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上眼睛,眼前一片黑暗,如墜無底深淵一般的感覺,耳邊還有著些許泣聲。
這就是死亡的感覺。
楊居安覺得新奇的瞬間,下一刻,他眼前的黑暗便消散,白晝的光亮刺痛著他的眼睛,身體的失重感也消失了。
他不得已睜開了眼,隨即發覺自己身處在了一片霧海,並且身體也並無勞累之感,甚至久違的可以奔跑起來。
見多識廣的楊居安帶著微笑走在霧海,他知道這裏是哪裏,這裏既不是天庭,也不是地府。
這裏是仙居霧海,是他守了四十餘年的仙啟書院,真正的後院。
沒過多久,他便穿過了霧海,來到了那被路沐陽描述過的,竹林小院。
一邊持著欣賞,一邊又沒有停下的觀賞著這仙居小院,然後來到了那湖中亭下。
望著那亭子下邊坐著的白衫衣者,楊居安蒼老的麵容帶著敬佩與滿足,向陳書一拜。
“老朽,見過書塵仙。”
蒼老的聲音,陳書卻很熟悉,自他醒來後,若說見過最多麵的人是誰,那一定就是眼前這個老丞相。
雖說兩人的對話隻有那場夢,兩人見的麵也隻有那一場夢,但楊居安已經不知在心中迴想過多少次書塵仙那朦朧的仙容,陳書也不知在湖中亭下,看過多少次楊居安起早貪黑,研究玄息殘訣,教導皇家後人。
“老先生不必客氣,上來與我一同坐在亭下吧。”陳書笑道。
楊居安搖搖頭,起身說道:“謝仙人好意,隻是老朽已經死了吧,過多逗留,不算好事。”
“本仙用玄氣暫時留了你的魂,離別之際,想與你聊聊天,說說閑話。”陳書如此說道,再次邀請楊居安坐於亭下。
楊居安猶豫片刻,還是拒絕了。
“還是不了,老朽已死,仙人的本事厲害,即便不問,也知道老朽在想什麽吧。”
陳書愣了愣,不再強求,隻是微歎一息,說道:“走過這片湖,你這一生,就結束了,楊老先生,本仙隻有一個問題想問問你。”
楊居安點頭道:“請講。”
陳書起身,走下湖中亭,經過了楊居安的身旁,揮揮手,那湖中亭便化作霧氣消散,楊居安的身前,隻剩一片湖了。
陳書問道:“你可有覺得,人生過於短暫?”
楊居安輕輕一笑,走上了湖麵,他的腳觸碰在湖麵上,沒有下沉,而是實實在在的踩在了湖麵上。
看著湖中倒映的自己,楊居安略微驚訝,隨即理解般的走了起來,一邊走,一邊迴答道:“仙人不知道我的想法嗎?”
陳書望著楊居安,隻是笑道:“我想聽你自己說說,不用開口,在心裏說就行。”
楊居安聞言不再說話,默默走在湖上,然後,開始迴想他所走過的這一生。
書院裏,看著已經沒有聲息的楊居安,路幸安很是心痛,但他知道老師是沒有遺憾離去的,所以他強忍淚水,走至了屋中的書桌旁,拿起了書桌上的那本閑談。
翻開第一頁,其中的內容便是:
“年九十,身疲,恐不日離去,遂寫此筆,敬完滿的一生......許多人說,我此生,為衡陽操勞,但我知道,我沒那麽崇高理想,所行之事,隻因為報先帝之恩,依稀記得,幼時,家中父親從官被陷害,死於非命,後來,先帝查明真相,還了父親一個清白......”
路幸安緊接著,翻開下一頁:
“幸於家母聰慧,教導有方,又趕上運氣,被先帝賞識,一步一步,於人生最強盛之際,當了衡陽百官之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為先帝出謀劃策無數,解決國內大事小事千萬數,家喻戶曉......”
路幸安沉默著,又翻開了下一頁:
“隻是,意外突發,先帝之子路沐衡夥同敵國坑害太子,毒害先帝,隻求帝業,如此罪惡行徑,我卻未能做出有效應對,所幸太子身具福澤,受仙人青睞,習得一身仙法歸來,打敗罪黨,登臨帝位......”
劃拉,書頁翻過,隻剩最後一頁:
“愧對先帝信任,遂前來為仙人守廟,一守即是一生,但沒想到,居於仙廟,感染仙恩,以人之壽,竟達長壽之境,言至此處,一生並無遺憾,隻是,坐於仙廟四十場風雪,隻感歎人生依舊短暫,四十場風雪,彈指一揮間,但也感歎,四十場風雪,並不相同,人生雖短,卻也足夠,並無多言勸告,隻願,在我之後,下一個守廟人,切記勿要貪生,心中謹記,與仙之緣不可強求,該來則來,該走則走......”
路幸安合上冊子,擦去眼邊淚水,拿起桌盤墨筆,將楊居安逝去一事寫信送往京城。
後院磅礴霧氣之中,隻有楊居安走在霧中。
腳下仍是平靜湖麵,身遭卻已經被霧氣圍繞,楊居安迴想著過去這一生,一邊想一邊走著。
他想了很多,想了很久。
白發想成了黑發,駝起的背想的板正了起來,臉上的皺紋也想沒了。
楊居安不停走著,沒有迴頭,直至最後,霧氣觸碰到了他的身體,楊居安這才停下,迴頭一看,那裏已經什麽也沒有了。
隻有一場霧,一片路途。
楊居安笑著,閉上眼睛滿足的點點頭道:“人這一生,雖短,但足夠。”
唿~
霧掩過了這位老丞相的身軀,陳書揮揮手驅散霧氣,湖中亭重新出現,他重新坐在亭子下邊,看向那湖麵,如今,隻剩一些波瀾,一些漣漪,並無人影,這仙居小院,仍是隻有他在了。
陳書歎息一聲,打開了那本“書塵記事”,其中書頁最後一筆。
所記內容是“43年,楊居安於仙啟書院過世”。
英雄遲暮,凡人,終不過百年壽命,能保持本心,不被長生所沾染癲狂,楊居安,值得敬佩。
陳書如此想著,合上書,揮了揮手,將湖中畫麵切換至了京城,路沐陽那裏。
京城收到了楊居安離世的消息,一時間,整個京城,都陷入了陰鬱的氛圍,路佑很可惜他沒能見到老師最後一麵,而路沐陽也接連歎息,可惜楊居安就這樣去了。
隻是死去之人已經死去,路沐陽便下令將楊居安葬於他的老家,然後對朝堂告知,接下來,他要去送送這位衡陽老臣,一個月不會歸來。
走前,路沐陽將管理國家的事項交給了太子路佑,遂獨自離去,前去了霧仙山。
與此同時,收到消息的二皇子和五皇子,也終於下定決心,要趁這個機會,造反了。
這就是死亡的感覺。
楊居安覺得新奇的瞬間,下一刻,他眼前的黑暗便消散,白晝的光亮刺痛著他的眼睛,身體的失重感也消失了。
他不得已睜開了眼,隨即發覺自己身處在了一片霧海,並且身體也並無勞累之感,甚至久違的可以奔跑起來。
見多識廣的楊居安帶著微笑走在霧海,他知道這裏是哪裏,這裏既不是天庭,也不是地府。
這裏是仙居霧海,是他守了四十餘年的仙啟書院,真正的後院。
沒過多久,他便穿過了霧海,來到了那被路沐陽描述過的,竹林小院。
一邊持著欣賞,一邊又沒有停下的觀賞著這仙居小院,然後來到了那湖中亭下。
望著那亭子下邊坐著的白衫衣者,楊居安蒼老的麵容帶著敬佩與滿足,向陳書一拜。
“老朽,見過書塵仙。”
蒼老的聲音,陳書卻很熟悉,自他醒來後,若說見過最多麵的人是誰,那一定就是眼前這個老丞相。
雖說兩人的對話隻有那場夢,兩人見的麵也隻有那一場夢,但楊居安已經不知在心中迴想過多少次書塵仙那朦朧的仙容,陳書也不知在湖中亭下,看過多少次楊居安起早貪黑,研究玄息殘訣,教導皇家後人。
“老先生不必客氣,上來與我一同坐在亭下吧。”陳書笑道。
楊居安搖搖頭,起身說道:“謝仙人好意,隻是老朽已經死了吧,過多逗留,不算好事。”
“本仙用玄氣暫時留了你的魂,離別之際,想與你聊聊天,說說閑話。”陳書如此說道,再次邀請楊居安坐於亭下。
楊居安猶豫片刻,還是拒絕了。
“還是不了,老朽已死,仙人的本事厲害,即便不問,也知道老朽在想什麽吧。”
陳書愣了愣,不再強求,隻是微歎一息,說道:“走過這片湖,你這一生,就結束了,楊老先生,本仙隻有一個問題想問問你。”
楊居安點頭道:“請講。”
陳書起身,走下湖中亭,經過了楊居安的身旁,揮揮手,那湖中亭便化作霧氣消散,楊居安的身前,隻剩一片湖了。
陳書問道:“你可有覺得,人生過於短暫?”
楊居安輕輕一笑,走上了湖麵,他的腳觸碰在湖麵上,沒有下沉,而是實實在在的踩在了湖麵上。
看著湖中倒映的自己,楊居安略微驚訝,隨即理解般的走了起來,一邊走,一邊迴答道:“仙人不知道我的想法嗎?”
陳書望著楊居安,隻是笑道:“我想聽你自己說說,不用開口,在心裏說就行。”
楊居安聞言不再說話,默默走在湖上,然後,開始迴想他所走過的這一生。
書院裏,看著已經沒有聲息的楊居安,路幸安很是心痛,但他知道老師是沒有遺憾離去的,所以他強忍淚水,走至了屋中的書桌旁,拿起了書桌上的那本閑談。
翻開第一頁,其中的內容便是:
“年九十,身疲,恐不日離去,遂寫此筆,敬完滿的一生......許多人說,我此生,為衡陽操勞,但我知道,我沒那麽崇高理想,所行之事,隻因為報先帝之恩,依稀記得,幼時,家中父親從官被陷害,死於非命,後來,先帝查明真相,還了父親一個清白......”
路幸安緊接著,翻開下一頁:
“幸於家母聰慧,教導有方,又趕上運氣,被先帝賞識,一步一步,於人生最強盛之際,當了衡陽百官之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為先帝出謀劃策無數,解決國內大事小事千萬數,家喻戶曉......”
路幸安沉默著,又翻開了下一頁:
“隻是,意外突發,先帝之子路沐衡夥同敵國坑害太子,毒害先帝,隻求帝業,如此罪惡行徑,我卻未能做出有效應對,所幸太子身具福澤,受仙人青睞,習得一身仙法歸來,打敗罪黨,登臨帝位......”
劃拉,書頁翻過,隻剩最後一頁:
“愧對先帝信任,遂前來為仙人守廟,一守即是一生,但沒想到,居於仙廟,感染仙恩,以人之壽,竟達長壽之境,言至此處,一生並無遺憾,隻是,坐於仙廟四十場風雪,隻感歎人生依舊短暫,四十場風雪,彈指一揮間,但也感歎,四十場風雪,並不相同,人生雖短,卻也足夠,並無多言勸告,隻願,在我之後,下一個守廟人,切記勿要貪生,心中謹記,與仙之緣不可強求,該來則來,該走則走......”
路幸安合上冊子,擦去眼邊淚水,拿起桌盤墨筆,將楊居安逝去一事寫信送往京城。
後院磅礴霧氣之中,隻有楊居安走在霧中。
腳下仍是平靜湖麵,身遭卻已經被霧氣圍繞,楊居安迴想著過去這一生,一邊想一邊走著。
他想了很多,想了很久。
白發想成了黑發,駝起的背想的板正了起來,臉上的皺紋也想沒了。
楊居安不停走著,沒有迴頭,直至最後,霧氣觸碰到了他的身體,楊居安這才停下,迴頭一看,那裏已經什麽也沒有了。
隻有一場霧,一片路途。
楊居安笑著,閉上眼睛滿足的點點頭道:“人這一生,雖短,但足夠。”
唿~
霧掩過了這位老丞相的身軀,陳書揮揮手驅散霧氣,湖中亭重新出現,他重新坐在亭子下邊,看向那湖麵,如今,隻剩一些波瀾,一些漣漪,並無人影,這仙居小院,仍是隻有他在了。
陳書歎息一聲,打開了那本“書塵記事”,其中書頁最後一筆。
所記內容是“43年,楊居安於仙啟書院過世”。
英雄遲暮,凡人,終不過百年壽命,能保持本心,不被長生所沾染癲狂,楊居安,值得敬佩。
陳書如此想著,合上書,揮了揮手,將湖中畫麵切換至了京城,路沐陽那裏。
京城收到了楊居安離世的消息,一時間,整個京城,都陷入了陰鬱的氛圍,路佑很可惜他沒能見到老師最後一麵,而路沐陽也接連歎息,可惜楊居安就這樣去了。
隻是死去之人已經死去,路沐陽便下令將楊居安葬於他的老家,然後對朝堂告知,接下來,他要去送送這位衡陽老臣,一個月不會歸來。
走前,路沐陽將管理國家的事項交給了太子路佑,遂獨自離去,前去了霧仙山。
與此同時,收到消息的二皇子和五皇子,也終於下定決心,要趁這個機會,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