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什麽是《聖賢書》?”易辰急忙問道。


    “咳……這東西嘛,說起來有點複雜,一時跟你解釋不清楚,你還是先想想辦法繼續參加你的考試吧。”葫中仙撇了撇嘴。


    易辰慌忙睜開眼睛一看,隻見校場上的所有考生都望著自己,身旁的袁博更是躬身扶住了自己的背,一臉關切。


    兩名衙役匆匆趕了過來,準備抬易辰下去,不過看他已經醒了,便暫時沒動。


    洪大人眉頭一皺:“那考生,你是怎麽迴事兒?”


    “學生沒事。”易辰忙站直身體,答道:“隻是聖威浩蕩,學生一時惶恐,所以……”


    洪大人搖了搖頭:“敬畏聖賢之心,固然要有,卻也不必太過,我看你是身體太虛弱了,怎麽樣,還能繼續考試嗎?”


    “沒問題!”


    “好。”洪大人點了點頭,“既如此,時辰已到,你們都歸位吧,準備考試!”


    隨著他一聲令下,兩邊衙役立刻湧了上來,帶著一眾考生離開校場,進入另一邊的考場。


    負責這一科文試的那位考官開始宣讀考場規矩,他的聲音不大,中正平和,卻能傳遍整個書院,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易辰被衙役帶到了自己的考房前,這裏空間甚是狹小,僅有一桌一椅外加一個馬桶,桌上擺著事先準備好的紙筆硯台,嚴禁考生自帶,為的就是防止作弊。


    別人都還在觀察環境呢,這貨已經一頭鑽進去坐好了,頓時引來一片嘲笑聲。


    要知道,考場裏有一條規矩是:考生一旦進入考房,就不能再亂走動了,想離開可以,交卷。


    如果你中途有什麽事要出去,也沒關係,視為已經交卷,衙役們不會限製你的人身自由。


    可是你一旦出去了再想迴來,對不起,這絕對不行!


    易辰作為考生,當然知道規矩,可他現在已經顧不上了,識海裏的麻煩事一刻不解決,他就一刻不得安寧!


    在他的百般唿喚之下,葫中仙再一次冒了出來,語氣懶洋洋的:“幹啥呢幹啥呢,我老人家就想睡個好覺而已,你……”


    “前輩你別鬧了,快告訴我,‘聖賢書’到底是什麽東西?”


    “哎呀呀,這個有什麽好說的,書在你腦子裏,你自己看看不就行了。”


    “我看了,都是空白啊!”易辰心急火燎。


    “笨!聖賢書乃是先古聖賢之作,憑你一雙肉眼當然看不到,須用……咦?”葫中仙一句話沒說完,就發現易辰已經聚精會神地在看書了。


    “嘿,你小子倒不笨啊,這‘靈犀之眼’的確可以……”


    “什麽?前輩你說什麽?”


    “怎麽你還不知道麽?”葫中仙一臉狐疑,隨即將靈犀之眼的功用解釋了一遍。


    易辰頭一次知道,自己這個紅色視野居然這麽厲害!可以“上眺雲霄,窮極千裏,下瞰幽冥,鬼怪顯蹤”,更可“看穿一切,直究本質,萬物之理,心有靈犀”。


    老實說,易辰有點不信,因為這說得太玄乎了,隻要是智商正常的人,都不會上當!


    更不要說,葫中仙這老兒一向喜歡信口開河,吹起牛皮來簡直不打草稿,誰信他誰傻!


    到目前為止,這個所謂的“靈犀之眼”隻有一個作用:透視。而且透視效果並沒有多強,僅能穿透衣衫、紙頁、木板等較薄的物體,作用範圍也比較小,大概隻有十來米。


    對於偷窺狂來說,這玩意兒絕對是天賜寶物!


    但易辰自問不是那種變.態,所以這段時間以來都沒怎麽練過。


    此時倒是一個好時機,考試麽,透視能力絕對是一個大殺器啊!~


    隻要易辰願意,就隨時可以偷看左右兩邊考生的試卷,神不知鬼不覺。


    可是,他並不準備這麽做。


    原因很簡單,對於這次科試,他是抱著很大的希望,做了很多準備才來的,如果水平不夠,他又何必辛辛苦苦來到這裏自取其辱?


    武試、符試就不說了,練習時間短,或許會技不如人,但文試……不好意思,易辰當仁不讓!


    由於時間問題,他也顧不上再看聖賢書了,先答題要緊。


    拿起筆,蘸好墨,易辰聚精會神,開始審題。


    這文試總共分三卷,第一卷考的是經史,看你對先賢典籍的涉獵和理解究竟如何。


    第二卷呢,考的就是時政了,這玩意兒有的考官重視,有的考官不重視,考生們也沒幾個敢亂寫的,一般就草草應付一下,含糊了事。


    畢竟時政這玩意兒討論不得,自己在家發發牢騷還好,寫到試卷裏就不是開玩笑的事了……


    你寫得深刻,人家沒準兒說你誹謗朝政,該殺該剮!


    你寫得潦草,有的考官會覺得你沒骨氣,無膽無識!


    可不管怎麽說,沒骨氣不是死罪,誹謗朝政可是要砍頭的呀……


    綜上所述,第二卷是大家公認最難考的。


    至於第三卷,考的是詩詞歌賦,有的考官相當在意這個,學子們也都十分樂意在考卷上寫出得意的佳句,說不定考官大人讀得高興,拍案而起,高中三甲就有戲了。


    而一首真正的好詩好詞,經過這些大人物的宣傳,也會迅速傳揚出去,為學子本身帶來知名度,試問誰不樂意?


    易辰來之前就已經想好了要怎麽考,此時更是下筆如飛,寫得極快!


    第一卷考經史,不好意思,他平時最愛讀史,考卷上這些題目對他來說,跟小兒科一般,隨手就能解答。


    至於“經”這部分,易辰也不怕,好歹讀了五六年的書呢,他可沒偷懶,再加上娘親給的腦袋瓜子聰明,拿來應付考試是不成問題的。


    可惜,他還是有點高估了出題者的節操,比如下麵這一題:“大華朝文昌曆二八三年,黎陽王率軍南征,麾下三名愛將接連戰死,為振奮軍心,黎陽王作祭文三篇,祭奠英靈,遂策馬揚鞭,率軍大破敵陣,殺敵萬餘,大獲全勝!問:三篇祭文分別為何名?請默寫其中一篇。”


    這……這題出得豈止是沒有節操?簡直是沒有下限嘛!!!


    要知道,大華朝還在大洛朝之前,文昌曆二八三年,那算起來就是兩千多年前啊!


    這段曆史既不像上古時代那麽波瀾壯闊,又不像如今的大洛讓人耳熟能詳,出這方麵的題,委實有點兒偏門了。


    至於黎陽王,此人是那一朝皇帝的哥哥,據說文韜武略,智勇雙全!文能提筆著書,成就一代大儒之名,武能騎馬上陣,為大華朝開疆拓土!


    這樣一個奇人,死後當然是入了聖賢廟的,從此享受千秋美名,萬代香火。


    以他入題考經史,倒也沒什麽,可問題就在於:黎陽王一生著書三十餘部,不敢說部部經典,起碼也都值得一讀吧?這些典籍你不考,偏偏要考那三篇祭文……


    媽的!這到底是哪個王八蛋出的題目?他的腦袋是被驢踢了還是被門擠了!?


    思來想去,易辰隻能說一個字:“操!”


    這道題,他自問是答不上來的,以前翻書的時候,隻知道有這麽迴事兒,卻沒工夫細看那三篇祭文的內容——瑪格碧!有這工夫,還不如多練幾篇字帖。


    正當易辰想放棄的時候,識海中那部薄薄的《聖賢書》忽然動了起來,自動翻到其中一頁,並射出了一條匹練般的光帶。


    易辰眉頭一皺,忙開啟靈犀之眼,朝光帶上看去。


    “文昌二八三年冬,葬愛將明遠於南疆之烏靈山,而奠以文曰:嗚唿!你我相識於少年,結義於青年,征戰沙場十餘載,兩肋插刀,肝膽相照……”


    我擦!!!


    易辰心中狂喜,雖說他不記得那三篇祭文的具體內容了,但大概印象還是有的,這篇《祭明遠》的開頭就是如此,絕對沒錯!


    他奮筆疾書,將祭文全篇寫在了試卷上,一氣嗬成!


    寫完之後,這貨又用靈犀之眼看了一下,隻見另外兩篇祭文也曆曆在目,甚至黎陽王的其他著作都陳列其中,隻要他想看,隨時可以閱覽。


    這……


    易辰愣了一會兒,又嚐試著去想一篇《論語》,再想《春秋》。


    果不其然,金書中又飛出了一條光帶,靈犀之眼隨便一掃,就可以確定:真的是孔聖著作無疑。


    這……這簡直就是一個超級信息庫外加智能搜索引擎嘛!~


    易辰喜不自勝,好半天才平靜下來。


    由於考題上說了,隻需默寫其中一篇即可,所以他也沒有賣弄,直接攤開第二卷開始答題。


    這一卷考的是時政要聞,由於前兩年大洛東征,討伐東北邊的翼人,慘勝而迴,所以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連這一屆的科考都以此為題。


    易辰前世就是個軍迷,對這種事當然是持續關注的。


    他曾仔細地看過資料,發現大洛的遠征軍在很多方麵都有缺陷,首當其衝要改進的就是軍種問題——太過單一!


    人家翼人天生就長著翅膀,占著空中優勢,你弄個步兵加騎兵的陣容跑過去討伐人家,怎麽著,嚇唬誰啊?人家一支純空軍,還怕你不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符鎮八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城飛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城飛騎並收藏符鎮八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