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信心是最重要的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 作者:沉默的老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盡管團隊對改進後的渦噴14很有信心,但還需要等到該機型的測試結束,才能正式開始在03號機上的安裝測試。
這樣一來,許寧的工作負擔暫時減輕了一些,他隻需要偶爾去總裝車間查看04和05號全狀態原型機的進度即可。
這讓他有機會再次訪問112廠,這次他希望能仔細觀察生產車間的情況,上次來時沒能做到這一點。
迴到601所,許寧決定先好好休息一晚。
雖然在涪城住的是雙人間招待所,條件不錯,但他遇到了一個鼾聲如雷的室友,加上高強度的工作,導致這段時間裏睡眠質量不佳。
現在終於迴到了自己的單人間宿舍,他決心要好好補個覺。不過,同行的姚美玲卻顯得格外精神。
“師弟,今晚有空嗎?”兩人即將分開時,她叫住了準備開門進屋的許寧問道。
“晚上……”許寧猶豫了一下。其實他沒有什麽特別安排,隻是不太想外出。
盡管工作時非常投入,但按照現代人的說法,他本質上是個宅男。
雖然不算是社交恐懼症患者,但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他通常更願意待在家裏。然而,這一瞬間的遲疑讓姚美玲誤解了他的意思。
姚美玲原本隻是想邀請許寧一起出去吃個飯。
在涪城的時候,她的一位已婚女室友曾向她推薦過一些適合兩人用餐的好地方。
然而,當“晚上有空嗎?”這句話脫口而出後,姚美玲立刻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這句話,在不同情境下可能被解讀出多種意思。
平日裏,姚美玲總是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但在麵對許寧時,她的思維似乎總是慢半拍,尤其是在那次尷尬的學長誤會之後,這種現象變得更加明顯。
“真是太失態了。”她心中暗自懊惱,怎麽能在這樣一個場合說出這樣的話來?
現在再去解釋,恐怕隻會讓情況變得更糟。她隻能希望師弟不會多想,最好是能直接問她有什麽打算,這樣解釋起來會自然得多。
但事與願違,對麵的許寧卻陷入了沉默,低頭沉思著,看起來像是陷入了某種猶豫之中。
實際上,如果換作別人提問,這根本不會引起任何誤解。但此刻,姚美玲的心虛使得這一幕顯得格外讓人緊張。
最終,許寧開口了:“最近太累了,晚上我一個人打算早點休息。”
他的話音剛落,便徑直走進了自己的房間。顯然,連日來的忙碌讓他感到十分疲憊,以至於沒有細想背後的原因。
“等一下,我……”姚美玲試圖解釋,但話語卻被門關上的聲音打斷了。
姚美玲站在走廊裏,盯著那扇被猛然關上的門,腦袋裏亂成一團。
“他說‘一個人’休息,什麽意思?”
“他是不是誤會了什麽?”
“他不會以為我……”
“而且他還拒絕了我?”
“這和閨蜜說的完全不一樣啊!”
她甚至不記得自己是怎麽迴到房間的,隻知道迴過神來時,已經躺在床上了。上次這麽尷尬,還是上一次。
她歎了口氣,真想給五分鍾前的自己兩個耳光。看著懸在半空中的手,最後狠狠地拍在了床邊的泰迪熊上。
另一邊,許寧一迴到宿舍就迅速換上了睡衣,整個人癱倒在了床上。
“我好像忘記問師姐昨晚找我是為了什麽了。”
迷糊中,他也感到有些不對勁。
“算了,明天上午還要去112廠檢查總裝情況,到時候邀請師姐一起去好了,畢竟她對那裏熟悉。”
第二天早上,在食堂遇見姚美玲時,許寧正準備開口邀請她。
但還沒等他說完,姚美玲就已經快速吃完一半的食物,連頭都沒抬就打斷了他的話:“師弟,我有點事,你慢慢吃。”說完,端著盤子匆匆離開了。
有時候,逃避雖然不太好意思,卻很有效。比如這次,許寧就沒看到姚美玲紅得像要冒火的臉龐。
“呃……”
許寧盯著麵前的餐盤,心裏琢磨著,昨天發生的事情確實有些蹊蹺。
“難道就因為我沒問她要做什麽?”
他咬了一口油條,滿腦子疑問。
“師姐不應該這麽小心眼吧?”
在這個沒有智能手機,甚至很多人連電話都沒有的時代,想要找到一個既不在家又沒有固定工作地點的人,真是難上加難。
最終,許寧決定直接聯係112廠負責八三工程總裝的副總工程師何明。
雖然憑借他的工作證,在盛京幾個工廠裏幾乎暢通無阻,但對於像112廠這樣規模龐大的地方來說,如果沒有熟人帶路,很容易迷路。
上次來時,許寧是從機場直奔試飛跑道,因此對廠區並不熟悉。
但即便如此,他也注意到了這裏正在進行的大動作:廠區擠滿了各式各樣的運輸車,好幾個大車間明顯經過了翻新;
整個區域的安全措施也大大加強了。從大門到行政樓短短一段路程,他就被查了三次證件。
“小許同誌,好久不見。”何明已經在門口等了一會兒。
“你們涪城那邊搞出的動靜可真不小啊,連我們這些做整機的人都聽說了,上麵要求我們建立獨立自主的航空工業體係。”
“這種鼓舞人心的話,我有十幾年沒聽過了。”
何明說。盡管頭發依舊濃密,但他已經在112廠服務超過30年,還參與過殲6甲飛機國產化項目。
“科工委肯定早有計劃,劉院士他們的成果不是臨時起意。”
許寧迴應道:“渦噴14的成功測試給了大家足夠的信心去推動這件事。”
盡管丁主任在會上引用了他在電話中的原話,
但仔細想想,許寧並不認為自己的一席話能對政策產生決定性影響。這背後涉及太多層麵。
“信心是最重要的,這些年最缺的就是它。”何明感歎道,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你還年輕,很多事情未曾經曆。有時候,阻礙我們前進的,往往是自己人。
遇到一點困難,就想著買現成的或租用,這種時候,你們的支持就像是一劑強心針,至關重要。”
這樣一來,許寧的工作負擔暫時減輕了一些,他隻需要偶爾去總裝車間查看04和05號全狀態原型機的進度即可。
這讓他有機會再次訪問112廠,這次他希望能仔細觀察生產車間的情況,上次來時沒能做到這一點。
迴到601所,許寧決定先好好休息一晚。
雖然在涪城住的是雙人間招待所,條件不錯,但他遇到了一個鼾聲如雷的室友,加上高強度的工作,導致這段時間裏睡眠質量不佳。
現在終於迴到了自己的單人間宿舍,他決心要好好補個覺。不過,同行的姚美玲卻顯得格外精神。
“師弟,今晚有空嗎?”兩人即將分開時,她叫住了準備開門進屋的許寧問道。
“晚上……”許寧猶豫了一下。其實他沒有什麽特別安排,隻是不太想外出。
盡管工作時非常投入,但按照現代人的說法,他本質上是個宅男。
雖然不算是社交恐懼症患者,但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他通常更願意待在家裏。然而,這一瞬間的遲疑讓姚美玲誤解了他的意思。
姚美玲原本隻是想邀請許寧一起出去吃個飯。
在涪城的時候,她的一位已婚女室友曾向她推薦過一些適合兩人用餐的好地方。
然而,當“晚上有空嗎?”這句話脫口而出後,姚美玲立刻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這句話,在不同情境下可能被解讀出多種意思。
平日裏,姚美玲總是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但在麵對許寧時,她的思維似乎總是慢半拍,尤其是在那次尷尬的學長誤會之後,這種現象變得更加明顯。
“真是太失態了。”她心中暗自懊惱,怎麽能在這樣一個場合說出這樣的話來?
現在再去解釋,恐怕隻會讓情況變得更糟。她隻能希望師弟不會多想,最好是能直接問她有什麽打算,這樣解釋起來會自然得多。
但事與願違,對麵的許寧卻陷入了沉默,低頭沉思著,看起來像是陷入了某種猶豫之中。
實際上,如果換作別人提問,這根本不會引起任何誤解。但此刻,姚美玲的心虛使得這一幕顯得格外讓人緊張。
最終,許寧開口了:“最近太累了,晚上我一個人打算早點休息。”
他的話音剛落,便徑直走進了自己的房間。顯然,連日來的忙碌讓他感到十分疲憊,以至於沒有細想背後的原因。
“等一下,我……”姚美玲試圖解釋,但話語卻被門關上的聲音打斷了。
姚美玲站在走廊裏,盯著那扇被猛然關上的門,腦袋裏亂成一團。
“他說‘一個人’休息,什麽意思?”
“他是不是誤會了什麽?”
“他不會以為我……”
“而且他還拒絕了我?”
“這和閨蜜說的完全不一樣啊!”
她甚至不記得自己是怎麽迴到房間的,隻知道迴過神來時,已經躺在床上了。上次這麽尷尬,還是上一次。
她歎了口氣,真想給五分鍾前的自己兩個耳光。看著懸在半空中的手,最後狠狠地拍在了床邊的泰迪熊上。
另一邊,許寧一迴到宿舍就迅速換上了睡衣,整個人癱倒在了床上。
“我好像忘記問師姐昨晚找我是為了什麽了。”
迷糊中,他也感到有些不對勁。
“算了,明天上午還要去112廠檢查總裝情況,到時候邀請師姐一起去好了,畢竟她對那裏熟悉。”
第二天早上,在食堂遇見姚美玲時,許寧正準備開口邀請她。
但還沒等他說完,姚美玲就已經快速吃完一半的食物,連頭都沒抬就打斷了他的話:“師弟,我有點事,你慢慢吃。”說完,端著盤子匆匆離開了。
有時候,逃避雖然不太好意思,卻很有效。比如這次,許寧就沒看到姚美玲紅得像要冒火的臉龐。
“呃……”
許寧盯著麵前的餐盤,心裏琢磨著,昨天發生的事情確實有些蹊蹺。
“難道就因為我沒問她要做什麽?”
他咬了一口油條,滿腦子疑問。
“師姐不應該這麽小心眼吧?”
在這個沒有智能手機,甚至很多人連電話都沒有的時代,想要找到一個既不在家又沒有固定工作地點的人,真是難上加難。
最終,許寧決定直接聯係112廠負責八三工程總裝的副總工程師何明。
雖然憑借他的工作證,在盛京幾個工廠裏幾乎暢通無阻,但對於像112廠這樣規模龐大的地方來說,如果沒有熟人帶路,很容易迷路。
上次來時,許寧是從機場直奔試飛跑道,因此對廠區並不熟悉。
但即便如此,他也注意到了這裏正在進行的大動作:廠區擠滿了各式各樣的運輸車,好幾個大車間明顯經過了翻新;
整個區域的安全措施也大大加強了。從大門到行政樓短短一段路程,他就被查了三次證件。
“小許同誌,好久不見。”何明已經在門口等了一會兒。
“你們涪城那邊搞出的動靜可真不小啊,連我們這些做整機的人都聽說了,上麵要求我們建立獨立自主的航空工業體係。”
“這種鼓舞人心的話,我有十幾年沒聽過了。”
何明說。盡管頭發依舊濃密,但他已經在112廠服務超過30年,還參與過殲6甲飛機國產化項目。
“科工委肯定早有計劃,劉院士他們的成果不是臨時起意。”
許寧迴應道:“渦噴14的成功測試給了大家足夠的信心去推動這件事。”
盡管丁主任在會上引用了他在電話中的原話,
但仔細想想,許寧並不認為自己的一席話能對政策產生決定性影響。這背後涉及太多層麵。
“信心是最重要的,這些年最缺的就是它。”何明感歎道,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你還年輕,很多事情未曾經曆。有時候,阻礙我們前進的,往往是自己人。
遇到一點困難,就想著買現成的或租用,這種時候,你們的支持就像是一劑強心針,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