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公園1663年,康熙四年三月之際,鼇拜眼見大地迴春,炎炎夏日亦不遠矣,便知是最後的時機了。


    建奴韃子出自遼東,本就喜寒不耐酷暑,倘若春季不能尋機破敵,夏季到來後,大軍便更加舉步維艱了。


    不僅如此,清廷雖然在日益狹小的地盤和京師中,雖然刮地三尺搜集糧草、物資,終究到了難以支撐的時候。


    如此壓榨之下,僅剩的地盤上,各處都有人私下串聯對抗官府了,距離揭竿而起,也就一線之隔了。


    京師中百餘萬八旗膏粱子弟,日子也日益煎熬,便在有心人的糾集之下日日鬧事,令建奴高層焦頭爛額。


    鼇拜大軍雖得了舉國之力支撐,但糧草物資仍舊不足,整日精打細算,也隻能勉強維持三四個月之用了。


    他反複思慮之下,便知自己並沒有多餘選擇了,隻有破釜沉舟拚死一搏了,尋求百死中的一線生機。


    三月十四日夜間子時,建奴大軍全軍出動,在山東德州、濱州、以及河北邯鄲一帶,發起了決死攻擊。


    他們集中所有火炮,不再吝惜火藥炮彈,真正轟擊了半個時辰,其後便是綠營兵馬蟻附攻城,建奴八旗兵則抵近弓箭掩護。


    這些北地來的綠營兵,對建奴倒是忠心耿耿,悍不畏死的前赴後繼,不顧傷亡拚死作戰。


    建奴八旗兵亦知到了生死存亡之時,如果不能破敵,那他們旋即便會亡國滅族了,也是自也是悍不畏死。


    他們確實是氣勢洶洶攻勢如潮,奈何明軍作戰實在“猥瑣陰險”,陣線前竟埋了無數地雷,令清兵付出巨大傷亡才逼近城防、工事。


    好不容易逼近之後,清兵們又被暴雨梨花般的手榴彈、佛郎機噴射的散彈瘋狂“洗禮”,又被收割了一大波。


    到了此時,終於能夠登城或攀爬工事時,明軍各色火器噴射的子彈,如鐮刀般收割著清兵的生命。


    最陰損的是,明軍往往到了此時,才會使用有巨大優勢的火炮,拚命轟擊射箭掩護的建奴八旗兵,往往令其死傷大半。


    清軍的悍不畏死的瘋狂進攻,往往要死傷五六人,才能換來明軍一人的傷亡,令他們憋屈萬分。


    更加憋屈的是,他們每波攻擊被打退之後,無法撤迴的傷兵便會被明軍逐一射殺,令大軍各部士氣大損。


    鼇拜、希佛、圖海、趙良棟幾人,此時卻顧不得士氣高低了,隻顧指揮著大軍發起一波接著一波的攻擊。


    如此循環往複,以命換命的鏖戰竟持續了一個月之久,令明軍的傷亡也上升不少,但相比建奴卻是輕微很多。


    朱慈炯唯恐前線有失,便令李虎領了兩萬精兵從濟南出發,趕往德州前線支援楊三水部作戰,以防萬一變故。


    他又令閩王鄭成功調派兩萬精銳海軍將士登岸,在濱州、東營一帶支援薑光軍部,使戰線穩若磐石。


    最後又急令王輔臣部,讓他領兵從宣化府往保定府、正定府一帶威逼,支援兀爾特所部。


    古語有雲,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此番明清大戰,鼇拜固然領了四十萬大軍來攻,但大明各處防禦的兵馬,亦接近四十萬,建奴兵力並無優勢。


    明軍的城防工事堅不可摧,火器火炮又遙遙領先,哪怕正麵硬剛,建奴未必能夠必勝,更何況戰法又如此陰損呢。


    一個月後,各處清兵的狂攻終是難以為繼了,各部人馬戰死者高達五萬餘人,重傷者亦有三萬餘,輕傷者無數。


    瘋狂進攻之下,建奴營中的火炮被明軍擊毀無數,火藥炮彈也漸漸見了底,再也無法提供炮火支持了。


    甚至建奴八旗兵所用的箭矢,也幾乎被消耗一空了,且清廷已經無力補足了,不僅無法繼續進攻,防禦都嫌不足了。


    鼇拜等人徹底絕望,此戰之後己方再無進攻之力了,更怕明軍趁機來攻覆滅大軍,便強大這精神,領軍修建防禦工事。


    建奴大軍忙碌了一個月,到了五月中旬的時候,倒也修建起頗為堅固的防禦工事,令他們心下稍安。


    整個過程中,明軍各部盡皆冷眼旁觀,任由清兵隨意施為,就那麽看著對方的防禦工事成形。


    此情此景,更是令鼇拜等人深受刺激,雖然氣急敗壞,卻也無可奈何,隻能繼續煎熬下去。


    於是乎,明清大軍主力對峙的漫長在線上,再度進入了似乎永無盡頭的“無戰事”狀態。


    時光飛逝,很快來到康熙四年八月,地處中原的山東、河北、河南等地,處處豔陽高照熱浪滾滾,令人們無處躲藏。


    如此酷熱的氣候下,鼇拜麾下的建奴大軍日子痛苦到了極致,不僅要受軍糧不足忍饑挨餓折磨,因暑熱引發的疾病也多了起來。


    這一日,鼇拜悄然召集了希佛、圖海、趙良棟幾人,又令心腹嚴密守衛,秘議一件大事:


    清廷認為明興清亡的浩蕩大勢已成,滿人已經四麵皆敵,絕無可能反敗為勝了,必須要思索全族的退路了。


    鼇拜不久前星夜趕迴了京師,與太後、小皇帝、各旗旗主反複秘議後,覺得全族殺迴遼東老家,或許尚有生機。


    如能順利殺迴遼東,全族齊齊振奮,在設法繼續穩住大草原上的蒙人,至少能割據一方。


    在這個基礎上,再慢慢腐蝕漢人王朝中的世家、文人,或可再度重走一下太祖、太宗滅明的老路,來一個絕地逢生中興大清。


    希佛、圖海、趙良棟三人麵容愁苦,卻不得不承認,大清當下隻有這條路可走了,那就全族協力,奮力一搏吧。


    幾人又細細商議,謀劃了大軍主力如何撤退,如何安排兵力防禦以防明軍來追,以及如何配合京師中的大撤退。


    他們更是謀劃了大軍迴京之後,會合了京中大軍護著全族急速殺迴遼東,還要放火焚城,阻擋明軍追趕。


    按他們設想,大清集中全部兵力的傾力一擊,定能擊破遼東的李定國和沐天波所部,奪迴大清的龍興之地。


    鼇拜等人緊鑼密鼓的準備著,幾人也滿懷信心,覺得計劃應當能順利實施時,一則驚天消息突然傳來:


    盛京將軍吳庫禮,率領著盛京城的數萬滿漢大軍,宣布改旗易幟向大明投降了,並紛紛搖身一變,成了漢人、葉赫人、蒙人。


    不僅如此,他們不知是自願,還是被大明脅迫,竟無恥的聲稱代表遼東各族人們,喊出了令建奴肝膽俱裂的口號:


    遼東是漢人和各族的遼東,被建奴竊據已久,此時各族合力響應大明,使清帝不敢東歸,使建奴盡皆覆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胖的很顯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胖的很顯眼並收藏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