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時間至關重要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 作者:沉默的老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過了一會兒,01號原型機緩緩進入了塔台的視野。
通過望遠鏡,指揮官發現飛機右側機體已經扭曲變形,右發動機的尾部也有明顯損傷。不過,進氣道似乎沒有明顯的外部破壞,所以事故應該不是因為撞擊引起的。
“高度120米,速度427公裏\/小時,塔台能見度良好,飛機狀態穩定,但下降速度和進場速度略快。”
飛行員林光耀用盡全力拉住操縱杆,努力調整飛機的姿態,使其從輕微的俯衝中恢複過來。
在無法確保最後的下降速率和著陸速度時,他決定讓較為堅固的後起落架先著地,即使這樣做會增加失速的風險。
此時,林光耀的世界裏隻有跑道和他的飛機,其他一切都變得模糊不清,連耳機中傳來的塔台指令聲也逐漸聽不見了。
盡管采取了冒險措施,但這一舉動有效地降低了著陸速度,並使飛機能夠在跑道上安全停下,最終停在了攔阻網前不遠處。
麵對如此嚴重的發動機損傷,如果不是因為撞上了鳥,那很可能就是發生了喘振。
喘振是一種發動機內部的問題,它發生在壓氣機的葉片後麵,當氣流不能順暢通過時,會在葉片後麵形成分離,進而影響整個係統,就像發動機突然“咳嗽”一樣。
這種“咳嗽”非常危險,因為它可以迅速擴散,損壞整個發動機。
就在飛機距離地麵僅幾米,即將觸地的一刹那,林光耀果斷地拉開了減速傘。
“吱——”輪胎觸地的一刻,白煙四起
“嘶——”人群中再次發出感歎。
01號原型機成功著陸後,立即被拖進了維修庫進行檢查。
“我沒事,我自己能走……”林光耀摘下頭盔嚐試站起身來,但還是被人扶到了擔架上。從他的語氣和之前試圖起身的動作判斷,他應該沒有受到嚴重傷害。
這樣的打擊都沒能動搖他的決心,說明他已經堅定了自己的心。人群中的吸氣聲此起彼伏,顯示著大家的緊張情緒。
塔台內原本壓抑的氣氛,在這一刻變得輕鬆起來,響起了陣陣掌聲。
緊急救援隊伍迅速行動起來,消防車對準右側發動機噴水降溫,醫療團隊打開座艙蓋,小心翼翼地將飛行員林光耀救出。
閻偉忠輕輕點頭,臉上寫滿了擔憂。
事故並非由外部因素如鳥類撞擊引起,而是內部故障。盡管目前看來進氣道並未直接受損,但按照規定,任何潛在的安全隱患都不能忽視。
當天夜晚,包括閻偉忠和楊知書在內的二十多人乘專機抵達閻良機場,準備連夜審查試飛數據。
尤其是閻偉忠,麵對這突如其來的情況,他緊閉雙眼,顯得十分擔憂。
“現在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浪費了。”晚餐後,動力聯合攻關小組迅速投入到緊張的數據分析工作中。
1996年時,林剛已經是軍隊裏最高級別的士兵,軍銜為四級軍士長。
為了找出喘振的源頭,閻偉忠從試飛院獲取了01號原型機在事故前後所有的飛行數據。這對他和606研究所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試飛中心的負責人李正奇帶著地勤人員趕到了現場。他介紹道:“這是林剛軍士長,我們這裏最有經驗的老兵,負責這次事故的情況匯報。”
林剛向眾人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接著轉向01號原型機,開始詳細匯報情況。
林剛的報告結束後,現場一片寂靜,大家都明白問題的嚴重性。
李正奇補充說:“故障發生時,飛機速度很快,大約在1.1馬赫左右,飛行高度介於2000米到6000米之間。
飛行員試圖通過調整油門來減速,但飛機卻產生了向前的衝擊感,有發動機溫度迅速升高,可能發生了火災。”
盡管如此,閻偉忠還是決定利用這段時間,嚐試計算出發動機不穩定工作的邊界。他希望這個方法能幫助找到解決故障的關鍵。
試飛中突發的危險,讓01號原型機不得不緊急著陸,這個消息迅速傳到了盛京。
當時,606研究所負責研究發動機部分,而601研究所則專注於進氣道的研發與優化。兩個團隊緊密合作,共同麵對這一挑戰。
渦噴14發動機的壓氣機研發資料,由於之前已經完成了數字化和參數化的處理,這次隨行也一同帶來了。
閻偉忠幾次深唿吸,然後緩緩睜開眼,望向身旁的許寧。
這種工作主要依賴經驗和直覺,許寧深知自己在這方麵難以提供太多幫助。
許寧語氣堅定,毫不動搖:“初步檢查顯示,左側發動機第一級壓氣機有13片葉片受損,連接調板液壓作動筒搖臂與後調節板的拉杆在耳環螺栓處斷裂;
發動機與進氣道接口處偏移;通過內窺鏡發現,兩側發動機的分流環已撕裂。”
這正是許寧一直以來研究的核心——葉輪機械內的流動分離問題。
如果在加力過程中出現了喘振,壓氣機就會像“咳嗽”一樣,產生負壓,使燃燒室內高溫氣體逆流,最終可能毀壞整個發動機。
對飛行團隊而言,能夠安全保存飛機,已是莫大的勝利。
林光耀在此次事故後的處理堪稱完美,幾乎完好地保住了故障發動機,實屬不幸中的幸運。
工作協調會剛結束,閻偉忠給了許寧兩天的時間考慮最終的決策。
三人聽到這一消息,都不由得愣住了。
既然選擇了跟隨閻偉忠來到閻良,他自然不是來湊熱鬧的。
“飛行員匯報稱,發動機在退出高速狀態關閉加力時出現故障,故障前未聽到明顯的氣流波動聲。”
簡言之,喘振是指壓氣機內部氣流分離所引起的反複流動,沿壓氣機軸線產生高低幅度的振動。
“我們去閻良吧。”
接下來的任務,最關鍵的就是找出渦噴14發動機各部件之間的協同工作條件,並建立起相應的數學模型。
這正是許寧有所了解的部分。
於是,他找到了閻良的負責人林剛,借用了一台試飛院的工作站,立即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
現在,時間至關重要,為了加快進度,使用係統輔助分析是必然的選擇。
通過望遠鏡,指揮官發現飛機右側機體已經扭曲變形,右發動機的尾部也有明顯損傷。不過,進氣道似乎沒有明顯的外部破壞,所以事故應該不是因為撞擊引起的。
“高度120米,速度427公裏\/小時,塔台能見度良好,飛機狀態穩定,但下降速度和進場速度略快。”
飛行員林光耀用盡全力拉住操縱杆,努力調整飛機的姿態,使其從輕微的俯衝中恢複過來。
在無法確保最後的下降速率和著陸速度時,他決定讓較為堅固的後起落架先著地,即使這樣做會增加失速的風險。
此時,林光耀的世界裏隻有跑道和他的飛機,其他一切都變得模糊不清,連耳機中傳來的塔台指令聲也逐漸聽不見了。
盡管采取了冒險措施,但這一舉動有效地降低了著陸速度,並使飛機能夠在跑道上安全停下,最終停在了攔阻網前不遠處。
麵對如此嚴重的發動機損傷,如果不是因為撞上了鳥,那很可能就是發生了喘振。
喘振是一種發動機內部的問題,它發生在壓氣機的葉片後麵,當氣流不能順暢通過時,會在葉片後麵形成分離,進而影響整個係統,就像發動機突然“咳嗽”一樣。
這種“咳嗽”非常危險,因為它可以迅速擴散,損壞整個發動機。
就在飛機距離地麵僅幾米,即將觸地的一刹那,林光耀果斷地拉開了減速傘。
“吱——”輪胎觸地的一刻,白煙四起
“嘶——”人群中再次發出感歎。
01號原型機成功著陸後,立即被拖進了維修庫進行檢查。
“我沒事,我自己能走……”林光耀摘下頭盔嚐試站起身來,但還是被人扶到了擔架上。從他的語氣和之前試圖起身的動作判斷,他應該沒有受到嚴重傷害。
這樣的打擊都沒能動搖他的決心,說明他已經堅定了自己的心。人群中的吸氣聲此起彼伏,顯示著大家的緊張情緒。
塔台內原本壓抑的氣氛,在這一刻變得輕鬆起來,響起了陣陣掌聲。
緊急救援隊伍迅速行動起來,消防車對準右側發動機噴水降溫,醫療團隊打開座艙蓋,小心翼翼地將飛行員林光耀救出。
閻偉忠輕輕點頭,臉上寫滿了擔憂。
事故並非由外部因素如鳥類撞擊引起,而是內部故障。盡管目前看來進氣道並未直接受損,但按照規定,任何潛在的安全隱患都不能忽視。
當天夜晚,包括閻偉忠和楊知書在內的二十多人乘專機抵達閻良機場,準備連夜審查試飛數據。
尤其是閻偉忠,麵對這突如其來的情況,他緊閉雙眼,顯得十分擔憂。
“現在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浪費了。”晚餐後,動力聯合攻關小組迅速投入到緊張的數據分析工作中。
1996年時,林剛已經是軍隊裏最高級別的士兵,軍銜為四級軍士長。
為了找出喘振的源頭,閻偉忠從試飛院獲取了01號原型機在事故前後所有的飛行數據。這對他和606研究所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試飛中心的負責人李正奇帶著地勤人員趕到了現場。他介紹道:“這是林剛軍士長,我們這裏最有經驗的老兵,負責這次事故的情況匯報。”
林剛向眾人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接著轉向01號原型機,開始詳細匯報情況。
林剛的報告結束後,現場一片寂靜,大家都明白問題的嚴重性。
李正奇補充說:“故障發生時,飛機速度很快,大約在1.1馬赫左右,飛行高度介於2000米到6000米之間。
飛行員試圖通過調整油門來減速,但飛機卻產生了向前的衝擊感,有發動機溫度迅速升高,可能發生了火災。”
盡管如此,閻偉忠還是決定利用這段時間,嚐試計算出發動機不穩定工作的邊界。他希望這個方法能幫助找到解決故障的關鍵。
試飛中突發的危險,讓01號原型機不得不緊急著陸,這個消息迅速傳到了盛京。
當時,606研究所負責研究發動機部分,而601研究所則專注於進氣道的研發與優化。兩個團隊緊密合作,共同麵對這一挑戰。
渦噴14發動機的壓氣機研發資料,由於之前已經完成了數字化和參數化的處理,這次隨行也一同帶來了。
閻偉忠幾次深唿吸,然後緩緩睜開眼,望向身旁的許寧。
這種工作主要依賴經驗和直覺,許寧深知自己在這方麵難以提供太多幫助。
許寧語氣堅定,毫不動搖:“初步檢查顯示,左側發動機第一級壓氣機有13片葉片受損,連接調板液壓作動筒搖臂與後調節板的拉杆在耳環螺栓處斷裂;
發動機與進氣道接口處偏移;通過內窺鏡發現,兩側發動機的分流環已撕裂。”
這正是許寧一直以來研究的核心——葉輪機械內的流動分離問題。
如果在加力過程中出現了喘振,壓氣機就會像“咳嗽”一樣,產生負壓,使燃燒室內高溫氣體逆流,最終可能毀壞整個發動機。
對飛行團隊而言,能夠安全保存飛機,已是莫大的勝利。
林光耀在此次事故後的處理堪稱完美,幾乎完好地保住了故障發動機,實屬不幸中的幸運。
工作協調會剛結束,閻偉忠給了許寧兩天的時間考慮最終的決策。
三人聽到這一消息,都不由得愣住了。
既然選擇了跟隨閻偉忠來到閻良,他自然不是來湊熱鬧的。
“飛行員匯報稱,發動機在退出高速狀態關閉加力時出現故障,故障前未聽到明顯的氣流波動聲。”
簡言之,喘振是指壓氣機內部氣流分離所引起的反複流動,沿壓氣機軸線產生高低幅度的振動。
“我們去閻良吧。”
接下來的任務,最關鍵的就是找出渦噴14發動機各部件之間的協同工作條件,並建立起相應的數學模型。
這正是許寧有所了解的部分。
於是,他找到了閻良的負責人林剛,借用了一台試飛院的工作站,立即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
現在,時間至關重要,為了加快進度,使用係統輔助分析是必然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