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對呀!有道理!
京城第一敗家女,竟學琴棋書畫? 作者:路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時間,田子寧竟然被問得愣住。
裴今宴譏諷,“怎麽不說?你跟了他多少年?除了一些俸祿,他給了你什麽?”
“這……壯士和小人的情況不一樣……”
沒等田子寧說完,裴今宴便打斷,“你跟隨他多年,沒有高官厚祿,怎麽,我威脅他一次就能拿到高官厚祿?既然高官厚祿這麽好拿,你為何不威脅他?”
“啊,這……”田子寧都被壯漢問懵了,“在下……在下是官員,理應拿俸祿……”
裴今宴冷笑兩聲,“那你跟隨他這麽多年,你可愉悅?你對未來,可抱有希望?”
“……”
這一次,田子寧徹底沉默了——是啊,這麽多年,他一直是東宮舍人,在官職上,並未有什麽提升。在待遇上,除偶爾打賞,大多數還是拿固定俸祿。
他這職位,賭的是太子登基為帝,他身為太子近臣,雞犬升天。
問題是,太子自己都覺得無法登基,甚至屢屢做坑害朝廷利益之事,為此他操碎了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說。
愉悅嗎?他好像在伺候一個擁有生殺大權的任性孩童,如何能愉悅?
至於希望……他早就看不到了。
裴今宴饒有興致地看向周圍親衛,“你們呢?日子過得好嗎?對未來能看到希望嗎?”
拿著武器時刻提防的親衛也怔住——希望?哪來的希望?如果傳言是真的話,那皇上的行為,算是自作自受了。
朝廷節節敗退,越來越多的人叛變,除非發生奇跡,否則他們看不到希望。
裴今宴冷笑一聲,長指指向公案,“現在我給你們個活路,去把太子抓住,以後你們就是我的人,高官厚祿,少不了你們。”
眾人震驚——什麽意思?不是應該他們讓叛軍棄暗投明嗎?怎麽成了叛軍讓他們棄暗投明了?
裴今宴耐心講解,“若太子死了,即便你們迴去,也活不下來,你們應該了解昏君的作風。”
“……”眾人沉默——是的!這叛賊說得沒錯。
其中有一人小聲道,“壯士……不是我們不願意……而是……我們在京中有老有小,身不由己……”
其他人也是認同——不是他們願意效忠,皇上昏庸,把第一忠臣安國公全家逼死了,能如何善待他們?但他們若叛變,京中的家人定被連累。
裴今宴道,“剛剛外麵不是死了一堆嗎?到時候把屍體一燒,昏君如何知道,哪個死了哪個活著?難不成還把所有人的家人都拎出來砍了?”
眾人一愣,恍然大悟——對呀!有道理!
之前他們還納悶,為什麽分給左相的軍隊,都能安心隨左相叛變,鬧了半天竟是這個原因——當時左相帶著軍隊先打了幾場仗,死了一些人,之後才帶隊伍造反。
而京中拿不到陣亡名單和造反名單,如何判定誰造反?
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抓來“叛軍”的家人,這時又發現那“叛軍”並非背叛,而是為國捐軀,皇上本就岌岌可危的名聲,怕就更糟了!
親衛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用眼神達成默契——反了吧!不反的話,現在就死;反了的話,以後也未必死。為何不反?
更何況,皇上不得民心,北燕注定亡國!
公案後,太子窺到眾親衛欲叛變之心,猛地站起,怒吼道,“大膽!造反叛國乃誅九族的重罪!”
黑衣男人如看到什麽天大笑話,哈哈大笑了好一會,“需要他們給你送死時,你躲在公案後麵。發現他們不給你送死,你就要弄死他們,順便弄死他們家人。人都說皇帝愛民如子,如今看來,也不過如此?他們不像你的子民,倒像是可有可無的利用工具。”
“你……”太子如玉的麵龐一陣紅一陣白,卻不知是羞愧還是憤怒,“你甘願當叛賊?你就不怕遺臭萬年?”
之後,艱難地壓低了姿態,“現在本宮給你個機會,改邪歸正。”
裴今宴猩紅的眸子冷了冷,麵無表情地看向太子親衛,“你們還等什麽?抓人。”
眾人衝去,去抓太子。
太子拿起武器,積極反抗,但最終還是寡不敵眾,被捉住。
一時間,田子寧的處境十分尷尬。
說救太子吧?他沒那個實力。
說隨太子一起被抓捕?人家又沒說動他。
螻蟻尚且貪生,何況他這個大活人?而且剛剛那黑衣男點破了他這麽多年的窘境——仕途毫無發展,對未來又看不到希望。
裴今宴一個眼神,立刻有兩名裴家舊部接手了太子,不僅將其五花大綁,還將刀抵在其脖子上。
田子寧掙紮片刻,道,“壯士,您這樣控製太子殿下,想過如何脫身嗎?”
裴今宴挑眉,“你有好建議?”
田子寧麵色大變,急忙搖手,“不……壯士誤會了,我……我隻是提醒一下……”
雖然他心裏已偷偷倒向叛賊,但到底是為官多年,做不到毫無負擔地叛變。
裴今宴隨口答應了一聲,便沒再理會。
隨後,太子被魁梧健碩的黑衣男人如老鷹拎小雞般,提著衣領,將他拎上了城樓。
城內滿的守衛,看見太子被賊人捉住,也不敢輕舉妄動,隻能舉著武器,裝模作樣地提防著。
上了城門。
一人放出信號,隨後由遠及近,傳來一陣轟隆隆的馬蹄聲,緊接著萬人兵馬抵達。
城內守衛麵如死灰,已經絕望。
城內百姓紛紛跪下,大聲求饒。
趕來的人馬中,有幾人登上城門,兩個鐺鐺鐺地敲鑼,三個掏出銅喇叭。
待鑼聲結束,求饒的百姓已停下,疑惑地看向城門口,這時拿三個銅喇叭的,開始異口同聲地宣傳——“裴家軍不屠城、不搶民、不欺負百姓;怒焰軍劫富濟貧,搶豪紳,送百姓。”
“豪紳投降,繳納減半;百姓投降,家家分糧;軍官投降;升官發財;士兵投降,雙倍軍餉。”
“裴家軍不屠城、不搶民、不欺負百姓;怒焰軍劫富濟貧,搶豪紳,送百姓。”
“豪紳投降,繳納減半;百姓投降,家家分糧;軍官投降;升官發財;士兵投降,增加軍餉。”
“……”
百姓怔住,緊接著狂喜,大喊,“投降!”“投降!”“投降!”“投降!”
城內一些豪紳聽見,也焦急地找管家去接觸新的青天老爺,主動投降,盡量再砍砍價,萬不能敬酒不吃吃罰酒,被搶光了家產。
田子寧見此一幕,心有感觸——難怪裴家軍和怒焰軍勢如破竹,原來如此!這才是受百姓愛戴,得豪紳支持的隊伍!
他突然覺得……北燕……可能真要亡了!
裴今宴譏諷,“怎麽不說?你跟了他多少年?除了一些俸祿,他給了你什麽?”
“這……壯士和小人的情況不一樣……”
沒等田子寧說完,裴今宴便打斷,“你跟隨他多年,沒有高官厚祿,怎麽,我威脅他一次就能拿到高官厚祿?既然高官厚祿這麽好拿,你為何不威脅他?”
“啊,這……”田子寧都被壯漢問懵了,“在下……在下是官員,理應拿俸祿……”
裴今宴冷笑兩聲,“那你跟隨他這麽多年,你可愉悅?你對未來,可抱有希望?”
“……”
這一次,田子寧徹底沉默了——是啊,這麽多年,他一直是東宮舍人,在官職上,並未有什麽提升。在待遇上,除偶爾打賞,大多數還是拿固定俸祿。
他這職位,賭的是太子登基為帝,他身為太子近臣,雞犬升天。
問題是,太子自己都覺得無法登基,甚至屢屢做坑害朝廷利益之事,為此他操碎了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說。
愉悅嗎?他好像在伺候一個擁有生殺大權的任性孩童,如何能愉悅?
至於希望……他早就看不到了。
裴今宴饒有興致地看向周圍親衛,“你們呢?日子過得好嗎?對未來能看到希望嗎?”
拿著武器時刻提防的親衛也怔住——希望?哪來的希望?如果傳言是真的話,那皇上的行為,算是自作自受了。
朝廷節節敗退,越來越多的人叛變,除非發生奇跡,否則他們看不到希望。
裴今宴冷笑一聲,長指指向公案,“現在我給你們個活路,去把太子抓住,以後你們就是我的人,高官厚祿,少不了你們。”
眾人震驚——什麽意思?不是應該他們讓叛軍棄暗投明嗎?怎麽成了叛軍讓他們棄暗投明了?
裴今宴耐心講解,“若太子死了,即便你們迴去,也活不下來,你們應該了解昏君的作風。”
“……”眾人沉默——是的!這叛賊說得沒錯。
其中有一人小聲道,“壯士……不是我們不願意……而是……我們在京中有老有小,身不由己……”
其他人也是認同——不是他們願意效忠,皇上昏庸,把第一忠臣安國公全家逼死了,能如何善待他們?但他們若叛變,京中的家人定被連累。
裴今宴道,“剛剛外麵不是死了一堆嗎?到時候把屍體一燒,昏君如何知道,哪個死了哪個活著?難不成還把所有人的家人都拎出來砍了?”
眾人一愣,恍然大悟——對呀!有道理!
之前他們還納悶,為什麽分給左相的軍隊,都能安心隨左相叛變,鬧了半天竟是這個原因——當時左相帶著軍隊先打了幾場仗,死了一些人,之後才帶隊伍造反。
而京中拿不到陣亡名單和造反名單,如何判定誰造反?
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抓來“叛軍”的家人,這時又發現那“叛軍”並非背叛,而是為國捐軀,皇上本就岌岌可危的名聲,怕就更糟了!
親衛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用眼神達成默契——反了吧!不反的話,現在就死;反了的話,以後也未必死。為何不反?
更何況,皇上不得民心,北燕注定亡國!
公案後,太子窺到眾親衛欲叛變之心,猛地站起,怒吼道,“大膽!造反叛國乃誅九族的重罪!”
黑衣男人如看到什麽天大笑話,哈哈大笑了好一會,“需要他們給你送死時,你躲在公案後麵。發現他們不給你送死,你就要弄死他們,順便弄死他們家人。人都說皇帝愛民如子,如今看來,也不過如此?他們不像你的子民,倒像是可有可無的利用工具。”
“你……”太子如玉的麵龐一陣紅一陣白,卻不知是羞愧還是憤怒,“你甘願當叛賊?你就不怕遺臭萬年?”
之後,艱難地壓低了姿態,“現在本宮給你個機會,改邪歸正。”
裴今宴猩紅的眸子冷了冷,麵無表情地看向太子親衛,“你們還等什麽?抓人。”
眾人衝去,去抓太子。
太子拿起武器,積極反抗,但最終還是寡不敵眾,被捉住。
一時間,田子寧的處境十分尷尬。
說救太子吧?他沒那個實力。
說隨太子一起被抓捕?人家又沒說動他。
螻蟻尚且貪生,何況他這個大活人?而且剛剛那黑衣男點破了他這麽多年的窘境——仕途毫無發展,對未來又看不到希望。
裴今宴一個眼神,立刻有兩名裴家舊部接手了太子,不僅將其五花大綁,還將刀抵在其脖子上。
田子寧掙紮片刻,道,“壯士,您這樣控製太子殿下,想過如何脫身嗎?”
裴今宴挑眉,“你有好建議?”
田子寧麵色大變,急忙搖手,“不……壯士誤會了,我……我隻是提醒一下……”
雖然他心裏已偷偷倒向叛賊,但到底是為官多年,做不到毫無負擔地叛變。
裴今宴隨口答應了一聲,便沒再理會。
隨後,太子被魁梧健碩的黑衣男人如老鷹拎小雞般,提著衣領,將他拎上了城樓。
城內滿的守衛,看見太子被賊人捉住,也不敢輕舉妄動,隻能舉著武器,裝模作樣地提防著。
上了城門。
一人放出信號,隨後由遠及近,傳來一陣轟隆隆的馬蹄聲,緊接著萬人兵馬抵達。
城內守衛麵如死灰,已經絕望。
城內百姓紛紛跪下,大聲求饒。
趕來的人馬中,有幾人登上城門,兩個鐺鐺鐺地敲鑼,三個掏出銅喇叭。
待鑼聲結束,求饒的百姓已停下,疑惑地看向城門口,這時拿三個銅喇叭的,開始異口同聲地宣傳——“裴家軍不屠城、不搶民、不欺負百姓;怒焰軍劫富濟貧,搶豪紳,送百姓。”
“豪紳投降,繳納減半;百姓投降,家家分糧;軍官投降;升官發財;士兵投降,雙倍軍餉。”
“裴家軍不屠城、不搶民、不欺負百姓;怒焰軍劫富濟貧,搶豪紳,送百姓。”
“豪紳投降,繳納減半;百姓投降,家家分糧;軍官投降;升官發財;士兵投降,增加軍餉。”
“……”
百姓怔住,緊接著狂喜,大喊,“投降!”“投降!”“投降!”“投降!”
城內一些豪紳聽見,也焦急地找管家去接觸新的青天老爺,主動投降,盡量再砍砍價,萬不能敬酒不吃吃罰酒,被搶光了家產。
田子寧見此一幕,心有感觸——難怪裴家軍和怒焰軍勢如破竹,原來如此!這才是受百姓愛戴,得豪紳支持的隊伍!
他突然覺得……北燕……可能真要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