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何為我大清根基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 作者:胖的很顯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啟稟太師得知,自古以來,一國財富總數大體是恆定的!這些財富,分別分布在朝廷和民間。”
“朝廷想要財政充足,就必須加強對民間的管控,價格財富搜集到朝廷手中,用於國家大計。”
“但當朝廷羸弱無力時,則會失去控製,縱然民間富甲天下,朝廷照樣困窘貧乏!”
“到了這個時候,大概齊就是天下大亂,甚至可能要改朝換代了。前明崇禎一朝,就是如此。”
“帝國皇帝就連五十萬軍餉都湊不出來,但李自成在北京城隨便一拷餉,便得銀七千萬兩!民間的鄉紳富豪,財富更是無數。”
李時茂的話,令鼇拜、班布爾善等人,紛紛點頭不已,心底對此說法無比讚同。
他們是懂的“民間”的豪富的,就像八大皇商,隨便一家都有百萬、千萬兩銀子的家產,而且還在日進鬥金,不斷累積財富。
他們這些朝廷柱石、國家的主人,往往要為幾千、幾萬兩銀子而殫精竭慮,真是太不公平了。
李時茂見眾人認同,於是繼續陳述自己的諫言:
“因此,奴才的諫言核心就是:苦一苦民間,富一富朝廷!待到朝廷平定了天下,再補償他們好了。”
“具體的方略有三,首先請太師痛下決心,梳理京城和漢人官員、鄉紳和豪商名單,取他們家財以資國用、軍用。”
“其二,派遣有力之人,前往尚在朝廷治下的各省,細細梳理當地漢人鄉紳豪商財富,將之大部收到朝廷手中。”
“其三,無論京城還是地方的漢官、鄉紳和豪商所豢養家丁、打手,必須盡皆上交朝廷,編練成綠營兵,為大清效力。”
“其四,派遣心腹之人前往江南,聯絡江南各處士紳,令他們捐輸納貢,為大清捐款捐糧,助大清擊敗偽明。另外,令他們發動經濟之戰,搞亂偽明經濟,自也能幫助大清。”
“其五,這是奴才剛想到的,西洋蠻夷不遠萬裏到我中央王朝之地來,必然是有求於我的,可趁機令他們不僅在軍備上支持我大清,更可令他們在財物上給與支持。”
“最後,還可以仿照前明舊例,向百姓征發三餉,以最快速度聚集錢糧,以求早日剿殺偽明!待到天下大定後,再迴報他們好了。”
李時茂侃侃而談,很快將自己的諫言陳述完畢,之後便再度行禮,跪在當地等待鼇拜的決定。
誰料班布爾善反而先開口了,語氣中充滿疑惑和質疑:
“時茂,方才太師才說過,偽明太子的種種改革,得罪了天下鄉紳,怕會根基不穩。”
“江南鄉紳私下聯絡大清,試圖推翻偽明,恐怕就是因此而起!”
“吾聽時茂所言,一下子就將漢人官僚、鄉紳和豪商全都得罪死了,我大清豈非也根基不穩。”
李時茂抬頭看向他,同樣恭敬的迴答:
“我大清自有國情,和那偽明是不同的!奴才鬥膽提問,我大清的根基,是八旗旗人和八旗強兵,還是漢人鄉紳豪商和百姓?”
“恕我冒死直言,我大清、滿人乃是外來之人,這鄉紳、百姓的死活,與我等何幹?苦一苦他們,又能如何?”
“奴才甚至想,和西洋來的花毛蠻夷談判時,就算割讓土地、百姓給他們,換取他們在軍備、財物上的支持,亦是值得的。”
“奴才話放在這裏,我大清真正的根基,是十數萬八旗強兵,是百餘萬八旗族人,餘者皆不足論也。”
班布爾善聞言一驚,緊接著眼神亮了起來:對啊,自己真是著相了啊,忘記自己是滿人了,可不是漢人呐。
如此一來,這天下的一切,諸如土地、百姓諸多之物,盡皆可以拿來交換,隻要能維持滿人統治、維持百萬滿人的生計,就夠了啊。
真是思路一轉天地寬啊,班布爾善的眉頭也舒展了,臉上也有笑容了,不禁真心欣賞其眼前這漢奸來。
這樣的漢奸真是越多越好啊,如果漢人都是這樣的人,那何愁滿人統治不穩,嘿嘿。
鼇拜、穆裏瑪等人腦筋差一點,知道此時才明白其中的道道,不禁也都眉開眼笑起來,心中憂慮去了一半還多。
班布爾善突然想起一事,臉色變得有些鐵青,他急急開口詢問:
“時茂啊,我想起一事極其重要!那偽明占據南方各省,實力已強於大清!花毛蠻夷所垂涎的土地、貿易便利、想毀滅的文化等,其實都已在偽明手中了。”
“如果偽明也和我等一般,搶先和花毛蠻夷合作,我大清豈非更加不利,甚至......”
鼇拜等人心中驚駭,又後知後覺的明白此點:大清出賣華夏的便利,可遠遠不如偽明啊,如果偽明搶先出賣了,大清豈不是要完?
眾人的眼光,再次聚焦在李時茂身上,等待他的迴答!
李時茂嗬嗬一笑,一臉的不以為然和鄙視之情,隻是眾人皆不知他在鄙視和人罷了。
隻聽他冷笑了片刻,這才開口說話:“諸公盡管放心,那偽明啊,無論是朝廷還是民間,都是極其食古不化的頑固之徒。”
“奴才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那偽明子朱元璋建元稱帝,直至崇禎朝滅亡於流賊李自成之手,都在強調: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些話冠冕堂皇,聽起來也令人熱血沸騰,但卻把整個國家都架到火上烤啊,沒有了彈性的空間。”
“當年李自成都打到北京城門了,崇禎還死腦筋守著這些陳詞濫調,未能及時出城逃亡南京重建朝廷,不然前明可沒那麽容易滅亡。”
“時至今日,偽明朝廷也罷,偽明治下之民也罷,仍然還是迂腐不堪,死死堅持著這些陳詞濫調,絕無可能和花毛蠻夷合作的。”
“奴才可以斷定,偽明朝廷上下,但凡有敢於提出和花毛蠻夷合作的,必然會被唾棄乃至治罪的!因此,諸公無憂!”
班布爾善等人頓時鬆了口氣,他們細細咂摸了片刻,又覺得李時茂的話,似乎在罵偽明迂腐,但又似乎在罵滿人無骨無恥。
就在他們略有疑惑之際,抬眼看見一臉諂媚奴才相的李時茂,頓時徹底打消了些許疑慮,這樣的狗漢奸,怎麽可能有膽諷刺大清。
鼇拜等人放下心來,細細思索著李時茂諫言的三策,越想越覺得有道理,而且執行起來也不是很難。
良久之後,鼇拜的心中有了決斷!
“朝廷想要財政充足,就必須加強對民間的管控,價格財富搜集到朝廷手中,用於國家大計。”
“但當朝廷羸弱無力時,則會失去控製,縱然民間富甲天下,朝廷照樣困窘貧乏!”
“到了這個時候,大概齊就是天下大亂,甚至可能要改朝換代了。前明崇禎一朝,就是如此。”
“帝國皇帝就連五十萬軍餉都湊不出來,但李自成在北京城隨便一拷餉,便得銀七千萬兩!民間的鄉紳富豪,財富更是無數。”
李時茂的話,令鼇拜、班布爾善等人,紛紛點頭不已,心底對此說法無比讚同。
他們是懂的“民間”的豪富的,就像八大皇商,隨便一家都有百萬、千萬兩銀子的家產,而且還在日進鬥金,不斷累積財富。
他們這些朝廷柱石、國家的主人,往往要為幾千、幾萬兩銀子而殫精竭慮,真是太不公平了。
李時茂見眾人認同,於是繼續陳述自己的諫言:
“因此,奴才的諫言核心就是:苦一苦民間,富一富朝廷!待到朝廷平定了天下,再補償他們好了。”
“具體的方略有三,首先請太師痛下決心,梳理京城和漢人官員、鄉紳和豪商名單,取他們家財以資國用、軍用。”
“其二,派遣有力之人,前往尚在朝廷治下的各省,細細梳理當地漢人鄉紳豪商財富,將之大部收到朝廷手中。”
“其三,無論京城還是地方的漢官、鄉紳和豪商所豢養家丁、打手,必須盡皆上交朝廷,編練成綠營兵,為大清效力。”
“其四,派遣心腹之人前往江南,聯絡江南各處士紳,令他們捐輸納貢,為大清捐款捐糧,助大清擊敗偽明。另外,令他們發動經濟之戰,搞亂偽明經濟,自也能幫助大清。”
“其五,這是奴才剛想到的,西洋蠻夷不遠萬裏到我中央王朝之地來,必然是有求於我的,可趁機令他們不僅在軍備上支持我大清,更可令他們在財物上給與支持。”
“最後,還可以仿照前明舊例,向百姓征發三餉,以最快速度聚集錢糧,以求早日剿殺偽明!待到天下大定後,再迴報他們好了。”
李時茂侃侃而談,很快將自己的諫言陳述完畢,之後便再度行禮,跪在當地等待鼇拜的決定。
誰料班布爾善反而先開口了,語氣中充滿疑惑和質疑:
“時茂,方才太師才說過,偽明太子的種種改革,得罪了天下鄉紳,怕會根基不穩。”
“江南鄉紳私下聯絡大清,試圖推翻偽明,恐怕就是因此而起!”
“吾聽時茂所言,一下子就將漢人官僚、鄉紳和豪商全都得罪死了,我大清豈非也根基不穩。”
李時茂抬頭看向他,同樣恭敬的迴答:
“我大清自有國情,和那偽明是不同的!奴才鬥膽提問,我大清的根基,是八旗旗人和八旗強兵,還是漢人鄉紳豪商和百姓?”
“恕我冒死直言,我大清、滿人乃是外來之人,這鄉紳、百姓的死活,與我等何幹?苦一苦他們,又能如何?”
“奴才甚至想,和西洋來的花毛蠻夷談判時,就算割讓土地、百姓給他們,換取他們在軍備、財物上的支持,亦是值得的。”
“奴才話放在這裏,我大清真正的根基,是十數萬八旗強兵,是百餘萬八旗族人,餘者皆不足論也。”
班布爾善聞言一驚,緊接著眼神亮了起來:對啊,自己真是著相了啊,忘記自己是滿人了,可不是漢人呐。
如此一來,這天下的一切,諸如土地、百姓諸多之物,盡皆可以拿來交換,隻要能維持滿人統治、維持百萬滿人的生計,就夠了啊。
真是思路一轉天地寬啊,班布爾善的眉頭也舒展了,臉上也有笑容了,不禁真心欣賞其眼前這漢奸來。
這樣的漢奸真是越多越好啊,如果漢人都是這樣的人,那何愁滿人統治不穩,嘿嘿。
鼇拜、穆裏瑪等人腦筋差一點,知道此時才明白其中的道道,不禁也都眉開眼笑起來,心中憂慮去了一半還多。
班布爾善突然想起一事,臉色變得有些鐵青,他急急開口詢問:
“時茂啊,我想起一事極其重要!那偽明占據南方各省,實力已強於大清!花毛蠻夷所垂涎的土地、貿易便利、想毀滅的文化等,其實都已在偽明手中了。”
“如果偽明也和我等一般,搶先和花毛蠻夷合作,我大清豈非更加不利,甚至......”
鼇拜等人心中驚駭,又後知後覺的明白此點:大清出賣華夏的便利,可遠遠不如偽明啊,如果偽明搶先出賣了,大清豈不是要完?
眾人的眼光,再次聚焦在李時茂身上,等待他的迴答!
李時茂嗬嗬一笑,一臉的不以為然和鄙視之情,隻是眾人皆不知他在鄙視和人罷了。
隻聽他冷笑了片刻,這才開口說話:“諸公盡管放心,那偽明啊,無論是朝廷還是民間,都是極其食古不化的頑固之徒。”
“奴才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那偽明子朱元璋建元稱帝,直至崇禎朝滅亡於流賊李自成之手,都在強調: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些話冠冕堂皇,聽起來也令人熱血沸騰,但卻把整個國家都架到火上烤啊,沒有了彈性的空間。”
“當年李自成都打到北京城門了,崇禎還死腦筋守著這些陳詞濫調,未能及時出城逃亡南京重建朝廷,不然前明可沒那麽容易滅亡。”
“時至今日,偽明朝廷也罷,偽明治下之民也罷,仍然還是迂腐不堪,死死堅持著這些陳詞濫調,絕無可能和花毛蠻夷合作的。”
“奴才可以斷定,偽明朝廷上下,但凡有敢於提出和花毛蠻夷合作的,必然會被唾棄乃至治罪的!因此,諸公無憂!”
班布爾善等人頓時鬆了口氣,他們細細咂摸了片刻,又覺得李時茂的話,似乎在罵偽明迂腐,但又似乎在罵滿人無骨無恥。
就在他們略有疑惑之際,抬眼看見一臉諂媚奴才相的李時茂,頓時徹底打消了些許疑慮,這樣的狗漢奸,怎麽可能有膽諷刺大清。
鼇拜等人放下心來,細細思索著李時茂諫言的三策,越想越覺得有道理,而且執行起來也不是很難。
良久之後,鼇拜的心中有了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