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新加入的火控雷達係統大幅增加了電力需求,給發動機帶來了額外的壓力。


    因此,在了解到渦噴14那令人驚豔的性能參數後,盧文峰立刻萌生了更換發動機的想法。


    “渦噴14不僅尺寸和重量更小,而且性能優越,完全可以適配到我們的飛機上。”


    許寧迴應道,但他也指出,新發動機更大的流量和幾乎翻倍的增壓比意味著需要重新研發進氣道,並且要解決因機尾減重而帶來的重心調整問題。


    “重心調整相對簡單,我們可以在機尾增加適量的燃油來平衡。”


    盧文峰沉思著說道:“但是,按照你提到的一體化研發思路,改動進氣道將涉及廣泛的研發調整,工作量巨大。”


    考慮到之前對巴基斯坦代表團做出的承諾——即在明年六月前完成首飛,盧文峰感到時間緊迫。


    許寧同樣意識到這點,他詢問項目進展如何。


    “目前原方案研發基本完成,一架殲7b已準備好改裝,預計本月末啟動工程。”盧文峰解釋說。


    然而,渦噴14與渦噴13的核心結構完全不同,611所對此型號缺乏了解,這意味著他們麵對的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更換發動機不僅僅是簡單的硬件替換,還涉及到複雜的進氣道匹配問題。


    如果處理不當,輕則影響飛機性能,重則導致發動機故障率上升。


    成功的案例如米格23和f-16,它們分別能夠兼容不同類型的發動機,這證明了良好的研發和匹配的重要性。


    f-14戰鬥機上的tf30發動機堪稱一個反麵教材。


    雖然這款發動機在f-111戰鬥轟炸機上表現尚可,但當它被裝到f-14上時,問題便接踵而至;


    加上f-14本身複雜的變後掠翼研發帶來的可靠性挑戰,使得這632架飛機中有144架在服役期間不幸墜毀,因此f-14也獲得了“第二代寡婦製造機”的不雅稱號。


    考慮到這些背景,盧文峰的擔憂確實有其合理性。


    他提到:“如果能有一位既精通渦噴14發動機又熟悉殲7f各方麵性能的人來協助,那該多好。”


    聽到這裏,許寧終於明白了對方的意圖。


    “原來是在這等著我啊?”他心裏想著。


    所謂的“既熟悉渦噴14,也熟悉殲7f各方麵性能的人”,顯然就是指他自己。


    “盧總,您的措辭藝術確實高超。”許寧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難以捉摸的情感。


    “我可不是隨口說說的。”


    對麵的盧文峰麵不改色,自上次爭取人才未果後,他學會了在這樣的場合保持厚臉皮:


    “早在六月,我就找過老杜,他說你已經開始參與八三工程了,既然有先來後到之分,我們也不好再爭。”


    “不過現在看來,八三工程應該快要結束了。”盧文峰的話音裏充滿了期待,顯然他已經算計好了每一步。


    實際上,許寧也在考慮自己的下一步行動。


    十一號工程的第一階段主要由112廠負責組裝來自加加林飛機製造廠的大件部件,以及601所對蘇霍伊研發局提供的資料進行本地化處理。


    這項工作不需要他的直接介入,因此他正計劃在完成八三工程之後,轉向十號工程。


    此外,由於非控係統底層架構的問題,殲8c未能實現飛行與推進係統的集成控製。


    而殲10雖然目前也未達到這一水平,但它基於數字化電傳飛控係統,擁有實現這一目標的潛力和時間。


    相比之下,殲7f項目則是一個理想的過渡平台。


    “我可以幫忙。”許寧的迴答讓盧文峰感到有些意外,沒想到他會如此迅速地答應下來。


    合作的具體形式將由611研究所和杜院士商議決定,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會通過課題申請的方式來進行。


    “就這麽定了。”兩人輕輕碰杯,一切似乎已成定局。


    李先哲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得知許寧並非601所的成員,而是京航大學的一員後,他也曾考慮過尋求對方的幫助。


    然而,一方麵,冰城這邊目前沒有足夠吸引人的項目來打動對方運12隻是個不起眼的小型運輸機,直9也沒有明確的發展計劃。


    即使有新項目,也未必是大手筆。


    另一方麵,他沒想到在晚宴上竟有人直接搶人,這讓他覺得有些不體麵。


    當許寧放下酒杯後,李先哲開始思考是否要試探一下對方的態度。


    他知道冰城有一個雄心勃勃的10噸級三軍通用直升機項目,雖然現在還處於構想階段,但或許可以作為誘餌。


    最近哈飛汽車銷售不錯,可能有一些閑置資金可用於這個項目。正當他越想越覺得值得一試時,卻發現又有一個人擋在他麵前,打斷了他的思緒。


    渦噴14發動機在航展上的單獨展出已經讓人驚訝不已,更不用說它公布的詳細性能數據了。


    而殲8c戰鬥機在飛行表演中的出色表現進一步證明這些數據並非空穴來風。


    因此,這次航展不僅吸引了航空工業內部人士的關注,如盧文峰,也引起了其他領域專家的興趣。


    春洲航展雖然名為航空航天博覽會,為了擴大影響力,並未對參展單位的具體業務設限,因此許多與航空航天無關的單位也參與其中,同樣打著航技集團的旗號。


    曾經,航技集團不僅銷售飛機,還涉足武器如槍支、大炮乃至坦克的售賣,形成了獨特的景象。


    然而,隨著春洲航展規模逐漸擴大,各家公司開始明確自己的定位,展示產品也更加專業化。


    林兵所在的船舶重工701研究所便是其中一個來撐場麵的夥伴單位。


    海軍艦艇,即使是小型快艇,也不可能運輸到展覽中心展出。


    他們深知自己是配角,因此隻帶了一些製作粗糙的模型進行室內展示,並未期望能達成交易。


    工作人員除了留守兩人看護展台外,其餘時間則較為自由。


    林兵借此機會全程觀看了殲8c的飛行表演,並目睹了渦噴14發動機從防雨布下首次亮相的瞬間。


    對他而言,這不僅是視覺上的盛宴,更是一次技術交流的機會。


    因為林兵正負責規劃新一代導彈護衛艦的技術路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默的老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默的老刀並收藏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