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良群和陳嘉誠雖然感到疲憊,但他們知道任務尚未結束。


    由於行動嚴格保密,所有的作戰計劃都在斯卡杜基地內部製定,所有人員必須抵達基地後才能了解具體安排,並且在任務完成後之前不得離開。


    兩名飛行員隻知道自己此行的大致目的,具體的行動計劃對他們仍然是個謎。


    現在,他們需要參加簡報會,與一同參與行動的巴鐵空軍飛行員碰麵。


    幸運的是,當地地勤人員為他們準備好了車輛,使他們無需長途跋涉。


    在斯卡杜機場地下控製中心的一個會議室裏,十幾名來自兩國的軍事指揮官正等待著會議開始,準備共同策劃接下來的行動。


    “報告!”


    隨著這聲簡短的命令,兩名華夏飛行員整齊地出現在會議室門口,立正站好,向室內眾人敬禮。


    房間裏聚集了參與此次行動的所有關鍵人物。會議迅速展開。


    一位巴鐵空軍準將起身,從公文包中取出一疊文件,依次分發給每個人。


    盡管文件是漢英雙語版本,但翻譯質量參差不齊。


    鄭良群和陳嘉誠為了這次任務,在短時間內突擊學習英語,勉強能夠理解一些基本指令。


    幸運的是,接下來準將借助大比例尺地圖詳細講解計劃時,他們可以通過耳機聽取中文翻譯。


    行動計劃的核心其實相當直接:利用紅旗2乙a防空導彈係統的新型火控雷達——它雖然難以移動;


    但其雷達部分卻易於轉移——設置一個假陣地,誤導敵方米格25偵察機,使其以為遇到了新的防空威脅而改變航向。


    由於這些老式的米格25沒有配備現代雷達,飛行員隻能依賴地麵雷達指引,但在複雜地形的影響下,他們的視野被大大限製,幾乎處於盲目飛行狀態。


    當米格25被迫轉向時,速度會急劇下降,這時兩架殲8c戰鬥機便有機會進行攔截。


    然而,實際操作遠比說起來複雜得多。由於缺乏聯合指揮係統和數據共享鏈路,雙方隻能依靠語音通信協調,而高速飛行中的微小誤差都可能導致錯失目標。


    為此,巴方精心研發了一套簡易代碼係統,允許地麵控製人員通過簡短指令快速引導戰機。


    作戰會議直入主題,言簡意賅,最後確定了行動代號:“獵蝠行動”。


    陳嘉誠收起了手中的作戰計劃,準備起身去與巴方的同行會麵。


    然而,他的搭檔鄭良群依然坐在那裏,眉頭緊鎖,仔細研究著幾張紙上的內容。


    “老鄭?”陳嘉誠輕輕叫了一聲,又叫了一遍,鄭良群這才迴過神來。


    “怎麽了?是不是太累了?”


    陳嘉誠關心地問道。高空飛行對飛行員來說是一項體力和精神的雙重挑戰,而華夏空軍在這方麵的經驗相對有限,因此飛行員的休息尤為重要。


    “不是累的問題。”


    鄭良群搖搖頭:“我隻覺得這個方案太過複雜了。”


    他解釋說,在之前的測試中,他們攜帶兩枚霹靂11導彈就能達到2.2馬赫的速度和米的高度。


    如果按照敵人的常規航線設伏,迅速鎖定目標並發射導彈,似乎沒有必要采取如此複雜的策略。


    陳嘉誠聽了這話,也感到有些疑惑。


    “也許這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


    他推測道:“任務中的每個單位都想有所貢獻,獲得榮譽。所以巴方的地空導彈部隊和航空兵可能也不想隻是旁觀。”


    “而且,他們的安排讓我們減少了高強度飛行的時間。”


    陳嘉誠補充說:“比如不需要頻繁進行雙二一(2.1萬米高度,2.1馬赫速度)的飛行。”


    鄭良群聽後仍顯猶豫。


    “這個計劃讓我想起了二戰時島國海軍的九段漸減戰術,總是期望敵人按自己的劇本走。”


    “但現實世界不是《三國演義》,沒有諸葛亮那樣的謀士。”


    他強調說:“計劃應該盡量簡單直接,複雜了反而容易出錯。”


    “沒想到你對海軍曆史也有了解啊。”陳嘉誠笑著說。


    陳嘉誠笑著拍了拍老戰友的肩膀,安慰道:“這類事情不是我們能決定的,咱們隻能做好準備,確保執行時萬無一失。”


    “你說得對,等會兒到了住處,我們應該列出所有可能的意外情況……”


    這時,一位身穿巴鐵空軍製服的上校軍官帶著翻譯走了過來,打斷了他們的對話。


    “兩位來自華夏的朋友們,你們好。”他先向兩人敬了個禮。


    副師長和師參謀長都是大校軍銜,相當於準將,因此由對方先敬禮。


    “你好。”兩人隨即起身迴禮。


    “我是巴德拉·伊斯拉姆,9中隊的指揮官,將會與你們協同作戰。”


    這句話經過翻譯後語氣變得平淡,但即使不懂英語也能感受到他的些許羞澀。


    顯然,這位伊斯拉姆上校被選為公開場合的英雄——如果成功擊落那架米格-25,他會以巴方飛行員的身份領取戰果。


    對於華夏空軍來說,這是一個高度機密的任務,所以需要一名巴方飛行員來承擔公開榮譽。


    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伊斯拉姆隻需起飛、發射導彈再降落,就能獲得一枚最高勳章。


    但這對鄭良群和陳嘉誠而言隻是任務的一部分。


    兩人很快與伊斯拉姆展開了關於空戰的交流。


    對華夏空軍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可以與有實戰經驗的外國同行交流。四人隨後離開了地下控製中心,乘車前往飛行員宿舍。


    途中經過加固的機堡時,伊斯拉姆讓司機減速,並搖下車窗,長時間注視著兩架正在移除華夏空軍標誌的殲8c戰機。


    “我特地找了這段飛機在春洲航展上的表演錄像。”


    迴到車內的伊斯拉姆搓了搓被冷風凍僵的臉頰說:“我以為那段視頻加了特效,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這一句突如其來的讚美讓坐在後排的兩名華夏飛行員一時不知如何迴應。


    由於這次出國行動安排得很急促,上級沒有特別強調保密規定,他們不確定能否與友軍飛行員深入討論飛機的具體性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默的老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默的老刀並收藏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