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夜奔跑,馬不停蹄,終於一天一夜之後,王校尉風塵撲撲的迴到了潼關。
來不及吃點東西,連氣也沒喘一口,就向許總兵的房間跑去。
三天不見,許總兵似乎蒼老了許多,頭上的頭發也白了不少。
許總兵看到了王校慰,趕快讓他坐下,給他斟了一杯茶,又叫人喊黃魁過來商量事情。
黃魁慌裏慌張趕了過來,這一切都沒瞞過燕王耳目的眼睛,燕王是幹什麽吃的,打小就在皇宮裏耳濡目染勾心鬥角那一套,這些玩意,他熟的很,早就安排人監視許總兵和黃魁了。
王校尉將長安城打聽到的消息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聽的許常誌和黃魁四隻眼睛鼓了出來,這也太匪夷所思了,新欽差殺老欽差,安國親王總領陝甘,怎麽想怎麽不對勁,皇上就算傻了也不會把兩位皇子都派到長安來,這樣說必定有一個是假的了,燕王不用說,已經證實過的,貨真價實的王爺,那麽說假的隻有呆在長安的那位了。
反賊膽大包天,竟然能幹出這麽逆天的事情來,偏偏這夥賊人還是經過潼關去的長安,還是在潼關四百騎兵的護衛下幹出的殺害欽差的勾當,這個罪責,無論如何是脫不開幹係了。
許常誌和黃魁欲哭無淚,死罪都是輕的,至少抄家滅門啊。
許常誌長歎一聲:“事到如今,隻有一條路可走了。”
“什麽路?快說。”黃魁似乎抓到一根救命的稻草一般,急急的問。
許常誌和黃魁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藏在窗戶跟下偷聽的那人聽不真切,便悄悄地離開了。
“砰”燕王狠狠一拳砸在桌子上,“這兩個廢物,竟然把反賊放走,還奉送四百騎兵,簡直罪無可恕!”
親信道:“他們倆在商議對策,我怕對王爺不利啊。”
燕王是幹什麽出身的,那可是參加過宮變的狠角色,當機立斷道:“事不宜遲,動手奪取潼關!”
幹就幹,趁著夜色,三百多名侍衛悄悄集結起來,甲胄上身,刀出鞘箭上弦,燕王也是一身甲胄,手拿佩劍,親自指揮作戰。
潼關雖然是重要關口,但是現在天下太平,並無戰事,所以吃了晚飯之後,大多數士兵都躺下了,隻留有少數士兵在城牆上值守,其實不難對付。
燕王深知擒賊先擒王的道理,親自帶領一隊精幹侍衛直撲夏修誌的房間,院落外麵,一個小兵正在打盹,被人一把拽下去結果了性命,大腳踹開房門,一群人蜂擁進去,大唿奉旨拿賊。
許常誌正在收拾細軟,他和黃魁商量過了,無路可走,隻有潛逃,沒成想燕王如此機敏,竟然搶先下手,連逃跑的機會都不給他。
許常誌到底是個武將,哪肯束手就擒,伸手就把牆上的腰刀拉了出來,踢開房門剛想殺出來,迎麵十幾枝羽箭就射了過來,可憐許總兵就這樣死在自己的房門口。
黃魁那邊也好不到哪去,被砍傷了一條膀子,血流如注,眼看是活不了了,此時潼關守軍被驚動,躺下的士兵們都爬了起來,穿盔甲拿兵器,蜂擁出軍營,來到總兵衙署前,隻見火光熊熊,一人站在衙署大門口,手裏提著一顆血淋淋的首級喊道:“許常誌附逆,已經伏誅,現在潼關由燕王殿下主管,爾等還不速速退去,否則一概以謀逆論處!”
此時一身鮮血的黃魁也被拉了過來,跪在大門口,侍衛們橫眉冷目,和潼關守軍對峙著。
黑壓壓的人群望著許總兵的人頭和身負重傷的黃監軍,鴉雀無聲,他們隻不過是普通士兵,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他們並不清楚,也不需要了解,他們隻知道,許常誌再壞,也是他們的總兵大人,而這些驕橫的家夥們,不過剛來三天,就殺了他們三十八個兄弟,現在又殺了他們的總兵,於情於理,這些士兵都難以接受。
不接受又能怎樣,大周帝國的天下,還能造反不成,人家可是堂堂的王爺啊。
正在僵持,忽然西門處一陣噪雜,有人喊道:“西邊來軍隊了!”
潼關保持這麽多的駐軍,就是為了防止萬一,現在有人來攻,不需要人下令,士兵們就自發的趕了過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戰位,很快就按部就班進入了戰鬥位置。
可是他們卻驚訝的發現,來的是自己人,當先一人正是潼關騎兵營的梁百總,他一身鐵甲風塵仆仆,想必是連夜趕來的,身後黑壓壓一片也都是潼關自家的騎兵。
梁百總大喝一聲:“城裏那個燕王是假的!安國親王,陝甘總監軍海公公有令,拿住假燕王者,賞銀萬兩,官封千總!”
城頭上頓時一片嘩然。
下麵這麽一喊,城牆上的士兵們頓時醒悟過來,原來這夥京城來的家夥們是冒牌貨啊,怪不得這麽陰狠呢,殺了俺們的兄弟不說,連許總兵也被他們殺了,合著他們是想奪取潼關啊。
人總是容易相信自己認識的人,梁百總是潼關的老人了,帶著騎兵營從長安趕過來,那還能有假?先入為主的印象一確定,所有人都不在相信燕王的身份,大小軍官們領著士兵一邊大開城門,一邊提著兵器去找燕王算賬。
城頭上一鬧騰,燕王在下麵就聽見了,他派出侍衛手捧自己的金印前去彈壓士兵,可是事到如今,誰還認他這一套,侍衛很快就被亂兵吞沒,眼瞅著一隊火把奔著這邊來了,燕王束手無策,若是夏修誌沒死的話還能壓一下,如今這些大兵看到自己就如同仇人一般,哪還有容他表明身份的機會。
無邊的暗夜裏,到處都是喊殺聲,戰馬的蹄鐵急促的擊打在石板路麵上,出暴雨般的聲音,燕王一行人陷入了重重包圍之中,四麵八方都是要殺他們的人,每個侍衛都知道大難臨頭了,但皇家侍衛的驕傲依然支撐著他們的意誌,沒有人貪生怕死,畢竟他們的家人還都在京城,若是附逆,就不是死一個人的事情了。
潼關是一座大要塞,駐紮著數萬士兵,此時雖然是夜晚,但大家已經湧出兵營,到處是人,西門已經開了,張百總印著從長安一路急追而來的一千五百精兵衝了進來,城內更加混亂了,天色黑暗,許總兵又死了,沒人指揮,沒人疏通,到處亂作一團,但每個人都清楚一件事,那就是要幹掉假冒的燕王。
燕王的臉色蒼白,嘴唇有些哆嗦,就算上次皇宮政變的時候他都沒有這麽害怕過,可現在身處異地,身邊隻有幾百個士兵,在這樣一個充滿了仇恨士兵的要塞裏,杯水車薪。
更何況,他麵對的敵人神秘莫測,居然膽子能大到冒充親王占據長安,倒打一耙說自己是假冒的,這種級別的敵人太難對付了,燕王沒有把握。
急中生智,他一把扯下頭上的束紫金冠,塞在身邊一個和自己身材相仿的侍衛手裏,急道:“穿上我的衣服。”
侍衛一愣,隨即便明白了,替王爺死本來就是他們的責任,此時也不敢有二話,趕緊戴上王爺的金冠,披上杏黃袍,燕王另外找了一套潼關士卒的普通號衣,胡亂套了上去,帶領十幾個侍衛倉皇從側門逃走。
潼關城內的亂局幫了他的大忙,到處是兵,黑燈瞎火都穿著一樣的號衣盔甲,誰也認不出誰,燕王和他的部下們混進人群,小心翼翼的向東門靠攏,正走著,忽聽總兵衙署方向一陣殺聲,是亂兵們在進攻,他不由得停住了腳步,想迴頭看,又忍住了,咬一咬牙,繼續前行。
總兵衙署本身就修建的如同一座小堡壘,易守難攻,潼關兵馬雖多,但一時間也揮不了戰鬥力,當然,最終結果毫無懸念,侍衛們死戰不降,為燕王的出逃贏得了時間,三百多侍衛戰死大半,剩下的也都身負重傷。
到了淩晨時分,戰鬥終於結束,假冒的燕王被生俘,連同那些車輛儀仗太監侍女一並押往長安,至於生俘的侍衛們,則一一押上城頭,斬示眾。
領軍前來潼關的是大將軍陳和,老將軍出山的第一戰打得並不算漂亮,但也達到了戰略目的,雖然未捉到真正的燕王,至少潼關是牢牢掌握在手裏了。
他下令將侍衛們斬首,更是出了潼關眾軍心中一口惡氣,然後又下令厚葬許總兵,更是博得了官兵們的好感,湯和順理成章的接管了潼關,卡住了中原通往陝西的咽喉要道。
至於如何安插班底,徹底收服軍心,那是後話了,憑著陳和的本事,這些不在話下。
來不及吃點東西,連氣也沒喘一口,就向許總兵的房間跑去。
三天不見,許總兵似乎蒼老了許多,頭上的頭發也白了不少。
許總兵看到了王校慰,趕快讓他坐下,給他斟了一杯茶,又叫人喊黃魁過來商量事情。
黃魁慌裏慌張趕了過來,這一切都沒瞞過燕王耳目的眼睛,燕王是幹什麽吃的,打小就在皇宮裏耳濡目染勾心鬥角那一套,這些玩意,他熟的很,早就安排人監視許總兵和黃魁了。
王校尉將長安城打聽到的消息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聽的許常誌和黃魁四隻眼睛鼓了出來,這也太匪夷所思了,新欽差殺老欽差,安國親王總領陝甘,怎麽想怎麽不對勁,皇上就算傻了也不會把兩位皇子都派到長安來,這樣說必定有一個是假的了,燕王不用說,已經證實過的,貨真價實的王爺,那麽說假的隻有呆在長安的那位了。
反賊膽大包天,竟然能幹出這麽逆天的事情來,偏偏這夥賊人還是經過潼關去的長安,還是在潼關四百騎兵的護衛下幹出的殺害欽差的勾當,這個罪責,無論如何是脫不開幹係了。
許常誌和黃魁欲哭無淚,死罪都是輕的,至少抄家滅門啊。
許常誌長歎一聲:“事到如今,隻有一條路可走了。”
“什麽路?快說。”黃魁似乎抓到一根救命的稻草一般,急急的問。
許常誌和黃魁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藏在窗戶跟下偷聽的那人聽不真切,便悄悄地離開了。
“砰”燕王狠狠一拳砸在桌子上,“這兩個廢物,竟然把反賊放走,還奉送四百騎兵,簡直罪無可恕!”
親信道:“他們倆在商議對策,我怕對王爺不利啊。”
燕王是幹什麽出身的,那可是參加過宮變的狠角色,當機立斷道:“事不宜遲,動手奪取潼關!”
幹就幹,趁著夜色,三百多名侍衛悄悄集結起來,甲胄上身,刀出鞘箭上弦,燕王也是一身甲胄,手拿佩劍,親自指揮作戰。
潼關雖然是重要關口,但是現在天下太平,並無戰事,所以吃了晚飯之後,大多數士兵都躺下了,隻留有少數士兵在城牆上值守,其實不難對付。
燕王深知擒賊先擒王的道理,親自帶領一隊精幹侍衛直撲夏修誌的房間,院落外麵,一個小兵正在打盹,被人一把拽下去結果了性命,大腳踹開房門,一群人蜂擁進去,大唿奉旨拿賊。
許常誌正在收拾細軟,他和黃魁商量過了,無路可走,隻有潛逃,沒成想燕王如此機敏,竟然搶先下手,連逃跑的機會都不給他。
許常誌到底是個武將,哪肯束手就擒,伸手就把牆上的腰刀拉了出來,踢開房門剛想殺出來,迎麵十幾枝羽箭就射了過來,可憐許總兵就這樣死在自己的房門口。
黃魁那邊也好不到哪去,被砍傷了一條膀子,血流如注,眼看是活不了了,此時潼關守軍被驚動,躺下的士兵們都爬了起來,穿盔甲拿兵器,蜂擁出軍營,來到總兵衙署前,隻見火光熊熊,一人站在衙署大門口,手裏提著一顆血淋淋的首級喊道:“許常誌附逆,已經伏誅,現在潼關由燕王殿下主管,爾等還不速速退去,否則一概以謀逆論處!”
此時一身鮮血的黃魁也被拉了過來,跪在大門口,侍衛們橫眉冷目,和潼關守軍對峙著。
黑壓壓的人群望著許總兵的人頭和身負重傷的黃監軍,鴉雀無聲,他們隻不過是普通士兵,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他們並不清楚,也不需要了解,他們隻知道,許常誌再壞,也是他們的總兵大人,而這些驕橫的家夥們,不過剛來三天,就殺了他們三十八個兄弟,現在又殺了他們的總兵,於情於理,這些士兵都難以接受。
不接受又能怎樣,大周帝國的天下,還能造反不成,人家可是堂堂的王爺啊。
正在僵持,忽然西門處一陣噪雜,有人喊道:“西邊來軍隊了!”
潼關保持這麽多的駐軍,就是為了防止萬一,現在有人來攻,不需要人下令,士兵們就自發的趕了過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戰位,很快就按部就班進入了戰鬥位置。
可是他們卻驚訝的發現,來的是自己人,當先一人正是潼關騎兵營的梁百總,他一身鐵甲風塵仆仆,想必是連夜趕來的,身後黑壓壓一片也都是潼關自家的騎兵。
梁百總大喝一聲:“城裏那個燕王是假的!安國親王,陝甘總監軍海公公有令,拿住假燕王者,賞銀萬兩,官封千總!”
城頭上頓時一片嘩然。
下麵這麽一喊,城牆上的士兵們頓時醒悟過來,原來這夥京城來的家夥們是冒牌貨啊,怪不得這麽陰狠呢,殺了俺們的兄弟不說,連許總兵也被他們殺了,合著他們是想奪取潼關啊。
人總是容易相信自己認識的人,梁百總是潼關的老人了,帶著騎兵營從長安趕過來,那還能有假?先入為主的印象一確定,所有人都不在相信燕王的身份,大小軍官們領著士兵一邊大開城門,一邊提著兵器去找燕王算賬。
城頭上一鬧騰,燕王在下麵就聽見了,他派出侍衛手捧自己的金印前去彈壓士兵,可是事到如今,誰還認他這一套,侍衛很快就被亂兵吞沒,眼瞅著一隊火把奔著這邊來了,燕王束手無策,若是夏修誌沒死的話還能壓一下,如今這些大兵看到自己就如同仇人一般,哪還有容他表明身份的機會。
無邊的暗夜裏,到處都是喊殺聲,戰馬的蹄鐵急促的擊打在石板路麵上,出暴雨般的聲音,燕王一行人陷入了重重包圍之中,四麵八方都是要殺他們的人,每個侍衛都知道大難臨頭了,但皇家侍衛的驕傲依然支撐著他們的意誌,沒有人貪生怕死,畢竟他們的家人還都在京城,若是附逆,就不是死一個人的事情了。
潼關是一座大要塞,駐紮著數萬士兵,此時雖然是夜晚,但大家已經湧出兵營,到處是人,西門已經開了,張百總印著從長安一路急追而來的一千五百精兵衝了進來,城內更加混亂了,天色黑暗,許總兵又死了,沒人指揮,沒人疏通,到處亂作一團,但每個人都清楚一件事,那就是要幹掉假冒的燕王。
燕王的臉色蒼白,嘴唇有些哆嗦,就算上次皇宮政變的時候他都沒有這麽害怕過,可現在身處異地,身邊隻有幾百個士兵,在這樣一個充滿了仇恨士兵的要塞裏,杯水車薪。
更何況,他麵對的敵人神秘莫測,居然膽子能大到冒充親王占據長安,倒打一耙說自己是假冒的,這種級別的敵人太難對付了,燕王沒有把握。
急中生智,他一把扯下頭上的束紫金冠,塞在身邊一個和自己身材相仿的侍衛手裏,急道:“穿上我的衣服。”
侍衛一愣,隨即便明白了,替王爺死本來就是他們的責任,此時也不敢有二話,趕緊戴上王爺的金冠,披上杏黃袍,燕王另外找了一套潼關士卒的普通號衣,胡亂套了上去,帶領十幾個侍衛倉皇從側門逃走。
潼關城內的亂局幫了他的大忙,到處是兵,黑燈瞎火都穿著一樣的號衣盔甲,誰也認不出誰,燕王和他的部下們混進人群,小心翼翼的向東門靠攏,正走著,忽聽總兵衙署方向一陣殺聲,是亂兵們在進攻,他不由得停住了腳步,想迴頭看,又忍住了,咬一咬牙,繼續前行。
總兵衙署本身就修建的如同一座小堡壘,易守難攻,潼關兵馬雖多,但一時間也揮不了戰鬥力,當然,最終結果毫無懸念,侍衛們死戰不降,為燕王的出逃贏得了時間,三百多侍衛戰死大半,剩下的也都身負重傷。
到了淩晨時分,戰鬥終於結束,假冒的燕王被生俘,連同那些車輛儀仗太監侍女一並押往長安,至於生俘的侍衛們,則一一押上城頭,斬示眾。
領軍前來潼關的是大將軍陳和,老將軍出山的第一戰打得並不算漂亮,但也達到了戰略目的,雖然未捉到真正的燕王,至少潼關是牢牢掌握在手裏了。
他下令將侍衛們斬首,更是出了潼關眾軍心中一口惡氣,然後又下令厚葬許總兵,更是博得了官兵們的好感,湯和順理成章的接管了潼關,卡住了中原通往陝西的咽喉要道。
至於如何安插班底,徹底收服軍心,那是後話了,憑著陳和的本事,這些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