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稚嫩和爭執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 作者:胖的很顯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戰方案既定,明軍眾將迅速行動了起來,甘輝的海軍率先行動。
明軍的戰船縱橫大江之上,牢牢控扼住從武昌到巫山的水麵,壓的韃子甚至都不願意想起還有一條大江。
海軍的運輸船隊,也以最快的速度把郝搖旗部送到了上遊,給艱難抵抗劉體純、李來亨等人注入了有生力量。
郝搖旗部加入後,終於徹底穩住了上遊的戰線,免去了明軍被兩麵夾擊的風險。
薑光軍和董軍,也在一個漆黑深沉的夜晚悄然撤退!與此同時,兀爾特等人也是用同樣的方法,往約定的地點撤退。
明軍的動作太過突然,等到清軍主帥嶽樂得到確切消息時,清軍已經失去了銜尾追擊的良機。
當然咯,這隻是嶽樂、張勇等人的事後感慨而已,到底要不要追擊,他們的心底其實也不是很確定。
經過幾個月的對峙鏖戰,他們可太知道對麵明軍的兇悍了,火器威力也猛地離譜,實在令人頭痛。
不過嶽樂畢竟久經戰陣,他縱覽近半年各處戰報,敏銳的發現了各部明軍的不同,三處戰場上的明軍戰力差別巨大。
他立即判斷出,他必須把自己麵對的宜昌的明軍死死盯住,讓上遊的李國英或者當陽的張勇爭取突破。
尤其是李國英處,清軍兵力雄厚戰力彪悍,麵對的明軍戰力相對孱弱,絕對是最有機會取勝的!
而且逐漸失去耐性的嶽樂,也給李國英和張勇傳去了軍令,要求他們準備一樣秘密武器,應該已經完成了。
話說薑光軍、董軍帶領大軍順利後撤同時,亦派出大量斥候密切監視著嶽樂大軍的一切,試圖抓住戰機攻擊。
可接連兩日,卻沒有見到韃子大軍的蹤跡,對方占據了宜昌城後,隻是同樣派出斥候探查,並沒有全軍追擊。
這個情況再次出乎了薑光軍和董軍等人的預料,但也隻能緩緩後退和等待,觀察韃子大軍的行動去向。
一直到了第四日,他們才終於等到了緩緩逼近的“韃子大軍”,但做好反擊準備的明軍,看著眼前的韃子大軍,卻目眥欲裂。
原來,韃子從各地抓來的漢人百姓,強令他們行進在最前麵,或是消耗明軍的火器,或是令明軍投鼠忌器不能攻擊。
雖然之前的演練中,薑光軍、董軍等人也都預想和演練過此種狀況,但真的麵對此情此景的時候,兩人都陷入震驚、慌亂中,一時沒有找到更好的應對辦法,隻好率軍繼續退卻。
兩軍一退一進,使整個戰場陷入詭異的狀態,在沒有大戰的情況下,明軍緩緩退卻,滿清韃子步步緊逼前進。
連續數日之後,薑光軍和董軍深知如果不立即改變,明軍將空有犀利武器,卻會被狗韃子逐步逼入絕境陷入失敗。
但是,無論薑光軍還是董軍,都是農家子弟出身,看著那些無辜的大明百姓,和自家父母親人沒有差別,無論如何都沒法硬起心腸,下達攻擊的軍令。
可以說,兩人貌似經曆了無數次的大小作戰,但首次獨立指揮大軍,仍然顯得非常“稚嫩”,似乎之前的“醒悟”,仍然是遠遠不夠的。
幾乎是同一時刻,兀爾特、賈克章和葉玄著三人,也遇到了同樣的危險局麵,韃子的綠營總兵張勇抓捕的百姓更多,足足有六千餘人。
他們和薑光軍等人一樣,乍見到韃子如此下賤無恥,竟然驅使無辜的平民百姓當做炮灰時,震驚憤怒的同時,也隻能緩緩退卻。
第二日夜間,兀爾特召集了賈克章和葉玄著兩人,要商議如何應對當前的不利局麵。
賈克章是副師長,作戰之事自然是本分,於是他陰著臉含恨出口說道:“兩軍對陣,傷亡是難以避免的!任何人出現在戰場上,都不能阻礙我軍去爭取勝利。”
“總不至於一直退卻吧,要知道久守必失,決不能因此讓大軍陷入危險中,那還談何大明複興?”
他雖然沒有直說 ,但兀爾特和葉玄著自然明白其中之意,他是力主不管不顧的攻擊,一切為了搞死韃子為上。
有了賈克章的話作為引子,兀爾特也開口說道:“咳咳,我的看法也是如此,大軍對陣取勝為上。”
“韃子自白山黑水起兵以來,無數次都是如此無恥驅民為兵的,也因此無數次占到了天大的便宜!”
“無論如何,此事決不允許發生在我等身上,而且我決意趁此機會,給狗韃子一個狠得!”
兀爾特一口一個狗韃子,心裏毫無障礙和波瀾,畢竟他們是高貴的葉赫部,大明忠誠的草原衛士,和建奴狗韃子是根本不同的。
他心中已經想好了應對之法,他發現跟在百姓身後威逼的韃子兵和綠營兵,在明軍連續兩日退卻後,已經鬆懈了很多。
而且他決心已下,就算自己率領大軍攻擊,導致戰場當麵的數千無辜百姓慘死,他也願意承擔此滔天罪孽,就算被皇太子治罪,自己也是心甘情願的。
他覺得無論是賈克章,還是葉玄著,都應該明白一個道理:如果這一次縮手縮腳,導致大軍失敗甚至覆滅,那將來就別和韃子對陣了,畢竟那幫禽獸隨時可以抓來更多的百姓。
一次妥協的麻煩,會導致將來無數次的被動和失敗,這是絕不允許的!唯一正確的,就是毫不顧忌的拚死廝殺,將所有的韃子都撕成碎片,就當為無辜百姓報仇了。
兀爾特的態度如此堅決,葉玄著深刻的感受到了,他數次蠕動嘴唇想要開口說話,卻又不知道要說什麽。
讓他說反對兀爾特,那是萬萬不能的,若大軍因此失敗甚至覆滅,大明和百姓的未來,那可就葬送了。
畢竟他在遇到皇太子前,大明軍力孱弱被四處追殺,百姓也如同豬羊把被韃子殺得屍山血海,他絕不願意再經曆一次。
但要讓他說讚同兀爾特,那也是難以開口的,那些或蒼老、或年幼的百姓,都是大明的子民啊。
他內心糾結良久後,還是嘶啞著嗓子開了口:“此乃生死存亡之際,兩位師長所言有理,無論如何不可令大軍失敗甚至敗亡。”
“但是,皇太子也說過,大明軍隊是大明百姓的子弟兵,絕不可坐視他們無辜慘死!”
“現在,我們議一議作戰計劃吧!”
葉玄著的話擲地有聲,令兀爾特、賈克章兩人也無言以對,隻好耐著性子討論起作戰方略來。
很久之後,又很久之後......
“不行,絕對不行,本將是師長,否決了你的這個提議!”
兀爾特目視著葉玄著,大吼出聲。
“我讚同師長的意見,政委的此項提議不可行,堅決不行。”
賈克章也有些惶然,急急的出聲附和兀爾特。
這個時刻,大軍的三位領導者,對作戰計劃竟起了爭執。
明軍的戰船縱橫大江之上,牢牢控扼住從武昌到巫山的水麵,壓的韃子甚至都不願意想起還有一條大江。
海軍的運輸船隊,也以最快的速度把郝搖旗部送到了上遊,給艱難抵抗劉體純、李來亨等人注入了有生力量。
郝搖旗部加入後,終於徹底穩住了上遊的戰線,免去了明軍被兩麵夾擊的風險。
薑光軍和董軍,也在一個漆黑深沉的夜晚悄然撤退!與此同時,兀爾特等人也是用同樣的方法,往約定的地點撤退。
明軍的動作太過突然,等到清軍主帥嶽樂得到確切消息時,清軍已經失去了銜尾追擊的良機。
當然咯,這隻是嶽樂、張勇等人的事後感慨而已,到底要不要追擊,他們的心底其實也不是很確定。
經過幾個月的對峙鏖戰,他們可太知道對麵明軍的兇悍了,火器威力也猛地離譜,實在令人頭痛。
不過嶽樂畢竟久經戰陣,他縱覽近半年各處戰報,敏銳的發現了各部明軍的不同,三處戰場上的明軍戰力差別巨大。
他立即判斷出,他必須把自己麵對的宜昌的明軍死死盯住,讓上遊的李國英或者當陽的張勇爭取突破。
尤其是李國英處,清軍兵力雄厚戰力彪悍,麵對的明軍戰力相對孱弱,絕對是最有機會取勝的!
而且逐漸失去耐性的嶽樂,也給李國英和張勇傳去了軍令,要求他們準備一樣秘密武器,應該已經完成了。
話說薑光軍、董軍帶領大軍順利後撤同時,亦派出大量斥候密切監視著嶽樂大軍的一切,試圖抓住戰機攻擊。
可接連兩日,卻沒有見到韃子大軍的蹤跡,對方占據了宜昌城後,隻是同樣派出斥候探查,並沒有全軍追擊。
這個情況再次出乎了薑光軍和董軍等人的預料,但也隻能緩緩後退和等待,觀察韃子大軍的行動去向。
一直到了第四日,他們才終於等到了緩緩逼近的“韃子大軍”,但做好反擊準備的明軍,看著眼前的韃子大軍,卻目眥欲裂。
原來,韃子從各地抓來的漢人百姓,強令他們行進在最前麵,或是消耗明軍的火器,或是令明軍投鼠忌器不能攻擊。
雖然之前的演練中,薑光軍、董軍等人也都預想和演練過此種狀況,但真的麵對此情此景的時候,兩人都陷入震驚、慌亂中,一時沒有找到更好的應對辦法,隻好率軍繼續退卻。
兩軍一退一進,使整個戰場陷入詭異的狀態,在沒有大戰的情況下,明軍緩緩退卻,滿清韃子步步緊逼前進。
連續數日之後,薑光軍和董軍深知如果不立即改變,明軍將空有犀利武器,卻會被狗韃子逐步逼入絕境陷入失敗。
但是,無論薑光軍還是董軍,都是農家子弟出身,看著那些無辜的大明百姓,和自家父母親人沒有差別,無論如何都沒法硬起心腸,下達攻擊的軍令。
可以說,兩人貌似經曆了無數次的大小作戰,但首次獨立指揮大軍,仍然顯得非常“稚嫩”,似乎之前的“醒悟”,仍然是遠遠不夠的。
幾乎是同一時刻,兀爾特、賈克章和葉玄著三人,也遇到了同樣的危險局麵,韃子的綠營總兵張勇抓捕的百姓更多,足足有六千餘人。
他們和薑光軍等人一樣,乍見到韃子如此下賤無恥,竟然驅使無辜的平民百姓當做炮灰時,震驚憤怒的同時,也隻能緩緩退卻。
第二日夜間,兀爾特召集了賈克章和葉玄著兩人,要商議如何應對當前的不利局麵。
賈克章是副師長,作戰之事自然是本分,於是他陰著臉含恨出口說道:“兩軍對陣,傷亡是難以避免的!任何人出現在戰場上,都不能阻礙我軍去爭取勝利。”
“總不至於一直退卻吧,要知道久守必失,決不能因此讓大軍陷入危險中,那還談何大明複興?”
他雖然沒有直說 ,但兀爾特和葉玄著自然明白其中之意,他是力主不管不顧的攻擊,一切為了搞死韃子為上。
有了賈克章的話作為引子,兀爾特也開口說道:“咳咳,我的看法也是如此,大軍對陣取勝為上。”
“韃子自白山黑水起兵以來,無數次都是如此無恥驅民為兵的,也因此無數次占到了天大的便宜!”
“無論如何,此事決不允許發生在我等身上,而且我決意趁此機會,給狗韃子一個狠得!”
兀爾特一口一個狗韃子,心裏毫無障礙和波瀾,畢竟他們是高貴的葉赫部,大明忠誠的草原衛士,和建奴狗韃子是根本不同的。
他心中已經想好了應對之法,他發現跟在百姓身後威逼的韃子兵和綠營兵,在明軍連續兩日退卻後,已經鬆懈了很多。
而且他決心已下,就算自己率領大軍攻擊,導致戰場當麵的數千無辜百姓慘死,他也願意承擔此滔天罪孽,就算被皇太子治罪,自己也是心甘情願的。
他覺得無論是賈克章,還是葉玄著,都應該明白一個道理:如果這一次縮手縮腳,導致大軍失敗甚至覆滅,那將來就別和韃子對陣了,畢竟那幫禽獸隨時可以抓來更多的百姓。
一次妥協的麻煩,會導致將來無數次的被動和失敗,這是絕不允許的!唯一正確的,就是毫不顧忌的拚死廝殺,將所有的韃子都撕成碎片,就當為無辜百姓報仇了。
兀爾特的態度如此堅決,葉玄著深刻的感受到了,他數次蠕動嘴唇想要開口說話,卻又不知道要說什麽。
讓他說反對兀爾特,那是萬萬不能的,若大軍因此失敗甚至覆滅,大明和百姓的未來,那可就葬送了。
畢竟他在遇到皇太子前,大明軍力孱弱被四處追殺,百姓也如同豬羊把被韃子殺得屍山血海,他絕不願意再經曆一次。
但要讓他說讚同兀爾特,那也是難以開口的,那些或蒼老、或年幼的百姓,都是大明的子民啊。
他內心糾結良久後,還是嘶啞著嗓子開了口:“此乃生死存亡之際,兩位師長所言有理,無論如何不可令大軍失敗甚至敗亡。”
“但是,皇太子也說過,大明軍隊是大明百姓的子弟兵,絕不可坐視他們無辜慘死!”
“現在,我們議一議作戰計劃吧!”
葉玄著的話擲地有聲,令兀爾特、賈克章兩人也無言以對,隻好耐著性子討論起作戰方略來。
很久之後,又很久之後......
“不行,絕對不行,本將是師長,否決了你的這個提議!”
兀爾特目視著葉玄著,大吼出聲。
“我讚同師長的意見,政委的此項提議不可行,堅決不行。”
賈克章也有些惶然,急急的出聲附和兀爾特。
這個時刻,大軍的三位領導者,對作戰計劃竟起了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