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基期及以上的修士都知道,神識實際上是十分雞肋的一個存在。


    用它來探查修為較低的修士沒必要,用它來探查修為高的修士則會被發現。


    平時也就能用來探探路,感知一些其他的東西。


    而若是遇到危險的地方,探路的神識還會被滅掉。


    並且神識的大量受損又會損傷到修士的神魂,實在是雞肋無比。


    在此種情況下,自然就有許多修士想出許多其他的辦法而更好的使用神識。


    各種各樣的法術就被創造出來,王柏手中的這門秘法就是其中的一種。


    神識化物。


    神識可以無傷的分割開來,化作或動物或靜物。


    動物,比如飛鳥,以此可以飛出神識原本的範圍,探查之外的事物。


    而靜物,則可以作為一個“眼”,放置在那裏用於警戒。


    而且這些若是損壞了,損傷都不會立即就作用在修士身體上。


    王柏成功將其神識的分割擴展到了神魂的分割上了。


    隻是當其分割的時候,也就是王柏最為虛弱的時候。


    提前涉及到神魂的範疇,那時要付出代價的。


    雖然現在意境的準備尚未準備好,但是神魂的分割卻已經可以提前做了。


    心神漸漸沉靜下來,也隻有在此種時候,王柏才能清晰感知到神魂的存在。


    意如刀。


    冬之意境化作一把冰刀,略有些粗暴的直接對著神魂切割起來。


    一陣劇痛之下,王柏的神色一下子變得頹萎。


    隨後冬之意境特有的冰凍,讓王柏的疼痛略微緩解。


    一個完整的神魂被切割成兩份,一份七成大小,一份三成大小。


    傷口上附著著一層冰霜,讓王柏體內的神魂氣息不至於外散,同時也避免了傷勢的加重。


    而剩下的,就隻能隨時間讓神魂慢慢修複。


    劇痛之下,王柏的大腦甚至幾乎已經不能思考。


    他運轉推演過後的功法,頓時一股股暖流將受傷的神魂包裹。


    傷勢的劇痛逐漸舒緩下來。


    那七成神魂的一份不可妄動,而三成神魂的那份就是王柏為突破元嬰所做的準備。


    實際上突破元嬰所需要的,連一成都不到。


    但是廣撒網,多撈魚。


    王柏在不確定有多少能成功的情況下,也隻能以龐大的基數做手段。


    而三成神魂就已經是他所能承受的極限,再多就會損傷本源。


    那樣就會得不償失。


    現在的狀態,憑借時間推移或者服用天材地寶,尚能慢慢恢複。


    若是傷及本源的話,就不是現在這麽輕鬆的了。


    王柏所推演後的秘法,本身就有一定的神魂修複彌補能力,要不然他也不敢如此直接粗暴的切割神魂。


    現在切割下來的三成神魂十分不穩定,若是王柏放鬆秘法對它的控製,恐怕其立刻就會四散成一縷縷神魂之氣消散在體內。


    所以目前隻能先溫養,要等其穩定下來才行,暫不能直接進行下一步。


    也正好王柏尚未完成對意境的準備。


    隻待秋之意境的圓滿,王柏就能著手於四季意境的融合。


    四季意境融合後的強大,必然不是單純意境所能比擬的,而且那時他也就可以觀讀落魄子留下的玉簡。


    先前因為擔心受到影響,所以未曾觀讀,若是等意境融合後,自然也就沒有那麽多的顧慮了。


    當然現在王柏是無法繼續感悟的了。


    據他估計,他這神魂上的傷勢,至少需要十年才能正常使用全部實力。


    而要想全部恢複如初,那需要的時間就更長了。


    如今的王柏,可以說是他晉級先天後最為虛弱的時候。


    大腦內的不間斷源自神魂的劇痛,能讓他保持表麵正常的狀態已是不易。


    現在若是讓他對付凡人武者、練氣修士還行,但是更高的,就力有未逮。


    王柏心念一動,兩份神魂立即就隱入身體內部,互相環繞修複。


    他現在隻能勉強控製體內的靈力,至於使用法術和法寶,就已經難以控製精準。


    王柏在突破龍虎境後,稍作熟悉後,就立即進行了神魂的分割,甚至都沒有開始對法寶的煉化。


    而在王柏突破龍虎境後,他已經達到了使用法寶的標準。


    那兩件法寶,他已經能做到完全煉化。


    隻有完全煉化的法寶,才能順利發揮出其全部的功效。


    王柏雖然無法成功煉製本命法寶,但是煉化掌握其他的法寶還是沒問題的。


    而完全煉化的法寶,就要修士開始慢慢溫養。


    隨著溫養時間的變長,法寶的威力也會越來越大。


    同樣,法寶也會對人體有一定的反哺作用。


    這並不是一味的索取,而是相輔相成,共惠共利的。


    法寶的存在,能磨練修士的靈力,增強修士的身體。


    想到此處,又為接下來的道路略微做了一下規劃,王柏就閉上了雙目。


    在此十年的時間,他不準備出去。


    也不準備迴歸欒城,他會一直呆在這裏。


    對於修為高深的修士,閉關個十年也隻是等閑。


    若是從前的王柏說不定還難以耐得住這個寂寞,不過如今的王柏,是越來越進入修真者的心態了。


    他越來越習以為常。


    在他實力未恢複的十年,還是不要節外生枝的好。


    好在王柏來到此處後,還未與任何人結仇,要不然他也不敢如此隨意的就進行神魂的分割,這樣降低實力的行為。


    至於落魄子,雖然對方贈與了他心得,貌似沒有什麽惡意的感覺,但是一切還是小心為妙。


    迴歸欒城還是有一定可能落魄子會找上門來,倒不如此地偏僻寂靜。


    以他現在的狀態,還是少與外人接觸的為妙。


    至於落魄子,日後若是遇上了,再將這個人情還了就好。


    隻是這人情是自己送上門來的,這就注定了王柏所能承受的上限並不高。


    若是舉手之勞,王柏當然不介意幫忙,但若是糾纏麻煩太多,也就怪不得他了。


    修真,講究的是一個因果報應,人情債務,而武道修行,講究的更多是一種心意暢通。


    修真,山高水遠,練氣以長生,而武者,更多的是於搏殺中見真諦。


    當然在此方世界,武道沒有前路,所以武道的真諦又被融入了修真路中。


    對於天地的感悟都是相同的,終究是殊途同歸。


    所以有體修,所以也有走殺戮道路的修士。


    有那些寧在直中取,不在彎中求的修士。


    練氣長生,與武道通神,鮮血中奮發,還是武道的直更適合王柏一點。


    有時候身處這個大世界,也是身不由己。


    時間如水逝,一枯坐,就是十年。


    雙眸微開,陽光三現、虛室生白。


    這並不是一個擬真的形容詞,而是確實有這種現象發生。


    這證明王柏已經恢複,且心中還有所得。


    他這一閉眼,就是十年。


    這十年間,除了前期的一片混沌,在後期,王柏已經能從沉睡中保持意誌的清醒。


    在此期間,他的身體實際上一直保持一種沉寂功法。


    無論是功法、還是秘術,他都沒有運行修行。


    他的這種狀態,類似於人受重傷的時候。


    身體的保護機製會強製使身體沉睡,以此來修複損傷。


    但修真者的身份,卻注定了他不可能如死人般的一睡十年。


    所以在沉睡的後期,王柏就已經恢複了意識。


    在忽略神魂的隱隱作痛後,他已經可以思考問題。


    他不間斷的運用其他三種圓滿的四季意境,來感悟最後一種的一種意境。


    如今也已經到了極限。


    王柏如今醒來,不單單是因為神魂的傷勢已經穩固,不影響實力的發揮。


    也是因為他秋之意境卡在最後一步,還差一點點就能圓滿,卻始終不能踏出這最後一步。


    紙上談兵,終究不如親身經曆來得好。


    王柏知道,他若是不出去親自感受一番,再這樣子推演悟上一百載,也不能使得秋之意境最終圓滿。


    強大的身體能夠養神,這並不是虛言。


    也正是因為王柏的身體夠強大,他才能這麽快的恢複起來。


    王柏並沒有可以直接恢複神魂的方法,所以也隻能用這個笨辦法,讓神魂自己慢慢恢複。


    這和人的身體一樣,人的神魂也是有一定自我修複的能力的。


    而因為沒有足夠相關的知識作為基礎,哪怕是王柏動用了係統的推演,他依舊未能找到可以直接作用於神魂的法術。


    在神魂切割後,現在王柏的神識感知也隻剩下了原本的一半。


    在沒有特定秘法的情況下,很顯然人的主意識隻能有一個。


    所以注定另外三成的神魂已經不能在王柏體內發揮作用。


    那三成神魂已經不能算是王柏神魂的一部分,它隻是一個蘊含著王柏生命、意誌的物質。


    而這也就是王柏需要的,但同時也意味著,王柏永久的損失了三成的神魂。


    靈力外放,巨石推移,王柏走出了洞府。


    對於散修而言,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是風餐露宿的。


    想要閉關了,就會就地尋覓一個地方,開辟一個洞府,擺上聚靈陣。


    沒有什麽裝飾,就這麽的簡單簡樸。


    和有些修士的豪華洞府或者專供於修煉的大宅院無法比。


    當然對於那些大宗門專門供於修煉的靜室、洞府來說,他們的布置往往也是很簡單的。


    頂多就是擺上一些有益於修煉的線香等諸如此類的東西。


    實際上除了部分愛慕虛華繁榮的修士,大部分修士的洞府都是簡單的,甚至他們平時的生活也都是“清貧”的。


    當然這種清貧肯定不是凡俗世界理解中的清貧。


    他們的清貧更多的是不追求物質上的享受。


    要不然哪怕是一個隨便拿出來一個練氣期的修士,放在凡俗,他們也可以享受到常人難以想象的榮華富貴。


    當然不是修士想過得這麽清貧,他們很多也同樣想享受,想富貴,隻是質樸的生活更利於他們的修行。


    於是大部分的修士也隻能如此。


    為了長生。


    但是長生的代價是放棄享受,如此真的值得嗎?


    這個一個偽命題。


    很多修士都不知道這樣子做的原因是什麽,隻是他們感受到這樣子做有利於修行,所以他們就選擇了這樣做。


    於是他們就走上了苦修士的道途。


    天道無情,無情道,修真界有很多這樣的說法,那自然不是沒有道理的。


    壓製人內心的欲望,會有助於靠近大道。


    那些修士一味苦修,不去享受,實際上也是這個道理。


    他們雖然對此一知半解,但也算是誤打誤撞,正巧走上了正確的道途。


    但實際上這種辦法十分的笨。


    是人都有欲望,越壓製將來其防抗的就越強烈。


    人每時每刻產生的欲望何其的多,堵不如疏。


    很多修士壓製到最後,若沒有一個強大的心靈,很多最後都心裏扭曲病態了。


    修士後期的修行很多時候都是論心不論跡的。


    近道的心態要遠比一個近道的行為要重要。


    保持住心態,就算是香草美人在前,榮華富貴在後,也不能動搖修士向道的心靈。


    有如此的心態,自然也就不需要做出專門的行為,該吃吃該喝喝,該享受享受。


    如此才不負修士的灑脫。


    而單純的苦修又有什麽意義?


    而有些宗門甚至專門針對這些欲望下手。


    紅塵三千丈,欲海沉浮,但卻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這是他們的最終追求。


    但要想做到這樣子是何其困難。


    多少人沉迷其中就此墮落。


    這條路注定難走,沒有一個強大的心靈簡直就是妄想。


    所以走這紅塵道的人,少有人能成功走出。


    但一旦走出,無一不是一方大佬。


    其由此領悟出的意境,一念間就可以讓人於紅塵欲海中沉浮墮落。


    當然他也可能領悟出讓人清醒明悟的意境。


    一件事物到了極限,自然也就會相反的方向轉化。


    於一個極端中行走,不是達到這個極端的盡頭,就是走到另一個極端。


    王柏當然不知道這其中的糾纏與道理。


    他隻是單純的不需要那些享受罷了。


    他除了愛好些空腹之欲,至於其他的,都處在可有可無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在道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自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自己並收藏走在道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