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在過去的曆史中,正是閻偉忠率先嚐試過類似的研究,盡管最終未被采納為標準。


    真是後生可畏啊——閻偉忠心中暗自讚歎,同時點頭同意了許寧的提議:“好吧,就讓她來試試,也正好是個鍛煉的機會。”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很快就把姚美玲給安排好了。


    “什麽?”


    姚美玲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她原本隻是在一旁靜靜欣賞著許寧與閻偉忠交談時流露出的那份從容不迫,完全沒想到自己會成為討論中的主角。


    “等等,為什麽會是我?”


    當得知這一決定時,姚美玲的第一反應是驚愕不已——作為一名正在為師弟打輔助的博士三年級組員,怎麽突然就被指派去擔任現場指揮官了呢?


    這不僅意味著對她能力的認可,同時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責任,與單純做研究有著天壤之別。


    “小姚啊,你就別推辭了。”


    麵對依舊一臉茫然的姚美玲,閻偉忠轉過身來說道。


    “你們都是華夏航空事業未來的希望之星,要學會並且勇於承擔責任。


    這次試驗難度不大、風險可控,就當作是你的一次實踐機會吧。”


    雖然心裏嘀咕著用國家級重點項目給一個博士生練手未免有些誇張,但鑒於閻偉忠已經明確表態,姚美玲知道再拒絕也沒意義了,隻好點頭接受。


    “我會盡全力完成任務!”


    盡管這不是她的初衷,但以她一貫認真負責的態度,既然接下了這個重任,就一定會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此時,姚美玲的目光從閻偉忠轉向了一旁的許寧,後者的眼神裏似乎帶著鼓勵和支持,這讓姚美玲稍微放鬆了一些。


    “那我現在迴去開始準備吧。”


    “別給自己太大壓力,今晚你可以先到控製室模擬一遍整個流程,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來找我或小許幫忙解決。”


    注意到姚美玲緊張的情緒,閻偉忠試圖用輕鬆的語氣緩解氣氛。


    “不然等評審組到了之後,我們可能就沒那麽多時間了哦。”


    這件事迅速引起了國防科工委的高度關注。


    那天晚上,科工委主任丁誌恆上將召集了京城的航空專家,舉辦了一場小範圍但高級別的內部討論會。


    受邀者中,杜亦熵與劉振響兩位院士赫然在列。


    盡管兩人身份顯赫,配享專車待遇,但由於劉振響的組織關係仍隸屬於624所,他隻好與杜亦熵同乘一車。


    “看來你準備得很充分啊。”


    杜亦熵瞥了一眼身旁帶著滿滿公文包的劉振響說道。


    劉振響笑著把包放在兩人之間:


    “你那得意門生這次搞出的大動靜,涪城那邊昨晚就通知我準備申請標準評審了,沒想到連科工委都被驚動了。”


    杜亦熵雖麵帶嚴肅,卻難掩內心的驕傲:


    “這小子真能折騰,所有人比我先知道消息,最後反而是我這個導師被蒙在鼓裏。”


    他話中的喜悅如同孩子得到了新玩具般難以掩飾。


    劉振響打趣道:“得了得了,別炫耀你的優秀組員了。等624所的事情解決後,我也考慮迴京航當教授了。”


    “其實,等明年許寧正式成為博士生時,你可以來擔任他的副導師。”


    杜亦熵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


    “得了吧,那根本不是一迴事!”


    劉振響突然有些後悔選擇和對方共乘一輛車,而不是接受科工委提供的專車服務。


    不過轉念一想,既然許寧已在航空動力領域展現出非凡才能,掛個名號似乎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雖然副導師聽起來不太體麵,但如果能參與聯合指導的話還是可以考慮的。


    窗外飛逝而過的夜景,讓劉振響陷入了對未來可能性的沉思之中。


    這場重要的會議是在科工委一處不起眼的會議室舉行的。


    參會人數不多,僅坐滿了兩排位置。桌上除了每人一瓶水外,並無其他資料。


    直到預定時間過後約十分鍾,兩名工作人員才匆匆進入,將一個黑色公文包遞給了位於首位的丁誌恆。


    “各位同事,我們也是剛收到消息,所以今天的座談會顯得有些倉促。”


    丁誌恆說著,從公文包裏拿出兩份文件遞給左右兩邊的專家。


    “這是從涪城帶來的《航空渦噴與渦扇發動機進口總壓畸變評定指南》。


    時間緊迫,來不及多印幾份,請大家先傳閱一下。稍後,劉振響同誌會進一步介紹具體情況。”


    會議室裏的這些專家們地位顯赫,平時很少需要這樣傳遞文件,這也反映了這份材料的重要性。


    “總壓畸變評定......”有人低聲念叨。


    “這應該是基於gjb\/z64-94標準吧?”另一位補充道。


    “對,但那份標準在實際操作中用處不大......”


    隨著丁誌恆提到文件名,底下的人開始小聲討論起來。


    由於是臨時會議,很多人隻知道要參加一個關於航空工業的座談,卻不清楚具體議題。


    大約20分鍾後,文件終於傳到了最後一排。整個房間頓時安靜下來。


    盡管時間不夠詳細閱讀,但對於這些專業人士來說,隻需快速瀏覽就能評估出資料的價值。


    “咳咳!”


    劉振響輕咳了兩聲吸引注意:


    “這份指南是在606所測試改進型渦噴14發動機過程中編製而成的,並且他們正按照其中的方法進行進氣畸變實驗。”


    “兩年前,我們根據漂亮國標準發布了國家標準,但在實際應用中發現1994年版存在不足。


    比如,不同類型擾流器如何影響壓縮機穩定性、同一擾流器產生的穩態和動態畸變強度大小,以及積分時間尺度對穩定裕度的影響等問題都不明確。”


    “這次603所提供的指南,正是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理論和實踐上的補充和完善,以適應我國航空工業的需求。”


    說到這裏,連丁誌恆也露出了無奈的笑容。


    製定國軍標需國防科工委批準,在90年代初,麵對幾乎空白的標準體係,最大的挑戰不是確定標準內容,而是識別哪些領域急需標準。


    因此采取了‘先占位後完善’的策略,類似於建設圖書館時先分類再逐漸填充書籍一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默的老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默的老刀並收藏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