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不止劉妙手,眾人也紛紛大驚,“金福錢莊”財力之雄厚,縱觀這片地界也難有匹敵,而且聽說這兩兄弟癖好特殊,常常對女子……恐怕今晚花魁姑娘要吃些苦頭了。
李升金拿出幾張大票,笑『吟』『吟』對劉妙手說道:“劉大夫,這一千兩你自己收好吧……另外我還送您一張兩千兩的票子,請把您‘杏林堂’的招牌重新打一個好的,日子久了,招牌上掉漆,‘杏林堂’都變成‘否休堂’了。”
眾人頓時發出一陣哄笑;劉妙手滿臉通紅,尷尬無比,卻又敢怒不敢言,隻得接過銀票匆匆逃走了。
“再掙錢的大夫,也比不上錢莊吸金啊!”一位年逾花甲的老者感歎道。
“罷了老弟,咱們哥兒倆還是走吧!”另一位古稀之年的老頭見狀搖頭,悻悻去了。
隻見李鬥銀舉著一張五千兩的銀票,環視全場,高聲說道:“來鳳姨,這裏是五千兩,你過來拿吧!”
短短一句話,李鬥銀說得不緊不慢;大家目光卻是陡然一亮,嘴巴大張,而後又急急黯淡下去。眾人相態盡皆落在他眼裏,真是讓他過足了癮,不由哈哈大笑起來。
老鴇更是喜得“哎喲、哎喲”直叫,拍著手大步奔向這倆金寶貝、銀疙瘩;那花魁姑娘似乎也知曉了情況,停止彈琴,從屋內向外張望,看看究竟是何方神聖。
兩人在眾人目送中一步一步踱著台階,誌得意滿,如登大寶;底下的人們恨得牙癢癢,卻又無計可施,又有一些人黯然離去。
這時,突聽兩兄弟爭吵了起來,隻見那李升金吼道:“媽的,這麽多年了,我做哥哥的占個先怎麽了?!上次那個念奴兒被你折磨死了,我還沒找你算賬呢!本來就是哥哥當先,娘先生的是我,按道理女人也就該我先上!今天我還就霸道這一迴了!”
眾人聽見他如此混賬的邏輯,竟然還能振振有詞,恬不知恥,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李鬥銀哪裏肯示弱,也衝他親哥大聲喝道:“你他媽還說呢,那念奴兒經你手之後,已經不成樣子,我隻微微一弄,她就經不住死了。分明是你這家夥使得壞,現在卻反而怪到我頭上來了?!不行,其他地方能讓,這方麵沒有兄弟情分可言,老子先上!”
兩人爭執不下,竟然推推搡搡,至於後來大打出手,互扇耳光,頓時場景好不熱鬧!
“媽的,你敢打你哥哥,真是反了天了,看老子不踹死你!”
“你竟敢打你弟弟,以大欺小,好不要臉,呸!”
兩人揪作一團,在地上翻滾。
這兄弟倆平日裏仗著家裏有錢有勢,狂妄至極,肆意欺壓百姓;眾人本來就對他們恨之入骨,此時見他倆居然窩裏鬥,自然幸災樂禍,竟也無人上去拉勸,反倒紛紛在下麵叫好。
這群人看戲不怕台高,均是踮腳引頸,欣賞這一出滑稽鬧劇。
不消片刻,方才還身著鮮亮華服的兄弟倆,此時均已是衣衫破爛,鼻青臉腫,好不狼狽;那老鴇到底知曉其中厲害,急忙遣人拉開了他們,那兄弟兩人卻還在罵個不停,互相問候祖宗。殊不知他們出自一個家門,罵的都是自己祖宗。
大家聽得好笑,也不知誰帶的頭,竟熱烈鼓起掌來。
這時,一個聲音突然響起:“李金子,李銀子,你倆別爭了,我看啊,你們都別上了,還是讓我來吧!”
這還了得?
李升金、李鬥銀本還在鬥氣,此時一聽這話,頓時火冒三丈,兄弟齊心,站起來罵道:“是哪個不長眼的王八蛋,敢觸老子黴頭,不想活了?!”
隻見一人聞聲走出,身後還跟著兩個隨從,一左一右,分開侍立。
眾人有不識者,悄悄向其他人打聽這是誰;但李家兩兄弟卻不能不認識,眼前這個人常與他們的爹打交道,甚至可以說是爹的頂頭上司。
戶部侍郎龔大人的兒子,龔誌飛!
龔誌飛蔭他祖上的福,入戶部任了個要職。可惜這小子心術不正,手握職權卻全然不幹正事,整日遊手好閑,還時常到各處商鋪銀號活動,拿卡索要,無所不用其極;老板們惹不起他,隻能乖乖交錢納物。
他自比財神,走到哪兒,便聚財聚到哪兒;隻是人們暗地裏在“財神”前加了一個“瘟”字,稱他是“瘟財神”,走到哪兒,哪裏的錢財就要倒黴!
眾人見平日混世魔王一般的李家兄弟,此時就如綿羊見了老虎一般,不禁暗自嘲笑。
隻見龔誌飛走到兩人麵前,突然一拍腦袋,驚道:“哎呀糟糕,我今天出門匆忙,竟忘了帶錢,”
其他人還沒什麽反應,那李家兩兄弟聽了,立馬從懷裏掏出幾張大票,往龔誌飛懷裏直塞,還滿臉賠笑,諂媚至極。
“唔,不愧是大錢莊的少主,這悟『性』真是……一點就通!” 龔誌飛收下銀票,滿意地點點頭,說道:“你倆也別傻站著了,迴去告訴李寶財,今年的‘菩薩禮’,減了!”
李家兄弟聽了這話,忙不迭地謝恩,態度恭敬至極,隻差下跪磕頭了。
眾人中有人不做生意,因此未曾聽說過什麽“菩薩禮”,頓時疑『惑』不解。
有個商鋪老板深受齊苦,在下麵悄聲解釋道:“龔誌飛說每年二月十九是觀音娘娘誕辰,要給菩薩慶生,『逼』著那些商鋪老板交錢,還美其名曰‘菩薩禮’。其實啊,就是變著法兒收錢,哪有什麽菩薩慶生,還不就是給他這個‘瘟財神’上貢!”
“啊,你道這倆家夥為何如此高興,他們家錢莊免了這道“菩薩禮”,可是好幾萬兩白花花的銀子呐!”
大家聽了紛紛皺眉,窮莫與富鬥,富莫與官鬥,真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一場花魁爭奪戰到此落下帷幕:王屠夫雖辛勞致富,卻不如黑心不仁的“劉妙手”;這“劉妙手”一遇上錢莊少主,登時便是小巫見大巫,敗下陣來;而這倆位大少爺,在戶部要員龔誌飛的麵前,又如碰見了貓兒的老鼠,再大的財氣,此時也顯得弱勢了!
張大人講完了這事兒,向周圍官員們發問道: “你們說說,誰是最富的人?”
其他人紛紛猜測,張大人都搖頭。
“自己錢賺的再多,也比不上處處使別人錢的家夥啊!”張大人撫須感慨道。
官員們聽他這句話,不由都笑出聲來。
俞修龍聽得好玩,也跟著他們笑了起來;那幾人一聽有旁人,頓時立馬收斂笑聲,變作正經的樣子,*肅穆起來。
俞修龍自討沒趣,隻好傻笑著離開。
這時,他再度假意敬酒,磕磕絆絆,卻又偷聽了另外一個故事,為刑部黃大人所講。
在壬辰朝戰前半年,淮陽地區犯了洪澇,連大堤也被衝垮,危情嚴峻。
洪水肆虐之下,傷亡極重,損失極大,此次水災甚至驚動了京師。萬曆責令工部火速策案挽救,抓緊修繕水利建築,已免損失進一步擴大。
恰巧有人秘密上疏,萬曆一看,頓時龍顏大怒:原來早在此地工程建造之初,便存在嚴重的腐敗受賄、偷工減料之現象。
萬曆即刻召集三司,叮囑一定糾察到底,嚴懲瀆職官員,任何牽連人員都要受到責罰,一個也不能放過。若有漏網之魚,刑司人員也一並受罰。
此次陛下大發雷霆,除了工部,刑、戶、吏三部以及法司各部都是戰戰兢兢,奮力徹查,不敢有絲毫懈怠。
戶部籌算撥款,工部策劃修繕,吏部整治人事,刑部、都察院與大理寺也正如火如荼地清查案件,結果一來二去,查到了一個叫王正鐸的人身上。
此人憑歪門邪道取得了這項工程的修建權,並在施工之時大肆偷工減料,所用資材品質極差。
除此之外,王正鐸還屢屢克扣工人薪資,而且強迫他們沒日沒夜的勞作,致使工匠們怨聲鼎沸。結果工程還未建成之時,一場暴雨淋垮了部分建築,當場砸死了幾名工人。王正鐸隻給死者家屬每戶賠了十五兩銀子了事。
“活生生的人命,十五兩銀子便這樣打發了麽?!”
群情激憤,工人們也紛紛罷事,但不知這王正鐸是何來頭,竟將此事強行壓了過去。
這樣的人渣敗類按理說應當立即緝捕,打入大牢。
但是主管刑事的官員們卻犯了難,不知如何是好,因為有人說這王正鐸是當朝首輔王錫爵的親侄子!
大明自朱元璋起,便廢除宰相一職,而首輔高居內閣,行宰相之實,可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因此即使王正鐸無法無天至斯,大家也不敢『亂』動,萬一得罪了當今首輔,可是吃不了兜著走。
一時間誰也不敢觸這個黴頭,可是皇上那邊又催得很緊,官員們夾在中間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急得直如熱鍋上的螞蟻。
誰也未曾料到,此時豐臣秀吉突然起兵進犯朝鮮,日軍由釜山登陸,一路大敗朝軍,迅速攻占了朝鮮大片土地;朝鮮國王慌忙遣來使臣,向中國請求救援。
朝鮮使臣聲淚俱下,感人非常。
萬曆聽後也不多言,即令祖承訓領兵四千人前往救援。結果軍隊還未抵達平壤城之時,便於半道上中了日軍的埋伏,全軍上下,除了統帥祖承訓和十餘名部將逃生之外,其餘將領包括戴朝弁、史儒、王守官、張世忠、馬世隆等人盡皆陣亡,幾乎全軍覆沒。
戰報傳迴大明,頓時在朝中激起了軒然大波,萬曆帝震怒至極,這下不論主和派還是主戰派,紛紛上疏要求大軍入朝抗倭。
一時間滿朝上下無不激憤,注意力皆被抗日戰事所轉移,淮陽水災事件竟然被遺忘至角落。
終於沒人督促此案情況了,刑司官員們總算鬆了一口氣。
到了後來,有人鬥膽向王錫爵問起此事;王錫爵卻說他並無這樣一個侄子,而且他聽聞有人冒充自己的親戚四處為禍,也是極為憤懣,表示一定支持刑部和大理寺的追查行動。
王閣老既然已表態,刑部便再也沒有了顧忌,立即抓捕王正鐸,關進大牢定了死罪,沒幾日就斬了。
“這日本起兵還真是時候,替我們解了圍。”
黃大人談起此事,不由眉目飛揚,怡然自得;其他官員也紛紛出聲,附和起來。
瞧見他們這副嘴臉,俞修龍頓生厭惡,為了解一時之急,這些人竟然覺得日本出兵出得好。不知飽受戰火荼毒的朝鮮軍民會作何感想;若是壯烈捐軀的大明將士泉下有知,隻怕難以瞑目。
“人人都道大明盛世,萬國來朝……今日所聽所聞,怎麽如此荒唐?”
俞修龍心中騰起一股火,再也不想聽這些披著官服的人講話,杯子一捏,快步走迴自己的席位,他將酒一口喝幹,暗暗對自己告誡道:為了黎民蒼生,一定要做一個正直的好官!
李升金拿出幾張大票,笑『吟』『吟』對劉妙手說道:“劉大夫,這一千兩你自己收好吧……另外我還送您一張兩千兩的票子,請把您‘杏林堂’的招牌重新打一個好的,日子久了,招牌上掉漆,‘杏林堂’都變成‘否休堂’了。”
眾人頓時發出一陣哄笑;劉妙手滿臉通紅,尷尬無比,卻又敢怒不敢言,隻得接過銀票匆匆逃走了。
“再掙錢的大夫,也比不上錢莊吸金啊!”一位年逾花甲的老者感歎道。
“罷了老弟,咱們哥兒倆還是走吧!”另一位古稀之年的老頭見狀搖頭,悻悻去了。
隻見李鬥銀舉著一張五千兩的銀票,環視全場,高聲說道:“來鳳姨,這裏是五千兩,你過來拿吧!”
短短一句話,李鬥銀說得不緊不慢;大家目光卻是陡然一亮,嘴巴大張,而後又急急黯淡下去。眾人相態盡皆落在他眼裏,真是讓他過足了癮,不由哈哈大笑起來。
老鴇更是喜得“哎喲、哎喲”直叫,拍著手大步奔向這倆金寶貝、銀疙瘩;那花魁姑娘似乎也知曉了情況,停止彈琴,從屋內向外張望,看看究竟是何方神聖。
兩人在眾人目送中一步一步踱著台階,誌得意滿,如登大寶;底下的人們恨得牙癢癢,卻又無計可施,又有一些人黯然離去。
這時,突聽兩兄弟爭吵了起來,隻見那李升金吼道:“媽的,這麽多年了,我做哥哥的占個先怎麽了?!上次那個念奴兒被你折磨死了,我還沒找你算賬呢!本來就是哥哥當先,娘先生的是我,按道理女人也就該我先上!今天我還就霸道這一迴了!”
眾人聽見他如此混賬的邏輯,竟然還能振振有詞,恬不知恥,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李鬥銀哪裏肯示弱,也衝他親哥大聲喝道:“你他媽還說呢,那念奴兒經你手之後,已經不成樣子,我隻微微一弄,她就經不住死了。分明是你這家夥使得壞,現在卻反而怪到我頭上來了?!不行,其他地方能讓,這方麵沒有兄弟情分可言,老子先上!”
兩人爭執不下,竟然推推搡搡,至於後來大打出手,互扇耳光,頓時場景好不熱鬧!
“媽的,你敢打你哥哥,真是反了天了,看老子不踹死你!”
“你竟敢打你弟弟,以大欺小,好不要臉,呸!”
兩人揪作一團,在地上翻滾。
這兄弟倆平日裏仗著家裏有錢有勢,狂妄至極,肆意欺壓百姓;眾人本來就對他們恨之入骨,此時見他倆居然窩裏鬥,自然幸災樂禍,竟也無人上去拉勸,反倒紛紛在下麵叫好。
這群人看戲不怕台高,均是踮腳引頸,欣賞這一出滑稽鬧劇。
不消片刻,方才還身著鮮亮華服的兄弟倆,此時均已是衣衫破爛,鼻青臉腫,好不狼狽;那老鴇到底知曉其中厲害,急忙遣人拉開了他們,那兄弟兩人卻還在罵個不停,互相問候祖宗。殊不知他們出自一個家門,罵的都是自己祖宗。
大家聽得好笑,也不知誰帶的頭,竟熱烈鼓起掌來。
這時,一個聲音突然響起:“李金子,李銀子,你倆別爭了,我看啊,你們都別上了,還是讓我來吧!”
這還了得?
李升金、李鬥銀本還在鬥氣,此時一聽這話,頓時火冒三丈,兄弟齊心,站起來罵道:“是哪個不長眼的王八蛋,敢觸老子黴頭,不想活了?!”
隻見一人聞聲走出,身後還跟著兩個隨從,一左一右,分開侍立。
眾人有不識者,悄悄向其他人打聽這是誰;但李家兩兄弟卻不能不認識,眼前這個人常與他們的爹打交道,甚至可以說是爹的頂頭上司。
戶部侍郎龔大人的兒子,龔誌飛!
龔誌飛蔭他祖上的福,入戶部任了個要職。可惜這小子心術不正,手握職權卻全然不幹正事,整日遊手好閑,還時常到各處商鋪銀號活動,拿卡索要,無所不用其極;老板們惹不起他,隻能乖乖交錢納物。
他自比財神,走到哪兒,便聚財聚到哪兒;隻是人們暗地裏在“財神”前加了一個“瘟”字,稱他是“瘟財神”,走到哪兒,哪裏的錢財就要倒黴!
眾人見平日混世魔王一般的李家兄弟,此時就如綿羊見了老虎一般,不禁暗自嘲笑。
隻見龔誌飛走到兩人麵前,突然一拍腦袋,驚道:“哎呀糟糕,我今天出門匆忙,竟忘了帶錢,”
其他人還沒什麽反應,那李家兩兄弟聽了,立馬從懷裏掏出幾張大票,往龔誌飛懷裏直塞,還滿臉賠笑,諂媚至極。
“唔,不愧是大錢莊的少主,這悟『性』真是……一點就通!” 龔誌飛收下銀票,滿意地點點頭,說道:“你倆也別傻站著了,迴去告訴李寶財,今年的‘菩薩禮’,減了!”
李家兄弟聽了這話,忙不迭地謝恩,態度恭敬至極,隻差下跪磕頭了。
眾人中有人不做生意,因此未曾聽說過什麽“菩薩禮”,頓時疑『惑』不解。
有個商鋪老板深受齊苦,在下麵悄聲解釋道:“龔誌飛說每年二月十九是觀音娘娘誕辰,要給菩薩慶生,『逼』著那些商鋪老板交錢,還美其名曰‘菩薩禮’。其實啊,就是變著法兒收錢,哪有什麽菩薩慶生,還不就是給他這個‘瘟財神’上貢!”
“啊,你道這倆家夥為何如此高興,他們家錢莊免了這道“菩薩禮”,可是好幾萬兩白花花的銀子呐!”
大家聽了紛紛皺眉,窮莫與富鬥,富莫與官鬥,真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一場花魁爭奪戰到此落下帷幕:王屠夫雖辛勞致富,卻不如黑心不仁的“劉妙手”;這“劉妙手”一遇上錢莊少主,登時便是小巫見大巫,敗下陣來;而這倆位大少爺,在戶部要員龔誌飛的麵前,又如碰見了貓兒的老鼠,再大的財氣,此時也顯得弱勢了!
張大人講完了這事兒,向周圍官員們發問道: “你們說說,誰是最富的人?”
其他人紛紛猜測,張大人都搖頭。
“自己錢賺的再多,也比不上處處使別人錢的家夥啊!”張大人撫須感慨道。
官員們聽他這句話,不由都笑出聲來。
俞修龍聽得好玩,也跟著他們笑了起來;那幾人一聽有旁人,頓時立馬收斂笑聲,變作正經的樣子,*肅穆起來。
俞修龍自討沒趣,隻好傻笑著離開。
這時,他再度假意敬酒,磕磕絆絆,卻又偷聽了另外一個故事,為刑部黃大人所講。
在壬辰朝戰前半年,淮陽地區犯了洪澇,連大堤也被衝垮,危情嚴峻。
洪水肆虐之下,傷亡極重,損失極大,此次水災甚至驚動了京師。萬曆責令工部火速策案挽救,抓緊修繕水利建築,已免損失進一步擴大。
恰巧有人秘密上疏,萬曆一看,頓時龍顏大怒:原來早在此地工程建造之初,便存在嚴重的腐敗受賄、偷工減料之現象。
萬曆即刻召集三司,叮囑一定糾察到底,嚴懲瀆職官員,任何牽連人員都要受到責罰,一個也不能放過。若有漏網之魚,刑司人員也一並受罰。
此次陛下大發雷霆,除了工部,刑、戶、吏三部以及法司各部都是戰戰兢兢,奮力徹查,不敢有絲毫懈怠。
戶部籌算撥款,工部策劃修繕,吏部整治人事,刑部、都察院與大理寺也正如火如荼地清查案件,結果一來二去,查到了一個叫王正鐸的人身上。
此人憑歪門邪道取得了這項工程的修建權,並在施工之時大肆偷工減料,所用資材品質極差。
除此之外,王正鐸還屢屢克扣工人薪資,而且強迫他們沒日沒夜的勞作,致使工匠們怨聲鼎沸。結果工程還未建成之時,一場暴雨淋垮了部分建築,當場砸死了幾名工人。王正鐸隻給死者家屬每戶賠了十五兩銀子了事。
“活生生的人命,十五兩銀子便這樣打發了麽?!”
群情激憤,工人們也紛紛罷事,但不知這王正鐸是何來頭,竟將此事強行壓了過去。
這樣的人渣敗類按理說應當立即緝捕,打入大牢。
但是主管刑事的官員們卻犯了難,不知如何是好,因為有人說這王正鐸是當朝首輔王錫爵的親侄子!
大明自朱元璋起,便廢除宰相一職,而首輔高居內閣,行宰相之實,可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因此即使王正鐸無法無天至斯,大家也不敢『亂』動,萬一得罪了當今首輔,可是吃不了兜著走。
一時間誰也不敢觸這個黴頭,可是皇上那邊又催得很緊,官員們夾在中間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急得直如熱鍋上的螞蟻。
誰也未曾料到,此時豐臣秀吉突然起兵進犯朝鮮,日軍由釜山登陸,一路大敗朝軍,迅速攻占了朝鮮大片土地;朝鮮國王慌忙遣來使臣,向中國請求救援。
朝鮮使臣聲淚俱下,感人非常。
萬曆聽後也不多言,即令祖承訓領兵四千人前往救援。結果軍隊還未抵達平壤城之時,便於半道上中了日軍的埋伏,全軍上下,除了統帥祖承訓和十餘名部將逃生之外,其餘將領包括戴朝弁、史儒、王守官、張世忠、馬世隆等人盡皆陣亡,幾乎全軍覆沒。
戰報傳迴大明,頓時在朝中激起了軒然大波,萬曆帝震怒至極,這下不論主和派還是主戰派,紛紛上疏要求大軍入朝抗倭。
一時間滿朝上下無不激憤,注意力皆被抗日戰事所轉移,淮陽水災事件竟然被遺忘至角落。
終於沒人督促此案情況了,刑司官員們總算鬆了一口氣。
到了後來,有人鬥膽向王錫爵問起此事;王錫爵卻說他並無這樣一個侄子,而且他聽聞有人冒充自己的親戚四處為禍,也是極為憤懣,表示一定支持刑部和大理寺的追查行動。
王閣老既然已表態,刑部便再也沒有了顧忌,立即抓捕王正鐸,關進大牢定了死罪,沒幾日就斬了。
“這日本起兵還真是時候,替我們解了圍。”
黃大人談起此事,不由眉目飛揚,怡然自得;其他官員也紛紛出聲,附和起來。
瞧見他們這副嘴臉,俞修龍頓生厭惡,為了解一時之急,這些人竟然覺得日本出兵出得好。不知飽受戰火荼毒的朝鮮軍民會作何感想;若是壯烈捐軀的大明將士泉下有知,隻怕難以瞑目。
“人人都道大明盛世,萬國來朝……今日所聽所聞,怎麽如此荒唐?”
俞修龍心中騰起一股火,再也不想聽這些披著官服的人講話,杯子一捏,快步走迴自己的席位,他將酒一口喝幹,暗暗對自己告誡道:為了黎民蒼生,一定要做一個正直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