宏大想法,始終太過遙遠,是菩薩的修行。
“至少……李嚴應該死!”
他默念了,半晌後緩緩吐出其他幾個字,“還有乾帝——”
軒轅劍在五陰袋中靜靜放著,震澤劍也悄無聲息……九月初的陽光下,一個略微失神的少年,就這麽穿過人聲鼎沸的坊巷,再度來到大興善寺前。
先是鬼神圖成,而後金翅鳥、伽藍現身,故而蜂擁而來的眾人將寺門圍得水泄不通。
不出意料,李嚴也在其中,銅甲兵分開丈許空間,護著一身儒裝的司丞走至寺門。
隻見知客僧禮貌地攔住李嚴,沒多久圖澄也現出,雙手合十宣了聲佛號,與李嚴低聲交談著。
出於某種默契,兩人不約而同地隔門檻相對,從始至終,李嚴不曾邁入興善寺一步,而圖澄也沒出來。
“果然是衝李嚴來的……”
陸安平注意到,興善寺正門右側石獅旁,一位身著寬大道袍的女童張望著,手腕金鈴燦燦泛著光。
女童身側,身著淡青長裙的女冠亭亭玉立,不是霍桐派朱子琳是誰?
就在此刻,那道高挑身影有所覺察,秀眸穿過攢動的人群,警覺地望過來。
緊接著,那道目光頓了頓,繼而現出一股驚訝,最終女冠嘴角上揚,示意了下。
陸安平也略微頷首。
就這樣,兩個興許懷著相同目的的人,在大興善寺前,隔著蜂湧喧囂的人群,彼此示意了下。
“姐姐發現了什麽?”水玉兒突然轉過頭。
“沒什麽——”
朱子琳應了聲,念頭暫且從興善寺、僧道司李嚴脫開,迴想著剛才那道心照不宣的眼神,以及不久前躲在胡人背後的身影……
當然,還有渭水畔的邂逅。
“興慶宮,魔教,陸安平,還有所謂的陸壓……”
她心頭泛起大片疑雲,隻是等再迴頭時,少年身影卻消失不見。
……
……
從靖善坊走出,陸安平徑直往城南道德坊去。
隻是到跟前,才見正一觀大門緊閉,八名僧道司黃帔道士手持拂塵、法劍、帛幡之類,守在門外。
“羅天大醮將近,僧道司索性將正一弟子牢牢看住?”
他遠遠瞥了眼,轉身走了片刻,轉角卻望見“端窺色相”、“論斷吉兇”黃帛。
那玉樞子正翹著二郎腿,無精打采地靠在藤椅上,黝黑龜甲正蓋在臉上。
陸安平緩緩走上前,擋住陽光,清了清嗓子道:
“前輩,我想請您算下命理!”
(周一求推薦票、月票~~)
那輛黑色馬車越來越近,陸安平往三位拜火教麻葛靠了靠,虛掩身軀,眉心也即皺起。
朱雀街上符籙靈性已失,他不認為銅甲兵能發現自己,且這行色匆匆的勁頭與方向,目標地應該很明確。
大興善寺!
作為乾帝心腹,李嚴一定知曉全盤計劃,而且鬼神圖成時僧道司便有人混入、加上金翅鳥造成動靜,往大興善寺也不奇怪。
隻是羅浮派水玉兒、霍桐派朱子琳出現在馬車後,著實有些意外。
“兩派遺世獨立,難道也與李嚴有仇不成,或者維護人間帝王不得修道的天規,想對乾帝不利?”
他不禁生出幾分敬意,隻是以她兩人修為,大概是遠遠不夠的。
出乎意料的是,那輛黑色馬車突然減速,隻聽“籲籲”兩聲,身著道袍的銅甲兵輕扯韁,四匹駿馬竟生生止住,濺起好大灰塵。
這變故來得突然,陸安平本想避開,無奈四下裏寂靜,難免為銅甲兵覺察,隻好虛掩在桑白身後。
“李司丞安好?”
不等簾子挑開,桑白便拈著胡帽,欠身道,似乎與李嚴頗為熟絡。
“是了…拜火教傳教,應該也在僧道司管轄內,起碼名義上如此!”
陸安平深吸口氣,凝望著厚重黑簾挑開的人影。
李嚴!
在中陰光明境中,乾帝自始至終沒有現出,唯獨李嚴露出到背影。
那是一副頎長背影,杏黃道派大袖飄飄,發髻梳得一絲不亂,透著十足的威壓與刻薄。
他還聽過李嚴的聲音——驚愕、繼而是冷冷的號令。那是在朱雀街上的血戰,身為王屋派弟子的李嚴,為書生所持的一截軒轅劍而震驚。
此刻的李嚴,卻是一身儒裝,中年模樣、麵孔深沉、顎下胡須翕動著,精光從雙目放出,打量著眾人。
咚!
咚!
陸安平心房有如擂鼓,眼前再無其他,直欲抽出那截軒轅劍、或震澤劍,揮向李嚴。
這是他幻想無數次的場景,甚至連無名劍訣的施放也推演許久,輔以太陽真火,出其不意地擊殺李嚴。
“籌備水陸法會,真是有勞僧道司了!”
桑白仍操著蹩腳的口音,不動聲色地往左側身,將他擋在身後。另兩名麻葛心領神會,也上前幾步。
胡人高大,又戴著圓尖帽,將陸安平遮掩得掩飾。
“生生不息……”
李嚴眼中疑惑一閃即逝,隨即雙手交叉,比了個頗怪異的手勢,繼續道:“桑白王子在長安可習慣?”
王子?
李嚴知曉拜火教偈語並不奇怪,接下來的稱謂卻令陸安平頗吃驚,沒想到桑白,還是火羅國的王子。
“長安繁花錦簇的……”桑白頓了頓,碧眼一挑,望著街巷一簇簇黃菊,笑道:“感謝胡天的旨意,將我帶到長安!”
他將目光收迴,瞥了眼奇怪的駕車道人,兩手拇指交錯、手心向上,做出同樣的手勢。
“生生不息!”
另兩位麻葛如法炮製,口中跟著念道。
“如此……便不打擾了;”
李嚴向後瞥了眼,隨即笑著道,“桑白皇子請自便,隻是近日長安魚龍混雜,可千萬要小心!”
“有胡天的庇佑,還有李司丞的僧道司,長安城可比西域安全得多……”
桑白打了個哈哈,目送李嚴登上車廂,繼而走遠,才轉過身,問道:“忘記請教閣下名諱……哦不,應該叫道號?”
“陸壓!”
望著馬車留下的煙塵,陸安平心不在焉地迴了句,果然,那朱子琳與水玉兒消失不見了。
“陸壓…很有趣的名號!”
桑白碧眼骨碌轉著,小心問道:“閣下和李嚴有仇嗎?”
“西域見慣了血勇仇恨,閣下剛才眼中怒火固然隱秘,卻被我覺察到了……你要懂得在仇人麵前隱藏意圖,胡天的眷者!”
陸安平道了聲謝,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隻是淡淡地道:“我還有事!失陪了……”
“生生不息!”
桑白三人一齊作出手勢,並沒有阻攔,望著陸安平身影走遠,臉上露出一絲混雜著驚奇與神往的複雜神色。
……
……
告別桑白許久,走在暖陽高照的坊道中,陸安平隱隱覺得發寒。
剛才麵對李嚴時,除山河社稷圖無所不在的威壓後,何嚐不曾感到銅甲兵的寒意、以及李嚴身上氣勢。
從他感應來看,李嚴修為起碼是暉陽境——考慮到其忙於俗務,這修為著實不弱。若非桑白阻攔,隻怕要打草驚蛇。
而且,興許李嚴早已覺察朱子琳、水玉兒意圖,自家也或看在眼中,隻是火羅國王子在側,不好發作罷了。
想到那位火羅國王子、拜火教麻葛,陸安平又隱隱覺得不安。
倒不是所謂胡天的眷者這類……而是長安眼下龍蛇混雜,各方勢力雲集,隻怕都盯著乾帝這遭水路法會。
其實僧道司、或者背後的乾帝又何嚐不知,隻是並不在乎。一旦煉化正一祖師,成就飛仙、乃至天仙境界,繼而入主造化天宮,隻怕唯有當年的穀玄牝才可比擬。
正一祖師事極隱秘,隻怕僅正一觀、興善寺、李嚴知曉,或許還有那清微派…….
而火羅,乃至月輪顯然有所覺察,才有派遣王子打探,還牽扯那位胡天尊神。
“不知天蠶仙娘是否會派人來?”
他突然想到之前那姚化龍,如今整個中土,隻怕都明裏暗裏關注著,南方的三苗氏、北方的柔然……
不知該如何收場?
還有九幽陰煞,天上道標,歸墟裏的穀玄牝……
無論乾帝羅天大醮能否順利,這場大劫似乎難免——無論是素和尚所說壞劫中的三災,還是水鏡真人所說天地大劫。
甚至火羅國那位胡天尊神——按桑白的意思,隻怕世間又要淪為灰燼,又從灰燼中重生了。
“生生不息……”
他默念了聲拜火教偈語,此刻越發明白,為何道生一路散播彌勒信仰,竟是如此有效!
道門超然物外,方外與世俗涇渭分明,即便奔波唿號,也是水鏡真人那樣神龍見首不見尾,哪裏如佛家大開方便之門,連未來佛主彌勒也降世拯救……
“可惜我不是彌勒!”
“不過…我也不想當這彌勒——”
陸安平呢喃著,腳步卻是不慢,從赭紅坊牆間穿過,遙遙往靖善坊走去。
他自小奢望的,無非是身體康健、讀書明理而已;跨入方外後,所想的還是平平安安活下去;當然,經張天師搜魂通幽知曉往事後,多了為父母報仇的念頭。
後來便遇上水鏡真人,素和尚……
那些度厄解困、化解災劫的宏大想法,始終太過遙遠,是菩薩的修行。
“至少……李嚴應該死!”
他默念了,半晌後緩緩吐出其他幾個字,“還有乾帝——”
軒轅劍在五陰袋中靜靜放著,震澤劍也悄無聲息……九月初的陽光下,一個略微失神的少年,就這麽穿過人聲鼎沸的坊巷,再度來到大興善寺前。
先是鬼神圖成,而後金翅鳥、伽藍現身,故而蜂擁而來的眾人將寺門圍得水泄不通。
不出意料,李嚴也在其中,銅甲兵分開丈許空間,護著一身儒裝的司丞走至寺門。
隻見知客僧禮貌地攔住李嚴,沒多久圖澄也現出,雙手合十宣了聲佛號,與李嚴低聲交談著。
出於某種默契,兩人不約而同地隔門檻相對,從始至終,李嚴不曾邁入興善寺一步,而圖澄也沒出來。
“果然是衝李嚴來的……”
陸安平注意到,興善寺正門右側石獅旁,一位身著寬大道袍的女童張望著,手腕金鈴燦燦泛著光。
女童身側,身著淡青長裙的女冠亭亭玉立,不是霍桐派朱子琳是誰?
就在此刻,那道高挑身影有所覺察,秀眸穿過攢動的人群,警覺地望過來。
緊接著,那道目光頓了頓,繼而現出一股驚訝,最終女冠嘴角上揚,示意了下。
陸安平也略微頷首。
就這樣,兩個興許懷著相同目的的人,在大興善寺前,隔著蜂湧喧囂的人群,彼此示意了下。
“姐姐發現了什麽?”水玉兒突然轉過頭。
“沒什麽——”
朱子琳應了聲,念頭暫且從興善寺、僧道司李嚴脫開,迴想著剛才那道心照不宣的眼神,以及不久前躲在胡人背後的身影……
當然,還有渭水畔的邂逅。
“興慶宮,魔教,陸安平,還有所謂的陸壓……”
她心頭泛起大片疑雲,隻是等再迴頭時,少年身影卻消失不見。
……
……
從靖善坊走出,陸安平徑直往城南道德坊去。
隻是到跟前,才見正一觀大門緊閉,八名僧道司黃帔道士手持拂塵、法劍、帛幡之類,守在門外。
“羅天大醮將近,僧道司索性將正一弟子牢牢看住?”
他遠遠瞥了眼,轉身走了片刻,轉角卻望見“端窺色相”、“論斷吉兇”黃帛。
那玉樞子正翹著二郎腿,無精打采地靠在藤椅上,黝黑龜甲正蓋在臉上。
陸安平緩緩走上前,擋住陽光,清了清嗓子道:
“前輩,我想請您算下命理!”
(周一求推薦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