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遺憾的是,明明曾有過機會,卻未能緊握。


    90年代末,華夏與歐洲多國的適航機構關係良好,本有機會在jaa轉型easa之際有所突破。


    但當時國內航空工業基礎薄弱,無法提供歐洲急需的技術。


    更重要的是,那時正值md90項目中途夭折,國內民航業動蕩不安,對於國產客機的發展方向猶豫不決,最終錯過了那個關鍵時期。


    而現在,由於許寧過去幾個月的努力以及一些意外事件的發生,一個重新塑造曆史的機會擺在了他的麵前。


    這一次,他決心不能錯過。


    明確了方向和思路之後,剩下的就是如何實施。


    “我相信,歐洲方麵對小許上次提出的反客為主策略應該會感興趣。”


    戴國榮翻開首次談判的記錄,對團隊說道:


    “對方肯定會擔心我們在防冰技術上的能力,這是項目的核心,也是歐洲方麵無法掌控的部分。”


    許寧點頭讚同,接著說:“確實,我們國家的航空工業整體上還落後於歐美,這種擔憂並非空穴來風。


    我們要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實力,打破他們的疑慮。”


    “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要進行一次飛行演示?”


    有人問道:“在sld條件下讓我們的飛機升空?”


    易合旭對此最為積極,因為這關係到他負責的新舟60能否打開市場:


    “為此,我們必須改進新舟60,目前它的防冰係統隻滿足了國內標準中較為基礎的要求。”


    林哲彬補充道:“而且,sld氣候極為罕見,通常在濕度如此之高時,已經下雪了。


    現在是二月中旬,要在國內找到合適的測試環境幾乎是不可能的。”


    易合旭追問:“那什麽時候才可能出現適合的天氣?”


    “一般隻有每年10月末至12月末有希望。”林哲彬迴答,強調這還得看運氣。


    “我們等不起十個月,關於sld適航標準的修訂迫在眉睫。”


    “我們可以創造條件。”


    許寧提出解決方案:“不需要等待自然形成的sld氣候,我們可以人工製造一個符合要求的環境。”


    會議室裏一片安靜,技術人員們深知許寧的能力——他不僅有創新思維,更有將構想付諸實踐的實力。


    大家都期待著他進一步解釋如何實現這個大膽的想法。


    許寧起身,拉出一塊黑板,簡單幾筆勾勒出他的構思。


    一架飛機拖著長長的軟管,在空中畫出一道獨特的風景。完成粉筆圖後,他輕輕將粉筆丟進一旁的盒子,轉身麵向大家。


    “我們打算改造一架轟6,作為專門模擬冰雲環境的噴水機。”


    他解釋道:“因為轟6的研發已經非常成熟,所以我們不需要重新測試它的飛行性能,隻需替換一些設備。”


    “我們會把儲油罐改成儲水罐,利用發動機的增壓空氣來驅動係統,並且用一組平麵噴嘴代替原來的加油錐套。


    這些噴嘴會將壓力空氣和水流混合,產生細小的水霧,在低溫環境中形成過冷水滴,從而創造出人造冰雲。”


    “不過,轟6的體積限製了儲水量,這意味著每次飛行隻能持續大約20分鍾。雖然時間不長,但對於高強度結冰測試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最關鍵的是那個噴頭陣列研發。根據我的經驗,它應該由多層微霧噴嘴構成,配有雙層嵌套的氣水管路。


    支撐結構簡單而有效,具體參數我還需要兩到三天的時間來詳細計算。”


    這個想法並非他的原創,曆史上首次結冰實驗是在地麵通過噴霧塔完成的。


    到了70年代,漂亮國空軍使用改裝的c-130運輸機進行類似實驗,但受限於速度和高度。


    許寧的新係統則能支持更廣的速度範圍,甚至可以測試亞音速噴氣式飛機。


    團隊成員立刻意識到這一創新的潛力。


    如果未來能夠應用於更大的飛機上,那麽試驗的靈活性和效率都將大大提升,不再依賴自然條件。


    氣象專家林哲彬提出了關於控製係統的疑問,認為需要有調節水霧直徑的能力。


    “是的,”許寧迴答說:“控製係統可以安裝在舊的加油吊艙中,至於操作員的位置……”


    他停頓了一下,眼睛落在黑板上的示意圖上,思考著最佳方案。


    “他可能得暫時迴到尾炮手的老位置了……”


    早期的轟6轟炸機在尾部設有一個小艙室,供炮手操作自衛武器。


    然而,在新型轟油6上,盡管取消了尾炮裝置,這個狹窄的空間依然保留了下來,現在它成為了噴霧係統操作員的臨時工作站。


    戴國榮深知這款飛機的重要性,不僅僅因為即將到來的歐洲代表團訪問。


    “這架由轟6改裝而來的結冰測試飛機,我們就叫它轟6j吧。”他對許寧提議道。


    許寧猶豫了一下。通常,飛機命名並不是什麽大問題,但對於轟6係列來說,字母後綴有著特殊的意義。


    考慮到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改型,他建議:“不如我們用更具體的名稱,比如‘轟6ait’,這樣既明確了功能,也方便國際友人理解。”


    戴國榮笑著點頭同意:“你考慮得很周到,那就這麽定了。”


    兩人相視一笑,心中明白,雖然轟6已經曆多次改進,但誰又能預測未來的無限可能呢?


    想到這裏,許寧不禁想起了電視裏的一幕:《你們應該不再使用那些老式飛機了吧?》的畫麵,讓他差點笑出聲來。


    不過,他還是保持了嚴肅的表情,迴答說:“為了長遠打算嘛。”


    會議結束後,許寧帶領林哲彬、梁紹霖等技術團隊直奔603研究所,著手研發轟6ait的升級方案。


    與此同時,易合旭及其團隊則致力於開發一套新的防冰係統,確保飛機在惡劣天氣條件下能安全飛行至少十分鍾。


    戴國榮在送走眾人後,立即通過內部電話向科工委匯報了談判詳情與代表團的決策。


    當丁誌恆聽到要臨時改裝一架轟油6進行人工結冰飛行測試時,他笑出聲來,似乎對這個大膽的想法並不意外。


    “這肯定是許寧的主意。”


    戴國榮笑著確認,並補充說許寧承諾隻需三天就能完成關鍵部件的研發,讓飛機在高速下模擬微小水滴的形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默的老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默的老刀並收藏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