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明不知道的是,他付出如此巨大代價殲滅柳唐政權5000斥候騎兵,隻是潘不武的一道計策而已。
在戰前,潘不武和諸葛亮已經給柳天成實實在在上了一課……哦不,是為主上分析了西夏,也就是大白高國相對於西域大唐的優劣。
首先,大白高國的鐵鷂子重騎是柳天成所不具備的,怯薛的戰力倒是不遜色於鐵鷂子重騎,甚至單兵戰力更強,但在甲胄方麵,人均冷鍛瘊子甲的西夏鐵鷂子重騎要強於怯薛的甲胄!
鐵鷂子重騎可不是隻有騎兵披重甲,馬匹身上都是鐵片!
那可真是一個個移動的鋼鐵小碉堡。
這算是大白高國的一大優勢。
不過鐵鷂子重騎數量部隊,李德明拚盡全力能拉出3000人而已,在戰場上能起到舉足輕重的用途,但局限性也不小,數量不多,對付的方式也很多。
無論是鷹炮還是火槍,都是鐵鷂子這種傳統冷兵器重甲騎兵的克星。
最讓潘不武和諸葛亮重視的,其實是大白高國大量的輕騎部隊。
這些輕騎絕大多數都是大白高國的國族!
大白高國不光隻有黨項人國族,還有其他少數民族和黨項人共同組成西夏的國族。
這些人本身就是遊牧生活方式,所以輕騎兵很多,而且弓馬嫻熟,並且受到大白高國尚武的影響,戰力比西域的部族遊騎要強上不少。
除此之外,這些人還有大白高國吸納了東亞先進冶煉技術的供應,使用的武器質量都非常好。
李德明麾下直轄的正規輕騎兵足足有數萬人規模!
這數萬輕騎都是一人雙馬的配置,完全可以承擔長途奔襲的作戰任務,若是李德明跟之前的曹冕一樣瘋狂,這數萬輕騎足以讓大唐的後勤線千瘡百孔……
所以,潘不武製定出來一個非常血腥的,用來消耗大白高國輕騎主力,並防止他們大迂迴襲擾自家後勤路線的戰略方針。
就是拿著同樣適合小規模作戰,弓馬嫻熟的係統騎兵流鏑馬,去消耗大白高國的輕騎部隊。
潘不武篤定,擁有輕騎兵絕對優勢的李德明,必然會追求遮蔽戰場的視野,潘不武就是抓住了李德明這個心態,在斥候爭奪戰中拚命跟大白高國廝殺,偏偏又沒有出動全力(係統槍騎兵沒有出動)。
結果,李德明看到了勝利的希望,自然是不計代價的投入輕騎主力,數萬輕騎主力付出死傷兩三萬的代價後,雖然取得了戰場遮蔽權,但也喪失了大範圍迂迴作戰的能力……
然而,不等李德明徹底遮蔽戰場,潘不武又將五千槍騎兵,也就是裝備了火槍的輕騎撒出去,繼續跟大白高國爭奪戰場視野遮蔽的權限。
損失巨大的大白高國的輕騎主力本就是強弩之末,哪裏能擋得住悍不畏死的5000係統火槍騎兵?
結果自然是李德明一方在斥候戰中大敗虧輸,輕騎主力損失加劇不說,還極大的打擊了李德明的威望,不少潰散的輕騎兵再也沒有返迴李德明的大軍主力。
李德明的數萬輕騎優勢就這麽被打沒了,最後戰場的視野權限還拱手讓給了柳天成的大軍。
柳天成的大軍利用數千槍騎兵完成戰場視野遮蔽後,立刻掌握了大白高國主力大軍的實時動向,甚至還能對分散的大白高國的軍事據點進行襲擾作戰。
李德明為了挽迴在輕騎斥候戰的失敗中損失的個人威望,在知曉守城對付柳唐大軍火炮沒什麽地利優勢可言後,主動帶著大軍在沙洲平原的曠野上,跟柳天成決戰。
李德明的軍隊數量更多,哪怕大多數都不是正兵,隻是武裝起來的國人青壯民兵,但民兵吃得飯比起正兵能少多少?
所以,李德明的部隊哪怕是內線作戰,後勤壓力卻比遠道而來的柳天成大軍絲毫不差。
自然而然的,李德明不可能帶著30萬大軍這麽對峙下去,並且全民皆兵製度的大白高國,一旦在外征戰的時間超過一年,全國都得餓肚子!
因為那意味著整整一年糧食生產的停滯。
反觀柳天成的大唐,出征的大軍主力不是職業士兵就是係統士兵,在外麵征戰幾十年,也不會對國內的生產造成什麽影響,頂多就是供應大軍的糧草物資源源不斷,比較‘虧錢’。
所以說,窮兵黷武的柳天成也不願意打長時間的對峙戰,李德明願意帶著主力出來決戰,他求之不得。
李德明覺得己方兵力占據優勢,又有保家衛國的士氣加成,黨項人還比較團結善戰,決戰怎麽看也不會失敗。
李德明也打探清楚,對麵真正能打的柳天成製造的屍兵也就小幾萬人罷了,剩下的都是仆從軍性質的忠柳軍隊伍,大白高國的正兵十個打一個柳天成的屍兵,還會失敗麽?
這就是李德明敢帶著主力出來決戰的最大底氣。
至於輕騎斥候戰的失敗,跟決戰不同,別看雙方死傷加一起都突破五位數了,但那都是小規模的交戰,隻不過同一時間在不同的地點能同時爆發幾百起小規模戰鬥,所以才會出現傷亡巨大的情況。
柳天成的屍兵單兵戰鬥力強大,李德明又不是不知道,斥候戰的失敗李德明隻認為自己是低估了柳天成的屍兵戰力而已。
然而,大軍團對決,光靠單兵戰力可不行,人擠人的戰場上,靠的還是整體軍陣的協作性。
這就是李德明自認為己方穩贏的依據。
理所當然的,另一麵的柳天成壓根沒想過自己會輸,唯一需要思考的就是這一次會折損多少係統士兵。
不過對方號稱50萬大軍,大白高國是舉全國兵力決戰,一旦打贏了,大白高國就廢掉了,這是一項很巨大的戰略成就啊。
更不用說還有數十萬人大決戰的戰役成就,怎麽看帝王係統都會給出豐厚的獎勵。
所以柳天成即便把係統士兵拚光,也要獲得這次決戰的勝利!
就此,雙方主力在沙洲平原對向展開。
感謝鋈稷打賞100起點幣。
在戰前,潘不武和諸葛亮已經給柳天成實實在在上了一課……哦不,是為主上分析了西夏,也就是大白高國相對於西域大唐的優劣。
首先,大白高國的鐵鷂子重騎是柳天成所不具備的,怯薛的戰力倒是不遜色於鐵鷂子重騎,甚至單兵戰力更強,但在甲胄方麵,人均冷鍛瘊子甲的西夏鐵鷂子重騎要強於怯薛的甲胄!
鐵鷂子重騎可不是隻有騎兵披重甲,馬匹身上都是鐵片!
那可真是一個個移動的鋼鐵小碉堡。
這算是大白高國的一大優勢。
不過鐵鷂子重騎數量部隊,李德明拚盡全力能拉出3000人而已,在戰場上能起到舉足輕重的用途,但局限性也不小,數量不多,對付的方式也很多。
無論是鷹炮還是火槍,都是鐵鷂子這種傳統冷兵器重甲騎兵的克星。
最讓潘不武和諸葛亮重視的,其實是大白高國大量的輕騎部隊。
這些輕騎絕大多數都是大白高國的國族!
大白高國不光隻有黨項人國族,還有其他少數民族和黨項人共同組成西夏的國族。
這些人本身就是遊牧生活方式,所以輕騎兵很多,而且弓馬嫻熟,並且受到大白高國尚武的影響,戰力比西域的部族遊騎要強上不少。
除此之外,這些人還有大白高國吸納了東亞先進冶煉技術的供應,使用的武器質量都非常好。
李德明麾下直轄的正規輕騎兵足足有數萬人規模!
這數萬輕騎都是一人雙馬的配置,完全可以承擔長途奔襲的作戰任務,若是李德明跟之前的曹冕一樣瘋狂,這數萬輕騎足以讓大唐的後勤線千瘡百孔……
所以,潘不武製定出來一個非常血腥的,用來消耗大白高國輕騎主力,並防止他們大迂迴襲擾自家後勤路線的戰略方針。
就是拿著同樣適合小規模作戰,弓馬嫻熟的係統騎兵流鏑馬,去消耗大白高國的輕騎部隊。
潘不武篤定,擁有輕騎兵絕對優勢的李德明,必然會追求遮蔽戰場的視野,潘不武就是抓住了李德明這個心態,在斥候爭奪戰中拚命跟大白高國廝殺,偏偏又沒有出動全力(係統槍騎兵沒有出動)。
結果,李德明看到了勝利的希望,自然是不計代價的投入輕騎主力,數萬輕騎主力付出死傷兩三萬的代價後,雖然取得了戰場遮蔽權,但也喪失了大範圍迂迴作戰的能力……
然而,不等李德明徹底遮蔽戰場,潘不武又將五千槍騎兵,也就是裝備了火槍的輕騎撒出去,繼續跟大白高國爭奪戰場視野遮蔽的權限。
損失巨大的大白高國的輕騎主力本就是強弩之末,哪裏能擋得住悍不畏死的5000係統火槍騎兵?
結果自然是李德明一方在斥候戰中大敗虧輸,輕騎主力損失加劇不說,還極大的打擊了李德明的威望,不少潰散的輕騎兵再也沒有返迴李德明的大軍主力。
李德明的數萬輕騎優勢就這麽被打沒了,最後戰場的視野權限還拱手讓給了柳天成的大軍。
柳天成的大軍利用數千槍騎兵完成戰場視野遮蔽後,立刻掌握了大白高國主力大軍的實時動向,甚至還能對分散的大白高國的軍事據點進行襲擾作戰。
李德明為了挽迴在輕騎斥候戰的失敗中損失的個人威望,在知曉守城對付柳唐大軍火炮沒什麽地利優勢可言後,主動帶著大軍在沙洲平原的曠野上,跟柳天成決戰。
李德明的軍隊數量更多,哪怕大多數都不是正兵,隻是武裝起來的國人青壯民兵,但民兵吃得飯比起正兵能少多少?
所以,李德明的部隊哪怕是內線作戰,後勤壓力卻比遠道而來的柳天成大軍絲毫不差。
自然而然的,李德明不可能帶著30萬大軍這麽對峙下去,並且全民皆兵製度的大白高國,一旦在外征戰的時間超過一年,全國都得餓肚子!
因為那意味著整整一年糧食生產的停滯。
反觀柳天成的大唐,出征的大軍主力不是職業士兵就是係統士兵,在外麵征戰幾十年,也不會對國內的生產造成什麽影響,頂多就是供應大軍的糧草物資源源不斷,比較‘虧錢’。
所以說,窮兵黷武的柳天成也不願意打長時間的對峙戰,李德明願意帶著主力出來決戰,他求之不得。
李德明覺得己方兵力占據優勢,又有保家衛國的士氣加成,黨項人還比較團結善戰,決戰怎麽看也不會失敗。
李德明也打探清楚,對麵真正能打的柳天成製造的屍兵也就小幾萬人罷了,剩下的都是仆從軍性質的忠柳軍隊伍,大白高國的正兵十個打一個柳天成的屍兵,還會失敗麽?
這就是李德明敢帶著主力出來決戰的最大底氣。
至於輕騎斥候戰的失敗,跟決戰不同,別看雙方死傷加一起都突破五位數了,但那都是小規模的交戰,隻不過同一時間在不同的地點能同時爆發幾百起小規模戰鬥,所以才會出現傷亡巨大的情況。
柳天成的屍兵單兵戰鬥力強大,李德明又不是不知道,斥候戰的失敗李德明隻認為自己是低估了柳天成的屍兵戰力而已。
然而,大軍團對決,光靠單兵戰力可不行,人擠人的戰場上,靠的還是整體軍陣的協作性。
這就是李德明自認為己方穩贏的依據。
理所當然的,另一麵的柳天成壓根沒想過自己會輸,唯一需要思考的就是這一次會折損多少係統士兵。
不過對方號稱50萬大軍,大白高國是舉全國兵力決戰,一旦打贏了,大白高國就廢掉了,這是一項很巨大的戰略成就啊。
更不用說還有數十萬人大決戰的戰役成就,怎麽看帝王係統都會給出豐厚的獎勵。
所以柳天成即便把係統士兵拚光,也要獲得這次決戰的勝利!
就此,雙方主力在沙洲平原對向展開。
感謝鋈稷打賞100起點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