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前所未有的振奮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 作者:沉默的老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像楊知書那樣能夠以總研發師身份全麵領導的情況非常少見,這不僅要求個人具備足夠的權威,更需要得到上級的支持。
沉默片刻後,閻偉忠問道:“小許,你去410廠之前,有沒有注意到任何管理層麵的問題?”
盡管閻偉忠自己也會頻繁訪問410廠,但由於他作為型號總師兼“兄弟單位”的身份過於顯眼,往往難以深入了解實際情況。
許寧搖了搖頭迴答說:“新組裝的這兩台發動機,隻有機匣和壓氣機部分是新造的,其他如燃燒室和渦輪則是使用了現有的部件。
從觀察來看,壓氣機葉片的生產和裝配過程都井然有序。”
接著,他迴憶起了車間廢料區堆放的一堆葉片。
那天下午,鍾市強曾詳細解釋過壓氣機葉片的製造標準,提到這些標準經過了近三十年的研究才得以確立。
“對於我們國家而言,氣膜孔製造是一項全新的挑戰。”
許寧補充道:“我認為可能是因為忽視了一些關鍵細節。”
隨後,現場再次陷入了一片寂靜。
這台發動機的缺陷,理論上不會致命。
但昨天,大家剛剛經曆了前所未有的振奮——一台二代發動機竟然展現出了接近三代渦扇中推的強大性能。
因此,這台渦噴14成為了606所全體成員心中的至寶。哪怕隻有極其微小的風險存在,他們也決心徹底排除任何隱患。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渦噴14的道上滿是挑戰與波折。從長期的黑暗中看到曙光後,沒有人願意再失去這份希望。
“或許,可以讓410廠把已經組裝好的02號原型機送來測試?說不定這隻是個例外情況。”終於有人提出了建議。
“或者換一個新的高壓渦輪試試?”另一人補充道。
隨著討論聲逐漸增多,許寧突然意識到,大家的關注點似乎偏離了初衷。
起初是他想要找出發動機工作狀態不穩定的原因,但現在周圍的人們卻更加專注於消除所有潛在風險,甚至有些偏執。
這種態度讓許寧聯想到了姚美玲之前的表現,隻不過這次可能真的會影響到項目的進展。
事實上,許寧最擔心的是發動機可能存在未知的結構性問題。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僅僅通過增加喘振裕度是無法根本解決問題的。
所以,在確定了當前的問題並非致命之後,他感到釋然了許多。
一方麵,這意味著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另一方麵,後續改進也不會影響到研發定型的任務。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作為科研人員,他自然希望能夠繼續深入研究,追求完美。
在工程的世界裏,沒有絕對的完美,每一步都得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
就連載人航天用的火箭,其可靠性也隻能達到99.8%,無法實現100%的安全。風險本身並不可怕,真正讓人擔憂的是失去對風險的控製。
對於像渦噴14這樣能同時服務於殲7與殲8兩種主力戰鬥機的動力係統而言,任何進度上的延誤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風險。
在保證安全與追求效率之間找到平衡點,就像是走在一根細線上一樣艱難。
許寧麵臨著一個挑戰:如何區分大膽進取與魯莽行事之間的微妙界限。
而他可能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在從項目全局管理的角度思考問題了。
“或許讓閻偉忠來處理這件事會更好?”
看著團隊成員們熱烈討論的樣子,許寧心裏有些動搖。
如果是以前的話,他很可能就這樣決定了。但這一次,內心深處有一種力量推動著他采取不同的行動。
“各位同事,高空台測試不能停,我們必須按照原計劃繼續前進。”
幾乎是在不假思索的情況下,許寧站起身來說道。直到聽到自己的聲音迴蕩在房間裏時,他才意識到自己已經發言了。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到了唯一站立著的許寧身上,包括姚美玲。
在她看來,這位師弟技術上非常自信,但在人際交往中卻顯得不夠強勢。
幸運的是,憑借其卓越的能力,他總能通過研究成果贏得大家的認可。
因此,在他人眼中,他的謙遜反而成了“溫文爾雅”和“平易近人”的象征。
然而今天,姚美玲第一次見到許寧如此果斷堅定,甚至帶有一絲霸氣。
說完之後,許寧的大腦短暫地空白了一下。幸好,剛剛的表現讓大家以為他隻是在整理思緒。
既然話已出口,就隻能繼續下去了。想到這裏,許寧反而更加鎮定了。
他深吸一口氣,整理思緒後說道:“各位,作為工程師,我們都知道風險控製的重要性。
從目前來看,這個未知的製造缺陷還沒超出我們研發時預留的安全範圍,在現有的測試中,發動機運行正常。”
“因此,我們不需要為此打亂既定的研發進度,這關係到八三工程能否在航展上完整展示。”
他繼續說:“02號原型機已經運往閻良,隻等我們的高空台測試一結束,就將進行086平台的空中測試。
同時,601所也在調整油箱布局,以適應減輕了230公斤的新發動機。這些環節環環相扣,一旦停滯,會影響到其他團隊的工作進度。”
“當然,問題不能忽視,但可以在後續生產過程中逐步解決。”
他的語氣堅定:“我理解大家對這款發動機寄予厚望,不希望有任何閃失。但是,時間緊迫,我們必須向前推進。”
許寧的話讓整個房間安靜下來。他是渦噴14壓氣機改進方案的主要推動者之一,此刻的話語格外有分量。
很快,有人點頭表示同意。畢竟,大家都明白其中的道理,隻是之前被昨天的成功衝昏了頭腦。
最終,閻偉忠做了決定:“既然確定是製造過程中的問題,我會聯係鍾市強,請他檢查渦輪葉片的生產工藝,確保質量。
按照小許的說法,測試工作應該繼續。另外,築城那邊還有渦噴13改進型等待測試,所以計劃不變。”
“如果沒有別的問題,讓我們準備明天的啟動和再啟動試驗吧。”
沉默片刻後,閻偉忠問道:“小許,你去410廠之前,有沒有注意到任何管理層麵的問題?”
盡管閻偉忠自己也會頻繁訪問410廠,但由於他作為型號總師兼“兄弟單位”的身份過於顯眼,往往難以深入了解實際情況。
許寧搖了搖頭迴答說:“新組裝的這兩台發動機,隻有機匣和壓氣機部分是新造的,其他如燃燒室和渦輪則是使用了現有的部件。
從觀察來看,壓氣機葉片的生產和裝配過程都井然有序。”
接著,他迴憶起了車間廢料區堆放的一堆葉片。
那天下午,鍾市強曾詳細解釋過壓氣機葉片的製造標準,提到這些標準經過了近三十年的研究才得以確立。
“對於我們國家而言,氣膜孔製造是一項全新的挑戰。”
許寧補充道:“我認為可能是因為忽視了一些關鍵細節。”
隨後,現場再次陷入了一片寂靜。
這台發動機的缺陷,理論上不會致命。
但昨天,大家剛剛經曆了前所未有的振奮——一台二代發動機竟然展現出了接近三代渦扇中推的強大性能。
因此,這台渦噴14成為了606所全體成員心中的至寶。哪怕隻有極其微小的風險存在,他們也決心徹底排除任何隱患。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渦噴14的道上滿是挑戰與波折。從長期的黑暗中看到曙光後,沒有人願意再失去這份希望。
“或許,可以讓410廠把已經組裝好的02號原型機送來測試?說不定這隻是個例外情況。”終於有人提出了建議。
“或者換一個新的高壓渦輪試試?”另一人補充道。
隨著討論聲逐漸增多,許寧突然意識到,大家的關注點似乎偏離了初衷。
起初是他想要找出發動機工作狀態不穩定的原因,但現在周圍的人們卻更加專注於消除所有潛在風險,甚至有些偏執。
這種態度讓許寧聯想到了姚美玲之前的表現,隻不過這次可能真的會影響到項目的進展。
事實上,許寧最擔心的是發動機可能存在未知的結構性問題。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僅僅通過增加喘振裕度是無法根本解決問題的。
所以,在確定了當前的問題並非致命之後,他感到釋然了許多。
一方麵,這意味著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另一方麵,後續改進也不會影響到研發定型的任務。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作為科研人員,他自然希望能夠繼續深入研究,追求完美。
在工程的世界裏,沒有絕對的完美,每一步都得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
就連載人航天用的火箭,其可靠性也隻能達到99.8%,無法實現100%的安全。風險本身並不可怕,真正讓人擔憂的是失去對風險的控製。
對於像渦噴14這樣能同時服務於殲7與殲8兩種主力戰鬥機的動力係統而言,任何進度上的延誤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風險。
在保證安全與追求效率之間找到平衡點,就像是走在一根細線上一樣艱難。
許寧麵臨著一個挑戰:如何區分大膽進取與魯莽行事之間的微妙界限。
而他可能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在從項目全局管理的角度思考問題了。
“或許讓閻偉忠來處理這件事會更好?”
看著團隊成員們熱烈討論的樣子,許寧心裏有些動搖。
如果是以前的話,他很可能就這樣決定了。但這一次,內心深處有一種力量推動著他采取不同的行動。
“各位同事,高空台測試不能停,我們必須按照原計劃繼續前進。”
幾乎是在不假思索的情況下,許寧站起身來說道。直到聽到自己的聲音迴蕩在房間裏時,他才意識到自己已經發言了。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到了唯一站立著的許寧身上,包括姚美玲。
在她看來,這位師弟技術上非常自信,但在人際交往中卻顯得不夠強勢。
幸運的是,憑借其卓越的能力,他總能通過研究成果贏得大家的認可。
因此,在他人眼中,他的謙遜反而成了“溫文爾雅”和“平易近人”的象征。
然而今天,姚美玲第一次見到許寧如此果斷堅定,甚至帶有一絲霸氣。
說完之後,許寧的大腦短暫地空白了一下。幸好,剛剛的表現讓大家以為他隻是在整理思緒。
既然話已出口,就隻能繼續下去了。想到這裏,許寧反而更加鎮定了。
他深吸一口氣,整理思緒後說道:“各位,作為工程師,我們都知道風險控製的重要性。
從目前來看,這個未知的製造缺陷還沒超出我們研發時預留的安全範圍,在現有的測試中,發動機運行正常。”
“因此,我們不需要為此打亂既定的研發進度,這關係到八三工程能否在航展上完整展示。”
他繼續說:“02號原型機已經運往閻良,隻等我們的高空台測試一結束,就將進行086平台的空中測試。
同時,601所也在調整油箱布局,以適應減輕了230公斤的新發動機。這些環節環環相扣,一旦停滯,會影響到其他團隊的工作進度。”
“當然,問題不能忽視,但可以在後續生產過程中逐步解決。”
他的語氣堅定:“我理解大家對這款發動機寄予厚望,不希望有任何閃失。但是,時間緊迫,我們必須向前推進。”
許寧的話讓整個房間安靜下來。他是渦噴14壓氣機改進方案的主要推動者之一,此刻的話語格外有分量。
很快,有人點頭表示同意。畢竟,大家都明白其中的道理,隻是之前被昨天的成功衝昏了頭腦。
最終,閻偉忠做了決定:“既然確定是製造過程中的問題,我會聯係鍾市強,請他檢查渦輪葉片的生產工藝,確保質量。
按照小許的說法,測試工作應該繼續。另外,築城那邊還有渦噴13改進型等待測試,所以計劃不變。”
“如果沒有別的問題,讓我們準備明天的啟動和再啟動試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