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法海降世
躺平小廟祝:我家神明太卷了! 作者:情書難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潤州,青江湖心的小島上。
智空方丈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屋裏坐著一群弟子正為他念誦往生經文。
這屋子極為寬敞,各種陳設也十分考究,跟這群和尚的氣質完全不同。
“我死之後,三通接任方丈一職,你們要聽他吩咐,不可魯莽行事。”
老方丈胸口不斷滲血,猶自強撐一口氣,安排身後事。
三通伏在塌前無聲哭泣。
當初靈源寺僧眾離了開雲府,飄飄蕩蕩不知行了多久。
後來遊蕩到潤州,聽說青江湖附近有個妖怪,每年要童男童女祭祀,於是老方丈帶著眾人來了此地降妖除魔。
雖然打殺了妖怪,得了它的別院,但老方丈卻重傷難治,終是拖不下去了。
一應事務安排妥當,智空已是麵如死灰。
眾僧麵色悲苦,一邊口誦經文,一邊默默流淚。
他們不少人都是方丈看著長大的,如今眼見老方丈為了給他們拚一個安身立命之地死去,哪有不痛心的。
燭光中,生命靜靜流逝。
“是誰在哭?”
忽然,病床上的老方丈驀地瞪大雙眼,臉上莫名泛起紅暈。
誦經聲為之一滯,眾人茫然地看著迴光返照的方丈。
三通轉頭在屋裏看了一遍,又運起修為傾聽周圍動靜。
外麵除了風聲水聲並沒有別的聲音。
於是忍著悲痛迴話道:“方丈,沒有哭聲啊!”
“有!去找,在外麵,有個……有個嬰兒在哭。”
老方丈掙紮著在屋裏環顧一番,耳邊又隱約響起細微的哭聲,似是嗆了水,急忙吩咐眾人出去看。
青江湖是青江支流穿過的一個小湖,興許是有人丟棄孩子。
老方丈迴光返照的吩咐,眾僧不敢不從,擦著淚水提燈籠出門查看。
他們都是佛修,多少有些神通,但周圍找了個遍,愣是什麽都沒找到。
“許是方丈聽錯了,我們迴去送他吧。”
三通發話,眾僧才收了燈籠往院子裏走。
正在此時,隻聽上遊傳來一聲嘹亮的啼哭聲,眾僧頓時止住腳步,麵麵相覷。
“真有嬰兒!”
三通提起燈籠,腳尖點水,幾個唿吸間來到嬰兒啼哭處,正要伸手撈起,冷不丁嚇了一大跳,險些掉進水裏。
“哪來這麽大的蛇?”
渾濁的江水中,一條大蟒蛇在水中扭轉身子,似在為這嬰兒消解暗流,好讓他不被溺水淹死。
“阿彌陀佛,萬物有靈,蛇亦有向善之心。”
三通悲痛多日的心此刻有了一絲喜意,單手抄起嬰兒,踏水迴到湖心小島。
眾僧帶著嬰兒迴到院內,老方丈還沒咽氣。
看到三通等人用棉布包起來的嬰兒,老方丈才軟下身子問道:“是個女嬰嗎?”
“是男嬰。”
三通也頗為意外,凡人為利,拋棄的多為女嬰,甚少有拋棄男嬰的。
除非男嬰天生殘缺,或生來帶病,眼看活不成才扔。
“這青江通往哪裏?”
“東海。”
老方丈想了想,心生歡喜,伸手撫摸了一摸嬰兒稚嫩的小臉,笑道:“苦海無邊,迴頭是岸。”
“就叫他——法海吧!”
三通等人聞言頓時放聲大哭,一來是老方丈的手垂落,斷了氣息,二來是想起法岸羅漢為庇護他們離開,跪在佛前苦苦哀求。
一時間,小院內哭聲一片。
唯有撿來的孩子感覺到溫暖,又啼哭許久,累的睡著了。
——————
舒陽接到三通來信時還是很意外的。
他沒想到些和尚走了還記得廟裏收容的老人。
老實講,他對和尚的觀感不太好。
除了前世那些開豪車的因素,再有就是因為他等了這麽久,隔壁青雲州的法源寺遲遲沒來安頓這些一心向佛的老人。
按說靈源寺這邊沒了,固執的老人不肯放棄信仰,堵在翠微山下這麽久,法源寺不可能不知道的。
明知如此,還不管不問,就是有心試探了。
舒陽不能輕易妥協。
“支二百兩銀子給那幾個和尚,記得讓他們簽借條。”
有人願意接納養老團,舒陽求之不得。
那幾個前來借債的和尚從老掌櫃那領了銀子,對著舒陽所在的方向連連行禮。
自從山門被破,他們走到哪裏都像是瘟疫一樣,讓那些達官貴人,鄉紳商賈避之不及。
如舒陽這般願意伸出援手的,屈指可數。
處理完信仰堅定的養老團,還剩下些頑固無賴,就要上硬手段了。
畢竟敗壞名聲,鬼怪恐嚇的招數都用了,死咬牙不走的,舒陽總不能看著他們在山下凍死。
這次下山除了見和尚,就是要找丐幫。
正巧丐幫正在開什麽會,整個分舵的人都來了。
魯有手,魯有腳坐在上座挺直腰背,首座上坐了一個幹瘦的老頭,長著雙三角眼,一看就是狠角色,不好惹。
丐幫的叫花子們匯報今年的業績,交流著工作經驗,一個個滿麵紅光,與有榮焉。
聽得舒陽直咧嘴,都什麽混賬玩意兒?
拐賣,敲詐,勒索,一條龍流程。
偷盜,行騙,訛人,那花樣百出。
最後匯報的是乞討組,他們賺的錢沒有上麵兩組高,但長著三角眼的幹瘦老頭對他們和顏悅色,十分溫和。
因為乞討組肩負著收集情報的工作。
“誒誒誒!停一下停一下!”舒陽撿起一片瓦朝大堂裏扔去。
叫花子們這才發現對麵房頂上坐了個人。
一瞬間,全都抄起兵器,望著房頂麵色不善。
他們幹的這些事可是不能說的秘密。
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說出去就是另外一迴事。
“這位朋友,偷聽我丐幫大會,可算不上英雄好漢!”
幹瘦老頭站起身,身上一個個口袋搖晃,竟有九個!
丐幫隻有幫主和幫裏頂尖高手才有資格係九個口袋。
舒陽有心譏諷幾句,不過想到雲燁說過江湖中臥虎藏龍,有修仙者隱於其中,遊曆紅塵。
為免給自家惹禍,他還是先壓下火氣。
“我本來也不是什麽英雄好漢,翠微山那邊兒的叫花子再不挪走,別怪我不客氣。”
智空方丈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屋裏坐著一群弟子正為他念誦往生經文。
這屋子極為寬敞,各種陳設也十分考究,跟這群和尚的氣質完全不同。
“我死之後,三通接任方丈一職,你們要聽他吩咐,不可魯莽行事。”
老方丈胸口不斷滲血,猶自強撐一口氣,安排身後事。
三通伏在塌前無聲哭泣。
當初靈源寺僧眾離了開雲府,飄飄蕩蕩不知行了多久。
後來遊蕩到潤州,聽說青江湖附近有個妖怪,每年要童男童女祭祀,於是老方丈帶著眾人來了此地降妖除魔。
雖然打殺了妖怪,得了它的別院,但老方丈卻重傷難治,終是拖不下去了。
一應事務安排妥當,智空已是麵如死灰。
眾僧麵色悲苦,一邊口誦經文,一邊默默流淚。
他們不少人都是方丈看著長大的,如今眼見老方丈為了給他們拚一個安身立命之地死去,哪有不痛心的。
燭光中,生命靜靜流逝。
“是誰在哭?”
忽然,病床上的老方丈驀地瞪大雙眼,臉上莫名泛起紅暈。
誦經聲為之一滯,眾人茫然地看著迴光返照的方丈。
三通轉頭在屋裏看了一遍,又運起修為傾聽周圍動靜。
外麵除了風聲水聲並沒有別的聲音。
於是忍著悲痛迴話道:“方丈,沒有哭聲啊!”
“有!去找,在外麵,有個……有個嬰兒在哭。”
老方丈掙紮著在屋裏環顧一番,耳邊又隱約響起細微的哭聲,似是嗆了水,急忙吩咐眾人出去看。
青江湖是青江支流穿過的一個小湖,興許是有人丟棄孩子。
老方丈迴光返照的吩咐,眾僧不敢不從,擦著淚水提燈籠出門查看。
他們都是佛修,多少有些神通,但周圍找了個遍,愣是什麽都沒找到。
“許是方丈聽錯了,我們迴去送他吧。”
三通發話,眾僧才收了燈籠往院子裏走。
正在此時,隻聽上遊傳來一聲嘹亮的啼哭聲,眾僧頓時止住腳步,麵麵相覷。
“真有嬰兒!”
三通提起燈籠,腳尖點水,幾個唿吸間來到嬰兒啼哭處,正要伸手撈起,冷不丁嚇了一大跳,險些掉進水裏。
“哪來這麽大的蛇?”
渾濁的江水中,一條大蟒蛇在水中扭轉身子,似在為這嬰兒消解暗流,好讓他不被溺水淹死。
“阿彌陀佛,萬物有靈,蛇亦有向善之心。”
三通悲痛多日的心此刻有了一絲喜意,單手抄起嬰兒,踏水迴到湖心小島。
眾僧帶著嬰兒迴到院內,老方丈還沒咽氣。
看到三通等人用棉布包起來的嬰兒,老方丈才軟下身子問道:“是個女嬰嗎?”
“是男嬰。”
三通也頗為意外,凡人為利,拋棄的多為女嬰,甚少有拋棄男嬰的。
除非男嬰天生殘缺,或生來帶病,眼看活不成才扔。
“這青江通往哪裏?”
“東海。”
老方丈想了想,心生歡喜,伸手撫摸了一摸嬰兒稚嫩的小臉,笑道:“苦海無邊,迴頭是岸。”
“就叫他——法海吧!”
三通等人聞言頓時放聲大哭,一來是老方丈的手垂落,斷了氣息,二來是想起法岸羅漢為庇護他們離開,跪在佛前苦苦哀求。
一時間,小院內哭聲一片。
唯有撿來的孩子感覺到溫暖,又啼哭許久,累的睡著了。
——————
舒陽接到三通來信時還是很意外的。
他沒想到些和尚走了還記得廟裏收容的老人。
老實講,他對和尚的觀感不太好。
除了前世那些開豪車的因素,再有就是因為他等了這麽久,隔壁青雲州的法源寺遲遲沒來安頓這些一心向佛的老人。
按說靈源寺這邊沒了,固執的老人不肯放棄信仰,堵在翠微山下這麽久,法源寺不可能不知道的。
明知如此,還不管不問,就是有心試探了。
舒陽不能輕易妥協。
“支二百兩銀子給那幾個和尚,記得讓他們簽借條。”
有人願意接納養老團,舒陽求之不得。
那幾個前來借債的和尚從老掌櫃那領了銀子,對著舒陽所在的方向連連行禮。
自從山門被破,他們走到哪裏都像是瘟疫一樣,讓那些達官貴人,鄉紳商賈避之不及。
如舒陽這般願意伸出援手的,屈指可數。
處理完信仰堅定的養老團,還剩下些頑固無賴,就要上硬手段了。
畢竟敗壞名聲,鬼怪恐嚇的招數都用了,死咬牙不走的,舒陽總不能看著他們在山下凍死。
這次下山除了見和尚,就是要找丐幫。
正巧丐幫正在開什麽會,整個分舵的人都來了。
魯有手,魯有腳坐在上座挺直腰背,首座上坐了一個幹瘦的老頭,長著雙三角眼,一看就是狠角色,不好惹。
丐幫的叫花子們匯報今年的業績,交流著工作經驗,一個個滿麵紅光,與有榮焉。
聽得舒陽直咧嘴,都什麽混賬玩意兒?
拐賣,敲詐,勒索,一條龍流程。
偷盜,行騙,訛人,那花樣百出。
最後匯報的是乞討組,他們賺的錢沒有上麵兩組高,但長著三角眼的幹瘦老頭對他們和顏悅色,十分溫和。
因為乞討組肩負著收集情報的工作。
“誒誒誒!停一下停一下!”舒陽撿起一片瓦朝大堂裏扔去。
叫花子們這才發現對麵房頂上坐了個人。
一瞬間,全都抄起兵器,望著房頂麵色不善。
他們幹的這些事可是不能說的秘密。
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說出去就是另外一迴事。
“這位朋友,偷聽我丐幫大會,可算不上英雄好漢!”
幹瘦老頭站起身,身上一個個口袋搖晃,竟有九個!
丐幫隻有幫主和幫裏頂尖高手才有資格係九個口袋。
舒陽有心譏諷幾句,不過想到雲燁說過江湖中臥虎藏龍,有修仙者隱於其中,遊曆紅塵。
為免給自家惹禍,他還是先壓下火氣。
“我本來也不是什麽英雄好漢,翠微山那邊兒的叫花子再不挪走,別怪我不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