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結核竇道(瘰鬁)


    [病案]張某,一位27歲的年輕男子,在1979年7月不幸患上了一種嚴重的疾病——右頸及右腋下淋巴結核。這種病狀導致他在兩個部位出現了破潰和竇道,給他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在嚐試了鏈黴素、異煙肼等抗癆藥物治療後,病情並未得到明顯改善,反而出現了長期低熱和孔竇繼續發展的現象。


    1980年12月17日,張某在經曆了長時間的病痛折磨後,終於決定轉至中醫科尋求幫助。此刻的他,身體狀況令人擔憂。他自覺疲憊不堪,無力應對日常生活的瑣事。每天下午開始,他都會出現低熱症狀,一直持續到深夜。不僅如此,他還時常感到頭暈,食欲不振,虛汗連連,夜晚睡眠中更是多夢連連。


    經過詳細檢查,醫生發現張某的右頸部有一個9x7x12厘米的腫硬塊,觸診時感覺外周堅硬,根盤散漫,甚至延及到了耳根部位。在腫塊的中心,竟然有三個孔洞,皮下還有兩個竇道,一個深2.4厘米,另一個深3厘米,孔處皮膚薄軟,壓痛明顯,皮色呈現出紅中帶黑的病態。而在右腋下,還發現了一個5.4x2.8x2厘米的硬腫塊,根基孤立,一孔一竇深3厘米,中央部分微皺陷,並不斷分泌出難聞的膿液。


    病理科的檢查結果顯示,張某患有的結核結節中央為幹酪樣壞死,其外層為上皮樣細胞及郎罕氏巨細胞。同時,他的麵色黯淡,舌頭呈現紅色,脈象則表現為虛大。


    [治則]攻堅散結,活血化瘀。


    [方藥]蜥蠍500條,血竭花30克,蟬蛻20克,僵蠶30克,蜈蚣20條,川軍20克,白芨20克,半夏30克,山甲30克,上藥共為極細末待用。樟[1]木皮2500克(內層剪細炒微黃),海藻200克,片薑黃200克,皂刺200克,皂角子60克,夏枯草250克,土茯苓250克,萆薢250克。上藥用大鍋反複煎熬去渣濃縮藥汁成浸膏,烘幹再兌上備用藥共研為細麵,煉蜜為丸,每丸6克重,每服2~3丸,日服2~3次,黃酒送服,近愈期白水送服。1981年1月14日,藥尚未服完,頸部硬結盡消,質軟,可見新生肉芽,瘺孔縮成淺至皮下,腋下孔接近全斂,表麵光滑,腫皆消溶,皮外色澤皆正常。如法再配一料。2月2日來診:局部硬結完全消散,表皮阜平,創麵結締斑痕落屑痊愈。


    [評析]瘰鬁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其病機多與情誌不暢、肝氣鬱結等因素有關。長時間的肝氣鬱結會導致體內火氣旺盛,進而煉液為痰,痰火上升,結於頸項或胸部,形成瘰鬁病症。


    在治療瘰鬁時,初期應以疏肝養血、解鬱化痰為主要治療原則。中期則以排毒透膿為主,通過排毒促進膿液排出,加速病情的康複。後期則以養營化瘀為主,通過調理身體氣血,促進瘀血的消散,加速病情的康複。


    此外,滋腎補肺也是治療瘰鬁的重要方法之一。滋腎可以增強腎髒功能,促進身體代謝,有助於病情的康複;補肺則可以增強肺部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病情的康複。


    本方是以《寒溫條辨》升降散為基礎,配伍蜥蜴等藥物,具有收效較速的優點。升降散是一種常用的中藥配方,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作用,適用於瘰鬁等病症的治療。蜥蜴則是一種具有解毒、清熱、消腫等功效的藥物,可以與升降散配合使用,增強治療效果。


    總之,瘰鬁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其病機多與情誌不暢、肝氣鬱結等因素有關。治療時應注意疏肝養血、解鬱化痰、排毒透膿、養營化瘀、滋腎補肺等原則,配合適當的中藥配方,如升降散、蜥蜴等藥物,可以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每日醫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短耳的兔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短耳的兔子並收藏每日醫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