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再出叛徒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 作者:胖的很顯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數日之後,吳三桂率領數萬大軍浩浩蕩蕩抵達磨盤山,他同樣環視了熟悉的山景險要地勢。
他派出了大量斥候前出,細細查看各處,暫時沒有發現明軍蹤影,隻見鳥雀飛來飛去,不時發出鳴叫。
老漢奸是老於行伍的名將,還是要求斥候不辭辛苦繼續往上探查,結果直到山頂也無明軍埋伏。
吳三桂淡淡一笑,心說李定國也不過如此,心中更加篤定明軍必是戰力微弱,畢竟緬人不善征戰。
山勢崎嶇難行,斥候的反複探查亦耗費不少時間,日頭再次過程中,也在慢慢西移。
因此老漢奸不再存有戒心,哪怕隊伍有些散亂不整也不以為然,放心大膽進兵,下令軍隊繼續前進。
他令各部軍馬今日快速翻越大山,之後可在大山對麵的山腳紮營休憩,明日開始剿殺明軍。
數萬大軍進入山間小道,自然而然的擺成一字長蛇,魚貫而行,一路非常順利靠近了山頂,完全沒有伏兵的蹤影。
那些經曆過去年磨盤山血戰的清軍,本來是非常擔憂、畏懼的,此時也把提著的心放進了肚子裏。
吳三桂、信郡王多尼、平郡王羅可鐸等諸多將領,眼見著大軍已經登上山頂,陸續開始翻越過去,都不禁吐出一口氣,覺得此戰穩了。
身處大軍中後部的他們,也隻能在眾親衛的護衛下,自己牽著戰馬開始了艱苦的翻山越嶺。
滿清大軍前部翻越山嶺後,開始了輕鬆的下山過程,前方卻突然出現了異常狀況,一個明軍裝束的文官,正艱難的往上攀登。
他身上的官服已經被汗水浸濕,也沾滿了泥土碎葉,整個人顯得非常狼狽和疲憊不堪。
似乎聽到了上方有動靜,這文官不經意抬頭一看,頓時大驚失色,一屁股坐在了山道上。
不過當他看清清軍裝束後,整個人又變得驚喜萬分,有些顫抖著開口低喊道:“前方可是大清天兵到了,可是平西王殿下親至?”
“我是偽明朝廷任命的土知府那嵩,有逆賊李定國一夥的軍情,要緊急上報給平西王知曉。”
他一邊低喊著,身上似乎也湧出更大的力氣,從地上躥了起來,快步往前方走來。
這人的驟然出現,把正在輕鬆下山的清軍嚇了一跳,下意識的抽出腰刀就要砍人,待到對方喊話,且發現隻有一人,才放下刀子。
不久之後,精疲力盡的那嵩在磨盤山山頂,見到了同樣非常疲憊的吳三桂,以及信郡王多尼、平郡王羅可鐸等將。
吳三桂表情嚴肅且冷酷,眼神冷然盯著那嵩,如同一頭將要擇人而噬的猛虎,氣勢駭人無比。
他身旁的信郡王多尼和平郡王羅可鐸,亦是氣勢森然的手握刀柄,似乎隨時要拔刀出鞘,將人砍成碎片。
那嵩在他們的逼視之下,渾身顫抖不已,已然畏懼的跪倒在吳三桂腳下,不敢目視老漢奸的雙眼。
老漢奸和多尼、羅可鐸對視一眼,都有了淡淡的笑意:這偽明的官員,和那盧桂生是一路貨色,貪生怕死又貪圖富貴,可信。
一番前戲做足後,老漢奸才不急不慌的開口:“這位義士,不知你有何重要軍情,要稟報給本王啊?”
“隻要軍情真實,能夠幫助我大清作戰得勝,本王不吝重重賞你,給你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
“去年此時磨盤山大戰時,偽明的小官盧桂生和你一樣前來告發軍情,幫助大清最終得勝,現在已經是大理知府了。”
“你本就土知府之職,如果能夠立下大功,嗬嗬,你懂的吧!”
那嵩聽到老漢奸最後一句話時,心中一驚複又恍然大悟,去歲的磨盤山血戰,原來是盧桂生出賣了明軍啊。
此時不是亂想的時候,他急急的開口稟報,要趕緊為滿清新主子立下大功:“平西王殿下,偽明逆賊李定國,率領了四萬三千大軍,在山腳下前方二十裏處駐紮,謀劃數日後出發攻伐昆明。”
“逆賊軍中緬人居多,人數恐有大軍八成之多!不過王上也不可輕敵,緬人雖然矮小體弱,但多手持火銃,還是很有威脅的。”
“而且逆賊李定國治軍甚嚴,這些緬人在他麾下,還是非常敢戰的!更何況李賊還有近五千明軍精銳,戰力非常強悍。”
那嵩侃侃而談,把李定國的大軍人數、各軍組成、所用武器,以及在前方駐紮地的布防情況,統統詳細稟報給了吳三桂。
吳三桂、多尼和羅可鐸還不時插話,追問一些偽明大軍的詳細情況,還有駐紮地的地勢、布防等事項,以作佐證。
對於三人的追問,關於軍隊大略安排的,那嵩都能夠迴答出來;但一旦涉及軍中細務時,卻又張口結舌,無法答複。
三人麵上假做不滿,不過心中卻是篤定下來,這就是偽明大部分文官的共性:講戰略吹牛皮時,侃侃而談!一旦涉及具體訓練、作戰時,其蠢如豬!待到兩軍對戰之時,立即無膽逃竄,令人恥笑。
不過吳三桂還是 不放心,突然冷然開口:
“本王聽聞,你和李定國私交甚篤,他去歲逃竄入緬時,甚至將妻兒托付於你照看!你也不負所托,屢次拒絕本王招攬,拚死作戰。”
“最艱難危險之時,你尚能做到那個地步!他率領數萬大軍護衛偽帝永曆返迴,正是你乘勢而上的良機,為何反而出賣於他?”
“本王甚為不解,甚至覺得你在行死間之計,用假情報坑害本王。”
吳三桂語氣森然,臉色亦更加陰沉冷峻,隻要那嵩一句話不對,他的結局將淒慘無比!老漢奸的宗旨一向是,寧殺錯,不放過。
誰知那嵩聞言後,不禁不慌反而憤怒了起來,甚至豁然抬頭敢於和老漢奸對視了,憤憤的開口說道:
“李賊忘恩負義了,想我那嵩一貫堅定支持與他,為此還和大清天兵作戰多年,麾下傣族兒郎死傷無數,還舍生忘死照顧他妻兒。”
“偽帝返迴之後,他又是如何對我的?不僅沒有迴報,還被狗宦官和文官蠱,要限製各族土司的權力,甚至妄圖瓦解我等土司軍隊。”
“如此恩將仇報,還要斷絕我等土司家族根本的無恥之舉,吾等如何不反?不僅是我,其他各部土司,亦是要反!”
“隻要我大清天兵降臨,正麵擊敗偽明亂軍,各族土司必然乘勢而起,配合天兵徹底剿殺明狗。”
那嵩說到此處,仰著的臉孔已經扭曲猙獰,雙目之中充滿著無盡的仇恨,幾乎要冒出火來。
吳三桂這樣的梟雄,都被那嵩毫無掩飾的仇恨和殺意嚇了一跳,不過心中疑惑也消失無蹤,他信了此人絕對是盧桂生第二。
他派出了大量斥候前出,細細查看各處,暫時沒有發現明軍蹤影,隻見鳥雀飛來飛去,不時發出鳴叫。
老漢奸是老於行伍的名將,還是要求斥候不辭辛苦繼續往上探查,結果直到山頂也無明軍埋伏。
吳三桂淡淡一笑,心說李定國也不過如此,心中更加篤定明軍必是戰力微弱,畢竟緬人不善征戰。
山勢崎嶇難行,斥候的反複探查亦耗費不少時間,日頭再次過程中,也在慢慢西移。
因此老漢奸不再存有戒心,哪怕隊伍有些散亂不整也不以為然,放心大膽進兵,下令軍隊繼續前進。
他令各部軍馬今日快速翻越大山,之後可在大山對麵的山腳紮營休憩,明日開始剿殺明軍。
數萬大軍進入山間小道,自然而然的擺成一字長蛇,魚貫而行,一路非常順利靠近了山頂,完全沒有伏兵的蹤影。
那些經曆過去年磨盤山血戰的清軍,本來是非常擔憂、畏懼的,此時也把提著的心放進了肚子裏。
吳三桂、信郡王多尼、平郡王羅可鐸等諸多將領,眼見著大軍已經登上山頂,陸續開始翻越過去,都不禁吐出一口氣,覺得此戰穩了。
身處大軍中後部的他們,也隻能在眾親衛的護衛下,自己牽著戰馬開始了艱苦的翻山越嶺。
滿清大軍前部翻越山嶺後,開始了輕鬆的下山過程,前方卻突然出現了異常狀況,一個明軍裝束的文官,正艱難的往上攀登。
他身上的官服已經被汗水浸濕,也沾滿了泥土碎葉,整個人顯得非常狼狽和疲憊不堪。
似乎聽到了上方有動靜,這文官不經意抬頭一看,頓時大驚失色,一屁股坐在了山道上。
不過當他看清清軍裝束後,整個人又變得驚喜萬分,有些顫抖著開口低喊道:“前方可是大清天兵到了,可是平西王殿下親至?”
“我是偽明朝廷任命的土知府那嵩,有逆賊李定國一夥的軍情,要緊急上報給平西王知曉。”
他一邊低喊著,身上似乎也湧出更大的力氣,從地上躥了起來,快步往前方走來。
這人的驟然出現,把正在輕鬆下山的清軍嚇了一跳,下意識的抽出腰刀就要砍人,待到對方喊話,且發現隻有一人,才放下刀子。
不久之後,精疲力盡的那嵩在磨盤山山頂,見到了同樣非常疲憊的吳三桂,以及信郡王多尼、平郡王羅可鐸等將。
吳三桂表情嚴肅且冷酷,眼神冷然盯著那嵩,如同一頭將要擇人而噬的猛虎,氣勢駭人無比。
他身旁的信郡王多尼和平郡王羅可鐸,亦是氣勢森然的手握刀柄,似乎隨時要拔刀出鞘,將人砍成碎片。
那嵩在他們的逼視之下,渾身顫抖不已,已然畏懼的跪倒在吳三桂腳下,不敢目視老漢奸的雙眼。
老漢奸和多尼、羅可鐸對視一眼,都有了淡淡的笑意:這偽明的官員,和那盧桂生是一路貨色,貪生怕死又貪圖富貴,可信。
一番前戲做足後,老漢奸才不急不慌的開口:“這位義士,不知你有何重要軍情,要稟報給本王啊?”
“隻要軍情真實,能夠幫助我大清作戰得勝,本王不吝重重賞你,給你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
“去年此時磨盤山大戰時,偽明的小官盧桂生和你一樣前來告發軍情,幫助大清最終得勝,現在已經是大理知府了。”
“你本就土知府之職,如果能夠立下大功,嗬嗬,你懂的吧!”
那嵩聽到老漢奸最後一句話時,心中一驚複又恍然大悟,去歲的磨盤山血戰,原來是盧桂生出賣了明軍啊。
此時不是亂想的時候,他急急的開口稟報,要趕緊為滿清新主子立下大功:“平西王殿下,偽明逆賊李定國,率領了四萬三千大軍,在山腳下前方二十裏處駐紮,謀劃數日後出發攻伐昆明。”
“逆賊軍中緬人居多,人數恐有大軍八成之多!不過王上也不可輕敵,緬人雖然矮小體弱,但多手持火銃,還是很有威脅的。”
“而且逆賊李定國治軍甚嚴,這些緬人在他麾下,還是非常敢戰的!更何況李賊還有近五千明軍精銳,戰力非常強悍。”
那嵩侃侃而談,把李定國的大軍人數、各軍組成、所用武器,以及在前方駐紮地的布防情況,統統詳細稟報給了吳三桂。
吳三桂、多尼和羅可鐸還不時插話,追問一些偽明大軍的詳細情況,還有駐紮地的地勢、布防等事項,以作佐證。
對於三人的追問,關於軍隊大略安排的,那嵩都能夠迴答出來;但一旦涉及軍中細務時,卻又張口結舌,無法答複。
三人麵上假做不滿,不過心中卻是篤定下來,這就是偽明大部分文官的共性:講戰略吹牛皮時,侃侃而談!一旦涉及具體訓練、作戰時,其蠢如豬!待到兩軍對戰之時,立即無膽逃竄,令人恥笑。
不過吳三桂還是 不放心,突然冷然開口:
“本王聽聞,你和李定國私交甚篤,他去歲逃竄入緬時,甚至將妻兒托付於你照看!你也不負所托,屢次拒絕本王招攬,拚死作戰。”
“最艱難危險之時,你尚能做到那個地步!他率領數萬大軍護衛偽帝永曆返迴,正是你乘勢而上的良機,為何反而出賣於他?”
“本王甚為不解,甚至覺得你在行死間之計,用假情報坑害本王。”
吳三桂語氣森然,臉色亦更加陰沉冷峻,隻要那嵩一句話不對,他的結局將淒慘無比!老漢奸的宗旨一向是,寧殺錯,不放過。
誰知那嵩聞言後,不禁不慌反而憤怒了起來,甚至豁然抬頭敢於和老漢奸對視了,憤憤的開口說道:
“李賊忘恩負義了,想我那嵩一貫堅定支持與他,為此還和大清天兵作戰多年,麾下傣族兒郎死傷無數,還舍生忘死照顧他妻兒。”
“偽帝返迴之後,他又是如何對我的?不僅沒有迴報,還被狗宦官和文官蠱,要限製各族土司的權力,甚至妄圖瓦解我等土司軍隊。”
“如此恩將仇報,還要斷絕我等土司家族根本的無恥之舉,吾等如何不反?不僅是我,其他各部土司,亦是要反!”
“隻要我大清天兵降臨,正麵擊敗偽明亂軍,各族土司必然乘勢而起,配合天兵徹底剿殺明狗。”
那嵩說到此處,仰著的臉孔已經扭曲猙獰,雙目之中充滿著無盡的仇恨,幾乎要冒出火來。
吳三桂這樣的梟雄,都被那嵩毫無掩飾的仇恨和殺意嚇了一跳,不過心中疑惑也消失無蹤,他信了此人絕對是盧桂生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