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南道:“郭大哥,你接著說。”
郭士友又道:“陳老弟,按你目今的想法,你是要做幕後的財東,我呢,出麵居中為你操持,這三個地方的商號掌櫃,第一是要選對人,
第二呢,不能用本地人,第三呢,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所以,我認為還要用激勵的手段,非此手段,不足以使他們全力以赴。”
陳正南道:“如何激勵?郭大哥你接著說。”
郭士友道:“商人無利不早起,清晨辰時起床的商人一定比農夫多,這是因為利字當頭,通常情況下,人的潛能和才能隻能發揮到三成左右,
但是有激勵的話,能發揮到八成甚至九成,我的意思是,每個商號的大掌櫃和二掌櫃,都要給他紅利,比如說,這個商號一年純利潤一千兩,
除薪水之外,再拿出一百兩分給他兩人。如此,他幹得怎麽能沒有勁,怎麽能不當作自己的事去做呢?”
聽了這話,陳正南越發覺得,自己找郭士友是找對了人。
不知不覺,幾個人就談到了中午,渾然沒有覺得餓。曾順過來通知到廚房用飯時,眾人才知道到了飯點,陳正南連忙請了郭士友出來,去飯堂用餐。
郭士友這時才知道,陳老漢也在這裏,連忙請陳老漢坐了,行了跪拜大禮,才淨了手,奉了陳老漢做首座,大家一起吃了飯。
飯後,陳正南將郭士友請到書房,慕慕容明琳動手重新沏了茶,關了書房的門,一直談到晚間掌燈時分,才又去廚房裏吃了飯。
到了晚上再談之時,林青竹便拿了紙筆在一旁記錄,郭士友和陳正南一一商議了細節,製定了章程,確定了一些細節,
擬定了給三個商號掌櫃的分紅份額,賬房先生的配置以及如何異地用人,櫃上各等級檔手、夥計的工錢,所有細節都一一製定,由林青竹用工整的小楷仔細寫了出來之後,幾個人又緩緩看了幾遍,再仔細訂正修改,當下便商議定了。
按郭士友的計劃,首先把上海的商號開起來,從上海的各大洋行裏購置洋貨,向全國批發,再從全國各地收購茶葉、生絲、絲綢、瓷器、細布,銷售給洋行,轉銷海外。
商號運營起來之後,便在附近開設高檔客棧,免費接待與商號有生意往來的各地客商,同時就近開設大型百貨鋪,吸引周圍的普通市井百姓,進一步形成良好的商圈。
上海商號每個位置上都多配人手,運營起來之後,分撥人手到京城、西安開設分號,另外兩個地方也如出一轍,以此照辦,
以便培養更多的人手,去全國各地開設更多的分號。
商號的事談完了,郭士友又說道:“陳大人,我自己倒有一個想法,隻是不知當不當說。”
陳正南連忙道:“郭大哥,你我之間何必還這樣客氣?有話盡管說,請大哥直言。”
郭士友說道:
“在我看來,今日上海之洋商還隻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今後洋商、洋貨必將在我大盛國土上遍地開花,我國中之人前往西洋各國做生意,
學知識也必將是大勢所趨,就如滾滾洪流一樣,勢不可當。今後的世界必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往來交合,密不可分,如此一來,必需要大量的語言人才,而西洋各國並非一國,語言又各不相同,無論是經商、做買賣、出國、觀賞世界風光,
都需要各種語言。現在不說其他地方,隻單說上海,懂得外國西洋語言的人便是稀缺。我在上海的洋行裏幹了十來年,也隻稀裏糊塗學了一些英吉利語言的皮毛,而法蘭西語言、西班牙語言、俄羅斯語言,隻勉強聽懂幾個字詞而已。我時常在出街談生意,
與人交涉之時,自覺腹中淺薄,語言不通也多有不便。所以我就想,陳大人如果能拿出一筆錢,在上海開設一所語言學校,
一則能夠為我們自己的商號提供大量的人才,二來創辦語言學校,一旦做成了收益也不亞於一所商號,畢竟前來求學的人要交學費、住宿費、食雜費用。
按兩年算,每個入學的人總要在學堂裏消耗一筆銀子,學生越收越多,循環往複,這學堂也就是一門生意,不可小視。”
林青竹道:“郭先生,你這主意果然是好,隻是這學堂隻教語言嗎?”
郭士友道:“除了教授英吉利語、法蘭西語、西班牙語和俄羅斯語,還有東洋人的日本語,另外還要教我們的珠算、記賬、
盤庫、櫃台話術、書法、禮儀、商德,這些課程都最是實用不過的,一旦學生畢業就能用上,上手又快,無論是自己做生意,還是到其他的洋行、商號裏做事,都必然受歡迎的。”
陳正南道:“郭大哥,你這主意果然是好主意,就按你說的辦。隻不過這學堂裏的先生如何去請呢?”
郭士友笑道:“這個容易,新入學的學生,第一年裏就由我們本國的先生教,第二年請各國的老師來教,無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先生,我總能請得到。上海那地方好就好在,什麽樣的人才都能找得到。”
陳正南看了一眼林青竹道:“那就定下來吧,郭大哥,你迴上海去尋找掌櫃時,就順便在那裏買地建房子,要盡快將這學校建起來才好。”
郭士友點頭道:“陳大人,你果然是做大事的人,毫不拖泥帶水,依你這風格做事沒有不成的,必然順風順水,諸事順當。
幾個人說著話,郭士友便看見陳正南桌案上畫的馬車減震器結構圖和轉向軸的結構示意圖,看了覺得有趣,便問是什麽。
陳正南就講了自己要造舒適的馬車的想法,聽了之後,郭士友點頭道:“我也有同感,我們的馬車是太顛人,陳大人如果能造出這種馬車,
也是一種生財之道,隻要這馬車做得好,舒適,質量好,不易損壞,便是最好的商品,並且獨此一家,沒有競爭,那也是掙不完的錢。”
陳正南笑道:“隻可惜我隻是從前學過木工,對於精巧的設計細節的製作全都不在行,所以這個念頭,現在也是在我腦子裏晃蕩,一時之間還不知道如何去操作。”
聽到這裏,郭士友便拍了一下大腿,說道:“陳大人,你說到這裏,我倒想起來一個人,這人姓龔,是上海地方上的一個紈絝子弟,
家裏原本還有一些資產,可是傳到他父親手裏便開始敗落,到他手裏之後完全沒落了,他倒是一個聰明精巧的人,對於西洋座鍾掛鍾能隨便拆開隨意裝上,
他自又善於製作各種模型,無論是房屋還是馬車、各種玩具,各種有滑條、彈簧、簧片的各種機械,能自行的、自走的、自唱的,玩的精通的很,
人稱龔西洋。別人說他是一個敗家子,我倒覺得他是個人才,隻不過沒有得到機會和賞識,無用武之地而已。陳大人如想做全國最輕巧的馬車,將他請了來,一準能做成。”
陳正南聽了不禁大喜過望,便道:“郭大哥,那你這次去上海,就一同給我請來如何?”
郭士友道:“請這人有兩個難處,這龔西洋家裏窮得叮當響,家中隻有他和老娘兩人。如若請他,必定要也要將他老娘帶了過來。這是其一。其二,他這人懶散慣了的,隻可請他出出主意,出出點子,如若讓他每天按時幹活做事,那是不成的。”
陳正南朗聲笑道:“郭大哥,你隻要把這人請來就行,我並不需要他幹活,連同他的老娘,隻要他們來到這裏,吃住穿用全在我身上。
我隻要他幫我出點子,將這馬車製作出來,拿到市場上能賣掉,並不需要他每日裏幹什麽活,做成堆的事。隻要他來,每年給他一千兩銀子可能請得動他?”
郭士友道:“陳大人你出這個數,哪裏請不來他?你給他條件又這麽寬鬆,我隻要尋到他,一講便能講成。他娘兩個來到這裏,有吃有住的,又有大把的時間玩,他哪裏不樂意?”
說完了請龔西洋的事情,眾人又隨便說了一些閑話,就到了亥時,陳正南帶了郭士友去客房裏,安置他住下。
陳正南從郭士友房間裏出來,卻見慕容明琳在黑暗中正等著他,陳正南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問道:“弟弟怎麽還在這裏?這麽晚了怎麽不去睡覺?”
慕容明琳拉了陳正南的手,說道:“哥,我有話想和你說。”
陳正南笑道:“這麽晚了,有什麽話不能等到明天再說?”
慕容明琳答道:“聽了今天的事,我心裏高興,一時半會也睡不著,就想和你先說了。”
陳正南笑道:“你心裏高興什麽?”
慕容明琳高興地說道:“大哥,我聽這一天,知道大哥你要做大事,心裏很高興。我和明月來到大哥家裏,每天隻白吃白喝,
也不做什麽事情。我原本想到大哥軍營裏當兵,謀一份差事養活妹妹,可是我現在的年齡還不夠當兵。今天聽了郭先生的話,我忽然找到了我自己的路,大哥,郭先生說的那學校如果辦成了,我就去那裏上學可好?”
郭士友又道:“陳老弟,按你目今的想法,你是要做幕後的財東,我呢,出麵居中為你操持,這三個地方的商號掌櫃,第一是要選對人,
第二呢,不能用本地人,第三呢,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所以,我認為還要用激勵的手段,非此手段,不足以使他們全力以赴。”
陳正南道:“如何激勵?郭大哥你接著說。”
郭士友道:“商人無利不早起,清晨辰時起床的商人一定比農夫多,這是因為利字當頭,通常情況下,人的潛能和才能隻能發揮到三成左右,
但是有激勵的話,能發揮到八成甚至九成,我的意思是,每個商號的大掌櫃和二掌櫃,都要給他紅利,比如說,這個商號一年純利潤一千兩,
除薪水之外,再拿出一百兩分給他兩人。如此,他幹得怎麽能沒有勁,怎麽能不當作自己的事去做呢?”
聽了這話,陳正南越發覺得,自己找郭士友是找對了人。
不知不覺,幾個人就談到了中午,渾然沒有覺得餓。曾順過來通知到廚房用飯時,眾人才知道到了飯點,陳正南連忙請了郭士友出來,去飯堂用餐。
郭士友這時才知道,陳老漢也在這裏,連忙請陳老漢坐了,行了跪拜大禮,才淨了手,奉了陳老漢做首座,大家一起吃了飯。
飯後,陳正南將郭士友請到書房,慕慕容明琳動手重新沏了茶,關了書房的門,一直談到晚間掌燈時分,才又去廚房裏吃了飯。
到了晚上再談之時,林青竹便拿了紙筆在一旁記錄,郭士友和陳正南一一商議了細節,製定了章程,確定了一些細節,
擬定了給三個商號掌櫃的分紅份額,賬房先生的配置以及如何異地用人,櫃上各等級檔手、夥計的工錢,所有細節都一一製定,由林青竹用工整的小楷仔細寫了出來之後,幾個人又緩緩看了幾遍,再仔細訂正修改,當下便商議定了。
按郭士友的計劃,首先把上海的商號開起來,從上海的各大洋行裏購置洋貨,向全國批發,再從全國各地收購茶葉、生絲、絲綢、瓷器、細布,銷售給洋行,轉銷海外。
商號運營起來之後,便在附近開設高檔客棧,免費接待與商號有生意往來的各地客商,同時就近開設大型百貨鋪,吸引周圍的普通市井百姓,進一步形成良好的商圈。
上海商號每個位置上都多配人手,運營起來之後,分撥人手到京城、西安開設分號,另外兩個地方也如出一轍,以此照辦,
以便培養更多的人手,去全國各地開設更多的分號。
商號的事談完了,郭士友又說道:“陳大人,我自己倒有一個想法,隻是不知當不當說。”
陳正南連忙道:“郭大哥,你我之間何必還這樣客氣?有話盡管說,請大哥直言。”
郭士友說道:
“在我看來,今日上海之洋商還隻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今後洋商、洋貨必將在我大盛國土上遍地開花,我國中之人前往西洋各國做生意,
學知識也必將是大勢所趨,就如滾滾洪流一樣,勢不可當。今後的世界必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往來交合,密不可分,如此一來,必需要大量的語言人才,而西洋各國並非一國,語言又各不相同,無論是經商、做買賣、出國、觀賞世界風光,
都需要各種語言。現在不說其他地方,隻單說上海,懂得外國西洋語言的人便是稀缺。我在上海的洋行裏幹了十來年,也隻稀裏糊塗學了一些英吉利語言的皮毛,而法蘭西語言、西班牙語言、俄羅斯語言,隻勉強聽懂幾個字詞而已。我時常在出街談生意,
與人交涉之時,自覺腹中淺薄,語言不通也多有不便。所以我就想,陳大人如果能拿出一筆錢,在上海開設一所語言學校,
一則能夠為我們自己的商號提供大量的人才,二來創辦語言學校,一旦做成了收益也不亞於一所商號,畢竟前來求學的人要交學費、住宿費、食雜費用。
按兩年算,每個入學的人總要在學堂裏消耗一筆銀子,學生越收越多,循環往複,這學堂也就是一門生意,不可小視。”
林青竹道:“郭先生,你這主意果然是好,隻是這學堂隻教語言嗎?”
郭士友道:“除了教授英吉利語、法蘭西語、西班牙語和俄羅斯語,還有東洋人的日本語,另外還要教我們的珠算、記賬、
盤庫、櫃台話術、書法、禮儀、商德,這些課程都最是實用不過的,一旦學生畢業就能用上,上手又快,無論是自己做生意,還是到其他的洋行、商號裏做事,都必然受歡迎的。”
陳正南道:“郭大哥,你這主意果然是好主意,就按你說的辦。隻不過這學堂裏的先生如何去請呢?”
郭士友笑道:“這個容易,新入學的學生,第一年裏就由我們本國的先生教,第二年請各國的老師來教,無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先生,我總能請得到。上海那地方好就好在,什麽樣的人才都能找得到。”
陳正南看了一眼林青竹道:“那就定下來吧,郭大哥,你迴上海去尋找掌櫃時,就順便在那裏買地建房子,要盡快將這學校建起來才好。”
郭士友點頭道:“陳大人,你果然是做大事的人,毫不拖泥帶水,依你這風格做事沒有不成的,必然順風順水,諸事順當。
幾個人說著話,郭士友便看見陳正南桌案上畫的馬車減震器結構圖和轉向軸的結構示意圖,看了覺得有趣,便問是什麽。
陳正南就講了自己要造舒適的馬車的想法,聽了之後,郭士友點頭道:“我也有同感,我們的馬車是太顛人,陳大人如果能造出這種馬車,
也是一種生財之道,隻要這馬車做得好,舒適,質量好,不易損壞,便是最好的商品,並且獨此一家,沒有競爭,那也是掙不完的錢。”
陳正南笑道:“隻可惜我隻是從前學過木工,對於精巧的設計細節的製作全都不在行,所以這個念頭,現在也是在我腦子裏晃蕩,一時之間還不知道如何去操作。”
聽到這裏,郭士友便拍了一下大腿,說道:“陳大人,你說到這裏,我倒想起來一個人,這人姓龔,是上海地方上的一個紈絝子弟,
家裏原本還有一些資產,可是傳到他父親手裏便開始敗落,到他手裏之後完全沒落了,他倒是一個聰明精巧的人,對於西洋座鍾掛鍾能隨便拆開隨意裝上,
他自又善於製作各種模型,無論是房屋還是馬車、各種玩具,各種有滑條、彈簧、簧片的各種機械,能自行的、自走的、自唱的,玩的精通的很,
人稱龔西洋。別人說他是一個敗家子,我倒覺得他是個人才,隻不過沒有得到機會和賞識,無用武之地而已。陳大人如想做全國最輕巧的馬車,將他請了來,一準能做成。”
陳正南聽了不禁大喜過望,便道:“郭大哥,那你這次去上海,就一同給我請來如何?”
郭士友道:“請這人有兩個難處,這龔西洋家裏窮得叮當響,家中隻有他和老娘兩人。如若請他,必定要也要將他老娘帶了過來。這是其一。其二,他這人懶散慣了的,隻可請他出出主意,出出點子,如若讓他每天按時幹活做事,那是不成的。”
陳正南朗聲笑道:“郭大哥,你隻要把這人請來就行,我並不需要他幹活,連同他的老娘,隻要他們來到這裏,吃住穿用全在我身上。
我隻要他幫我出點子,將這馬車製作出來,拿到市場上能賣掉,並不需要他每日裏幹什麽活,做成堆的事。隻要他來,每年給他一千兩銀子可能請得動他?”
郭士友道:“陳大人你出這個數,哪裏請不來他?你給他條件又這麽寬鬆,我隻要尋到他,一講便能講成。他娘兩個來到這裏,有吃有住的,又有大把的時間玩,他哪裏不樂意?”
說完了請龔西洋的事情,眾人又隨便說了一些閑話,就到了亥時,陳正南帶了郭士友去客房裏,安置他住下。
陳正南從郭士友房間裏出來,卻見慕容明琳在黑暗中正等著他,陳正南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問道:“弟弟怎麽還在這裏?這麽晚了怎麽不去睡覺?”
慕容明琳拉了陳正南的手,說道:“哥,我有話想和你說。”
陳正南笑道:“這麽晚了,有什麽話不能等到明天再說?”
慕容明琳答道:“聽了今天的事,我心裏高興,一時半會也睡不著,就想和你先說了。”
陳正南笑道:“你心裏高興什麽?”
慕容明琳高興地說道:“大哥,我聽這一天,知道大哥你要做大事,心裏很高興。我和明月來到大哥家裏,每天隻白吃白喝,
也不做什麽事情。我原本想到大哥軍營裏當兵,謀一份差事養活妹妹,可是我現在的年齡還不夠當兵。今天聽了郭先生的話,我忽然找到了我自己的路,大哥,郭先生說的那學校如果辦成了,我就去那裏上學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