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夜晚,今晚星空燦爛,月黑風高,淡淡的夜風,在皇宮裏蕩漾。
禦書房,皇帝正捧著一本資治通鑒在苦讀。
時而皺起眉頭,時而又拍案叫絕,時而又哈哈大笑。
大周皇帝原本就是個在私鹽販子當記帳先生的人,識字不是太多,吟詩作對更加不在行了,但當了皇帝登了基之後,他才發覺,當皇帝的學問真的很多,隻有認真讀書才可以充實自己,擁有更多的知識,才能把控全局。
於是,他才認真的讀著那本厚厚的資治通鑒。
讀著,他不禁想起自己四個兒子。
太子張澤承性格懦弱,優柔寡斷,看來不能擔當重任。
而且,皇後的外家的勢力也過於龐大,一直在盯著這個大周皇朝的權力。
如果稍有不慎,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會落到外戚手中。
所以,換儲的事迫在眉睫。
這幾天,皇帝就連續召見了多位心腹大臣,就是商量換儲的大事。
但想不到的是,各大臣意見不一,有的說不應該立幼子為太子,有的說大周皇朝外患不絕,就應該立燕王,因為燕王見勇善戰,殺退了蒙古大軍,戰功居偉,選燕王就是民心所向,眾望所歸。
這正合皇帝的心意,原本皇帝也是打算立燕王為儲君的,但心中忐忑,顧慮重重。
說到底,四個皇子都是自己的親骨肉,就算是最不爭氣的老三,也繼承了自己的一些優點。
其實,皇帝最希望看到的是,四個皇子能和睦相處,一起保護大周的社稷的,因為在皇帝最初的打算中,是打算讓長子繼位,老二和老四守著邊疆。
而老三呢,就執掌錦衣衛。
這樣一來,就四個皇子能做到互相執掌天下,互相幫助,又互相牽製。
隻要四個皇子同心,天下就會太平,百姓也跟著受益。
可事實中證明,那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願而已。
畢竟,在皇宮長大的孩子,和在鄉下長大的苦孩子相比,皇子們之間表麵上和和睦睦,背地裏爾虞我詐,甚至頻下殺手,老三數次針對太子,可是太子竟然毫無應對之策,皇帝看在眼裏,急在心頭,江山真傳給他,就憑澤乾的性格還不任人欺負,到時候朝廷勢微,老二老四肯定要提兵逐鹿中原,皇帝可不想見到兒子們自相殘殺的局麵。
所以必須選擇一個有魄力的兒子來做儲君,澤坤和澤平都比承乾合適,但老四畢竟年紀小,做事不甚沉穩,也不夠周密,所以還是老二更加適合這個位子。
想了這麽多,皇帝的頭隱隱的疼了起來,他伸手掐著太陽選,閉目養神,忽然一陣嘈雜傳來,皇帝沉聲喝問:“何事?”
內侍進來稟告:“後宮走水。”
“還不快去撲救。”皇帝怒道,宮禁重地竟然能發生火災,內務府難辭其咎。
又過了一會兒,透過禦書房的明瓦窗都能看見西邊火光衝天,半邊天空都被映紅了,皇帝震怒,要親自去火場觀看,剛來到門口,曹少欽和李賁虎都趕到了,苦勸皇帝不要以身犯險。
“哪裏失火?”皇帝問。
“西六所年久失修,木材油氈堆放不善,故此失火。”曹少欽小心翼翼的答道。
“那邊又是怎麽迴事?”皇帝向北指著,怒氣衝衝的問道,曹少欽和於虎順著皇帝的手指一看,北麵竟然也燃起火來,兩人頓時警覺起來:“此事蹊蹺,怕是有人放火,還請陛下迴殿,末將(奴婢)這就去查個明白。”
皇帝冷哼一聲,拂袖迴養心殿去了,於虎調動大隊禦林軍撲火,大內侍衛守衛各宮,同時宮禁封門,嚴禁任何人進出。
熊熊火光中,衣衫不整的太監宮女士兵們拿著臉盆水桶絡繹不絕的跑動著,唿喊著,紫禁城的城牆上,被火光映紅了臉的禦林軍士兵們緊握著槍杆,心中不免都泛起這樣的想法:這皇宮越來越不太平了。
……
皇宮北部的那場小火,很快就被撲滅了,皇宮大內救火設施完備,每個宮殿門前都有儲水的大銅缸,又有專業的救火隊,雲梯水龍一應俱全,所以損失不大,但西六所就沒這麽好的運氣了。
西六所遍布著雜亂的建築,燒起來很難撲救,反正都是些快死的老家夥,內務府也懶得費心去救,任由大火肆虐,反正皇宮內縱橫都有防火牆在,大火總燒不到內宮裏去。
大火映紅了京城半邊天,四方震動,大臣們紛紛進宮探問,京營禁軍也派人前來探問,兩位在宮外居住的皇子更是親自進宮,哪知宮門緊閉,不準任何人入內,過了半天曹少欽才來宣皇上口諭,說是尋常走水而已,無須多慮。
眾人惴惴不安,俱都懷疑發生了宮變,可是事到如今也毫無辦法,沒有皇帝的虎符誰能調動兵馬,誰又敢私自調動人馬,隻能老老實實迴去,等早朝的時候看個究竟。
午門前,秦王心神不寧,來迴踱著步子,皇宮內突然失火讓他焦躁不安,換儲的大事基本已經確定,不排除太子狗急跳牆發動宮變的可能,可是此時皇宮內平靜的很,並沒有兵戈交擊的聲音,或許已經塵埃落定也未可知,誰也不能保證明天早朝的時候坐在龍椅上的是誰。
三皇子也在一旁徘徊著,但他始終沒有過來和四弟說一句話。
一直等到四更時分,前來上早朝的轎子在午門前排成了長龍,大臣們下了轎子竊竊私語著,眼光不時瞟向秦王,這更讓承平如芒在背。
好不容易等到了鍾點,午門打開,眾臣魚貫而入,早朝正常進行,秦王也跟著進去,他是藩王,本也不能上朝,但昨夜皇宮大火,做兒子的進宮看看父皇母後也是人倫常理。
上了奉天寶殿,眾人懸著的心才終於放下,坐在龍庭上的依然是大周天子,皇上的精神頭已經不好,眉宇間似乎有一股黑氣,想必是被昨夜火災鬧得,近侍太監喊道:“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眾人見皇上精神不好,便都不敢出班觸黴頭,於是早朝早早結束,文武大臣各自迴衙署辦公,同時午門外也圍滿了打聽消息的人,等待著宮門抄張貼出來。
秦王和三皇子留了下來,皇帝退朝,在奉天殿後麵的小宮殿接見了他倆,兩個兒子一起向父皇問安,皇上淡然說了幾句,表示並無大礙,皇子們才各自退下。
張澤平照例先去長春宮向淑妃問安,然後才去儲秀宮見安樂公主。
儲秀宮內,安樂公主坐立不安,秀眉緊蹙,昨夜大火將西六所燒成白地,死傷無數,混亂不堪,所有的線索就此中斷,再想尋找生母遺骸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為何自己剛剛知道此事就有人縱火焚燒西六所?必是有人想滅口毀跡。
見四哥駕到,張婉兒便將心中猜測和盤托出,承平尚不知道西六所被焚毀一事,聞言大驚:“難道說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被淑妃監視了?”
“皇宮內耳目眾多,想瞞著人做什麽實在是太難了,不過她做的太明顯了些,有些欲蓋彌彰的意思,和西六所一起失火的還有東中五所的一間宮殿,為何單單是此兩處著火,想必定有蹊蹺,說不定四哥哥想找的人就在那裏。”
張澤平忽地站起:“我要去東中五所看個究竟。”
“好,妹妹和你一起去!”張婉兒也站了起來,眼中盡是毅然。
從前年少不懂事,被欺瞞也就罷了,可如今張澤平已經是一方藩王,婉兒也已成年,嫁出宮去也就是這兩年的事兒,再不探究自己的身世之謎就再沒機會了,對方越是極力掩飾,越是說明這是不可告人的秘密,張澤平和婉兒就越有探尋究竟的衝動。
安樂公主帶上本宮的宮女太監,捧著食盒圍棋坐墊,浩浩蕩蕩向北走去,張澤平和妹妹一前一後坐在步輦上,這陣勢像是去禦花園賞花下棋,其實卻是奔著動中五所而去。
東中五所和西六所的功能差不多,是大批宮女太監雜居之處,隻不過西六所居住的都是退休的太監宮女,而東中五所居住的則是在役的人員,建築製度各方麵都比較齊備。
一行人走著走著,忽然公主一聲令下,儀仗向東一轉,來到東中五所,昨夜這裏發生一場火災,宮女們還在打掃善後,大門旁站了幾個太監,都是些低級的粗使太監,哪見過安樂公主的儀仗,看見有人過來便上前阻攔,還沒靠近就被公主的隨行人員喝退了。
東中五所就在禦花園的東麵,是一片占地頗廣的建築,由於隻是宮中內侍仆役居住,並無高大宮殿,隻是一排排平房而已,若不是昨夜一場大火,兩位殿下根本不可能在這樣一大片建築中找到想到的地方。
這是一個孤零零的小院子,年久失修,風吹雨打之下,紅牆黃瓦已經變了顏色,更經昨夜一場大火,院子裏狼藉一片,正中一棵梧桐樹被燒得焦黑,房子卻並無大礙。
院子裏一棵樹,這不就是一個“困”字麽?張澤平和婉兒對視一眼,心中忐忑起來,莫非這就是傳說中軟禁妃子的冷宮?
禦書房,皇帝正捧著一本資治通鑒在苦讀。
時而皺起眉頭,時而又拍案叫絕,時而又哈哈大笑。
大周皇帝原本就是個在私鹽販子當記帳先生的人,識字不是太多,吟詩作對更加不在行了,但當了皇帝登了基之後,他才發覺,當皇帝的學問真的很多,隻有認真讀書才可以充實自己,擁有更多的知識,才能把控全局。
於是,他才認真的讀著那本厚厚的資治通鑒。
讀著,他不禁想起自己四個兒子。
太子張澤承性格懦弱,優柔寡斷,看來不能擔當重任。
而且,皇後的外家的勢力也過於龐大,一直在盯著這個大周皇朝的權力。
如果稍有不慎,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會落到外戚手中。
所以,換儲的事迫在眉睫。
這幾天,皇帝就連續召見了多位心腹大臣,就是商量換儲的大事。
但想不到的是,各大臣意見不一,有的說不應該立幼子為太子,有的說大周皇朝外患不絕,就應該立燕王,因為燕王見勇善戰,殺退了蒙古大軍,戰功居偉,選燕王就是民心所向,眾望所歸。
這正合皇帝的心意,原本皇帝也是打算立燕王為儲君的,但心中忐忑,顧慮重重。
說到底,四個皇子都是自己的親骨肉,就算是最不爭氣的老三,也繼承了自己的一些優點。
其實,皇帝最希望看到的是,四個皇子能和睦相處,一起保護大周的社稷的,因為在皇帝最初的打算中,是打算讓長子繼位,老二和老四守著邊疆。
而老三呢,就執掌錦衣衛。
這樣一來,就四個皇子能做到互相執掌天下,互相幫助,又互相牽製。
隻要四個皇子同心,天下就會太平,百姓也跟著受益。
可事實中證明,那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願而已。
畢竟,在皇宮長大的孩子,和在鄉下長大的苦孩子相比,皇子們之間表麵上和和睦睦,背地裏爾虞我詐,甚至頻下殺手,老三數次針對太子,可是太子竟然毫無應對之策,皇帝看在眼裏,急在心頭,江山真傳給他,就憑澤乾的性格還不任人欺負,到時候朝廷勢微,老二老四肯定要提兵逐鹿中原,皇帝可不想見到兒子們自相殘殺的局麵。
所以必須選擇一個有魄力的兒子來做儲君,澤坤和澤平都比承乾合適,但老四畢竟年紀小,做事不甚沉穩,也不夠周密,所以還是老二更加適合這個位子。
想了這麽多,皇帝的頭隱隱的疼了起來,他伸手掐著太陽選,閉目養神,忽然一陣嘈雜傳來,皇帝沉聲喝問:“何事?”
內侍進來稟告:“後宮走水。”
“還不快去撲救。”皇帝怒道,宮禁重地竟然能發生火災,內務府難辭其咎。
又過了一會兒,透過禦書房的明瓦窗都能看見西邊火光衝天,半邊天空都被映紅了,皇帝震怒,要親自去火場觀看,剛來到門口,曹少欽和李賁虎都趕到了,苦勸皇帝不要以身犯險。
“哪裏失火?”皇帝問。
“西六所年久失修,木材油氈堆放不善,故此失火。”曹少欽小心翼翼的答道。
“那邊又是怎麽迴事?”皇帝向北指著,怒氣衝衝的問道,曹少欽和於虎順著皇帝的手指一看,北麵竟然也燃起火來,兩人頓時警覺起來:“此事蹊蹺,怕是有人放火,還請陛下迴殿,末將(奴婢)這就去查個明白。”
皇帝冷哼一聲,拂袖迴養心殿去了,於虎調動大隊禦林軍撲火,大內侍衛守衛各宮,同時宮禁封門,嚴禁任何人進出。
熊熊火光中,衣衫不整的太監宮女士兵們拿著臉盆水桶絡繹不絕的跑動著,唿喊著,紫禁城的城牆上,被火光映紅了臉的禦林軍士兵們緊握著槍杆,心中不免都泛起這樣的想法:這皇宮越來越不太平了。
……
皇宮北部的那場小火,很快就被撲滅了,皇宮大內救火設施完備,每個宮殿門前都有儲水的大銅缸,又有專業的救火隊,雲梯水龍一應俱全,所以損失不大,但西六所就沒這麽好的運氣了。
西六所遍布著雜亂的建築,燒起來很難撲救,反正都是些快死的老家夥,內務府也懶得費心去救,任由大火肆虐,反正皇宮內縱橫都有防火牆在,大火總燒不到內宮裏去。
大火映紅了京城半邊天,四方震動,大臣們紛紛進宮探問,京營禁軍也派人前來探問,兩位在宮外居住的皇子更是親自進宮,哪知宮門緊閉,不準任何人入內,過了半天曹少欽才來宣皇上口諭,說是尋常走水而已,無須多慮。
眾人惴惴不安,俱都懷疑發生了宮變,可是事到如今也毫無辦法,沒有皇帝的虎符誰能調動兵馬,誰又敢私自調動人馬,隻能老老實實迴去,等早朝的時候看個究竟。
午門前,秦王心神不寧,來迴踱著步子,皇宮內突然失火讓他焦躁不安,換儲的大事基本已經確定,不排除太子狗急跳牆發動宮變的可能,可是此時皇宮內平靜的很,並沒有兵戈交擊的聲音,或許已經塵埃落定也未可知,誰也不能保證明天早朝的時候坐在龍椅上的是誰。
三皇子也在一旁徘徊著,但他始終沒有過來和四弟說一句話。
一直等到四更時分,前來上早朝的轎子在午門前排成了長龍,大臣們下了轎子竊竊私語著,眼光不時瞟向秦王,這更讓承平如芒在背。
好不容易等到了鍾點,午門打開,眾臣魚貫而入,早朝正常進行,秦王也跟著進去,他是藩王,本也不能上朝,但昨夜皇宮大火,做兒子的進宮看看父皇母後也是人倫常理。
上了奉天寶殿,眾人懸著的心才終於放下,坐在龍庭上的依然是大周天子,皇上的精神頭已經不好,眉宇間似乎有一股黑氣,想必是被昨夜火災鬧得,近侍太監喊道:“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眾人見皇上精神不好,便都不敢出班觸黴頭,於是早朝早早結束,文武大臣各自迴衙署辦公,同時午門外也圍滿了打聽消息的人,等待著宮門抄張貼出來。
秦王和三皇子留了下來,皇帝退朝,在奉天殿後麵的小宮殿接見了他倆,兩個兒子一起向父皇問安,皇上淡然說了幾句,表示並無大礙,皇子們才各自退下。
張澤平照例先去長春宮向淑妃問安,然後才去儲秀宮見安樂公主。
儲秀宮內,安樂公主坐立不安,秀眉緊蹙,昨夜大火將西六所燒成白地,死傷無數,混亂不堪,所有的線索就此中斷,再想尋找生母遺骸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為何自己剛剛知道此事就有人縱火焚燒西六所?必是有人想滅口毀跡。
見四哥駕到,張婉兒便將心中猜測和盤托出,承平尚不知道西六所被焚毀一事,聞言大驚:“難道說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被淑妃監視了?”
“皇宮內耳目眾多,想瞞著人做什麽實在是太難了,不過她做的太明顯了些,有些欲蓋彌彰的意思,和西六所一起失火的還有東中五所的一間宮殿,為何單單是此兩處著火,想必定有蹊蹺,說不定四哥哥想找的人就在那裏。”
張澤平忽地站起:“我要去東中五所看個究竟。”
“好,妹妹和你一起去!”張婉兒也站了起來,眼中盡是毅然。
從前年少不懂事,被欺瞞也就罷了,可如今張澤平已經是一方藩王,婉兒也已成年,嫁出宮去也就是這兩年的事兒,再不探究自己的身世之謎就再沒機會了,對方越是極力掩飾,越是說明這是不可告人的秘密,張澤平和婉兒就越有探尋究竟的衝動。
安樂公主帶上本宮的宮女太監,捧著食盒圍棋坐墊,浩浩蕩蕩向北走去,張澤平和妹妹一前一後坐在步輦上,這陣勢像是去禦花園賞花下棋,其實卻是奔著動中五所而去。
東中五所和西六所的功能差不多,是大批宮女太監雜居之處,隻不過西六所居住的都是退休的太監宮女,而東中五所居住的則是在役的人員,建築製度各方麵都比較齊備。
一行人走著走著,忽然公主一聲令下,儀仗向東一轉,來到東中五所,昨夜這裏發生一場火災,宮女們還在打掃善後,大門旁站了幾個太監,都是些低級的粗使太監,哪見過安樂公主的儀仗,看見有人過來便上前阻攔,還沒靠近就被公主的隨行人員喝退了。
東中五所就在禦花園的東麵,是一片占地頗廣的建築,由於隻是宮中內侍仆役居住,並無高大宮殿,隻是一排排平房而已,若不是昨夜一場大火,兩位殿下根本不可能在這樣一大片建築中找到想到的地方。
這是一個孤零零的小院子,年久失修,風吹雨打之下,紅牆黃瓦已經變了顏色,更經昨夜一場大火,院子裏狼藉一片,正中一棵梧桐樹被燒得焦黑,房子卻並無大礙。
院子裏一棵樹,這不就是一個“困”字麽?張澤平和婉兒對視一眼,心中忐忑起來,莫非這就是傳說中軟禁妃子的冷宮?