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正連忙請來澗石,與他商議對策。澗石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們三百兒郎,怕他們不成?”如此這般籌劃一通,眾鄉民聽得如癡如醉。他將鄉民分成幾隊,每隊選出一名壯實、果敢的漢子作為隊長,命令他們必須依計而行,若敢不遵,軍法處置。
向山林中猛撲過來的確實是唐兵,為首的卻不是王致君、戴保國,而是李納、趙勃、王升。王、戴被打得皮開肉綻,狼狽逃竄,半途遇上李納。李納將他們帶到軍營,又收集殘兵歸在一處,總計兵力五百有餘。王、戴將實情相告,懇求李納出麵報仇。李納果然應允,點動五百人馬突襲銘感莊,卻撲了個空。他揪住個百姓一打聽,才知三百鄉民躲進北麵山裏去了。
李納哪裏把三百烏合之眾放在眼裏?當即下令,去北麵山中圍剿賊兵。五百兵馬行至山下,樹林之中有一人鬼頭鬼腦向外窺探。趙勃冷笑一聲,一箭射出。隻聽得樹林下一聲慘叫,三五個身影向山上逃竄。
李納指揮軍馬殺入樹林之中,地上卻隻有那個中箭受傷的鄉民,其餘幾人早已逃得沒有蹤影。李納問他賊兵躲在何處,那人大為恚怒,叫罵不絕,被趙勃劈死在樹下。李納下令搜山。五百兵士齊頭並進,宛如在山林之中撒開一隻大網,誓欲將三百鄉民連根斬除。
半日過去,山勢變得陡峭,越往上越難找到立足之地,要想繼續行進更是難上加難。五百官兵連排往上已是絕不可能,李納再次下令:自己領著一百軍馬在此扼守,趙勃、王升各領二百軍士魚貫而上,見到賊兵格殺勿論。
趙勃在前、王升在後,領著四百軍士在崎嶇的山路上盤旋上升,猶如一條盤曲的長蛇,將高聳的山峰一層層纏裹。趙勃來到一處岩石下,見地上橫七豎八遺落一些被褥、鍋碗,不禁得意大笑,向兵士說道:“這夥亂民就在近旁,一會兒見著了,休要留情,能殺多少是多少!”
語聲才畢,頭頂響起轟鳴之聲。抬頭一看,原來有無數石塊落下,倏忽間已砸死官兵無數。趙勃大駭,鑽進石縫裏,倉皇保命。迴頭看時,石塊如同冰雹一般漫天飛舞。自己帶上山的二百前隊紛紛退縮、互相踩踏,死傷無數。
王升此時已領著二百人來到山脊上,腳下是一片山崖。聽見前麵唿喝之聲不絕,正不知發生何事,身後的軍士卻騷動起來。迴頭看時,那些兵士跟著了魔一般,接二連三墜下山崖。仔細一看,岩石側麵有鄉民埋伏,從山路下方伸出鐮刀、鋤頭,勾住官兵的腳,將他們拉扯下去。王升大怒,下令放箭,那一隊鄉民立即遁走,穿山渡林,倏忽不見,而官兵的箭矢徒然射殺了無數自己人。
兩仗過後,趙勃、王升的四百兵士隻剩三百。早有兵士報知李納,李納怒不可遏,下令繼續搜捕賊兵,捕斬敵酋者有重賞。趙勃、王升領命,仍是一隊在前一隊在後,繼續領兵前進。
前軍爬上一處土坡,眾兵士疲憊不堪,想坐地歇息。趙勃不依,急下號令,催促行軍。陡然,坡頂林草響動,一人一騎殺出,正是澗石。趙勃慌忙招架,卻早被他馬鞭抽到,跌下馬來。
澗石突襲得手,身後大隊鄉民旋即湧出,居高臨下、喊聲震天。未及交鋒,官兵先已嚇得腿軟。一霎時,兩軍短兵相接,官軍個個怯如雞犬,紛紛陳屍山前。澗石卻不戀戰,鳴哨收兵,眾鄉民聽得號令,紛紛遁入兩側山崖,不知何去何從。
趙勃大怒,盯緊澗石,縱馬急追。澗石一馬躍於險峰之上,迴身撒出一道繩索,套住趙勃。趙勃墜馬,在陡坡上奮力翻滾,借勢騰出左手,抽出腰中匕首割斷繩索,才算保住性命,可是身上被撞出不少傷口。
王升聽見前隊有人呐喊,已知前方官軍不利,立即下令作好防備,唯恐又遭伏擊。山脊上警備良久,不見來敵,這才下令繼續前進。剛前行三五步,山路一側林木動搖,正是澗石躲避至此。
王升看得清楚,率兵追擊。澗石棄馬奔逃,身邊的鄉民衝後麵不住叫罵。王升大怒,策馬追趕,誰知山路險急、林木茂密,坐騎一腳踏空,跌落深澗,他抱住樹枝,撿迴性命,可惜那匹戰馬衰落澗底,瞬時氣絕。
後麵的兵士湧了過來,擠在深澗之上,一撥人小心翼翼將王升接下樹來,一撥人探頭探腦看看澗底,當即不寒而栗。
陡然,一聲關中腔調嘶吼:“鄉黨們,砍死來敵!”原來是裏正領著三十鄉民,從山頂上滾下一塊巨石,他們跟在巨石後麵大舉殺入。官兵大亂,一個接一個落下深澗,被巨石碾死的尚在少數,被鄉民砍死的更是稀少。裏正得手,也不繼續纏鬥,而是一聲響哨,率隊沒入山林。
王升又氣又怒,領著殘餘兵士全力追趕。裏正年事已高,行動略慢了些,眼見就要被追上。王升長刀挺起,衝著裏正的後頸砍下。眼看就要得手,腳下升起一道藤條,他和他身邊的兵士紛紛被絆倒。王升未及起身,澗石依然是居高臨下殺到眼前,一番大殺大砍,山林血流成河。王升豁出性命,逃了出來,迴到山脊上整頓剩餘兵馬,帶出來兩百人,如今隻剩六十幾人。
趙勃在前麵,尚不知王升遇到埋伏。他頭破血流,唯有生擒敵酋才能挽迴顏麵,於是咬定牙關,督促兵士大舉前進。在山頂盤旋也不知多久,前麵遇見一道絕壁,山路至此斷絕,兩邊是遮天蔽日的林木和衰草。
百餘兵士擁堵在這斷頭路上,不知是進是退。趙勃正在咬牙切齒,忽然一道響箭從天而降,落在他的腳下。箭上有火,引燃幹草。趙勃將火踩滅,心頭一懍,仰頭看時,隻見漫天飛矢從四麵八方射來,山頂上如同遭了蝗災一般。更為可怖的是,箭上都燃著火苗!
山風勁急,吹動野火,山林頓時變為火海。官兵被大火吞沒,哭喊之聲震動山嶽。趙勃顧不得這些袍澤弟兄,搶了一匹馬從火場躥出,馬蹄踩死不少自家兵士。那些後排的兵士,大為驚慌,連忙掉頭,跟在後麵從原路逃迴。
趙勃帶著一隊殘兵,淒淒惶惶奔到一道山嶺前,萬沒想到,已有無數鄉民在那裏埋伏。鄉民截斷官兵,如同猛虎撲向鬣狗,殺他個落花流水。
趙勃自恃勇武過人,想撥轉馬頭抵擋鄉民軍隊,卻畢竟害怕他們再出詭計將自己擒獲。正躑躅間,地上拉起一根藤條,將他坐騎絆倒。趙勃跌在地上,一隊鄉民過來擒他,他連忙拔刀將其逼退。山上有人喊道:“以智殺敵,休要蠻鬥!”正是澗石的聲音。鄉民棄下趙勃,鑽進樹林去了。趙勃唯恐澗石殺下來,帶著手下殘兵抱頭鼠竄。
一路跌跌撞撞退到半山腰,與王升會合。二人兵合一處,活著逃出來的不滿百人。二人損兵折將,不知該如何稟告李納,山上陡然呐喊聲響起,澗石領著三百鄉民站在山上,如同天兵下凡。
二人下令放箭,然而官兵多半丟了弓箭、失了箭筒。正在黃忙不迭,鄉民則居高臨下擲下石塊,砸得官兵七零八落。趙勃、王升一見敵兵眾多,隻得引著數十殘兵逃下山去。澗石一馬當先,領著數十人一陣衝殺,又斬卻三十敵兵。
李納隻以為趙勃、王升上山能大獲成功,自己在山腳擺開陣勢、封住出口,要將敗退下山的鄉民趕盡殺絕,不料趙勃、王升幾乎全軍覆沒,如同喪家之狗逃下山來。他大為憤恨,咬牙切齒,欲親自上山索戰,被二人苦苦攔住。李納無法,重新整頓軍馬,隻剩一百五六十人,自料敵強我弱,隻得退迴銘感莊。
山上鄉民在懸崖邊的林木中聚集,清點人數,才知也有三十多人遇難。裏正心酸落淚,口中念道:“都是村裏的後生娃娃,隨我起事,死在山上,也沒個葬埋。”
嶼蘅一直躲在樹窠中,這才出來與澗石相見,問長問短,澗石連聲迴答“沒事”。嶼蘅又問何時去長安,澗石皺眉道:“隻怕要在山裏多呆些時日了。”嶼蘅安慰他說:“我素來住在深山,不怕在此多住幾日。”裏正又問為今之計。澗石說:“官軍一時半會不會死心。我們唯有死守山林,占得地利,與之周旋。”裏正點頭稱是。
向山林中猛撲過來的確實是唐兵,為首的卻不是王致君、戴保國,而是李納、趙勃、王升。王、戴被打得皮開肉綻,狼狽逃竄,半途遇上李納。李納將他們帶到軍營,又收集殘兵歸在一處,總計兵力五百有餘。王、戴將實情相告,懇求李納出麵報仇。李納果然應允,點動五百人馬突襲銘感莊,卻撲了個空。他揪住個百姓一打聽,才知三百鄉民躲進北麵山裏去了。
李納哪裏把三百烏合之眾放在眼裏?當即下令,去北麵山中圍剿賊兵。五百兵馬行至山下,樹林之中有一人鬼頭鬼腦向外窺探。趙勃冷笑一聲,一箭射出。隻聽得樹林下一聲慘叫,三五個身影向山上逃竄。
李納指揮軍馬殺入樹林之中,地上卻隻有那個中箭受傷的鄉民,其餘幾人早已逃得沒有蹤影。李納問他賊兵躲在何處,那人大為恚怒,叫罵不絕,被趙勃劈死在樹下。李納下令搜山。五百兵士齊頭並進,宛如在山林之中撒開一隻大網,誓欲將三百鄉民連根斬除。
半日過去,山勢變得陡峭,越往上越難找到立足之地,要想繼續行進更是難上加難。五百官兵連排往上已是絕不可能,李納再次下令:自己領著一百軍馬在此扼守,趙勃、王升各領二百軍士魚貫而上,見到賊兵格殺勿論。
趙勃在前、王升在後,領著四百軍士在崎嶇的山路上盤旋上升,猶如一條盤曲的長蛇,將高聳的山峰一層層纏裹。趙勃來到一處岩石下,見地上橫七豎八遺落一些被褥、鍋碗,不禁得意大笑,向兵士說道:“這夥亂民就在近旁,一會兒見著了,休要留情,能殺多少是多少!”
語聲才畢,頭頂響起轟鳴之聲。抬頭一看,原來有無數石塊落下,倏忽間已砸死官兵無數。趙勃大駭,鑽進石縫裏,倉皇保命。迴頭看時,石塊如同冰雹一般漫天飛舞。自己帶上山的二百前隊紛紛退縮、互相踩踏,死傷無數。
王升此時已領著二百人來到山脊上,腳下是一片山崖。聽見前麵唿喝之聲不絕,正不知發生何事,身後的軍士卻騷動起來。迴頭看時,那些兵士跟著了魔一般,接二連三墜下山崖。仔細一看,岩石側麵有鄉民埋伏,從山路下方伸出鐮刀、鋤頭,勾住官兵的腳,將他們拉扯下去。王升大怒,下令放箭,那一隊鄉民立即遁走,穿山渡林,倏忽不見,而官兵的箭矢徒然射殺了無數自己人。
兩仗過後,趙勃、王升的四百兵士隻剩三百。早有兵士報知李納,李納怒不可遏,下令繼續搜捕賊兵,捕斬敵酋者有重賞。趙勃、王升領命,仍是一隊在前一隊在後,繼續領兵前進。
前軍爬上一處土坡,眾兵士疲憊不堪,想坐地歇息。趙勃不依,急下號令,催促行軍。陡然,坡頂林草響動,一人一騎殺出,正是澗石。趙勃慌忙招架,卻早被他馬鞭抽到,跌下馬來。
澗石突襲得手,身後大隊鄉民旋即湧出,居高臨下、喊聲震天。未及交鋒,官兵先已嚇得腿軟。一霎時,兩軍短兵相接,官軍個個怯如雞犬,紛紛陳屍山前。澗石卻不戀戰,鳴哨收兵,眾鄉民聽得號令,紛紛遁入兩側山崖,不知何去何從。
趙勃大怒,盯緊澗石,縱馬急追。澗石一馬躍於險峰之上,迴身撒出一道繩索,套住趙勃。趙勃墜馬,在陡坡上奮力翻滾,借勢騰出左手,抽出腰中匕首割斷繩索,才算保住性命,可是身上被撞出不少傷口。
王升聽見前隊有人呐喊,已知前方官軍不利,立即下令作好防備,唯恐又遭伏擊。山脊上警備良久,不見來敵,這才下令繼續前進。剛前行三五步,山路一側林木動搖,正是澗石躲避至此。
王升看得清楚,率兵追擊。澗石棄馬奔逃,身邊的鄉民衝後麵不住叫罵。王升大怒,策馬追趕,誰知山路險急、林木茂密,坐騎一腳踏空,跌落深澗,他抱住樹枝,撿迴性命,可惜那匹戰馬衰落澗底,瞬時氣絕。
後麵的兵士湧了過來,擠在深澗之上,一撥人小心翼翼將王升接下樹來,一撥人探頭探腦看看澗底,當即不寒而栗。
陡然,一聲關中腔調嘶吼:“鄉黨們,砍死來敵!”原來是裏正領著三十鄉民,從山頂上滾下一塊巨石,他們跟在巨石後麵大舉殺入。官兵大亂,一個接一個落下深澗,被巨石碾死的尚在少數,被鄉民砍死的更是稀少。裏正得手,也不繼續纏鬥,而是一聲響哨,率隊沒入山林。
王升又氣又怒,領著殘餘兵士全力追趕。裏正年事已高,行動略慢了些,眼見就要被追上。王升長刀挺起,衝著裏正的後頸砍下。眼看就要得手,腳下升起一道藤條,他和他身邊的兵士紛紛被絆倒。王升未及起身,澗石依然是居高臨下殺到眼前,一番大殺大砍,山林血流成河。王升豁出性命,逃了出來,迴到山脊上整頓剩餘兵馬,帶出來兩百人,如今隻剩六十幾人。
趙勃在前麵,尚不知王升遇到埋伏。他頭破血流,唯有生擒敵酋才能挽迴顏麵,於是咬定牙關,督促兵士大舉前進。在山頂盤旋也不知多久,前麵遇見一道絕壁,山路至此斷絕,兩邊是遮天蔽日的林木和衰草。
百餘兵士擁堵在這斷頭路上,不知是進是退。趙勃正在咬牙切齒,忽然一道響箭從天而降,落在他的腳下。箭上有火,引燃幹草。趙勃將火踩滅,心頭一懍,仰頭看時,隻見漫天飛矢從四麵八方射來,山頂上如同遭了蝗災一般。更為可怖的是,箭上都燃著火苗!
山風勁急,吹動野火,山林頓時變為火海。官兵被大火吞沒,哭喊之聲震動山嶽。趙勃顧不得這些袍澤弟兄,搶了一匹馬從火場躥出,馬蹄踩死不少自家兵士。那些後排的兵士,大為驚慌,連忙掉頭,跟在後麵從原路逃迴。
趙勃帶著一隊殘兵,淒淒惶惶奔到一道山嶺前,萬沒想到,已有無數鄉民在那裏埋伏。鄉民截斷官兵,如同猛虎撲向鬣狗,殺他個落花流水。
趙勃自恃勇武過人,想撥轉馬頭抵擋鄉民軍隊,卻畢竟害怕他們再出詭計將自己擒獲。正躑躅間,地上拉起一根藤條,將他坐騎絆倒。趙勃跌在地上,一隊鄉民過來擒他,他連忙拔刀將其逼退。山上有人喊道:“以智殺敵,休要蠻鬥!”正是澗石的聲音。鄉民棄下趙勃,鑽進樹林去了。趙勃唯恐澗石殺下來,帶著手下殘兵抱頭鼠竄。
一路跌跌撞撞退到半山腰,與王升會合。二人兵合一處,活著逃出來的不滿百人。二人損兵折將,不知該如何稟告李納,山上陡然呐喊聲響起,澗石領著三百鄉民站在山上,如同天兵下凡。
二人下令放箭,然而官兵多半丟了弓箭、失了箭筒。正在黃忙不迭,鄉民則居高臨下擲下石塊,砸得官兵七零八落。趙勃、王升一見敵兵眾多,隻得引著數十殘兵逃下山去。澗石一馬當先,領著數十人一陣衝殺,又斬卻三十敵兵。
李納隻以為趙勃、王升上山能大獲成功,自己在山腳擺開陣勢、封住出口,要將敗退下山的鄉民趕盡殺絕,不料趙勃、王升幾乎全軍覆沒,如同喪家之狗逃下山來。他大為憤恨,咬牙切齒,欲親自上山索戰,被二人苦苦攔住。李納無法,重新整頓軍馬,隻剩一百五六十人,自料敵強我弱,隻得退迴銘感莊。
山上鄉民在懸崖邊的林木中聚集,清點人數,才知也有三十多人遇難。裏正心酸落淚,口中念道:“都是村裏的後生娃娃,隨我起事,死在山上,也沒個葬埋。”
嶼蘅一直躲在樹窠中,這才出來與澗石相見,問長問短,澗石連聲迴答“沒事”。嶼蘅又問何時去長安,澗石皺眉道:“隻怕要在山裏多呆些時日了。”嶼蘅安慰他說:“我素來住在深山,不怕在此多住幾日。”裏正又問為今之計。澗石說:“官軍一時半會不會死心。我們唯有死守山林,占得地利,與之周旋。”裏正點頭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