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暗自慶幸,幸好之前沒有衝動地提議讓許寧使用自己的一些研究來做畢業研發。


    現在看來,如果草稿紙上沒有錯誤,那麽許寧在這短短三個小時內完成的工作,可能已經超越了他自己三年博士生涯的研究成果。


    實驗室裏的人們都被吸引過來,圍繞在一旁傾聽。


    “嗯,寫到這裏的時候我進入了一種忘我的狀態,所以字跡可能有些潦草。”


    許寧接過草稿,簡單掃了一眼後說道:


    “這部分我在嚐試對機翼模型在靜平衡位置進行線性化處理,以求得機翼在平衡狀態下振動的線性模式。”


    他繼續講解,涉及到了大展弦比機翼在特定飛行條件下和自身重量影響下的靜態變形,以及如何通過模態疊加原理來轉換運動方程,最終導出廣義氣動彈性方程的過程。


    盡管這不是純粹的數學問題,但顯然需要深厚的數學背景支持。


    隨著許寧深入淺出地闡述,大部分聽眾因為跟不上節奏而逐漸散去。


    然而,方爭與另一位博士生姚美玲卻聽得津津有味,兩人交換眼神時,都能看出對方心中的震撼。


    他們不僅理解了內容,還確認了整個推理過程的嚴密無誤。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調整程序,依據這些理論來分析機翼顫振現象,並計算出顫振發生的臨界速度。”


    方爭興奮地說,“如果我們的模擬結果與實際情況吻合,那麽這意味著許寧開發出了一種全新的工程模型。雖然這還不構成一套完整的理論體係,但絕對能夠在航空史上占據一席之地。”


    隻用了半天時間,這樣的成就令人難以置信。


    “編程的事就交給我吧!”方爭主動請纓。


    盡管平時行事謹慎,但他同樣懷揣著夢想。


    能夠參與這樣一個開創性的項目,或許未來某一天,在教科書或技術手冊中也能找到他的名字。


    沒有哪個博士能抵擋這種誘惑。方爭比許寧更急切,幾乎是一眨眼間就衝到了不遠處的電腦前,迅速按下了開機鍵。


    組員辦公室裏有三台共享電腦,但由於大樓還未翻新,這些電腦隻能接入局域網。


    若要上網查找資料或下載東西,就必須前往機房。


    這也是許寧重生那天,在機房遇到姚美玲的原因。


    “機翼建模不需要調整吧?”方爭打開一個工程文件,展示給許寧看機翼模型和網格布局。


    “當然要改,”許寧迴答,“襟翼和副翼要獨立建模。另外,以前的一到五階固有振動模式計算方法也要更新。首先得計算機翼自重引起的靜態位移,然後是靜氣動彈性分析...”


    隨著許寧講解著複雜的過程,方爭一開始還充滿信心地聆聽,準備跟著編程,但很快便顯得困惑起來。


    最終,他無力地靠迴椅背,臉上寫滿了挫敗感。


    “姚博士,你能試試嗎?”方爭轉向身後的姚美玲求助。


    “我……”姚美玲的迴答表明她也感到力不從心。


    這讓方爭稍微放鬆了一些,至少不是隻有他自己麵對難題。至於許寧……方爭已經不再把他當作普通人看待了。


    “算了,還是我來吧。”許寧說罷,把手中最後一張草稿紙放在電腦旁,上麵記錄著六個關鍵步驟。


    仿佛得到了赦免一般,方爭立刻起身讓位,心裏暗暗發誓今後再也不會如此衝動了。真是太丟臉了,他悄悄迴頭看了看其他組員。


    午休時間,辦公室裏靜悄悄的,同事們要麽在休息,要麽埋頭於自己的工作中,沒人在意角落裏的動靜。


    許寧坐在電腦前,開始了對分析模塊代碼的重寫工作。


    盡管缺少了高效工具的幫助,但他憑借著豐富的經驗,操作起來依舊得心應手。


    不久後,方爭與姚美玲各自搬了個小凳子,在許寧身後坐下,各自拿著筆記本準備記錄學習。


    姚美玲心中不禁感到一絲溫暖,她曾目睹過許寧驚人的編碼速度,所以她猜測,這一次他特意放慢了節奏,好讓自己能夠跟上學習的步伐。


    “這個學弟外表看起來挺酷,但內心卻是相當熱情的啊。”她邊想邊專注地看著屏幕上快速閃過的代碼行。


    偶爾,她的目光還會不經意間落在許寧被屏幕光映照的臉龐上,“而且他長得還挺帥。”


    當方爭的筆記寫到了第四頁時,許寧終於完成了程序的調整。


    接下來的任務是優化模型,並將其加載進係統運行測試。


    這部分工作需要細致耐心,不過技術難度並不大。


    “師弟,建模這塊讓我和方博來接手吧,你先休息一會兒。”看到許寧略顯疲憊的模樣,姚美玲溫柔地提議道。


    “好主意,我正好也想去補個小覺。等你們模型準備好了,直接加載試試看吧。”由於最近連續熬夜的關係,許寧急需恢複正常的作息規律。


    不知過了多久,一陣興奮的叫喊聲將許寧從夢中喚醒。


    “成功了!”他迷迷糊糊地睜開雙眼,隻見天花板上的風扇緩緩轉動。


    起身一看,不僅方爭和姚美玲圍在電腦旁,就連平時難得一見的杜亦熵教授也加入了進來。


    不同於兩位組員專注於屏幕上的數據,杜教授正仔細研究著手中的筆記。


    憑借深厚的學術背景,即便字跡潦草,他也能迅速理解其精髓所在。


    年逾古稀的杜亦熵突然間像是被閃電擊中,手中的幾頁草稿讓他豁然開朗。


    “真是絕了!”


    他輕敲著手中的稿紙,轉身對著剛剛蘇醒的許寧讚歎道:“小常,你的這個模型想法太棒了。”


    許寧結合了跨音速小擾動理論,巧妙地將非線性有限元法與非線性梁模型相融合,用以探究幾何非線性因素如何影響大展弦比機翼的空氣動力學性能。


    更令人驚訝的是,他還納入了機翼結構內氣動控製麵的考量。這套方法不僅能解決顫振問題,還能擴展到其他研發挑戰之中。


    片刻之後,方爭帶著嚴肅的表情站起來說:“我們算出了顫振臨界速度為157米\/秒。”


    姚美玲輕輕按摩著太陽穴,歎了口氣:“雖然這個數值低於預期,但我們不應灰心。你的非線性顫振分析方法依然值得探索。或許在其他機型上會有更好的表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默的老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默的老刀並收藏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