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流體對物體的作用力可以用七個變量來描述:f= f(l,θ, p, u,μ, w, c)。這裏的l代表物體的一個典型長度,用來作為研究的基準尺寸;θ則指代……”


    “通過量綱分析,我們可以簡化表達,對於形狀相似的不同物體,它們所受之力f可以表示為……”


    “接下來,我們逐一探討公式中的各個無量綱參數……”


    一開始,許寧心中難免有些忐忑。但隨著話題深入,他漸漸找到了感覺,手中的粉筆在黑板上遊走自如,寫下了一個接一個的方程式。


    即便是那些理論根基不夠紮實的組員,隻要跟隨他的思路,也能逐步建立起關於流體力學模擬的整體認識。


    這正是係統傳授知識的神奇之處。


    前世裏,許寧對於流體力學的應用可謂駕輕就熟,但對於背後的理論卻僅停留在表麵理解。


    直到重生獲得係統加持之後,這些複雜的概念仿佛被深深鐫刻進了腦海之中。


    起初,他認為基礎知識對實際操作影響不大。


    然而,在處理日益複雜的項目過程中,他逐漸意識到這種觀點大錯特錯,沒有堅實的理論支撐,就隻能被動跟隨他人步伐。


    這不僅是許寧個人麵臨的挑戰,在八九十年代初期,整個航空航天領域都在經曆前所未有的知識洗禮。


    短時間內湧入了大量的新理論與技術,無論是教導還是組員,大家都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前行。


    正因如此,許多像許寧這樣的大組員盡管涉獵廣泛,但在深度上卻有所欠缺。所以他決定采取一種更為直接明了的教學方式,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地吸收理解。


    與此同時,坐在下麵認真聆聽的唐正林也開始懷疑起自己先前的看法。


    盡管演講還未觸及具體的實踐案例,但從那穩紮穩打的理論講解來看,這位顯然並非僅僅是在小組會議上匯報學習進展的新手。


    許寧終於開始了數值模擬的講解。


    “直接數值模擬就是直接解算n-s方程,這樣得到的結果很準確,因為不需要簡化湍流現象。但問題是,這樣的計算量太大,目前的電腦根本跑不動。”


    接著,他介紹了兩種間接的方法,雷諾平均法和大渦模擬法。


    “拿雷諾平均法中的rng k-e模型來說吧,它跟傳統的k-e模型很像,但經過了一些調整,使得它能夠更好地反映不同雷諾數下的流動特性。


    特別適合用來研究低雷諾數或靠近壁麵的情況。”


    不知不覺中,四塊大黑板已經被寫滿了公式和解釋。


    唐正林對這些並不陌生,所以他開始留意起聽眾們的反應。


    基礎物理部分對許多人來說還算熟悉,但當話題轉向高級的模擬技術時,即便是教導們都顯得有些吃力,紛紛拿出筆記本做起了筆記。


    尤其是那些研究生們,他們很清楚自己正處於一個計算能力爆發的時代,但真正能夠獨立掌握這些技能的人並不多。大多數人隻是剛剛觸及門檻,或是略知一二卻未能深入理解。


    因此,這樣一個從頭開始、係統講解的機會對他們來說就像是黑暗中的燈塔。盡管許寧已經連續講了一個半小時,研究室裏的大部分聽眾仍舊保持著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唐正林驚訝於這一點,作為一名有經驗的講師,他知道普通課堂上大家的注意力通常隻能保持大約30分鍾。


    但現在,在這裏,情況完全不同。


    他自己也開始記錄起來,不過他記下的並不是具體的知識點,而是許寧如何將複雜難懂的概念用平易近人的方式表達出來。


    迴顧著筆記,唐正林不禁感歎,要想做到這一點,需要的不僅是深厚的理論基礎,還有卓越的教學技巧。


    而這一切,許寧似乎都信手拈來。


    唐正林心中湧起一絲好奇。


    他想知道,一個新手聽完這堂課後,究竟能學到多少東西?


    目光掃過,他注意到身旁坐著一位組員模樣的小夥子,正埋頭疾書,筆記本已翻至第五頁。


    趁著講師許寧擦黑板之際,唐正林輕敲了下那人的手臂,打算詢問他對研究的看法。


    然而,那組員頭也不抬,粗魯地揮開手,語氣中帶著明顯的不悅:“別打擾我!專心聽課!”


    唐正林險些被對方的手肘擊中臉部,臉上浮現出一絲尷尬的笑容。不過,他性格溫和,並未因此生氣,隻是感到些許難堪。


    環視一圈,幸好其他人都專注於筆記或黑板,無人注意到這場小插曲。


    盡管嚐試交流失敗了,但唐正林卻從中得到了意外的啟示。從那組員的反應來看,顯然他已經完全沉浸在學習之中,這意味著課堂內容確實具有極高的價值。


    這給了唐正林靈感。會議結束後,他決定向杜亦熵打聽這位組員的情況。說不定,等他畢業後可以直接留在學院任教呢?


    加入杜亦熵團隊的組員,科研能力自然毋庸置疑;而如今看來,其教學潛力同樣不可小覷。這樣的人才,簡直就是無價之寶。


    想象著未來能夠培養出更多急需的航空航天專業人才,唐正林不禁心潮澎湃。


    不過,隨後他又意識到一個問題:對於一名博士而言,僅僅提供講師職位可能並不足夠吸引人。


    畢竟,在當前環境下,即使是學院院長甚至大學院長也難以單方麵決定給予剛畢業博士以更高職稱。這樣的現實讓唐正林的熱情稍稍冷卻了一些。


    要在講師的職位上工作滿兩年,才有資格申請晉升。再加上學院資金緊張,教職員工的薪水並不高,這讓這份工作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唐正林為此絞盡腦汁,想要找出能夠吸引人才的好辦法。


    “給新來的教導優先安排宿舍?”


    “幫他們搞定首都的居住證?”


    “……”


    唐正林想了很久,卻始終沒有找到一個滿意的解決方案。


    畢竟,對於一位能力出眾的博士來說,如果選擇加入外資企業,年收入達到數十萬也不是難事。


    而在這份講師的工作上耗掉的兩年光陰,說不定都能用來掙夠首都一套房的錢和落戶的資本了。


    “或許,試試看美人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默的老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默的老刀並收藏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