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海心裏明白,冰城工業大學的實驗室條件有限,並不具備深入探究這個問題的能力。盡管如此,他仍然看到了這次偶然發現的價值。


    姚美玲對這篇發表在《航空動力學報》上的文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文章由冰城工業大學的一位博士撰寫,介紹了一種通過在葉片兩側開縫來優化壓氣機性能的方法。


    這種方法不僅結構簡單,而且不需要額外的能量輸入,就能有效防止邊界層分離,如果真如摘要所述,這將是對壓氣機內部流動控製技術的重大革新。


    考慮到這篇文章的重要性,姚美玲覺得它本應出現在更高水平的國際期刊上。


    但她也意識到,這可能隻是一項基礎研究,不涉及具體的工程應用,因此選擇在國內的期刊發表也是合理的。


    盡管不確定能否從中找到有價值的信息,姚美玲還是決定嚐試一下。


    她借到了機房的鑰匙,打開工作站,小心翼翼地輸入了一係列指令,隨後翻開了那本期刊,準備用草稿紙和紅藍鉛筆記錄下自己的思考和計算。


    隨著對許寧了解的深入,她漸漸明白,除了他的覺悟外,對於他來說,發表一篇頂尖期刊的論文可能真的不算什麽。當時,她隻覺得他的覺悟令人欽佩。


    京航大學派來的兩人中,雖然姚美玲不像許寧那樣光芒四射,成為八三工程的核心,但在數字化研發組裏,她提供的幫助卻更為實際。


    因此,他特別想幫姚美玲這個忙。


    不知從何時起,姚美玲的書包裏多了一把削筆刀和一支紅藍鉛筆,她以前常用的圓珠筆早已不見蹤影。


    想到這些,姚美玲翻開了筆記本,準備仔細查看裏麵的記錄。


    迴到計算中心,她立刻找到了正在根據許寧的指導,對不同彎曲角度的葉片進行參數化分析和流場計算的林歐華。


    “林工,我想借用一下工作站,還有……嗯,需要一到兩個助手。”


    “再加一個工作站沒問題,但人手真抽不出,你知道的,參數化擬合的工作量巨大。”林歐華猶豫了一下,最終這樣迴答。


    當林歐華聽到姚美玲的要求時,不禁皺眉,以為是606研究所又有了新的項目。他疲憊地揉了揉太陽穴,長時間的工作讓他感到頭昏腦漲。


    “不是他的項目,這是我個人的想法,想探討一下壓氣機葉片的研發。”姚美玲解釋道。


    “我認為找常博士幫忙是個不錯的選擇,他在數值模擬方麵的能力非常出色,一個人能頂一個團隊。”


    “常博士那邊有新任務嗎?”林歐華問。


    “實驗室的條件有限,葉片加工的精度也無法達到更高要求,這正是我申請更多科研資金的理由。”


    “不過……”林歐華顯得有些為難。


    他說完又怕自己說得太絕對,於是補充道:“不過目前還沒有驗證過,所以效果如何還不好說。”


    “那好吧,如果求助學弟……”姚美玲猶豫著,但又想到。


    “總不能事事都靠別人幫忙,況且他現在也夠忙的。”姚美玲暗自思量。


    此時,許寧已身兼數職,不僅負責數字化研發小組的工作,還承擔著其他重要任務。


    盡管數值模擬的基本原理相同,但整個團隊加上許寧和姚美玲也隻有不到十人,卻要承擔起整個項目改進的計算任務,壓力巨大。


    “真是遺憾……”


    姚美玲搖頭說道,接著便離開迴到了圖書室。她明白,文章中缺少的射流縫截麵形狀和開縫位置等信息,受限於實驗條件,難以獲得。


    猶豫了一會兒,姚美玲決定不再將雜誌放迴書架,而是借走它,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姚美玲從杜亦熵那裏聽說,許寧放棄了向頂級期刊《progress in aerospace sciences》投稿的機會。


    如果換作以前,她可能隻是簡單記錄下論文的核心觀點,等到見導師時順便提一句。


    “好吧……”她輕聲迴應著自己。


    此時,她的腦海裏不自覺地浮現出一個近期頻繁出現的名字。但她似乎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待這件事的態度已經悄然改變。


    “不可能每個人都像他那樣,對論文如此不上心吧……”姚美玲暗自嘀咕,隨即搖搖頭,試圖將紛亂的思緒拉迴現實,專心致誌地盯著眼前的雜誌。


    “解決壓氣機內部流動問題,通常采用雷諾平均n-s方程,但對於葉輪機械來說,應該使用旋轉坐標係……”


    她一邊自言自語,一邊思考著實驗數據的不足之處:數據零散,實驗條件範圍狹窄,缺乏對射流場特性影響的係統研究,更不用說深入的流場模擬與理論分析了。


    杜亦熵課題組的實驗資金一向緊張,沒有特定課題的支持,很難開展這樣高規格的實驗驗證。


    然而,姚美玲迅速製定了仿真的初步方案,並根據自己的設想開始了電腦上的網格劃分、模型選擇和邊界條件設定。然而,進展到這裏就停滯不前了。


    經過大約半小時的深讀,她終於理解了這篇看似高深的文章為何會被輕易發表——它的問題在於過於簡化,忽略了實驗條件的廣泛性和係統性;


    特別是在射流縫對壓氣機性能影響的研究上顯得尤為不足。


    葉輪機械中的邊界條件是cfd(計算流體動力學)中最複雜的挑戰之一,因為邊界層的假設在很多情況下並不適用,需要將所有方程作為一個耦合係統來求解。


    此外,葉輪機械的流動特性涉及眾多參數,如馬赫數、轉速、進氣角度等,每一個都對結果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姚美玲在此基礎上,創新地引入了一種未曾嚐試的射流縫技術,這不僅增加了內部流場的變量,也讓整個模擬過程變得更加複雜。


    盡管如此,她依然充滿了信心,準備迎接這個挑戰。


    隨著計算模擬的深入,姚美玲漸漸發現,她最初在紙上草擬的方案,在實際操作中幾乎行不通。


    她用最基礎的實驗模型做了一次模擬,結果發現達到穩定狀態所需的時間遠超預期。


    同樣的難題,林歐華的團隊也曾遭遇,但最終由許寧解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默的老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默的老刀並收藏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