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東樓迴書房,換了身衣服,要去宮裏修萬壽宮的地方親自監督。


    出門乘了轎子,走了幾個巷子,祁東樓突然聽到外麵有孩童在唱歌謠,側耳聽去,居然覺得耳熟,十分有趣。


    這童謠在後世被整理成了《不足歌》,正是嘉靖和萬曆年間流傳起來的,隻是現在童謠唱的還不完整,祁東樓在轎子裏慢慢記憶起那首完整的《不足歌》:


    “終日奔波隻為饑,方才一飽便思衣;


    衣食兩般皆俱足,又思嬌娥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


    良田置地多廣闊,出門又嫌少馬騎;


    槽頭扣了騾和馬,恐無官職被人欺;


    七品縣官還嫌小,又想朝中掛紫衣;


    一品當朝為宰相,還想麵南做皇帝;


    心滿意足為天子,又想長生不老期;


    一旦求得長生藥,再跟神仙論高低。


    不足不足不知足,人生人生奈若何?


    若要世人心滿足,除非南柯一夢兮。”


    不得不說這首歌把人性的欲望描寫的通俗易懂。


    而且真的符合這個時代,現在浙江那邊就是如此;


    沈一石有了錢,還要花錢請個六品官帶,而那幾個浙江的七品知縣還嫌自己官小,不願做實事,腦子不是想著如何撈油水,就是巴結上官;


    祁東樓這邊老爹一品首輔,祁東樓卻想著把嘉靖帝踹下去;


    上邊嘉靖皇帝做了天子,開始追求長生不老,是不是這世間若真有長生不老藥,嘉靖吃後還真要跟神仙論高低?


    長生不老藥是不可能有的,但祁東樓突然想到,眼下若是給嘉靖帝得了祥瑞,上了賀表,再得了血經,搬了新宮殿,嘉靖帝會不會給自己再追加幾個道號?


    再跟神仙論高低,可真有趣。


    這世間又有幾人不是如此,即便是皇帝,也有欲望,有欲望就會有弱點。


    ……


    浙江,海瑞到了浙江就開始馬不停蹄的治理淳安災情。


    改稻為桑這事情在海瑞看來,都是次要的,眼下最重要的是保證災民不餓死。


    雖說自己來了以後參加了巡撫關於改稻為桑的會議,也知道了浙江現在改稻為桑不再賤買民田而是按照市價足額跟老百姓交付;


    但是海瑞依然擔心這幫嚴黨會不會前腳剛把糧交付給老百姓,後腳就冒充麻匪倭寇過來劫掠。


    眼下淳安雖然收到了織造局和胡部堂送來的賑災糧,但是依然不夠當地百姓吃多久,恐怕大半個月已是勉強,當地洪水過去還鬧瘟疫,海瑞麵臨的問題是如何讓這一地災民脫離饑荒,走向自足,讓淳安恢複往日生計。


    這樣海瑞又會迴到讓老百姓賣地種桑苗的問題上,這似乎是嚴黨早已給他挖好的坑。


    他們在自己沒來的時候,不動手買淳安的田,現在把買地的糧提到足額,也不主動找他,等淳安的賑災糧吃完了,逼著他帶領淳安的百姓去賣地,否則災民死了,就是海瑞的罪過。


    而賣田看似百姓不吃虧,但誰知道嚴黨背後又藏了什麽壞心思。


    而且海瑞一旦這樣做了,這讓他背上了老百姓賣地的髒名惡名,也破了他寫的那句“無田則失民,失民則危國”,你海瑞嘴上這麽說,自己幹起來不還是讓老百姓賣了田?


    嚴黨背後惡毒的心思,海瑞自然是看的一清二楚。


    你們搭好台來等我唱戲,我偏不按你們想的做。


    海瑞一邊給胡部堂去信,以防止倭寇趁著淳安遭災流竄為名,請胡宗憲派一隊兵來鎮場。


    這樣就算有老百姓自己賣田,也不用擔心這些老百姓被劫掠,畢竟自己要賣田的老百姓,海瑞是攔不住的,然後海瑞準備等沈一石來買田的時候,跟這位沈一石談一下。


    說動沈一石借貸糧食給百姓,讓百姓吃糧種上桑苗,最後再拿這些桑苗來抵債。


    如此一來百姓就能先走出眼下無法生產的現狀,而且保住了老百姓世代賴以生存的田地。


    桑的價格還比糧貴一些,一旦桑苗成熟,那麽除了可以還債還可以給老百姓自己一些餘留。


    若是桑苗種的效果不好,那就跟沈一石談分期,每批先付沈一石多少桑苗,多給老百姓留點餘地。


    而此事能不能成,要看沈一石是個什麽樣的人,以及海瑞采取什麽樣的手段跟沈一石談。


    把沈一石當商人來談,隻要海瑞能保證這樣的交易沈一石有利可圖就行,把沈一石當做嚴黨的人,那就得威懾著沈一石來進行這樣的交易。


    這裏麵海瑞想不明白的是,為什麽代表嚴黨的沈一石要按市價來收糧,這裏麵他能得到什麽好處,或者說嚴黨能得到什麽好處。


    也不得不讓海瑞擔心,是不是會前手交給百姓糧,後手來了一路亂七八糟的人,把糧給劫走了,嚴黨再治他一手罪。


    海瑞剛直,但是不愚笨,反而很精明,懂人心知人性,他知道朝廷這幫官心裏有多髒。


    這就表明海瑞不是一個讀死書的書生,不是那種涉世未深,不懂人情的官。


    而事實上海瑞恰恰相反,他十分清楚這些勾當。


    這樣的官少有,同朝為官,我不知道什麽是和光同塵,我隻知道要遵守大明律。


    那些狗屁道理我懂,但是在我這行不通,我也不屑於做這樣的事情,你看我不順眼想算計我,那不好意思,我這雙腳光著也不涼,恐怕穿不上你的小鞋。


    你雖然官比我大,但我並不想從你這獲得什麽,我也就不需要巴結你,你我都是大明的官,都是朝廷的官,你說的有道理我聽你的,你說的沒道理,那我肯定不會鳥你。


    像海瑞這種人,大多數人是不能理解的,因為他從某種角度,脫離了世俗的欲望,並不符合《不足歌》裏的情況,所以你看這個人時,很可能沒辦法有共鳴甚至理解他,因為我們都是有欲望的俗人。


    大部分人心裏都會裝著自己,而海瑞他拋下家裏老母親和妻子女兒,到淳安,心裏裝著的隻有兩個字-----“百姓”


    所以隻有當人處在像淳安災民一樣的時候,才會理解,海瑞這樣的人有多好。


    ———


    《不足歌》有資料說是明朝朱載育寫的,這裏隻引用,出處具體就不做考究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1566勝天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家LE5mLZ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家LE5mLZ並收藏大明1566勝天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